
岚山区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优质营商环境.docx
7页岚山区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是政府逐渐从“审批型政府”“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抓手,关系到能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深化“放管服”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岚山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把它作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工作抓手通过前期前往政务服务大厅现场听取企业办事人员和群众意见建议,又到日照钢铁等企业实地考察,对岚山区放管服改革情况进行调研 一、岚山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基本情况 (一)企业开办“一窗通”全面落实企业开办“一个环节、0.5天办结、零费用”实行企业开办免费帮办代办、全程网办,在完成材料指导服务基础上,营业执照申领、社保登记、医保登记、住房公积金开户登记、印章刻制2个小时内完成,涉税办理2个小时内完成,免费发放营业执照、5枚印章、税务ukey和发票,申请人可选择一窗领取或免费邮递营业执照二)深化“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多个许可证件,合并为一张载明相关行政许可信息的行业综合许可证,实现拿证即营业、一证即准营。
推进行业综合许可“一证一行业,一章全覆盖”,“一业一证”改革由20个行业扩展到有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50个行业,推出30个新增行业工作规范三)全面应用电子证照电子证照是指由各单位依法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类证照、证明、批文、鉴定报告、办事结果等文件,比如电子身份证、结婚证、营业执照等推出电子证照应用事项清单518项,为“爱山东”APP提供135项电子证照清单,积极推进发放电子证照工作四)推行“互联网+审批”机制和信用承诺制审批依托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建设,开展流程再造、数据信息共享,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施工许可实现无纸化审批,截止目前已为60个建设项目发放施工许可电子证照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将建设资金落实情况、质量安全监督手续等9项材料调整为书面告知承诺和证后监管事项,依法作为项目开工条件五)推行容缺模拟审查实现“拿地即开工”通过超前介入服务、精准业务、模拟审批,有效利用项目用地出让法定公告、挂牌和规划公示时间,提前完成项目开工前相关手续,实现拿地即开工目前山东联硕木业有限公司儿童家具生产项目、盛鼎高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等2个项目已实现拿地即开工六)创新重点项目代办模式。
连续三年对全区重点项目实行“一对一”帮办代办,按照“专业、高效、精简”和专业人干专事要求,组建“服务员+代办员”代办服务队伍,三年来共对全区174个重点项目配备代办员145人今年以来,重点走访盛鼎高新材料、国鑫箔材等18个项目,为企业提供了面对面业务,解决困难问题七)推行无差别“一窗受理”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受审分离模式,划分民生领域、投资建设、不动产三大审批区域45个窗口设立“吐槽找茬”窗口,完善适老服务举措,完善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机制,推行“好差评”机制今年以来,共回访15809件,满意率100%八)提升“一网通办”水平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上网运行,提升“全程网办”比例,鼓励企业和群众利用山东政务服务网岚山站“一网通办”总门户,开展网上业务办理目前,目前,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035项,其中“一次办好”事项100%,“全程网办”事项达到95%以上九)推进“双全双百”工程和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初步梳理327项事项清单及区级部门责任分工;为解决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问题,通过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实现更多事项跨域通办。
先后梳理公布“跨省通办”事项140项,“全省通办”事项298项,“全市通办”事项747项今年以来,共办理各类跨域业务155件十)打造“无证明城市”针对相关单位要求开具的证明,凡法无规定的一律取消对依法保留的,通过数据共享、告知承诺、部门核验或代办等方式,实现申请人无需提交证明就能办事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梳理公布了第一批“无证明办事”事项清单44项目前,正在梳理第二批涉及11个部门单位423项“无证明办事”事项十一)建设规范化政务服务大厅明确6名帮办代办人员实行专人代办和全员帮办服务机制,在大厅引导区、自助服务区、业务前台帮助企业、群众办理审批服务事项设立便民自助服务区,安装营业执照打印、社保查询、税务发票申领、电费收缴、不动产查询等自助服务终端设备,配备自助电脑、打印机、充电桩等设施设备,提供业务办理、查询,免费打印、复印等便民服务十二)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在全区8个乡镇街道完成便民服务中心创建,开展“五化”建设,推进67个村(社区)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实现“马上办、就近办、网上办、一次办”二、岚山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改革实效与群众期盼存在差距。
政务服务中心是提高审批效率、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平台,但目前有些行政审批事项,名义上进了中心,实际是还有“两头办理”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心功能作用的发挥在一些环节还存在办事流程多、审批时间长、手续繁琐、资料重复提供、办事窗口设置不足、工作人员素质不佳、行政执法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改革实效与群众期盼仍存在一定差距 (二)政务服务效能有待提高一是行政审批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投资项目审批环节多、审批时限长等问题依然存在,有些还比较突出二是各系统改革缺乏统一标准如政府取消开具部分证明,但是这些证明又在群众办理其他事项业务中必不可少,导致群众不知所措三是工作作风亟需转变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办不成”的情况还客观存在,特别是服务新经济方面,基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素质能力跟不上,敷衍塞责、推诿拖沓现象偶有发生 (三)信息共享存在壁垒互联网+”等创新手段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相关部门联通和审批信息的共享,但不少部门的核心业务系统都是在纵向网上运行,条块分割严重,尚未互通共享数据,增加了基层工作量,影响了审批效率,“一网受理”仍有局限 三、进一步优化岚山区营商环境的几点思考 (一)确保做好行政审批局改革前后工作无缝衔接。
一是开展行政审批“清零”工作对各部门实施的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予以清空,重新梳理、重新论证、重新确认,并对原有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精简规范二是做好整体设计,统筹谋划机构设置、事权划转对能划转的审批事项,实行一次性划转到位;对暂不能划转的审批事项,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窗口,由相关部门进驻或在原部门设置的办事服务大厅办理 (二)明确责任主体,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尽快完善行政审批局人员配备,完成对进驻窗口单位的审批事项、办件流程、人员情况调研摸底,形成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和窗口工作人员清单,为审批岗位设定及审批事项划转提供准确事实依据二是按照“审管分离”的原则,制定部门审批责任清单,明确审批主体,细化职责分工,建立登记注册、行政审批、行业主管相互衔接的监管机制,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三是加强审批队伍建设,培养公仆意识,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以健全的制度约束人、管理人充实一线人员力量,强化人员学习培训,由原单位对审批局现岗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能在短时间内熟悉工作,尽快进入角色 6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