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流程图.doc
4页心肺复苏操作程序1.判定伤员有无意识可轻轻摇动、轻轻拍打或者呼唤伤员(图3-71、72)心肺复苏——判定伤员)2.呼救、唤人协助打通知救护单位呼救时,讲清伤员伤情、出事地点等3.将伤员放在适当体位(恢复伤员仰卧位)(图3-73)心肺复苏——恢复伤员仰卧位)4.用仰头抬下巴以开通气道、保持气道畅通,口内若有假牙或异物、污物要尽快取出及清除(图3-74)心肺复苏——清除口内异物)5.确定有无自主呼吸,在保持气道通畅前提下,将耳贴近伤员口鼻侧头注视伤员胸部和上腹部(观察3~5秒钟)即:(1)看:胸部和上腹部有否呼吸起伏;(2)听:伤员口鼻有无出气声;(3)感觉:抢救者面颊部有无气体吹拂感觉若有自主呼吸,要继续保持气道通畅,若无自主呼吸,则迅速作两次吹气吹气时应捏紧鼻子,第一次吹气和第二次吹气时要放松鼻子,吹气时要注意伤员胸廓是否有因吹气而抬起(图3-75)心肺复苏——口对口呼吸)6.判定有无脉搏:检查颈动脉(图3-76),并应在5秒钟内完成,手要轻柔,不能加压若无颈动脉搏动,立即开始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心肺复苏——检查颈动脉)7.胸外心脏按压术:(1)抢救者跪于伤员一侧(一般为右侧);(2)抢救者右手食指和中指沿伤员肋弓上移至胸骨下切迹(肋弓与胸骨接合处)(图3-77);胸外心脏按压术:寻找胸骨下切迹(3)中指置切迹外,食指紧靠中指,起定位作用;(4)用抢救者左手的掌根部紧靠前一手指,放于胸骨下部,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重合(图3-78);胸外心脏按压术:手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重合(5)然后,将定位用手叠于另一手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儿童一只手掌根即可)(图3-79);胸外心脏按压术:按压胸廓后手指脱离胸壁(6)抢救者双肘伸直,利用上身重量有节奏地垂直下压;(7)按压至适当强点后即开始松驰。
抬手时掌根部不能与皮肤脱离,以防按压部位移动;(8)在按压间歇期内,不能使胸部受压;(9)下压距离3.8~5厘米(儿童2.5~3.8厘米);(10)按压速率:每分钟80~100次8.单人心肺复苏术:同一抢救者顺次转换完成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术(图3-80)单人心肺复苏术)胸部按压数:人工呼吸数=30∶2重复一轮按压和通气后,要检查复苏效果,即检查颈动脉及有无自主呼吸9.双人心肺复苏术:由两位抢救者分别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术两位抢救者各在一边(图3-81)胸部按压数:人工呼吸数=30∶2,要有机衔接在每次轮换时,两位抢救者各负责检查脉搏和呼吸双人心肺复苏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