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抛蒙牛228万股:多面牛根生的成与败.doc
9页再抛蒙牛再抛蒙牛 228228 万股:多面牛根生的成与败万股:多面牛根生的成与败导语:曾宣称“可能一辈子不减持蒙牛股票”的牛根生,又一次减持了蒙牛的股票从风 光一时的创业偶像到遭遇信任危机,从对赌三大投行的“赌徒”到捐献财产的慈善家,牛 根生展现着不同的面孔,并留下诸多争议据港交所披露的股权资料显示,蒙牛乳业主要股东牛根生行使权证,沽出 228 万股集团股 份,每股作价 28.25 元,涉资约 6441 万元,持股量由 5.79%降至 5.66%加上其分别在 2009 年和 2010 年的数次套现,其套现金额已超过 20 亿港元但牛根生却把连番的减持归结于“个人行为” 这是一滩浑水,到底有多浑浊没人知道 ”有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候如此评价对于牛根 生的减持他认为:“牛根生就是为了套现,套现是他的终极目标且减持之举还会继续, 直至最后减持完毕 ”牛根生“食言”创始人先后套现 120 亿港元2005 年 1 月 12 日,隶属于“蒙牛事业发展促进会”的“老牛基金会”正式创立作为蒙 牛最大的自然人股东,牛根生称将把自己不到 10%的股份全部 捐出在当时牛根生接受 媒体采访时称, “在极其敏感的香港股市,作为董事长,我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把股票变现。
于是,我就想到通过捐出的方式让其实现最大价 值 ”然而自从 2008 年乳业爆发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蒙牛被中粮集团收购,曾扬言“可能一辈子 也不会把股票变现”的牛根生也开始连番套现,其他创始人也动作频频有媒体统计,从 2004 年蒙牛在香港成功上市后,蒙牛创始人先后套现超过 120 亿港元作为蒙牛的创始人,蒙牛就相当于他的孩子,为什么不要自己的孩子?牛根生、老牛基金 会、现代牧业、蒙牛四者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但中粮在中间很清晰花了多少钱占了多 少股 ”有知情人如此评论那么不差钱的牛根生“疯狂出逃”蒙牛的原因似乎不是第一种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作为蒙牛公司创始人的牛根生频繁减持公司股票, “肯定是对公司未来 的发展前景不看好” 蒙牛到底怎么样?如何运作牛根生清楚的很,虽然中粮有钱但有些东西有钱也不一定玩得 好牛根生的套现显然是对蒙牛未来不看好 ”上述知情人士认为不过不可否认近几年蒙牛“事情”不断2008 年,三聚氰胺事件让蒙牛备受压力,引发可能被外界恶意收购传闻;2009 年 2 月,蒙 牛高端产品特仑苏爆出违规添加 OMP 物质被质检总局查 处;2010 年 10 月,引起轩然大波 的“圣元奶粉致儿童性早熟事件”被指是蒙牛及其公关公司为打击竞争对手所策划,伊利 公司也指控蒙牛对伊利旗下产品 星儿童奶、婴儿奶粉进行有计划的舆论攻击。
不难看出蒙牛现在亦然是个“多事之地” 但从另一个角度,如果考虑到股权出让方是蒙牛创始人牛根生的一致行动人,此举可进一 步理解为牛根生彻底退出蒙牛,并让中粮的地位更为巩固据蒙牛财报,牛根生的一致行动人指的是银牛、金牛、老牛和其他 21 个自然人,他们之间 达成一致行动协议,把投票权授予牛根生一致行动人是牛根生取得蒙牛控制权的根本手 段蒙牛上市时,一致行动人曾经拥有蒙牛 50%左右的投票权2009 年 7 月,中粮进驻之前,一致行动人持股 28%进驻之后,中粮持股约 20%,一致行 动人持股 15.17%之后,牛根生因为将名下的部分股权转给从事慈善的恒鑫信托,在 2010 年财报中,一致行动人的股份已降至 8.29%2011 年 7 月,牛根生辞去蒙牛董事会主席一职,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接任,牛根生仅保 留非执行董事的虚职此次卖给中粮,对牛根生来说,标志着彻底脱离了他一手创办的蒙 牛多事之秋辞职 转战现代牧业有分析人士认为, “牛根生辞职并非突然,此前已经多次表露出辞职的意向众所周知,受 三聚氰胺、特仑苏 OMP 等事件影响,蒙牛的品牌效应已经不同往日,选择在这个时候退 出蒙牛也是明智之举。
”仅在几个月前, “三聚氰胺事件”后的“原罪”再次被摆到台面上,包括蒙牛、伊利、光明 乳业等 22 家乳企支付了一笔总额达 11.1 亿元的赔偿金然而,就在此事还未明朗之际, 蒙牛集团创始人牛根生却“识时务”的辞职了2009 年 7 月,中粮集团持股蒙牛 20%成为第一大股东后,中粮在蒙牛乳业董事会中占 3 个 非执行董事名额,宁高宁同时任副主席一职如今,中粮集团全面接掌蒙牛运营成现实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从现代牧业的发展进程中不难看出蒙牛的影子,其创立、融资到资 本运作都与蒙牛如出一辙,而且其与 牛根生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说,现代牧场是 独立在蒙牛集团以外的,纯蒙牛中高层控股的企业牛根生辞职后他的主战场和全部团队 已经全部转移到了现代 牧业去了” 现代牧业招股说明书中显示,现代牧业的三位执行董事中,董事长邓九强为原蒙牛副董事 长,亦是蒙牛创办人之一;营运总经理韩春林为原蒙牛液态奶部门营运总经理;另一位执行董事高丽娜虽不曾在蒙牛任职,非执行董事中,也有数位曾在蒙牛任职蒙牛集团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为主要股东的现代牧业似乎可能成为中粮的另一大威胁东方艾格乳业分析师陈连芳认为,由蒙牛集团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为主要股东的现代牧业将 是他的下一个主战场。
按照现代牧业与蒙牛签署战略合作合同,规定 优先为蒙牛提供 90%的 奶源但如果合作期限到了,不排除现代牧业解除合同的可能现代牧业完全可以利用自 己的奶源进行加工,发展独立经营举个例子,假如现代牧业的奶源为 5 元,但在其他地方收购奶源仅为 3 元,而奶源没有 质量差别,那么已经牵制了蒙牛奶源体系的现代牧业,中粮未来是买还是不买?”上述业内 人士表示牛根生的“债”与“败”牛根生曾写过颇为煽情的《中国乳业的罪罚治救》 但是,你忏悔了么?若没有,奢谈什么 罪与罚呢?若没有,你岂能得着“救赎”?救市?在 6 月 10 日这样具有个人标志性的一天,蒙牛乳业毫无征兆地对外正式宣布:创始人牛根 生辞任公司董事会主席一职据称,他“计划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慈善事业中” 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 ”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3 年前,蒙牛傍上宁高宁这棵大树时, 结局就已经定了 ”世人都知,他从天堂跌落到地狱的一天,在 2008 年 9 月 16 日三聚氰胺事件引发的蒙牛 股价暴跌让蒙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财务窘境截至 10 月 27 日,蒙牛股价已跌去当年最高 市值的三分之二强后来披露的年报显示,2008 年蒙牛一年亏损 9.486 亿元,亏损金额超 过其 2007 年全年利润。
没有人清楚蒙牛当时的资金链究竟绷得有多紧在 2008 年的秋天,焦头烂额的牛根生一方 面必须防止老牛基金会抵押给摩根士丹利 4.5%的蒙牛股份落到他人之手,另一方面他还要 找更大的战略买家,帮助蒙牛解决日渐枯竭的现金流牛根生做出了自己的危机处理对策和宁高宁见了 3 次面后,他得到了中粮的入股他的 想法显然很有中国特色——借助“国”字的名号与资源,来挽救蒙牛的财务和信誉危机财经作家苏小和(博客)(微博)认为:一直到投奔宁高宁之前,牛根生都是有机会翻身的 “他大可以选择向消费者认错,取得人们的原谅可惜他财大气 粗,不知道从哪里学到的 骄傲思维,总想着用一个谎言遮蔽另一个谎言,用更大的谎言遮蔽先前小的谎言,用一个 体制性的谎言来掩盖企业的谎言,用一个时代的谎 言来掩盖他一个人的谎言 ”牛根生的个人困局,不过是中国产业发展“原罪”的一个象征性缩影在一个产业高速发展时期,一些企业借助某些因素,获得了某种竞争优势,牟取了某部分 不当的利益当行业危机在某一天来临,要求他们偿还历史性债务的时候,企业家们将如 何面对?“好美名”的牛根生没有这样的勇气危机爆发之后,他采取了掩饰、推脱和躲闪,并实 践他所理解中最强大的生存法则——为蒙牛寻找到一顶红色的保护伞。
政商关系,从来都是中国企业家的头等大事一位经济学家曾说,中国的企业家大致分为 两类,一类是靠着官方背景发家的,一类是暂时没有官方背景、但一直在努力寻找后台的这让人想起蒙牛 2004 年赴香港上市几个月之前遭遇的另一次生存危机当时有不明身份的 人威胁要对蒙牛在超市中的产品投下剧毒一时间,产品下架, 市场上传言四起,公司前 景风雨飘荡跑到北京求救的牛根生,在央视广告部主任郭振玺的穿针引线下,得到了温 家宝总理的批示,最后以行政命令方式,帮助蒙牛 渡过了生死大关2008 年,记者采访牛根生时,我们之间曾有一个有意思的谈话片段我提到蒙牛内部有党 委、经常搞政治学习、喜欢讲政治,打趣说:“一个民营企业为什么搞得很有国企的感觉你说对了!你发现了蒙牛一个最重要的特点 ”牛根生嗓音忽然间响亮了起来:“我建议 你的稿子应该重点从这个角度写 ”这的确是一个悖论在国营工厂多年的牛根生,他对国有体制弊端引发的人事和产权问题 有着最深刻的感受蒙牛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伊利、光明等奶业国企的劲敌,正 是得益于它在体制和产权上的天然优越性一个原本的商业伦理错误,如今却陷落于体制倒退的困境之中一个人的认罪和悔改,竟是这么的难。
烙印牛根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他个人的成功和失败,都有着某种标本意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是商业偶像、道德的完美化身他的语录、他的自我行销术、他 的高调“裸捐”慈善,使得许多人一度为他的这种个人光辉而晕眩他很能说,也很有表演的天赋;面对不同的人,政府领导、记者或是员工,都各有一套 话语体系,是天生的营销高手 ”接近中国乳业领袖的陆先生这样认为牛根生的身上,烙刻着《水浒》与《三国》中的中国式谋略与生存法则早在 1800 年前,当世界上的大多数民族还处在野蛮、蒙昧当中,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展出强 大而完善的谋略系统如果说《三国》书写的,是主流社会做人的潜规则, 《水浒》彰显的, 则是非主流社会做人的潜规则牛根生是典型的“宋江式”企业家在蒙牛推出那本演绎他个人神话的《蒙牛内幕》中, 他并不忌讳自己少年时曾混迹帮派的经历这让牛根生早早就洞悉了 人性在伊利时代, 他就以“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为座右铭,用郑俊怀奖给他买桑塔纳的 18 万元买了 4 部车 让员工上下班用,也曾把自己的 108 万元年薪分给 众人所以,他深得弟兄们的拥戴,成 为“梁山”事业的核心这让他在 1999 年初创办蒙牛时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
牛根生也多 次绝处逢生,所谓“小胜凭智, 大胜靠德” ,运气中自有必然1999 年,被逐出伊利的牛根生置之死地而后生,带着旧部攻城略地,进入了中国的主流商 业社会舞台十年间,伊利、蒙牛、光明等几家乳企之间短兵肉搏、勾心斗角在公众视 野里,他扮演着道德讲师的角色;而在同行和竞争对手眼中,牛根生则有另一副面目你怎么看待这个人?似乎很多见过他的人,都觉得他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2006 年,某 外资乳业巨头高管王先生在一次私下交流中反问我那一刻,他的脸部表情高深莫测从 1999 年创立蒙牛公司,2004 年成为行业老大,再到 2008 年“三聚氰胺”危机,牛根生 和他的蒙牛一道,如坐过山车一般,经历着巅峰与谷底,牛根生展现着不同的面孔,留下 成功与否的争议面孔 1:营销大师砸牌事件出名发动农民养牛1998 年,牛根生被效力 16 年的伊利免去生产经营副总裁一职后,于 1999 年创办内蒙古蒙 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自己担任董事长兼总裁当时创立公司的地址,是呼和浩特市一座 民宅底层 53 平方米的两居室这个企业的诞生,以及随后其与伊利之间的 10 年“战争” ,成为中国乳业竞争的主线创业时没钱,牛根生小团队在呼和浩特四处放风,请亲朋好友、上游合作商以几元一股的 价格投资蒙牛原始股,两个月募集了 1400 万元现金,摆出了上市的架势。
擅长营销的牛根生开始展现出“大师手笔” 1999 年 3 月,他一掷 350 万元买断了呼和浩 特 3 个月的路边灯箱广告灯箱上是这么写的:“蒙牛乳业—— 创内蒙乳业第二品牌” 当年 5 月 1 日深夜,一群“不明身份的歹徒”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