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PPT课件2.ppt
66页第六章 大陆理性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按照西方学术界一般的划分方法,近代哲学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别于20世纪现当代哲学按照哲学形态的不同特征,我们将近代哲学划分为三个阶段: 1、1718世纪的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 2、18世纪的法国哲学 3、19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近代早期哲学家们围绕着认识的来源和基础、真理的标准、认识的方法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两大对立的派别,亦即经验论(Empiricism)和唯理论(Rationalism) 从地域上看,经验论主要集中在英国,唯理论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陆,所以习惯上亦被称为“英国经验论”和“大陆唯理论”两者的理论分歧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问题,一般说来经验论者认为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一切知识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唯理论者则主张认识来源于天赋观念,知识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其次是真理的标准问题,经验论者认为,知识的真理性就在于它能够与认识对象相符合,至少可以被还原为经验;而唯理论者则认为,知识的真理性乃在于清楚明白、无可怀疑,亦即具有自明性和不矛盾性 最后是认识的方法问题,经验论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经验的归纳方法,而唯理论者则主张从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经过理性的演绎方法,推导出结论。
一、大陆唯理论,唯理论者对人类理性抱有高度的乐观主义态度,他们假定: (1)人类理性可以把握、认识全部的世界; (2)凡是他们能够以其理性清晰地思考的,就是现实地存在于他们的心智之外的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笛卡尔、荷兰的斯宾诺莎和德国的莱布尼茨一)笛卡尔,黑格尔说:“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创立者罗素说:“笛卡儿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始祖 牛顿说:“如果我比笛卡尔看的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肩上的缘故笛卡尔把哲学比作一棵大树,树根是形而上学,树干是物理学(自然哲学),树枝是医学、力学、伦理学等应用学科与之相应,笛卡尔的哲学就分为形而上学和物理学两部分1、形而上学,在笛卡尔这里,“形而上学”是指专门研究超感性的对象,如上帝、灵魂、意志等等的学问在“形而上学”中,他运用他提出的科学方法从普遍怀疑出发,建立起哲学的第一原理,然后确立上帝的存在和推导出关于心灵和物质的确定知识,建立了一个二元论的世界观1)普遍怀疑的方法 笛卡尔通过对数学的研究,看到数学具有高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他想把数学方法运用到一切学科,把一切知识都做成一种“普遍数学”哲学也只有运用这一方法才能获得确切的知识这里,笛卡尔也像培根一样,在论述人们如何获得确切的知识之前,首先要做的是清除认识道路上的障碍。
那么,要想清除谬误,让一切知识都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就必须对人类的知识来一次大扫荡、进行一次普遍的怀疑,让其自己在理性的面前证实自己的真实性,然后才可能在理性的基础上重建科学的大厦 笛卡儿说,怀疑的目的“只是要为自己寻找确信的理由,把浮土和沙子排除,以便找出岩石和粘土来”2)我思故我在 从普遍怀疑的方法出发,笛卡尔开始了他的怀疑,经过考察,他认为被怀疑的观念包括: 我们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它们是靠感觉感知到的现象,是可疑的(不可靠的),不能成为知识的基础 关于我的身体的观念,它们也是可疑的,也不能成为知识的基础接着笛卡尔论证说,即使一切都可以怀疑,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怀疑的“我在怀疑”不可怀疑,即怀疑不能怀疑自身而怀疑就是思维,所以我们的思维本身是确实可靠的 进而,“我在怀疑”、即“我思”是不能怀疑的,而思的活动一定要有一个思的主体,“我”就是思的活动的主体;这样,由于想到我在思,可以确定地知道作为“思”的主体的“我”是存在的,即“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就是笛卡尔通过怀疑找到的寻求知识的绝对可靠的出发点,他把它作为他的哲学的第一原理3)上帝的存在 从“我思故我在”的第一原理出发,笛卡尔推论出他的第二条原理。
笛卡尔认为通过对第一原理的分析,首先得到的是一个关于真观念的标准,即以“思想本身”(自我实体)为标准,凡是“我们能够想的极清楚、极明白的东西都是真的、实际存在的”,或者说可以清晰地思维的东西就是存在着的东西 根据以上的判断标准,笛卡尔证明了“上帝是存在的”4)物质世界的存在 笛卡尔从他的“上帝存在”的第二条原理又推论出第三条原理 笛卡尔说,我们的认识能力是上帝给予的,而上帝是无限完满的,他决不会欺骗我们因此,既然我们清楚明白地认识到有一个物质世界,所以这个物质世界就必然是存在的 笛卡尔通过这三条原理推翻了他的一切怀疑,并使自己绝对地相信他自己、外部事物和上帝的存在了(即存在精神、物质和上帝三个实体)5)心物二元论 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笛卡尔又提出了“身心二元论” 笛卡尔认为上帝、精神、物质三者都是“实体”,而实体就是不依赖其他任何东西而自身存在的东西由此,笛卡尔断言:上帝是绝对实体,物质和精神是相对实体,二者都是由上帝创造的 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广延,精神的本质属性思想,思想没有广延,广延不能思想,因此精神和物质两个实体彼此独立、互不相干,它们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哲学史上称这种观点为“二元论”。
6)获得科学知识的途径 笛卡尔认为要获得科学的知识,我们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 理性直觉:它给我们提供不证自明的基本的概念如数学公理、上帝存在等那么这些真理是从哪里来的呢?笛卡尔认为这些自明的真理不能来自于感觉,因为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它只能来自理性那么理性又是从哪里获得的这些观念呢?笛卡尔断言,这些观念是我们心中本来就有的、自然存在的,在我们出生时它就有了,即是天赋的,这就是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 演绎推理:以心中不证自明的天赋观念为逻辑前提进行演绎推理,便可以获得确实可靠的知识,从而建立起全部知识的大厦2、物理学(自然哲学),马克思说,笛卡尔“把他的物理学和他的形而上学完全分开”;“在他的物理学范围内,物质是唯一的实体,是存在和认识的唯一根据 在自然哲学方面,笛卡尔认为: (1)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广延性 (2)物质和空间是同一的,没有无物体的虚空 (3)物质是无限的 (4)物质的运动只有一种运动形式:机械运动 (5)宇宙不是现存事物的总和,而是一个物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3、笛卡尔哲学的影响,罗素说,笛卡儿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始祖 (1)唯心主义思想后来被哲学家、神学家马勒伯朗士所改造和发挥,变成了彻底的唯心主义。
后来被称为笛卡尔马勒伯朗士的形而上学,遭到了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严厉批判 (2)唯物主义思想被斯宾诺莎和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所继承和发展二)斯宾诺莎,黑格尔对斯宾诺莎的评价: 斯宾诺莎是近代哲学的重点:要么是斯宾诺莎主义,要么不是哲学 要开始研究哲学,要必须首先做一个斯宾诺莎主义者要达到斯宾诺莎的哲学成就是不容易的,要达到斯宾诺莎的人格是不可能的1、研究方法,斯宾诺莎的哲学研究方法明显受到了笛卡儿的影响,他极力推崇几何学方法,用它来研究和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认为我们可以按照几何学的方法获得有关实在的精确知识 斯宾诺莎不同意笛卡尔把“我思”作为出发点的做法,他认为就事物的真实本性来说上帝是先于任何其他事物的,其他事物出于其本性而依赖于上帝,所以我们在能够理解事物之前必须先阐明有关上帝的观念,然后再从中推导出有关具体事物以及人的观念和知识因此,斯宾诺莎是从上帝的本性和存在这个问题开始他的哲学的2、论实体,斯宾诺莎认为实在的最终本性是唯一的实体,实体是万物的基础和本原,是万物得以存在的唯一原因 (1)实体的定义 斯宾诺莎把实体定义为“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或者说“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需借助于别的事物的概念”。
2)实体的特征 按照斯宾诺莎的理解,实体具有以下的特性: 实体是自因的 即实体自己是自己产生、存在的原因,它不是由任何别的什么东西产生的 实体是永恒的 因为实体是自因的,所以它没有产生也没有毁灭实体是唯一的 如果有多个实体,就会出现实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出现一个实体要依赖于另一个实体的情况,而这是违背实体的定义的 实体是不可分的 如果实体是可分的,就会产生许多小实体,这同实体的唯一性相矛盾,所以实体必须是一个整体 实体是无限的 因为有限就意味着受限,而按照实体的性质,它是不会受任何东西的限制的3)实体即神,神即自然 斯宾诺莎认为,这个自因、永恒、唯一、不可分、无限的实体就是神、上帝 然而斯宾诺莎所说的“神”不同于宗教的“神”,他又给予他的“神”另外一个名称:自然,认为神不是一种超自然的东西,神就是自然,就等于自然这就是他的泛神论但斯宾诺莎所说的作为实体的自然,也并不就是人们通常所感知的五光十色的自然界或具体的自然万物他认为,作为实体的自然是不可分的、不变化的,而我们所面对的自然是变动不居的所以他把自然又进一步区分为“被自然产生的自然”和“产生自然的自然”只有后者才称为神 这样,实体即上帝,上帝即自然,从而实体、上帝、自然都作为万物的基础或本原三位一体。
3、论实体的属性,斯宾诺莎把属性定义为“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即属性是实体固有的本质特性 斯宾诺莎认为无限的实体必然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但是能够被我们认识的只有两个,即广延和思维斯宾诺莎所理解的思维和广延与笛卡尔一样,就是指的精神和物质但笛卡尔把二者看作是两个实体,从而做出了身心二元论的结论;斯宾诺莎与之不同,他认为思维和广延是同一实体的两种属性,只是表现单一实体的活动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斯宾诺莎认为思维和广延虽然是实体的两个并存的属性,但它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相互平行的这是一种“身心平行论”的观点,斯宾诺莎实际上并没有彻底消除笛卡尔的二元论4、论实体的样式,斯宾诺莎把样式定义为“实体的特殊状态,亦即在别的事物内并通过别的事物而被认识的东西”,即具体的个别事物和观念,也就是我们平常所面对的世界,用斯宾诺莎的话来说,就是与“产生自然的自然”相对的“被自然产生的自然” 斯宾诺莎认为样式是由实体通过属性派生出来的,实体的思维属性派生出各种观念,即各种具体的精神活动;实体的广延属性派生出各种具体事物,即各种特殊形态的物体它们都依赖于实体及其属性5、论知识,斯宾诺莎给认识规定的任务是获得真观念,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斯宾诺莎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1)知识的种类 他根据观念的清晰、可靠程度把知识分为三类: 感性知识:又可分为由传闻得来的知识和由泛泛的经验得来的知识它是不可靠的,是错误的来源 理性知识:依据心灵固有的真观念进行推理而得到的知识它的可靠性也不是绝对的 直觉知识:理智不通过任何媒介对事物的本质直接把握而得到的知识它绝对可靠,叫做“真观念”2)真理的标准 斯宾诺莎认为真理的标准即判断一个观念是否是真观念的标准有两个: 外在标志:此观念是否和它的对象相符合; 内在标志:此观念是否清楚、明白 两者相较,内在标志是最重要的,即斯宾诺莎认为真理的标准不是别的,就是真理自身3)获得知识的方法 首先通过理性直观寻求真观念,然后以真观念为前提通过演绎法推出新知识实际上,斯宾诺莎的方法也就是几何学的公理化的证明方法6、论自由,在这一部分,斯宾诺莎论证了神的自由与人的不自由: (1)自由的神 根据前面斯宾诺莎的实体理论,神是唯一的实体,是决定一切的力量,所以,神作为实体必然不为任何其他东西所决定,它是自在自为的,具有绝对的自由 神不为任何因素所扰,完全按照自己的本性行事,而神就是自然,所以说神按照自己的本性行事就是按照自然的本性行事,而自然的本性换句话说就是自然规律。
2)不自由的人 神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由的行事,那么我们所处的世界呢?根据斯宾诺莎的理论,我们所谓的世界并没有真正的实在性,它只是神的样式而已,因此世界万物的行事也必须遵照神行事的规则,即自然规律 人是万物的一种,所以人也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由此斯宾诺莎得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