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市场估价的缺陷:劳动价值论的生态经济学含义.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2712306
  • 上传时间:2018-02-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8.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市场估价的缺陷:劳动价值论的生态经济学含义常庆欣【专题名称】理论经济学【专 题 号】F11【复印期号】2011 年 05 期【原文出处】《马克思主义研究》(京)2010 年 11 期第 79~85 页【英文标题】Flaw of Market Evaluation: Ecological Economics Implication of Labor Theory of Value【作者简介】常庆欣(1977-),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经济思想史研究所讲师,经济学博士(湖北 武汉 430072)内容提要】 有关自然的价值的观点影响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自然的价值问题是生态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难题能量价值论把价值直接归于自然资源,认为用货币度量的自然资源的交换价值(价格)可以很好地评估从自然中获取的价值,强调通过市场方法解决环境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的批评者认为劳动价值论忽视了自然的价值,无法提供对生产成本的完整解释,应对环境恶化问题负责事实上,劳动价值论对自然、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辩证分析能够很好地解释环境恶化和特定生产方式之间的联系,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于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关 键 词】市场估价/能量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 EE23UU8508523生态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期望经济学领域能够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令人满意的方法多数学者倾向于从新古典经济理论中寻求合适的理论工具,一些学者甚至认为马克思才是造成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因为“红色和绿色无法结合”,“劳动价值论忽略了自然的价值”等等与此相对照,大量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经典马克思理论对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关注,在尊重社会发展、检视科技进步、为生态问题提供社会—哲学分析方法、为生态运动提供理论基础等方面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因为“只有改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一个不被利润的追逐支配、而以满足人类共同的、真正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以及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为目的的新社会,才能真正解决生态环境问题①一、能量价值理论在价值理论发展的历程中,价值一元论通常认为所有效用体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从而使得它们可以被比较20 世纪后半叶,主流经济学开始采取一种狭隘的价值观念,把价值限制在市场交换中,思考经济学问题的推理链条,更多的变成了自由市场框架下的成本收益分析,从“人类偏好”开始,到“市场背景下的选择”,再到“这些选择的市场价值”,或者“社会福利分析”。

      在思考生态问题时,学者们也深受这种思维逻辑的影响,虽然承认环境有价值,但是因为许多环境资源没有市场价格,如何赋予环境资源以货币价值就成为难点这种倾向在现实研究中,又表现为只谈论自然资源的市场价格,而把价值问题放在一边,或者在价值和价格一致的意义上谈论自然资源的价值N. 乔治斯库·罗根(Nicholas Georgescu-Roegen)则强调:“只有经济学家仍本末倒置地声称,越来越多的人类混乱可以通过正确的价格加以消除,事实是,只有我们的价值概念正确时价格才能如此②在生态经济学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价值理论是能量价值论,其核心是把价值直接归因于自然资源,赞同这种类型价值理论的学者包括生态斯拉法主义者和部分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物化能量”价值论认为生产中第一位的投入是能量,能量投入对所有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而言都是必需的,且不能被其他投入所替代能量被认为是唯一的基本商品,并最终成为唯一稀缺的生产要素这一理论表明,至少在全球层面,免费的或可用的来自太阳的能量是整个生产体系中‘第一位’的投入劳动、人造资本和自然资本是‘中间投入’从而,我们可以把价值理论建立在生产中可利用的能量基础之上③ 对于能量理论家来说,物化能量——真正的最初投入和资源——能最好地计算商品的相对成本和总成本。

      假定价格反映了生产成本,物化能量价值论者把物化能量看作是经济价值的真实来源和实质,且能够被货币度量和能量价值论相似,生态斯拉法方法倾向于一般化资本主义纯粹的、数量的、货币的和以市场为基础的自然估价方法,把环境问题归结为自然资源市场的缺乏或不完善D.H.贾德森(D.H.Judson)认为,斯拉法的价值理论和能量价值理论非常相似,这种价值理论可以为生态经济学提供一个合适的价值理论④斯拉法描述了两种类型的经济模型,不生产剩余的生存经济和剩余经济两种模型都包含对描述经济中商品交换的线性联立方程的设立,求解这些方程可以决定经济中每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价值)事实上物化能量投入—产出框架从形式上看完全等同于用“当前和过去的劳动”术语表达的斯拉法体系唯一的区别在于能量体系用不同部门产出的直接和间接的能量需求代替了直接和间接的劳动需求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的价值理论试图通过说明不仅仅存在对劳动的剥削而且存在对自然的剥削,来一般化马克思的剥削理论因为马克思使用剩余价值范畴去分析劳动剥削,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必须把自然也作为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不同于能量价值理论家的地方在于他们不在纯粹的能量术语的基础上概念化自然资源的使用,而认为只有在高度抽象的水平上生产可以被化约为能量进程。

      在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自然剥削包括从生态系统中榨取利润比如,G.希尔贝克(G.Skirbekk)指出,在资本主义从自然中获得的多余回馈给自然的意义上,资本主义是一种“榨取式的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中,“自然资源的价值被转化为利润”⑤事实上,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看,能量价值论者、生态斯拉法和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是在帮倒忙,就环境问题研究而言,劳动价值论依然能提供它应有的启发意义二、能量价值论的特征及其缺陷能量价值论在突出强调自然或生态的价值的含义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坚持这样一种价值理论,在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源、选择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程度的狭隘性和不彻底性1)能量价值理论是一种非社会性、非历史性的价值理论建立在能量价值论基础之上的生态经济学分析,忽略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逐渐耗尽自然资源的生产趋势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这种非历史性的、非社会性的分析方法为基础进行环境问题分析时,往往会对通过技术进步解决环境问题持更加乐观的态度,忽略了社会制度变革在解决环境问题时的重大意义比如,基于能量的斯拉法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问题就在于它无法把对劳动的剥削同对其他资源的利用区分开来,而把生产看作是给定技术参数下相互联系的不同生产要素的结合,这种模型无法理解资本主义特定的剥削关系:工资劳动。

      从而不能被用来构建有关资本主义特定形式自然估价的批判性理论2)能量价值论对新古典效用价值论采取折中主义的态度能量价值论经常求助于新古典效用价值理论,坚持市场价格和个人对自然主观估价之间的对应性在物化能量价值理论和基于效用的价值理论之间不存在内在的冲突,只是前者从成本和供给的方面思考问题,后者从收益和需求的方面分析问题R. 科斯坦萨(Robert Costanza)认为能量价值理论“只是为建立在最优化基础之上的基本经济原理提供了一个生物物理学的基础”⑥而生态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困境在于,认为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从劳动力而是直接从自然中获得价值,直接把价值等同于使用价值,混淆了两者个别交换价值的确可以因拥有稀缺的自然资源而获得一定的剩余价值(或利润),但是这只是以租金形式表现出来的剩余价值的再分配,而不是新的剩余价值的创造最重要的是,人们不仅需要一种价值理论说明资本主义占有了自然财富,还需要弄清楚资本主义的自然使用和自然估价的特定形式与其他社会历史形式的区别3)能量价值论把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考引向了狭隘的市场视角在能量价值论看来,市场导向的生产活动产生的环境破坏问题,不是由自然财富和市场估价之间的根本张力造成的,而是由自然财富市场的缺乏或不完善造成的。

      这种观点的逻辑推论必然是,如果自然的价值正确地被化约为物化能量,并被货币准确地表达或度量,那么环境问题就可以得以解决显然,这种推论是建立在市场估价可以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资源成本进行充分度量的假定之上的,考虑到这种假定的不真实性,物化能量和货币价值之间的统计相关性不像是一种真正的经验发现,更像是分析框架强加的结果能量价值理论在环境分析中表现出两个突出的特征:在原因分析上,通过突出一般生产进程的共同特征消解特定生产方式与环境恶化的关联;在治理方式选择上,突出市场解决方法,忽视人类社会尤其是环境的再生产并不符合“市场法则”的特征事实上,生态系统的商品和服务大多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福利水平的自然产品,许多生态服务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无法简单地用市场的方法解决C.佩里斯(C. Perrings)指出,并不是所有的自然资源都受制于“权利和产权关系”,一些自然资源拥有商品的地位,而另外一些则没有环境资源……外在于经济的价格系统”,从而“持续存在外部效应”⑦ 进一步讲,即使市场估价可以很好地衡量自然的价值,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因为“经济估价方法总是面临着严重的问题……依赖于显示偏好和陈述偏好,无法解决生态经济系统估价时规范和伦理方面的问题”。

      ⑧三、劳动价值论的生态经济学含义当一些主流生态经济学家坚持的能量价值理论无法为环境问题提供合理的解释时,曾经被质疑和批判的劳动价值论却愈发显现出重要的意义因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阶级剥削和生态破坏的本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整体分析”⑨劳动价值论间接强调了自然的价值,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在科学评价市场取向的环境政策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价值1.劳动价值论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逻辑的抽象反映社会科学理论必然具有历史—地理特性,因为它检视的是特定时空中存在的社会形式,这决定了价值理论除了要能够解释商品的相对价格,还要能提供对社会关系的思考,后一点在思考生态问题时尤其重要比如,本·法因(Ben Fine)就认为,因三个关键的原因,劳动价值论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第一,它是理解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社会社会关系的抽象基础;第二,它把诸如价格、利润等复杂范畴和简单的基本决定因素联系起来;第三,它分析了社会变迁和再生产中的辩证法⑩劳动价值论对理解资本是一种建立在劳动剥削基础上的自我扩张的价值、资本主义背景下的社会—自然关系和环境恶化问题,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理论工具。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的最终目的是剩余价值和表现为交换价值形式的使用价值;劳动力本身成为商品,人类和生产手段之间的固定联系消失了,土地和许多自然资源的私人所有成为劳动力转变为商品的条件从而,无论是劳动力,还是自然的能力都被视为资本的力量在这层含义上,认为自然资源是“自然免费的礼物”,价值是由人类劳动决定的是非常合理的而且,资本主义生产中的技术发展多倾向于节约劳动而不是自然资源11) 如果说劳动价值论忽略了自然的价值,那也是因为“是资本主义自身,而不是价值理论,无法赋予自然财富真正的价值”12)2.劳动价值论有助于找到产生环境问题的真正根源马克思从商品开始对资本主义进行分析商品既可以作为使用价值被消费,也可以作为交换价值为生产者赢得货币马克思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关系进行的明确区分突出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分离,以及和商品相关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一系列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交换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对剩余价值积累的追求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环境恶化产生了直接的联系因为在资本主义经济逻辑下,“一个厂主或商人在卖出他所制造的或买进的商品时,只要获得普通的利润,他就满意了,而不再关心商品和买主以后将是怎样的。

      人们看待这些行为的自然影响也是这样西班牙的种植场主曾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以为木灰作为肥料足够最能盈利的咖啡树施用一个世纪之久,至于后来热带的倾盆大雨竟冲毁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这同他们又有什么相干呢?”(13)资本主义代表了一种辩证的非对称性,交换价值意味着使用价值,但反之则不一定成立交换价值主导地位的取得鼓励了与自然的疏离和自然工具化观点的出现,随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