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实践课教师困惑.docx
5页综合实践课教师困惑 困惑与挣扎 —— 一个综合实践老师的反思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中心中学 王岩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突出的亮点之一,就是设置了国家规划中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鉴于对同学的的直接阅历,亲密联系同学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意对学问技能的综合运用,体验阅历和生活对同学进展的实践性课程历经多年的探究之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已取得了成效,成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固然离抱负境界,课程的达成目标还有相当距离,但目前状况是不断改进 同时,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给教育主管部门,特殊是任课老师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明确课程实施给老师带来的困惑,深究困惑的根源,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是当前综合实践课程进展的需要,更是老师自身进展的迫切需要本人谨就在教学实践与培训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剖析和反思如下,若有不当之处,望批判指正,共同探讨 一、综合实践课程老师的困惑 1、课程观念如何转变?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它需要老师转变课程观念,把以学问灌输、学科为本位的课程观,逐步转向新型的以实践为主,融同学、学校、社会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观。
课改以来,任课老师解读综合实践课程标准,参与培训学习,力求理解接受综合课程新理念,达到课程观念的转变,这在综合教学实践教学中已有必定的体现但是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新旧思想交替,老师很难做到课程观念与教学行为的统一,不自觉的穿新鞋走老路 例如,我开设《探究传统节日——中秋节》这一课题时,引导同学分组探 究了中秋节的传奇、习俗、诗歌等,依据需要指导同学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把搜集内容制作成课件、手抄报、小品表演、录像等形式进行展现,整个活动过程深受同学的宠爱,他们的各种潜能也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我总觉得自己的教学过程始终走不出传统学科的怪圈,即这个课题实施文化课颜色太浓,应进一步指导同学反思活动内容与活动过程中的得与失,提升他们的综合社会实践本领不管不常我设计的内容很有创意,由于课程观念的不到位,始终迈不开步伐,又会回到传统学科的教学轨道上去迷茫挣扎之极,我甚至不常自问:综合实践课程究竟是什么样的课程,它需要老师具备什么样的课程观念,才能适应综合课程进展的需要? 2、综合本领如何提高? 综合实践课程具有学科整合的特点,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学问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领域组成的课程。
没有现成教材,它的内容因地、因校、因人制宜,是立足于同学主动开发、老师引导的综合课程这使得老师不能再依靠于现成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传递式的传统教学而是依据自己储备的学问技能、社会阅历,开发课程资源,创设教学环境,敏捷多样的进行制造性教学因此,具备较高的综合本领的老师,是综合实践课程顺当实施的关键但是,长期以来,老师接受的都是专业教育,进行的是单科教学,综合本领又怎能具备呢?接下来,如何提高呢?提高到什么程度,才达到综合实践课程老师所具备的本领标准呢? 比如:《家乡的民族传统节日》的诗歌文化探究需要老师具备必定的文学素养和史学学问;《纸飞机》的探究则需要老师具备必定的制作技能和物理学学问等等实际教学中,文理兼备、既会制作又会表达的综合老师并不多见,不常综合课程的教学设计很有创意,真正实施起来,却走了样或不到位,抑制了教 师在新课改中的主动性,也阻碍了老师综合本领的提高,所以综合本领如何尽快达到综合课程的要求是一个难题 二、困惑的根源 1、综合实践课程的地位落实不到位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计划规定的必修课,与其它学科并列而不是从属学科但假如用必修课的标准来衡量,它在任课老师设置和课时的落实上,是很不到位的。
首先是老师的设置由于一线老师人员紧缺,学校支配一些接近退休的老老师任课这些老师教学阅历丰富,但是太缺乏综合实践课程所需的创新意识,也缺乏青年老师的激情,课程实施效果可想而知不常甚至支配老师“兼职”综合实践课,既任考试科目课程,又任综合实践课程,往往后者处于附属地位,即对该老师的考核以考试科目为主,综合实践课程仅处于参考地位,甚至不予考虑所以,兼职老师依据自己课程状况,把综合实践课程直接上成兼职的考试科目,若有检查,才上一节综合实践课,应付领导 其次是综合实践课程课时的支配教学地位落实不了,课程支配也无从依据,比起主科外的杂科(注:语数外是主课,理化是次课,政史地生是小科,音体美是杂科还难支配,一般是按在上午或下午最终一节,实在排不开,才会挤进“杂科”的行列,接近期末时还往往给考试科目“让路” 如此以来,综合实践课程就处于“出名无分”,甚至“无名无分”的状态! 2、课程观念与课程实施所需不匹配 综合课程的有效实施,不是任课老师一个人的事情,它需要有一个深厚的氛围,即教育部门的领导、非任课老师、同学都要转变课程观念,从内心接受综合实践课程,熟悉到它的重要性,把它落实到行动上来。
事实上,综合实践课程在师生眼里是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它的实施受到了非任课老师与同学的制约例如:若把综合实践课程搞得太“火”了,吸引同学稍多一点的精力,一些考试科目老师感觉影响到自己科目的教学,时常有意或无意的压抑综合课程,导致自己底气不足,活动计划常常适可而止,无法真正达到预期目标,这说明传统课程观念仍在困扰着一些教育工 同学方面,同学的综合课程观念熟悉不到位,课堂纪律就成了大问题上课,总是隔三岔五的要整顿一下纪律,否则,课是上不下去的由于同学认为这是“玩课”,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比如上课时,有的同学“闭目养神”,乐观筹备下一节课;有的在做其他科目的作业;有的旁若无人,大声说笑……所以,只有老师与同学转变课程观念,才能促进综合课程的实施 3、教育评价措施与教育效果脱节 对老师综合课程的教学效果,同学综合课程学习行为的评价措施单一、僵化,抑制了老师课程观念转变的迫切性、教学行为的乐观性和同学的本领提高由于良好的教学与学习行为得不到准时的认可,也阻碍了师生再去主动参加的欲望 造成这种现状的缘由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用原来的旧模式评价综合课程的效果,以同学的考试成果作为主要目的,忽视了同学综合本领的提高,老师没有了课程改革的主动性,使得综合课程的开设流于形式,离抱负的目标达成相距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