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墓壁画四神云气图的艺术特征探析.docx
13页汉墓壁画四神云气图的艺术特征探析 李雅梅 陈天娇摘 要:河南省永城市芒砀山出土的柿园四神云气图壁画是汉代墓葬壁画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四神题材壁画,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文章以柿园汉墓四神壁画的造型特征、色彩特征、技法特征以及思想内涵为切入点,对其艺术价值进行分析,挖掘其更深层次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Key:汉代 四神云气图 艺术特征西汉柿园汉墓位于河南省永城市芒砀山,是建在芒砀山第二大山峰保安山的崖洞墓墓室共95.7米,其中墓道长60米、宽6.5米,甬道长24米,最宽处有13.5米,最高处3.1米,总面积383.55平方米,总容积1738立方米譹?訛四神图壁画绘制于墓室的主室顶部、南壁和西壁的墓门两侧,距今已有两千年之久壁画的内容包括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灵芝、云纹等图案,壁画造型生动、线条飘逸、色彩艳丽、技法精细,是西汉早期神仙思想的经典作品一、四神云气图壁画的造型特征柿园汉墓中现存壁画的总面积有24.92平方米,在其中保存最完整的四神云气图长5.4米,宽3.27米,面积16.8平方米壁画恢宏大气,构图饱满且富有灵气,造型生动、形态各异、主题鲜明壁画中占据主体的是“S”型巨龙,龙身长约7.5米,身宽约0.12米。
龙头昂首瞪眼,大嘴尖牙,长舌钩住前方怪兽的尾巴龙角形如鹿角,两胡须如丝般飘扬龙纹如鳞片一般,脊背处有一对翅膀,四龙足前两足踏云纹、长枝花朵和翅膀,后两足踏朱雀尾和长枝花朵,造型富有动感,犹如在仙境中自在遨游四神壁画类似的构图有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第三重棺上的漆画,蛇形龙占据画面主体,四周绘有直线和云纹边框譺?訛在古代龙是腾云驾雾的神物,被人们称为引领死者灵魂升天、乘龙升仙的工具闻一多先生认为,龙是在崇拜蛇图腾部落形成的新型神物,其中有兽的足、马的头、鹿的角、鸟的翼、鱼的麟等譻?訛青龙的造型是四神中变幻莫测的动物,根据四神壁画中龙的造型特征可以看出此龙属于有翼的蛇形青龙河南洛阳出土的西汉中期卜千秋汉墓壁画中的青龙造型具有相似之处被龙舌钩住的鸭嘴怪兽,体型细小如蛇,花纹与龙相似,有鱼鳍、鱼尾,似在与龙嬉戏玩耍因此这种怪兽被称为“鱼妇”,在贺西林先生的著作中也有此说法,“鸭首、麟身、鱼尾的怪兽……当是鱼妇”?譼?訛有学者认为鱼妇的出现是玄武的早期形象,也是当时人们具有灵魂转化死而复生的美好愿望青龙腹部上方站立一只两脚分开的朱雀,朱雀双目圆瞪,长喙衔龙角,细脖长出花朵,背部和翅膀上有圆点的花纹,长尾与云纹相连。
虽然朱雀与凤凰、雀类在形象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找到具体的朱雀原型《梦溪笔谈》中:“四方取象,苍龙、白虎、朱雀、龟蛇唯朱雀莫知何物,但谓鸟而朱者,羽族赤而翔上,集必附木,此火之象也或谓长离……或云,鸟即凤也”譽?訛据悉朱雀是伴随着太阳而生的太阳神鸟,寓意引领死者灵魂升天卜千秋壁画墓中朱雀的形象与柿园四神壁画中有所不同,卜千秋壁画中朱雀造型属于无冠且翅膀伸展,凤凰翎尾,双目向前,鹤脚站立,而四神图中朱雀造型是有冠且翅膀收缩的,因此可以看出汉代朱雀的造型不断变化和发展龙腹下白虎仰头而上,虎口衔长枝花朵,似有吞食前方灵芝之势白虎姿态矫健前爪攀附神山,身绘条纹状斑纹,后足踏于云纹,做腾云驾雾之势河南洛阳出土的西汉晚期空心砖壁画中的白虎形象与永城柿园四神壁画中的白虎造型极为相似永城柿园壁画中侧面的白虎头部、四肢、尾巴的全面展示,使它流畅起伏的躯干线条完美表达,白虎具有张口咆哮之势,显出百兽之王的威猛气势白虎的造型是四神中唯一具有现实形象,壁画中白虎的造型打破了现实中白虎的形象,增添了整体画面的艺术感染力壁画中还绘制有大量的长枝花朵、神山、灵芝和云纹图像长枝花朵多是含苞待放的花蕾,分别缠在青龙颈尾、白虎口中以及朱雀颈部。
有学者认为这些花朵是莲花,古人把莲花视为天界之物,只有仙佛才能脚下生莲,壁画中绘有莲花表达出古人升仙的思想灵芝是古代寓意长生不老的神木,四神壁画中白虎吞食灵芝的造型表达出汉人长生不老的追求云纹图样绘制于壁画的空白和边缘,四周边框绘有装饰性的图形,直线穿过圆璧纹,配以云纹填充空白云纹和莲花都是古人寓意升仙的媒介,表达出人们渴望“飞升成仙”的美好愿望从四神云气图壁画的造型和布局来看,画面中以青龙为主体,朱雀、白虎等环绕于青龙之间,因此可以判断出壁画并不是代表方位根据画面内容来看,表达出汉代人们期望灵魂升天长生不老的主题思想壁画构图饱满、造型生动、线条飘逸,展现出画师精准的结构把握、高度的概括能力和细腻的观察能力二、四神云气图壁画的色彩特征绘画中色彩是表达绘画作品的重要手段之一,柿园汉墓四神壁画色彩浓重饱满,鲜艳明快,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四神壁画色彩特征明显,红色主色调,兼以白、黑、绿等色彩壁画主题图案用朱砂为底色,上面分别用白云母、孔雀石绿和黑绘制白虎、青龙、朱雀、怪兽和云气纹等四周边框以赭石铺底,淡墨勾线,用白色直接绘制直线,连接并穿过白色圆璧以及白色云纹龙以淡墨勾线,头部和身体用赭石加淡墨进行晕染,晕染后有些地方透着朱砂红的底色,后以白色圆点和红色条状装饰麟纹。
龙身用赭石加淡墨进行晕染,龙腹则以白色区分龙足用白色再次进行勾边,并点出白色的圆点花纹,圆点中间用朱砂红色进行填色装饰龙双翼以墨色勾线,白色铺底,点缀有红色和黑色的花纹白虎主要用墨色勾线,白色填色,虎身用黑色画出条纹斑状花纹,尾巴有黑线装饰朱雀也采用墨色勾线,长喙和双脚用黑色填色,身体用白色填充朱雀的背部以及翅膀处装饰有孔雀石绿色的圆点花纹龙舌卷起的“鱼妇”怪兽,墨线勾勒怪兽的轮廓,用白填色红色主体壁画中装饰的云纹、长枝花朵、神山和灵芝用墨色勾出轮廓,后以白色进行局部轮廓复勾,使画面更具有对比性和感染力四神壁画中天然矿物颜料的使用是画面能够长久保存而不失色彩的重要原因其中主体色彩是古代绘画中使用最广泛的朱砂红色颜料,在浙江余姚距今六千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漆木碗上的红色就是用朱砂和生漆调和所制另外,古代中国方士炼丹也加入了朱砂作为主要原料,具有安神解毒、清凉镇定的药用功效古书中记载朱砂是金,服用后可以升天为仙壁画中使用了大量的朱砂作底,也迎合了四神壁画的“飞升上仙”的思想内涵四神壁画中所使用的白色颜料为白色云母,经过研磨后具有良好的附着性和覆盖性,传统壁画中常常使用云母的光泽度和透明度来表现轻薄透明的纱衣和闪亮的饰品。
例如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一件印花敷彩纱,上面勾勒叶片边缘白色花纹的白色颜料就是天然的白云母,经过岁月的沉淀,它依然色泽鲜亮四神云气图壁画中的白色也使用白云母绘制而成,因此历经千年色彩依旧鲜艳亮丽壁画中朱雀翅膀处少量的孔雀石色彩的使用,使畫面的色彩丰富而有活力中国传统绘画中常使用的黑色颜料是炭黑或者岩黑,但是经研究人员发现在柿园汉墓壁画四神图中所使用的黑色并不是这两种,而是使用朱砂红色和孔雀石绿色按比例调和而成的墨色这说明古人已经掌握了绘画中的配色方法,这种不同比例的调色方法在画面中会产生不同色相、不同质感,使色彩更加稳定这种红、黑强对比色调的搭配,使整个画面呈现出和谐统一的暖色调,再施以少量的冷色调搭配使色彩更加丰富据文献记载,柿园汉墓刚开始被发现的时候“四神壁画水灵灵的,鲜艳夺目”,由于盗墓贼和当地百姓的破坏,再加上壁画揭取等因素产生了一部分鱼鳞纹,对画面产生了很大的损坏譾?訛西安交通大学出土的西汉晚期壁画天象图也具有类似红、黑色调,天象图壁画颜色也是以红色为主色调,用墨色勾勒整体轮廓,兼以白、青、绿等色彩加以填色和装饰花纹,使整体画面丰富协调譿?訛根据汉代出土的大量文物如漆器、帛画、彩陶和壁画可知,汉代绘画的这种红与黑的色调受到了楚文化色彩观念的影响。
楚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倡导的色彩以礼制内涵、价值、标准彰显为目的思想的影响,区别于传统五行、五色的主流思想和道家“素”、“雅”、“无”、“空”的色彩观提倡崇尚色彩绚丽、鲜艳的色彩审美观念,大胆运用纯色的对比,注重运用色彩的纯度和明度的强烈对比,善于运用平涂着色的绘画方法,从而达到明快、艳丽和奢华的效果,并富有装饰的意味柿园汉墓四神壁画的整体色调富有浓厚的楚漆器漆画的装饰效果,色彩在壁画中呈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矿物质颜料的运用也使得壁画能够保持色彩艳丽三、四神云气图壁画的技法特征柿园汉墓属于洞崖墓,四神壁画之所以保存完好,除了运用了大量的矿物质颜料之外,还包括了画师的高超技艺和壁画地仗层的制作保护据文献资料记载,柿园汉墓是开山而凿,壁画绘制于石壁的一层地仗层上画师首先用铁器把墓室内壁磨平,等到墓室内壁的表面略微光滑平整之后,混合多种不同的矿物质岩石并加入黄土和水一起搅拌,待搅拌成泥浆的状态涂抹于墓室内壁上作为壁画的地仗层在墓室顶部进行绘画是对画师的巨大考验,画师作画时先用毛刷在地仗层上涂一层朱砂作为底色,然后在朱砂的底色上用毛笔勾勒出各图像的轮廓,确定各个图像的位置最后在淡墨线的轮廓中分别用朱砂、白云母、孔雀石以及朱砂和孔雀石调和的黑色绘制出主题图案和四周边框的装饰图案。
壁画地仗层最薄处仅仅有2-3毫米厚,墓室顶部岩层和泥沙质地的地仗层之间夹杂着一层碎木片,增加了墓室顶部地仗层的承受能力,防止壁画不至于大面积的脱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虽然现在壁画表面的脱落和色彩的褪色给壁画带来很大的损坏,但画面出现的脱落、龟裂等现象使壁画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具有历史沉淀的厚重感和丰富的艺术美感西汉时期墓室壁画绘画技法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以线造型、勾线填色的传统绘画方法东汉中、晚时期以后,墓室壁画的绘画技法明显趋向多样化构图上摆脱了春秋晚期以来的呆板排列的方法,画师们开始注意画面的比例关系和透视关系能够整体把握整体结构的协调性在永城柿园壁画中可以看到,画面中青龙、白虎、朱雀和怪兽都是二分之一侧面的画法,但是由于画师的巧妙用线,也体现出了动物的整个透视关系例如壁画中的青龙仰头看向远方,它另一侧的胡须是被身体遮挡住的;它的身体分为两个部分,腹部单独勾线设色,整体很具有立体感壁画中白虎的形象也运用了透视的方法体现出白虎的整个动态特征和咆哮的威猛气势壁画运用线描的绘画技巧,表现出了画师们深厚的线描功底,线条流畅有力、造型匀称饱满、线条虚实相间、富有动感这一绘画技巧继承了战国帛画中的绘画技巧,是汉代绘画取前代之精华,继时代之发展的绘画技法,为后世线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比如《谢赫六法》中“骨法用笔”,把用笔艺术表现为骨力、力量之美,以线造型,依据线条的准确性、力量感和立体感来表现画面的造型、形态等特征壁画绘画技法中晕染法和平涂法也广泛运用晕染法流传于印度的佛教艺术东传经过甘肃、新疆等地传入中原,后与我国传统绘画的用色技法相结合,自此在我国绘画史中得到大力推广和发展宋朝郭熙《林泉高致·画诀》中:“擦以水墨,再三而淋之,谓之渲讀?訛四神壁画中青龙的腹部、白虎的身体和云纹处都采用了晕染的技法,画师们在画面中先施以平涂的技法,边缘处用水笔稍加晕染开,使画面产生色彩层层渐变灵动飘逸的视觉效果,增强了画面中物体的厚重感和体积感壁画经过多次晕染后运用墨色或画面同类色进行“复勾”,复勾的方法可以使画面线条被颜料模糊的部分重新鲜明突出,在壁画中起到醒目的效果例如柿园壁画中青龙脚上的花纹、长枝花和云纹处都使用白色云母进行复勾,复勾之后使物象更加醒目、艳丽出土于西安交通大学的西汉后期壁画中也大量使用了“复勾”技法,壁画中同样运用大量白色复勾云纹造型,使画面色彩更加丰富、构图更加饱满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第三重棺上的漆画中,用大量白色颜料复勾画面主体青龙和云纹,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四、四神云气图壁画的思想内涵汉代是中国墓葬壁画创作的第一高峰期,墓葬壁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受先秦以来的神仙信仰、阴阳学说等世俗观念和封建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