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沁园春·长沙(可编辑).docx

33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298935740
  • 上传时间:2022-05-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0.69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沁园春·长沙第一篇:沁园春·长沙 《 沁园春·长沙》 1.《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写下的一首词形象地指出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 2.字词解释 沁园春:词牌名,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 湘江: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海洋山,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橘子洲:又名水陆洲,在长沙西面的湘江中的一个狭长的小岛,靠近著名的风景区岳麓山 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漫江:满江 舸(gě):大船这里泛指船只 击: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 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寥廓: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广阔 苍茫:旷远迷茫 谁主沉浮:主:主宰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比喻事物盛衰、消长,这里指兴衰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

      这句问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 百侣:很多的伴侣侣,这里指战友 峥嵘岁月稠:不平常的日子是很多的峥嵘:山势高峻,比喻超越平常,不平凡,不寻常 恰:恰逢,正赶上 同学少年:毛泽东于1913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毛泽东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 挥斥方遒(qiú求):挥斥,奔放《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遒,强劲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指点,评论江山,指国家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 粪土当年万户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爵借指大军阀,大官僚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要向受封者缴纳租税,服劳役 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击水:自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这里引用祖逖的“中流击楫”典故祖逖因为国家政权倾覆,时刻怀着振兴光复的心志……(劝说晋元帝后)元帝就让他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供给他一千人的军粮,三千匹布,但不给战衣和兵器,让他自行招募士众祖逖仍就率领随自己流亡的部属一百多家,渡过长江,到江心时他扣击船桨发誓说:“我祖逖不能平定中原并再次渡江回来的话,就像长江的水一去不返!”言辞激昂神色悲壮,众人都为他的誓言感慨赞叹这里指(用桨)敲击水面 遏(è):阻止 沁园春`长沙押OU(IU)韵韵脚为: 秋、头、透、流、由、游、稠、遒、侯、否、舟 3.译文 在深秋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座山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满江秋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鹰在广阔的天空里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 回到过去,我和我的朋友,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漫游.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达官贵人,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江水激流中游泳,用力拍起的浪花阻挡住了飞奔而来的船舟? 4.简介 毛泽东,字咏芝,润芝,后改为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长沙是毛泽东早年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5.创作背景 一九二五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也遍及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 云涌地开展着这时候,一方面是工农革命运动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镇压那么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维护黑暗衰退的反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进步,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面的力量,这些问题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一九二五年二月他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八月从韶山到长沙,九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

      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 第二篇: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简介 毛泽东,字咏芝,润芝,后改为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诗歌;感知诗歌中的形象美和境界美 2、情感目标: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博大胸襟,学习心系天下的人生大境界 3、能力目标:学会朗诵诗歌的一般方法;掌握鉴赏诗歌的步骤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形象美和境界美 2、难点:引导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步骤; 一.导入 古代有才学之士、有抱负之士,一旦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必定生出很多感慨。

      曹操登上碣石山,大发诗兴,写下《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表现出诗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怀陈子昂在幽州台上吟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感叹宇宙之寥廓,人生之苦短,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愁苦之情那么,毛泽东重游橘子洲时又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 二.背景介绍 谁能告诉我,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为什么会起这么个名字呢? 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名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沁园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 有人作诗吟咏这件事,“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在中国大词典,在中国870多个词牌里,唯独沁园春是一个有根可循的词牌 大家首先看,这首诗是写于什么年代?1925年,这首诗的题目是长沙,长沙是毛泽东早年生活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全国各地工农活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1925年1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大会指出,中国革命,必须有无产阶级参加,并取得领导地位,才能取得胜利1925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头,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词。

      三.朗诵 初读熟悉上下阙,二度字音三读把握层次 a、初读课文,注意押韵;再读部分词句,引导学生明了诗词的节奏划分,特别是其中“一字领”部分 b、将《沁园春● 雪》与课文对比读(投影呈现《沁园春● 雪》) c、总结: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读来发现同一词牌具有许多相同的特点呈现投影词的体例知识) d、“诗言志”,读了本词,你能略微知道它的思想情感吗?你能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吗?(听范读录音或教师范读) 学生谈听后感受教师点评,归结到毛诗风格与思想的把握上并附带提及毛泽东的书法也是大气磅礴的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如果学生理解不太好,也可再以投影形式补充呈现整体把握的思想内容) 学生有气势地再读 3、议议:讨论与交流 a、学生围绕下面三个问题讨论与交流: ●“诗言志”,在文中是如何来抒写自己的宏伟抱负与远大理想的? ●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形象地表现它? ●运用“增删调改换”方法进行词语分析,品味其用语之精妙(炼字炼句炼意)b、学法与鉴赏点拨: ●赏析写景 :写景顺序景物选择(意象物的选择)景物特征(意境) ●分析叙事 :人物做了什么; 怎么做 (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的描写) ●表达技巧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动、名、形容词的分析 c、学生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与引导 d、归纳与总结(呈现相关内容投影) 远近\高低\动静大江\万山\层林\长空红遍\尽染\碧透舸争\鹰击 立体的画面\深远的意境背景壮阔\气势雄浑景色壮丽场面壮观\力量雄健 (雄奇壮观、崇高之美)(投影片之一) 百侣(人数众多)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指点、击水、浪遏粪土万户侯 神情动作心理 才华横溢事业伟大行动刚健有力理想高远 (峥 嵘 岁 月 稠)(投影片之二) e、如果学生对上述理解还有问题,可超级链接到相关图片讲解呈现相关图片页面)f、课文学习小结:思想感情、诗艺手法可返回前面幻灯片页面进行回顾总结) 四、领会,品评、鉴赏 师: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要明白地读懂诗句的意思,还得靠读者自己通过想象,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补充本词的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是这样哪位同学能按调整好的正常语序,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生: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师: “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等? (生:不行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

      师:对联系当时的背景,军阀赵恒惕正在通辑毛泽东诗人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秘密到达长沙,独自来到橘子洲头可见一个“独”字再现了当时的特定环境,但诗人身处险境仍然“独立寒秋”,坦荡从容唐朝柳宗元有一首题为《江雪》的绝句,谁还记得吗? (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背得很好这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之后,被贬永明,身处逆境时写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柳宗元是“独钓寒江”,毛泽东是“独立寒秋”,意境相似当然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接着说一个“看”字,一直控制到哪里?(生:“万类霜天竟自由”) 师:对,共7句在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阙都有一个,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