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fstede文化价值理论在教学中的体现.doc
7页Hofstede文化价值理论在教学中的体现[论文关键词]价值四维度师生互动教学[论文摘要]Hofstede认为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差异可以分为四个维度: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不 确定性规避、男性化倾向与女性化倾向本文主要通过 Hofstede的文化四维度对中美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互动进 行分析,进而为我国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引言近几年,中国各教育机构外籍教师的数量明显增加 人们普遍以为外籍英语教师发音标准,对英语国家的文化 也有着深刻的理解与体会,因此任由他们来组织教学然 而,实践证明,在中国由外籍英语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并 不一定都是生动有趣,且富有成效的众多调查结果表明 由于中外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外籍教师与中国学生期 望的理想课堂存在着很大差异,从而导致课堂上出现了种 种沟通障碍文虹,2017:94)本文以中美教师与学生课 堂教学互动为例,使用Hofs tede文化价值四维度来分析中 美课堂师生不同交际模式背后的深刻文化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一、Ho fstede的国家文化模型与其在教学互动中的体Hofs ted e确定了民族文化的四个价值维度,其分别为: (1)权力距离;(2)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3 )不确定性 规避;(4)男性化倾向与女性化倾向。
而在教师与学生的 教学互动过程中,这四个价值维度亦有着明显的体现一)权利距离权力距离是指不同国家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程度,(张 晓玲,201 7:28)以及其社会成员对权力分配不均等的接受 程度魏书敏、刘君雯,201 7:33)高权距意味着其社会 成员对于由权利与财富引起的阶层差异有很高的认同度 这些社会一般趋向于遵从等级制度体系低权距文化则认 为组织内部成员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处譬如,在崇尚高权距的中国课堂上,教师是教学活动 的中心,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与智慧除非被教师邀请回 答问题,学生并不应主动发起对话在这样的教学文化中, 教师受到了尊重,学生不能公开抵触或批评教师然而, 在低权距的美国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讨论,甚至是争辩, 都被视为有着积极作用学生也可自由打断教师的讲课,并要求教师解释他们的问题再者,对权距的不同接受程 度也使中美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有着不同的期望中国学 生期望教师去纠正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错误,主张接受教师 的权威;而美国教师认为,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教师只应在其学习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与意见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反映了社会对于个人成就不同的 认同程度(张晓玲,2 017:28)以及社会成员之间不同的人 际关系。
个人主义文化突出自我意识,强调个人目标与独 立,推崇相互竞争;而集体主义文化被称为“我们”的文 化其认为个人的身份应以与群体成员的身份关系为基础 强调成员对群体的忠诚以及与其他成员的和谐相处例如,在崇尚个人主义的美国课堂上,教师很注意培 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展开竞争,争 夺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及批 判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而对于“丢面子”的考虑相 当少而在强调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中国课堂上,学生们 更愿意与组员合作,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其个人成就并 未得到充分肯定甚至为了所谓的“面子”,学生更不敢表 现自我,取得认可再者,作者认为,美国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倾向于内在 动机,而中国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倾向于外在动机内在动 机强调学习者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兴趣具有内在学习动机 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也勇于接受挑战,克服困 难而具有外在学习动机的学生却认为学习只是为了达到 某种特定的目的(比如,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或博得别人的 赞赏等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在动机的学生更容 易因为困难而退缩三)不确定性规避不确定性规避体现了不同社会对于不确定因素及含糊 概念的容忍程度。
在高不确定性规避的社会里,人们对于 不确定或模糊因素会感到焦虑、不安为增加事物发展的 可预见性,人们会指定各种规章制度而在低不确定性规 避的社会中,人们能欣然接受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对模糊概念与异端思想表现出较大的容忍程度古德曼认为,高不确定规避文化下的教学有着高度的 组织性余卫华,2017: 6 27)譬如,在中国,无论学生 还是教师,都喜欢有条理教学教师通过制定精确的教学 目标、教学进度以及详细的课程安排,力图避免教学中出 现的任何问题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极其重视知识理 解与应用的准确性相反,在低不确定性规避的美国,学 生更喜欢自由自在的学习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也使 其学习更为有效此外,中美学生在课堂上的焦虑程度也 反映出其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容忍程度总的说来,在课堂 上,中国学生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因为他们认为老师总 是只期待正确答案而美国学生喜欢各抒己见,喜欢通过 探讨的方式发现真理四)男性化倾向与女性化倾向在男性化倾向的社会里,主导价值观强调竞争、成就 与成功魏书敏、刘君雯,2017:3 3 )而在女性化倾向的 社会中,主导价值观更强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和谐与 相互关爱。
例如,在美国,教师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与同伴相 互竞争,并公开表扬优胜者因此,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 学生也会拼尽全力然而在中国,学生并不希望在课堂上 表现得太出色因为他们认为,在课堂上表现出色是种炫 耀他们更喜欢小组合作,喜欢与他人建立友好、和谐的 关系二、教育实践差异之深刻根源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教育实践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在崇尚低权距、个人主义、低不确定规避性、男性化价值 倾向的美国,学生崇尚自我表达、平等、独立和竞争而 在高权距、集体主义、高不确定规避性和女性化价值取向 的中国,学生尊重师长,推崇合作,维护和谐那么,追 根究底,迥异的教学实践又有着什么样的深刻根源呢?作者认为,中国儒家思想与其集体主义、高权距与女 性化倾向文化息息相关而西方基督教文化与西方人崇尚 的个人主义、低权距与男性化倾向文化紧密相连众所周 知,仁和礼是儒家道德思想和社会教育的基石仁”强调 人与人之间和谐、顺畅的关系,强调团体的凝聚力,而“礼”的思想又承认社会的阶级结构姚宝荣,2017:1 84)可见,儒家文化孕育着中国特色的集体主义、高权距 和女性倾向文化相反,基督教思想却认为,集体利益应 屈从于个人利益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也强调人人平 等与个人成就,并推崇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贾玉新, 2017: 160)。
这便解释了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低权距 与男性化倾向的文化因素三、结语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互动与民族文化 特征息息相关在中国,作为教师应积极了解教学实践背 后的深刻文化根源作者结合Hofstede的四个价值维度来 为中国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为了有效缩短中国师生之间的权力距离,教师 应当充分利用我国民族文化中的女性主义文化特色教师 应真诚善待学生,关爱学生,并与其建立友好关系同时, 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与自己积极交流,避免教学中以教师 为中心,并适时培养良好、竞争的学习气氛第二,教师应合理地利用体现在中国学生身上的集体 主义文化取向,应善于鼓励学生在进行团队合作的过程中, 积极表现自我;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表扬的手段,有效地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避免学生在课堂上的焦虑和自卑参考文献】[1] 文虹.EFL课堂中的跨文化沟通障碍分析[J ].广东 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 17(5).[2] 张晓玲.霍尔斯戴德的文化价值理论[J].山西高等 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2).[3] 魏书敏,刘君雯.从Hofstede的文化视角看中国文化 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 7,(12 ).[4 ]余卫华.跨文化研究读本.武汉:武汉大学出版 社,2017:629.[5] 姚宝荣.中国社会与文化.陕西:陕西人民出版 社,201 7:184.[6]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2017 :160.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毕业论文应届生求职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查阅参考论文提纲查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查阅更多 论文答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