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会计制度与相关税收调整政策汇编★★★★.pdf

90页
  • 卖家[上传人]:蜀歌
  • 文档编号:146939592
  • 上传时间:2020-10-0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18.73KB
  • / 9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会计 制度与相关税收调整政策 汇编 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会计 制度与相关税收调整政策 汇编 财务会计制度与财务会计制度与 相关税收调整政策汇 编 相关税收调整政策汇 编 为了帮助纳税人和税务干部深入理解现行国家统一对企业会 计制度和相关税收政策的调整,我处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印发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 解答(一) (财会200218 号) 、解答(二) (财会200310 号) 、 解答(三) (财会200329 号) 、解答(四) (财会20043 号) ;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 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 号) 、浙江省国家税务局、浙 江省地方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 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浙国税所200345 号)及 其他地方税种财务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摘要汇编,供查阅,具体执 行以正式文件为准 一、财务会计制度有关问题解答一、财务会计制度有关问题解答 1. 企业支付的广告费能否预提或待摊?1. 企业支付的广告费能否预提或待摊? 企业会计制度 规定, 期间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 损益。

      企业为扩大其产品或劳务的影响而在各种媒体上作广告宣 传所发生的广告费, 应于相关广告见诸于媒体时, 作为期间费用, 直接计入当期营业费用,不得预提和待摊 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 (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等) 企业实际支付 的广告费,其相对应的有关广告服务将在未来几个会计年度内获 得,则本期实际支付的广告费应作为预付账款,在接受广告服务 的各会计年度内,按照双方合同或协议约定的各期接受广告服务 的比例分期计入损益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当期发生的广告 费是为了在以后会计年度取得有关广告服务,则应将广告费于相 关广告见诸于媒体时计入当期损益 2. 企业与关联方之间能否相互承担或分担费用?如果共同分担, 应当如何分摊? 2. 企业与关联方之间能否相互承担或分担费用?如果共同分担, 应当如何分摊? 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相互承担费用的核算, 应按照 关联方 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执行如果因企业 管理体制等原因,企业与关联方之间共同发生的期间费用(以下 简称“共同费用”) ,应当于共同费用发生前,与其关联方协商确定 共同费用分摊的比例和方法,按管理权限经双方股东大会(或股 东会)或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后执行(上市公司在其上市申 报材料中已包括的综合服务协议等所确定的费用分摊比例和方 法除外) 。

      有关分摊比例和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 变更,应重新履行上述有关程序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确定或变 更的共同费用分摊比例和方法,除应当按照信息披露的要求对外 公布外,还应当报公司上市地交易所备案 3. 企业取得的无形资产, 如何确定摊销起始和停止日期?怎样核 算自用或出租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 3. 企业取得的无形资产, 如何确定摊销起始和停止日期?怎样核 算自用或出租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 无形资产的成本, 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 均摊销,处置无形资产的当月不再摊销即,无形资产摊销的起 始和停止日期为: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 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 企业自用的无形资产, 其摊销的无形资产价值应当计入当期管 理费用;出租的无形资产(即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 ,相关的无 形资产摊销价值应当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4. 企业在确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变更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4. 企业在确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变更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企业在确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时, 应当履行如下程 序并注意相关问题: (1) 、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会计准则时,应 当在 企业会计制度 和相关会计准则所规定的会计政策范围内, 选择适合本企业的会计政策,并对所确定的各项会计政策制定会 计政策目录,经股东大会(或股东会)或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 准后执行。

      (2) 、企业经批准执行的各项会计政策,只有在满足以下条 件之一时,才能变更: 法律或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要求; 该变更能够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 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除法律或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 规章要求变更会计 政策应当按照规定执行和披露外,企业因满足上述第二条要求变 更会计政策时,必须有充分、合理的证据表明其变更的合理性, 并说明变更会计政策后,能够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理由对会计政策的 变更,企业仍应经股东大会(或股东会)或董事会,或类似机构 批准如无充分、合理的证据表明会计政策变更的合理性,或者 未重新经股东大会(或股东会)或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擅自 变更会计政策的,或者连续、反复地自行变更会计政策的,视为 滥用会计政策,按照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处理 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目录及变更会计政策后重新制定的会计 政策目录,除应当按照信息披露的要求对外公布外,还应当报公 司上市地交易所备案未报公司上市地交易所备案的,视为滥用 会计政策,按照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处理 (3) 、企业作出的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程序、备案、披露等, 比照上述原则办理。

      5. 企业对应收款项能否按不同方法计提坏账准备?5. 企业对应收款项能否按不同方法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 规定,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通常有账龄分析法、余额百分比法、个别认 定法等企业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或根据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 法,都应当在制定的有关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目录中明确,不得 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按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程序和方 法进行处理 在采用账龄分析法、 余额百分比法等方法的同时, 能否采用个 别认定法,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某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 与其他各项应收款项存在明显的差别(例如,债务单位所处的特 定地区等) ,导致该项应收款项如果按照与其他应收款项同样的 方法计提坏账准备,将无法真实地反映其可收回金额的,可对该 项应收款项采用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应根据所持应收 款项的实际可收回情况,合理计提坏账准备,不得多提或少提, 否则应视为滥用会计估计,按照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会 计处理 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运用个别认定法的应收款项应从用其他方 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中剔除 6. 企业对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应收款项是否应计提坏账准备?6. 企业对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应收款项是否应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 规定: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 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以外,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应收款项 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这一规定并不意味着企业对与关联方之 间发生的应收款项可以不计提坏账准备企业与关联方之间发生 的应收款项与其他应收款项一样,也应当在期末时分析其可收回 性,并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 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企业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应收款项一般不 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但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关联方 (债务单位) 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并且不准备对 应收款项进行重组或无其他收回方式的,则对预计无法收回的应 收关联方的款项也可以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7. 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采用账龄分析法时, 对于当期有变动的应收 款项如何确定账龄? 7. 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采用账龄分析法时, 对于当期有变动的应收 款项如何确定账龄? 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时, 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 分债务后,剩余的应收款项,不应改变其账龄,仍应按原账龄加 上本期应增加的账龄确定;在存在多笔应收款项、且各笔应收款 项账龄不同的情况下,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应当 逐笔认定收到的是哪一笔应收款项;如果确实无法认定的,按照 先发生先收回的原则确定,剩余应收款项的账龄按上述同一原则 确定。

      8. 因担保事项产生的预计负债应在何时确认?8. 因担保事项产生的预计负债应在何时确认?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 和相关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外提供担 保可能产生的负债,如果符合有关确认条件,应当确认为预计负 债 在涉及担保诉讼但未判决的情况下, 企业应向其律师或法律顾 问等咨询,估计胜诉或败诉的可能性,以及败诉后可能发生的损 失金额,并取得有关书面意见如果败诉的可能性大于胜诉的可 能性,并且损失金额能够合理估计的,应当将损失金额确认为预 计负债,并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不含诉讼费,下同) ;在已判 决败诉,但企业正在进一步上诉,或者经上一级法院裁定暂缓执 行,或者由上一级法院发回重审等,企业应当根据判决结果合理 估计可能产生的损失,并确认预计负债 担保损失实际发生时, 首先, 应将原该项担保预计的负债原渠 道冲回,冲减预计负债,并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相关项目;其次, 按实际发生的损失金额, 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及其他相关项目 即, 实际发生的担保损失与原预计负债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各 项目 9. 企业应何时确认股权转让收益?9. 企业应何时确认股权转让收益? 企业转让股权收益的确认, 应采用与转让其他资产相一致的原 则,即,以被转让的股权的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经转 移给购买方,并且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为标志。

      在会 计实务中,只有当保护相关各方权益的所有条件均能满足时,才 能确认股权转让收益这些条件包括:出售协议已获股东大会 (或股东会)批准通过;与购买方已办理必要的财产交接手续; 已取得购买价款的大部分(一般应超过 50) ;企业已不能再从 所持的股权中获得利益和承担风险等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有关 股权转让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则股权转让收益只有在满 足上述条件并且取得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时才能确认 10.企业应何时确认违约补偿收入?10.企业应何时确认违约补偿收入?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收有关方面的违约补偿收入, 应在有确凿 证据表明符合收入的定义,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并能 可靠计量时,才能确认为其他应收款和营业外收入在会计实务 中,违约补偿收入应在得到违约方的确认或认可,并且有足够证 据表明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且能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在没有取得违约方的认可,也没有取得相关证据之前,不得确认 为一项资产,也不得确认为当期营业外收入 11.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应于何时中止权益法而改按成本法核算?11.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应于何时中止权益法而改按成本法核算? 答:企业会计制度 和相关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因减少投资 或被投资单位增资扩股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控制、共同 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应当中止采用权益法,改按成本法核算。

      包 括: (1) 、企业由于减少投资而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控制、共 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2) 、被投资单位已宣告破产或依法律程序进行清理整顿 (3) 、原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被投资单位的资金转移能力等并 未受到限制,但其后由于各种原因而使被投资单位处于严格的各 种限制性条件下经营,从而导致被投资单位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 的能力受到限制 在具体实务中, 企业是否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 共同控制或 能否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应根据公司章程、合同或协议 约定、被投资单位所在国家有关外汇政策等进行判断 企业不得随意将其仍持有股权并具有重大影响、 但已发生亏损 的被投资单位,或将尚未满足股权转让条件(即,未满足股权转 让收益确认条件)仍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中 止采用权益法核算 12.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 因被投资单位会计政策变更 或其他原因进行追溯调整的情况下,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是否应当调整? 12.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 因被投资单位会计政策变更 或其他原因进行追溯调整的情况下,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是否应当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 因被投资单位会计政策变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