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区域自然环境质量概况.doc
8页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区域自然环境质量概况1.1地形地貌县地处松嫩平原东南部,属松嫩平原东缘漫川漫岗地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程在116.6-209.8米,最低点是兰河乡长红村,最高点是北安乡的新安村中部拉哈岗和呼兰河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呼兰河西岸的高平原又受颜家沟宽谷的分割,故县分为三个较明显的地貌单元,即呼兰河东部河谷平原、中部为拉哈岗台地、西部为漫岗平原1.2水文1.1.1地下水类型特征高平原区在区域上属于富水条件较差地区地下水类型主要发育第四系上更新统哈尔滨组黄土状土微孔隙裂隙潜水,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1)第四系上更新统哈尔滨组黄土状土微孔隙裂隙潜水区内广泛分布,含水层厚度一般10-15m,地下水埋藏较浅,一般小于7m,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HCO3-CaMg型,矿化度为0.50-0.65g/L,PH值7.06-8.54,氟含量普遍超标,一般为4.0-6.5mg/L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以侧向径流形式进行排泄,人工开采也是其排泄途径之一下伏厚度10m左右致密粉质粘土弱透水层,使之与下部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含水层水力联系微弱该含水层富水性较差,但是垃圾场附近的村屯仍有部分村民以该含水层地下水作为分散供水水源。
2)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含水岩组由白垩系上统嫩江组泥岩中的细砂岩夹层组成,砂岩结构松软,单层厚度不一,含水层埋藏较深,分布不均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含水岩组由白垩系上统嫩江组泥岩中的细砂岩夹层组成,砂岩结构松软,单层厚度不一,含水层埋藏较深,分布不均在成井150m深度内,砂岩3~4层,累计厚度15-25m(局部缺失),单井涌水量一般为100-500m3/d,水质良好,矿化度低于1.0g/L,总硬度0.54-1.73mg/L,水化学类型为HCO3-Ca、HCO3-CaNa型本次勘探未揭露该含水层1.1.2地层岩性岗阜高平原地表均被第四系地层所覆盖,由于岗阜高平原区基地隆起,整个区域缺失了砂砾石层,地层主要包括第四系全新统中更新统上荒山组(Q22h)粉质粘土和上更新统哈尔滨组(Q33hr)黄土状粉质粘土下伏地层为白垩系地层分述如下:(1)前第四系地层白垩系上统嫩江组出露于呼兰河西安,下伏与第四系岩性为灰白、灰绿色泥岩夹砂质泥岩,本次工作揭露厚度为20m2)第四系广泛分布第四系地层,根据实际勘察,区域内第四系地层厚度为30m,主要为中更新统、上更新统①中更新统上荒山组(Q22h)岩性为黄褐色粉质粘土,较致密,含Mn、Fe质结核,可见较明显的铁锈,厚度约为10m左右。
②上更新统哈尔滨组(Q33hr)厚度一般为15~20m,岩性为黄土状土,黄色,垂直节理及孔隙较发育,该地层内含有少量地下水1.3水文地质特征1.3.1地下水赋存条件及分布规律县地下水的形成、运移和赋存主要受地貌、地层结构及岩性等因素的控制岗阜状平原区地下水资源缺乏,呼兰河阶地、呼兰河漫滩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岗阜高平原区受到基地隆起的影响,缺失了砂砾石层,堆积有中更新统上荒山组和上更新统哈尔滨组地层,主要岩性为粉质粘土,结构较松散,且垂直孔隙较发育,普遍存在微孔隙裂隙水呼兰河阶地普遍堆积全新统和上更新统顾乡屯组的中粗砂、砂砾石,赋存孔隙水呼兰河漫滩区普遍推鸡全新统细砂、中砂、砂砾石,具水平层理,富含孔隙潜水全县下部广泛分布有上白垩系嫩江组粉砂岩、中细砂岩,富含砂岩裂隙孔隙承压水1.3.2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特征全区存在第四系松散岩类和白垩系碎屑岩类两大含水岩组,具体分为四种地下水类型1)松散岩类孔隙水①第四系上更新统哈尔滨组黄土状土微孔隙裂隙潜水遍布西部岗阜状平原区上部,含水层厚度变化大,一般为3.5-10.0m,地下水埋藏较浅,一般为5-10m,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HCO3-CaMg型,矿化度为0.50-0.65g/L,PH值7.06-8.54,氟含量普遍超标,一般为4.0-6.5mg/L。
由于该含水层富水性差,水质亦较差②第四系上更新统顾乡屯组砂砾石孔隙潜水-微承压水分布于呼兰河阶地区,含水层为中粗砂、砂砾石组成,含水层埋深5-15m,地下水水位埋深1.40-5.50m在呼兰河岸边地带约1.0km范围内一般为潜水,其它地区为微承压水(枯水期局部转为潜水)含水层厚度由呼兰河向临江乡方向逐渐变薄,富水性较好,单井涌水量一般为500-1000m3/d,地下水水质较好,矿化度低于0.5g/L,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HCO3-CaNa型③第四系全新统砂砾石孔隙潜水-微承压水分布于呼兰河、泥河漫滩区,含水层为细砂、中细砂,含水层埋深为3~5m,厚度为1-3m,分布稳定,与下部顾乡屯组中粗砂、砂砾石构成统一含水层,富水性较好,单井涌水量一般为500-1000m3/d,该含水层是本次勘探主要供水目的层地下水水质较好,矿化度低于0.5g/L,水化学类型为HCO3-CaNa型2)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含水岩组由白垩系上统嫩江组泥岩中的细砂岩夹层组成,砂岩结构松软,单层厚度不一,含水层埋藏较深,分布不均在成井150m深度内,砂岩3-4层,累计厚度15-25m(局部缺失),单井涌水量一般为100~500m3/d,水质良好,矿化度低于1.0g/L,总硬度0.54-1.73mg/L,水化学类型为HCO3-Ca、HCO3-CaNa型。
1.3.3地下水补径排特征因地质、地貌以及含水层分布、埋藏条件的不同,赋存于不同含水层的地下水具不同的水力特性,其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也有差异大气降水入渗是区域内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直接出露地表或者上覆薄层粘土层,有利于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呼兰河河水及呼兰河灌区和泥河水库灌溉及稻田水的入渗也是孔隙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白垩系碎屑岩裂隙孔隙承压水主要接受上覆黄土状粉质粘土裂隙-孔隙水越流补给和侧向径流补给第四系孔隙水的径流方向主要受地形控制黄土状粉质粘土为孔隙潜水由高岗向盐、沼洼地径流,并以蒸发和向下越流排泄为主,以人工开采排泄为辅砂砾石孔隙水的径流方向由和河谷阶地向河谷漫滩径流,最终泄入呼兰河,此外,尚有蒸发与人工开采排泄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径流方向由北东向南西方向流动,主要接受上层黄土状粉质粘土潜水的越流补给,向下游区侧向径流排泄为主,人工开采排泄次之项目位置图2 水文地质剖面图。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