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珍藏版)》读后感_4000字.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239350182
  • 上传时间:2022-01-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1.0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珍藏版)》读后感_4000字《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珍藏版)》读后感4000字《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从大二开始,我就想读一读管理学的经典书籍但是,想法是美好的,行动力却是迟缓的不能再迟缓到目前为止,我收藏的50本管理学经典书籍,我只读了五十分之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给自己心理设了限,有太强的畏难心我原本以为,这种专业性较强的书,大概都比较生僻难懂,枯燥无味,读原著对我来说更是有些费力所以,我宁愿读《道德经》,也没有碰这些经典但是,德鲁克先生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令我彻底改观了我以前的想法我读的是由许是祥翻译、那国毅审订、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这一版本全书包括结论在内共八章,有六篇推荐序,总计不到一百七十页德鲁克先生的这本书虽是专门为管理者而写,但对于个人来说,也有很大的思考与启迪这本书的脉络很清晰,探讨的内容围绕“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以及“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展开,从时间管理、注重贡献、用人所长、事有优先、有效决策等五个方面分开论述,最后强调观点,得出结论: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下面我就将书中我比较感兴趣的观点、原则等,作我的分析与理解在第一章当中,弄清楚四个问题即可第一,谁是管理者?第二,对有效性的认识?第三,为什么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四,卓有成效可以学会吗?这些问题德鲁克先生分别在本书的第8页、第19页、第4-5页、第22页做了肯定回答。

      当然,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德鲁克先生例举了很多通俗易懂的案例,让诠释更加鲜活有力在本章中,吸引我的第一个观点是德鲁克先生关于“知识权威”与“职位权威”的论述:“要知道所谓的知识权威,实际上与职位权威同样都是合法的基于知识权威所做的决策,与高级管理层所做的决策具有相同的性质p9)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但放眼今天的机构组织当中,知识权威真的能做具有重大意义且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决策吗?在我看来,大多数时候,决策不是由一个人决定的,而是一个职位决定的没有站在一定的高度,是连参与决策的资格都没有的知识权威想要真正发挥作用,还是需要得到职位权威的认可与接受第二个观点是:“必须先从无数现象中抽象出某一具体的特性,并对其命名,然后才能进行计算p16)德鲁克先生论述道,管理者在现实当中面临四类非其本人所能控制的难题,包括管理者是组织的“囚徒”、被迫忙于“日常运作”、管理者本身处于一个“组织”当中、受到组织的局限这四点用古诗概括起来就是,“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组织当中必然有很多事情,管理者的时间与精力都拿去应付组织内部的事务,对于外部的情况,就难免有所疏忽但是,成果往往来自外部,内部产生的只是成本。

      所以对于管理者来讲,应该有强烈的危机意识,集中碎片化时间,高度重视外部趋势的转变,不断观察研究,提早拿出不同的应对方案,不要等到“质的危害”已经产生,才有所行动这一点马云贯彻的就很好,阿里巴巴能有如今的成就,与马云精准的战略眼光有很大关系在《马云:未来已来》一书的很多篇讲稿当中,马云都曾提到,“做企业,更关键的一点是:一定要思考10年以后的事情今天开始做,明天就会赢的事情已经不多了只有从实际出发,对未来进行预测,我们才有机会我想这一点对于个人来说也很重要在第二章当中,主要讲了三个点一是记录时间,二是管理时间,三是统一安排时间这三个点对于每个人来说,或许都有切身的体会与感受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怕是少之又少吧在本章中,我主要想谈两个点:计划与时间这两者有点相爱相杀的感觉第一,计划:德鲁克先生说:“他们(管理者)并不以计划为起点,认识清楚自己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才是起点对于生活工作学习都安排的井井有条的人来说,计划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制定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安排进行,效率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这样来看似乎很合逻辑但是,还有一句话,计划赶不上变化,事先制定好的计划往往会被临时的、突如其来的因素打乱节奏。

      这样一来不外乎两个选择,一是任其发展,二是及时调整计划可是无论哪个选择,所谓的计划都不可能完整,大多数时候计划都会成为纸上谈兵,发挥不了作用所以,着眼于计划本身是得不着便宜的,能真正发挥作用的是要能掌握自己的时间众所周知,时间是一项稀缺资源,供需达不到匹配状态我们常说“有时间”,其实只是碎片化时间现在很多广告,比如学英语,打的就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英语还有我们的阅读,也大都建立在碎片化时间之上浏览公众号文章、刷刷朋友圈和微博,我们似乎阅读了很多,但真正能记住的能影响一生的却是寥寥无几我这么说并不是排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我只是不喜欢《我是演说家》冠军熊浩说,“我们蜷缩在碎片化的尘埃下,我们都病了为什么他会这样发声?我想绝不是仅仅在于资讯的营养,更在于我们内心定力的缺失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每次打开一本书,我能坚持阅读几分钟?记英语单词,我能坚持记忆多长时间?在第三章当中,明确一点即可:我能贡献什么?这个问题也适合每一个人,为人处世,多问问自己能贡献什么,而不是能得到什么居其位,谋其事身为管理者,有所贡献是其基本职责,也是其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手段和途径有所贡献,能贡献什么?怎么贡献?“‘贡献’一词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含义。

      一般机构对成效的要求往往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直接成果;树立新的价值及对这些价值观的重新确认;培养与开发明天所需要的人才p54)从眼前和长远来看,无非就是这三类贡献可很多管理者往往只聚焦于直接成果上,忽略了其他两个重要且必要的方面在这三个方面,马云也是做的很好,不为眼前的直接成果所迷惑、坚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提早为阿里巴巴培养下一任接班人所以,管理者在有所贡献的时候,不能局限于眼前,也不能仅限于自己的发展,要有战略眼光,正确处理组织中的沟通、协作关系,并在此过程中了解别人的需求,学会发现人才并发挥其长处在第四章当中,主要关注一个问题:避人所短,用人所长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管理者在选人用人的时候,不要想着找一个全才通才,而是真正符合匹配这个岗位的专业人才换句话说就是,因事用人,用人做事,只要他在某一领域具有过人的专业才干,就应该被任用,而不是因其有缺陷,就完全否定掉那么,怎样发挥人的长处呢?德鲁克先生给出了四个原则:第一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会将职位设计成只有上帝才能胜任;第二是职位的要求要严格,而涵盖要广;第三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时,会先考虑某人能做些什么,而不是考虑职位的要求是什么;第四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在用人之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

      在第五章当中,跟管理者的时间精力也有关系,就是管理者想要卓有成效就必须事有优先这个利用象限图就可以清晰明了,重要的是你自己得弄清楚什么是重要且紧急的,什么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什么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什么又是既不紧急又不重要的?在这一章中,我的思考还是跟时间有关时间分割成许多段,等于没有时间,这句话非常有警示作用现在人们的时间很容易被碎片化,我们仿佛有很多时间,但想想又每个人都很忙,每个人都没有时间来思考真正重要的事情所以,拥有“整块时间”真的很重要第六章和第七章讨论的是决策,一是决策的要素,一是有效决策说起决策,不得不谈选择决策是一种判断,是若干项方案中的选择所谓选择,通常不是~‘是’与‘非’间的选择,最多只是‘大概是对的’与‘也许是错的’之间的选择p139)决策是多选一,选择是二选一对我们普通人来讲,通常做的都是选择,而决策只有管理者才能做德鲁克先生还说道,“好的决策,应以互相冲突的意见为基础,从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判断中选择p143)所以,人要学会宽容,学会接纳各种不同的见解,海纳百川总是没错的在德鲁克先生关于决策的案例研究方面,我觉得决策虽然有所依据,但还是可以说成是一场冒险,是一场赌博。

      决策的制定不易,但决策的执行更难所以德鲁克先生说,“管理者的自我提高往往比卓有成效的训练更为重要p163)这就是说,管理者要注重自身研究判断能力的提升,在做决策前,着眼于具有战略性的最高层次的观念性认识第八章是德鲁克先生关于本书逻辑架构的解释与阐述在这本书中,德鲁克先生关于卓有成效的炼成没有具体的步骤和方法,但是却有指导性的原则和标准卓有成效就像习惯,是可以后期养成的,但只能靠管理者本身的努力读完本书,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我承认,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是碎片化阅读,每次阅读的代入角色都不同有时候,我会想象自己就是一个管理者,遇到同样的状况我会做出怎样的反应;有时候我又是以马云、张瑞敏这样成功的企业家为参照标准,来理解德鲁克先生的思想与主张;有时候我甚至在想,我不是那么理解或赞同的德鲁克先生的某句话,有没有可能这句话真的存在歧义(德鲁克先生是管理学大师,我竟敢质疑?不存在的不得不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是本好书,值得反复阅读反复琢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