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五章个别教育选编课件.ppt

45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307804754
  • 上传时间:2022-06-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23MB
  • / 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章第五章 个别教育个别教育本章学习提示本章学习提示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始终都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始终都是同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个人相处,因此,是同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个人相处,因此,运用心理学理论分析学生的思想、品德、运用心理学理论分析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等方面的现实表现及其根源,有针对学习等方面的现实表现及其根源,有针对性地实施个别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不同性地实施个别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同时又对班集体的形成类型学生的发展,同时又对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意义本章围绕个别教育和发展有着深远意义本章围绕个别教育的诸多问题展开讨论的诸多问题展开讨论本章学习目标本章学习目标1.个别教育的概念、作用个别教育的概念、作用2.优秀生的心理偏差与教育策略优秀生的心理偏差与教育策略3.中等生的特征表现、成因、教育策略中等生的特征表现、成因、教育策略4.后进生的成因、教育策略后进生的成因、教育策略 第一节第一节 个别教育概述个别教育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优秀生的教育策略 第三节 中等生的教育策略 第四节 后进生的教育策略 第一节第一节 个别教育概述个别教育概述一、个别教育的概念一、个别教育的概念个别教育是相对于集体教育而言的,是班主任以个别学生为对象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

      个别教育是触及个人的内心世界、解决特殊问题、充分挖掘潜在因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班主任在工作中强化个别教育,是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与途径二、个别教育的作用二、个别教育的作用(一)个别教育针对性强,能最大限度地(一)个别教育针对性强,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个性健康发展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班主任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需要及独特问题,遵循教育规律、教育目标的要求,进行一对一、直接的个别的指点和引导,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提供有针对性的“养料”,在学生发展的关键时候给学生最需要的支持,因而也就最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健康地发展 (二)个别教育体现了对个性的尊重现代教育趋向个性化,我国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特别提出,要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把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到非常高的地位这说明国家从高度上、从制度上认可了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 (三)个别教育是集体教育的必要补充 目前,我国的学校仍然以班级这种集体教育的组织形式为主集体教育的长处显著,然而弊端也是突出的,最大的不足是整齐划一的集体环境容易挤占学生个性表现和发展的空间在现代社会生产力朝智能化方向发展、人享有的物质和精神空间越来越大的条件下,人的主体作用、个性优势逐渐被张扬,因此班级授课制在今天已不能完全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了。

      第二节 优秀生的教育策略 一、优秀生的界定 优秀生一般指在班级中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比较好的学生这类学生在班集体中是骨干,是班主任和教师的得力助手,在同学中有威信、有影响,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二、优秀生易出现的心理偏差(一)争强好胜、心理负担重 (二)爱慕虚荣、嫉妒心强(三)自我中心、心理闭锁(四)心理耐受力差、易产生失落心理 三、优秀生的教育策略(一)正确认识,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优秀生在学生群体中的特殊性,优秀生不同于一般的孩子 另一方面,班主任教师应把每一个优秀生都看做是普通的孩子,对他们不能特殊相待,应该提出同样甚至更高的要求,对他们的缺点和出现的错误决不能姑息迁就 (二)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引导从整个优秀学生的群体分析,有稳定型和摇摆型两种表现形态 (三)不断激励,培养挫折承受能力 (四)期望适当,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第三节 中等生的教育策略 一、中等生的界定“中等生”这一词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提到,但就范围来讲是模糊的从其词义本身揭示的内涵来说,中等生是指在班级中思想品德、学习及其他方面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有以下三种类型:其一,智力因素较好,非智力因素较差的学生。

      其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一般的学生其二,智力因素一般,非智力因素较好的学生二、中等生的特征表现(一)守规矩但也缺乏独立见解(二)渴求进步却又欲进畏难 (三)满足现状却又波动性大 (四)自我封闭又期待关注三、中等生的教育策略(一)改革评价策略,正确认识中等生 (二)充分予以关注,树立中等生的自信心 (三)发挥中等生的积极因素,创造机会促其转优 (四)提高中等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五)倡导合作学习,调动中等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协调各方面力量,促进中等生健康成长 第四节 后进生的教育策略一、后进生的界定李洪元指出 “后进生”是指在教育的主导影响下形成的一部分智力正常,却在品德学业两方面都比较差的“双差生” 教育大辞典对“后进生”的界定为“思想品德发展上距离教育目标的要求较远,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的缺点,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王荣琴指出:“后进生”是指智力发展正常,但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因素而不能达到最低的学习标准,学习成绩长期落后的学生 后进生可以分为三类:学习后进生,即学业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纪律品行后进生,即纪律观念不强、道德水平低下,外显行为上表现为经常出现违纪、违背道德,甚至有违法的行为的学生;双差的后进生,在品德、学业两方面都落后于一般的学生。

      二、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后进生的形成,有客观因素,更有主观因素,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便产生和形成“后进”一)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原因1.教育指导思想的误区 2.学习内容、考试难度的增加 3.教师的教育观念、方法偏差 4.同伴群体的压力 (二)家庭方面的原因 1.疏于关注和管理 2.教养方法不当3.不良行为影响4.家庭矛盾或变故(三)社会方面的原因 无数事实表明,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与社会风气的好坏,与居住环境的社会状况有着十分明显的相关性有些教育学家认为,儿童的信念是每时每刻都在形成的,单单在上学和回家的路上,他所受到的教育就比在学校里呆上几个小时所受的教育强烈、鲜明得多而且,前一种影响之所以有力,就在于这些思想是包含在形象里,包含在生活的各种画面和现象中 (四)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1.学习动机缺失 2.意志薄弱 3.道德认识不明确三、后进生的教育策略 (一)对后进学生的不良心理、行为特点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二)客观分析后进生落后的原因,对症下药(三)关心、爱护后进生,在“用”中增强自信心 (四)抓住转化契机,及时引导后进生(五)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后进生(六)扩大教育范围,合力促进后进生发展(七)加强心理工作,培养后进生健康心理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