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陟河北丸学工商学晓.doc
8页陟河北丸学工商学晓社会救珈题目:国际社会救助经殓对我国的右示课 程社会救助姓 名 张玉婷学 号 2012490110年级专业 12级社保国际社会救助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摘要】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 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 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它对于调整资源配置, 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维护社会稳定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部分国家社会救助开展情况的分析,在总结经验 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社会救助的现状,探讨了对我国社会救助工作理 念、思路和实现途径方面的启示关键词】社会救助;国际救助模式;中国社会救助问题;经验启示 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 着完善现行制度、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和进一步提高救助效果的任务 国外发达国家在社会救助方面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归纳总结国外 发达国家在社会救助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学习和借鉴这些经 验,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是有重大意义的国外社会救助制度主要模式由于政治制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诸多因素的影响,社会救助制度 在国际上被引进社会救助的开始时间、制度完善程度、救助内容和标 准、实施状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在长时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国都 相继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社会救助模式,走上反贫困的道路)美国综合、系统的社会救助模式从制度架构和实施形式的关系看,美国重视社会救助项目的多重受益 互补性,形成了完善的综合救助体系救助项目的多重受益性是美国 社会救助制度设计的基本理念政府通过建立多个社会救助制度,扩 大社会救助覆盖范围和加强社会救助效果但不同的制度本身是独立 的,划定的准入资格是不一样的,覆盖的人群也相应是不一致的,比 如食品券规定家庭收入低于联邦贫困线130%,妇女、婴儿和儿童特 别补充食品项目低于贫困线185%等在实施形式方面,美国已经采 用的主要有现金给付、实物发放、服务供给、代金券或税收减免等等, 针对贫困人群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救助形式特别是食 品券、教育券、住房券等形式,很多美国人比较认同,由于其目的在 于解决贫困群体在食品、教育、住房等方面的特定需求,救助资金使 用效益高,较少出现资金滥用情况,比较好地克服了现金救助存在的 弊端总体上看,美国社会救助体系呈现制度和形式之间互相渗透、 互为补充、有机统一的运行局面,是一个比较完善的覆盖各类不同贫 困群体,满足贫困群体不同需求的综合、系统的社会救助体系。
二)英国立法时间悠久的社会救助模式英国政府对贫困群众非常重视,早在1601年,英国就颁布了具 有历史意义的《济贫法》,对贫困群体和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 人予以津贴补助1834年又制定了新的《济贫法》,明确社会救助属 于公民应享受的权利,实行社会救助是政府应尽的义务,并成立了专 门管理局此后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条文,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 的社会救助制度英国社会救助的项目很多,甚至有些是福利式的救 助,主要包括低收入家庭救助、老龄救助、儿童救助、残疾救助、失 业救助及疾病救助等内容低收入家庭救助是对收入低于官方规定贫 困线家庭的救助,救助金随政府规定的贫困标准而变化低收入者还 可以取得一部分取暖费,有子女的可取得学校免费牛奶和免费膳食以 及免缴国民保险费,还可以亨受房租补贴等老龄救助主要是对年满 8 0岁、没有资格享受养老金或只有少量养老金的老年人给予补助三)韩国倾向于生活保护的社会救助模式韩国的社会救助主要包括生活救助、有功人员救助以及灾害救助 生活救助包括:生计救助、医疗救助、妇产救助、教育救助、丧葬救 助、职业训练以及就业安排医疗救助是生活救助的一个方面,对无 劳动能力贫困人员的医疗救助从门诊到住院全部医疗费由医疗保护 基金支付。
对有劳动能力的救助对象,医疗保护基金负担其门诊医药 费,但住院费只负担一半;其余一半可无息贷给医疗救助对象须在 指定医疗单位就诊或住院韩国颁布法律对国家有功人员发给津贴并进行生活救助有功人 员指的是:爱国先烈、爱国志士,战死、战伤、殉职、公伤的军警, 殉职、公伤的公务员,武功勋章和报国勋章获得者等及其遗属对他 们的待遇包括年金、生活津贴、看护津贴、住宅资金、抚恤等,还进 行教育保护、就业保护、医疗保护、养老保护以及提供贷款、减免交 通费等灾害救护的内容包括:提供收容设施,提供食品、被褥、学习用 品及其他生活必须品,对遇灾住宅进行应急修缮,提供或贷给生活所 需资金器具或材料,介绍就业,办理丧事等灾害救护所需费用设立灾害救护基金,由国库负担70%,地方政府负担30% o我国社会救助的问题应当看到,我国冃前社会救助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加以解决首 先,社会救助经费没有跟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步增长,中央和地方各级 人民政府在社会救助方面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其次,社会救助标准 过低,需要救助人员实际获得的救助资金很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 题再次,缺少必要的立法措施的保障,在社会救助的许多环节上还 是无法可依,还存在许多制度上的漏洞使得应当获得救助的无法获得 有效救助,而那些不符合救助条件的恰恰往往能够利用制度漏洞获取 不正当的利益,特别是在城镇中由民政部门实行的对在最低生活标准 以下的困难家庭的救助存在很多问题。
最后,政府在组织和动员社会 自身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方而做得还不够,没有形成有效的社会救助 系统工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口益严重, 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也已经接近警戒线,出现了在各个方面都处 于相对弱势的“社会弱势群体”要充分保障他们的权利,就必须要 从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出发,通过动员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投入社 会救助工程,来解决社会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各种基本生活需要, 尤其是基本人权状况对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启示(一)进一步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一是严格执行动态管 理下的应保尽保,并适时提高农村低保标准修订完善区域内低保对 象全面实行居住地管理的相关办法,加快推进解决人户分离管理难的 问题二是建立失地困难农民大重病和子女教育专项救助和外来民工 的临时生活救助制度,避免“低保”和边缘人群政策断裂三是建立 困难家庭救助绩效评估系统,对每一户困难家庭的现状通过救助前评 估分析、救助中跟踪随访、救助后效果评价等一系列指标,反映出救 助绩效和需求信息四是建立低保家庭的收入测算联动机制、低保边 缘人员的大重病医疗救助、低保边缘家庭中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育 救助以及加强救助信息网络化建设等机制。
健全社会救助工作管理运行机制一是建立社会救助工作 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分析地区救助工作的形势任务,推进社会救 助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二是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单位以及社会各界 开展的社会救助活动,通过区、街、居三级社会救助运行服务网络具 体实施,实行扎口管理在区级层面设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的“社 会救助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区社会救助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和对 社会救助专职人员的管理,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保障其职责落实 到位;在街道层面设立“社会救助服务中心”,负责本街道范围内的 社会救助工作管理,有关政策落实、资金实物发放和矛盾纠纷调处等; 在社区(村)层面设立“社会救助服务站”,负责本社区范围内的政 策咨询、居民互助等社会救助工作三是由各地政府的街道社会救助 服务中心统一负责,对困难人群名单、人数的提供和筛选,以及各种 救助款项和物品的调配、发放,以降低救助成本,提高救助效果三)切实加强社会救助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在目前既无机构 也无编制情况下,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即通过各地各区民办 非企业单位“社会救助管理服务中心”招聘适量的社会救助工作,将 社会救助专职人员列入职业化社工队伍,签订合同,购买五险,加大 培训、考核、奖惩工作力度,并充分保障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优 化工作环境。
四) 扩大社会救助资金的来源渠道一是制订相应的政策,开 辟社会救助资金筹集渠道,鼓励、支持知名企业和社会名流,以企业 或个人名义设立慈善基金大力培育非政府社会公益组织,朝着政府 主导的福利多元主义模式发展二是加大对社会公益组织的扶持力度, 提供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三是大力发展社会志愿者队伍, 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网络,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多的关怀和救助四是充 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等社会团体的作用,多方面、多途 径地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五) 完善和规范城乡低保制度一是实施分类施保根据低保 对象及其家庭的具体情况分类实施不同人员、不同档次的低保标准 二是建立低保救助的应急调整机制政府建立对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 的定期监测制度和城市低保家庭的应急补助基金,以确保低保对象的 正常生活三是建立再就业激励机制要注意最低工资标准和低保标 准的有效衔接,保持两者之间的合理差距,调动低保对象再就业的积 极性耍实行低保渐退政策对于在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 象,通过就业增加收入后,不能马上停止其低保待遇,可设立半年到 一年的缓冲期,等其获得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或者已正式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劳动用工合同的,再停发低保金。
参考文献】(1) 钟仁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ML亡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年.(2) http://article. chinalawinfo, com/article display. asp?31066(3) 邓新华•袁伦渠国外社会救助制度简介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