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连镇镇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zh****71
  • 文档编号:236737696
  • 上传时间:2022-01-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0.8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年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连镇镇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前不久,北大校长的《化学之歌》风靡网络,指出下面四句歌词涉及的物质中,大多是通过聚合反应制得的是A.“你我要温暖漂亮,化学提供,衣装婀娜”B.“你我要吃足喝好,化学提供,营养多多”C.“你我要飞天探地,化学提供,动力几何”D.“即便你我的身心健康,也是化学密码解锁”参考答案:A略2. 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中含有手性碳原子B.M中所有碳原子均可能在同一平面C.M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消去等反应D.1mol M常温下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参考答案:AC略3. 能用共价键键能的大小来解释的是                                (    )    A.通常情况下,Br2呈液态,碘呈固态     B.CH4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    C.惰性气体一般难发生化学反应          D.N2的化学性质比O2-稳定参考答案:D略4.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C=C数为4NA  B.2.8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C.0.1molC nH2n+2中含有的C-C键数为0.1nNA    D.标准状况下,11.2 L己烷所含分子数为0.5 NA 参考答案:B略5. 以下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S→SO3→H2SO4                   B.Al(OH)3→Al2O3→Al   C.Cu→CuCl2→Cu(OH)2            D.Na→Na2O2→Na2CO3参考答案:【知识点】物质间的转化D3  C2  C3【答案解析】A   解析:A、硫与氧气反应只能生成二氧化硫,不能一步得到三氧化硫,故A正确;B、分别通过加热、电解可实现Al(OH)3→Al2O3→Al ,故B能;C、分别通过与氯气反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现Cu→CuCl2→Cu(OH)2 ,故C能;D、分别通过在氧气中燃烧、与二氧化碳反应,故D能。

      故答案选A【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物质间的转化,掌握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关键,注意硫与氧气无论氧气少量还是过量只能得到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有催化剂存在并加热时才生成三氧化硫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成 4 个C—C 单键参考答案:B略7. 下列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A.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等体积混合:c(M+)=c(A-)>c(OH-)=c(H+)B.仅含有Na+、H+、OH-、CH3COO-四种离子的某溶液中存在:c(Na+)>c(CH3COO-)>c(H+)>c(OH-)C.1.0 mol·L―1Na2CO3溶液:c(OH-)=c(HCO3-)+c(H+)+2c(H2CO3)D.等物质的量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c(HClO)+c(ClO-)=c(HCO3-)+c(H2CO3)+c(CO32-)参考答案:CD略8.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 g Fe在氧气中燃烧,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3NAB.标准状况下,4.48 L CH3Cl中所含原子数为NAC.1 L pH=1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2NAD.常温下,1.7 g NH3和3.65 g HCl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0.2NA参考答案:BF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3O4,5.6 g Fe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1××NA≈0.27NA,A项错误;标准状况下,4.48 L(0.2 mol)CH3Cl中所含原子数为NA,B项正确;1 L pH=1的H2SO4溶液中H+数目为0.1NA,C项错误;常温下,NH3和HCl不能共存,可化合生成固体NH4Cl,则气体分子数少于0.2NA,D项错误。

       9.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 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 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③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④ 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A.① ②         B.② ④          C.③ ④          D.② ③参考答案:答案:B 解析:①乙烷中混有少量乙烯应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进行洗气若按题目叙述在光照条件下通入Cl2,不仅会引入新的杂质,而且会反应掉主要的物质乙烷②因乙酸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而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因此②是正确的因为CO2会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O2+H2O+Na2CO3=2NaHCO3,从而使主要物质CO2消耗,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因此③是错误的若乙醇中混有少量的乙酸,加入生石灰后会反应掉在杂质乙酸和新生成的水而除去,再利用蒸馏可以得到纯净的乙醇,所以④是正确的 高考考点:化学实验中的物质的除杂和分离等 易错提醒:对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是否反应不清楚,错认为③是正确的而错选C或D。

      备考提示:选取适当的试剂及其分离方法,除去被提纯物质中的指定的杂质是化学实验中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在备考复习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10.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硫原子的是      参考答案:C11. 澄清溶液与NH4HCO3在一定条件下作用能产生气体,下列各组离子中肯定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A.Fe3+ 、K+、H+ 、SO42-、      B.H+ 、Ba2+、NO3-、SO42-C.Cl-、Ba2+ 、NO3-、OH-      D.K+、NO3-、SO42-、Al3+参考答案:B2.8gFe全部溶于一定浓度、200mL的HNO3溶液中,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为1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前HNO3溶液的浓度为1.0mol·L-1   B.1.12L气体是NO、NO2的混合气体C.反应后溶液中c(NO3-)=0.85mol·L-1      D.反应后的溶液最多还能溶解1.82gFe参考答案:CD略13.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高空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低空臭氧是污染气体,对人体有危害②374℃、2.2×104 kPa时,水与CO2发生“水热反应”生成有机物,该反应是放热反应③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PM2.5值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④易降解的生物农药更适合于在未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的应用⑤过度使用尿素[CO(NH2)2]会使土壤碱化,可用石灰加以改良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参考答案:B略14. I.课本中介绍了乙醇氧化的实验: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待铜丝表面变黑后立即把它插入盛有约2 mL乙醇的试管里,反复操作几次。

      注意闻生成物的气味,并观察铜丝表面的变化⑴实验室可用化学方法替代“闻生成物的气味”,写出该化学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⑵某同学在探究“闻生成物的气味”的替代方法时,偶然发现向溴水中加入乙醛溶液,溴水褪色该同学为解释上述现象,提出两种猜想:①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②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哪一种猜想正确?                                                      Ⅱ.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试管丙中用水吸收产物),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中的铜丝,约lmin后鼓入空气请填写下列空白:⑴实验时,常常将甲装置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①                      ____;由于装置设计上的缺陷,实验进行时可能会          ②_____                _______⑵反应发生后,移去酒精灯,利用反应自身放出的热量可维持反应继续进行。

      进一步研究表明,鼓气速度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解释鼓气速度过快,反应体系温度反而下降的原因:③                         ;你认为该实验中“鼓气速度”这一变量可用④                       来计量  参考答案:15.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及现象结论A将乙烯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乙烯具有还原性B将少量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C向溶液X 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溶液X 中可能含有SO32-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无红色沉淀淀粉未水解参考答案:D【详解】A.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则溶液褪色,体现乙烯的还原性,故A正确;B.浓硫酸使蔗糖炭化后,C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蔗糖变黑,体积膨胀,体现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故B正确;C.向溶液X 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为硫酸钡,由于稀硝酸能够氧化亚硫酸根离子,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32-,故C正确;D.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没有加碱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无红色沉淀,不能检验,故D错误;故选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黄铁矿是我国大多数硫酸厂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黄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S2)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实验一】:测定硫元素的含量I.将m1g该黄铁矿样品放入如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得到红棕色固体和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问题讨论:(1)Ⅰ中,甲中所盛试剂是      ,乙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                                                2) II中,所加H2O2溶液需足量的理由是                      ;(3)该黄铁矿石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实验二】: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测定铁元素的含量问题讨论:(已知:5Fe2++MnO4—+8H+Mn2++5Fe3++4H2O)(4)③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