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媒体时代高校党史育人模式构建与思考.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91640539
  • 上传时间:2022-05-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53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媒体时代高校党史育人模式构建与思考    摘要:加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全面貫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方式,也是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重要途径本文围绕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党史育人模式开展研究,主要从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发展现状出发,分析新媒体时代党史育人的机遇与挑战,探索构建多维立体互动的党史育人有效模式关键词:党史育人;新媒体;红色文化;“00后”;思政课:G641 文献标志码:A :1674-8883(2021)15-0006-03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广东省2021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党史学习教育专项)“多维立体互动:新媒体时代高校‘党史育人’实践探索”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SYJ114我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党史是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党史作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以及教育价值功效高校是培养各类人才的重要基地,重点培养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党和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除了传授科学知识、完成职业教育外,还要引导大学生科学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即党史育人,是高校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党史教育工作者通过专题活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等途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主要传播党的伟大成就、党的优良传统、党的成功经验及党的历史教训,激励、教育和启迪当代大学生,让大学生主动学史、热爱学史,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现状与成效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抓住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要节点,全国各高校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实现了党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的任务与要求,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中青校媒调查显示,93.5%的受访者认为党史教育对于大学生意义深远[1]各高校聚焦当代大学生特点,创新学习教育方式方法,精心组织系列活动,从“思政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贯穿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全过程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以“悦读百年”党史读书角为开端,开启党史学习教育的系列活动;华南理工大学将党史学习教育和校史校情教育有效结合,根植百年校史,弘扬红色文化,探索沉浸式戏剧形式,打造成为可听、可见的可视化作品,形成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组织师生开展“学党史我先行、传承红色基因”的研学实践活动。

      此外,还有开展实地走访调研、舞台剧、唱红歌、大学生讲党史公开课、三下乡收集红色故事、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二、新媒体时代高校党史学习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在生活、工作、教育等领域得到全面运用,大众获取信息及信息交流的模式发生重大变革各类新媒体平台成为当前大学生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主要渠道,据了解,目前主流新媒体平台包括视频平台有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长视频平台、音频平台;社交平台有平台、微博平台、问答平台;还有自媒体平台及论坛平台等例如平台中的公众号、群作为目前最重要的日常交流工具之一,已然融入了大家的生活,其信息传播门槛低、传播速度快、形式多样青少年俗称网络的“原住民”2020年中国白皮书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9.2%,且触网年龄越来越早00后大学生思维方式、娱乐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深受互联网新媒体的影响,被公认为“数媒土著”00后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表现出较强的网络学习、网络社交等能力[2]在新媒体时代,面对00后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有着独特的发展机遇,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如果能够不断探索新媒体的促进作用,形成党史课程与新媒体平台相结合的新方式,有效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参与课堂,将有助于实现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为党史学习教育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学习党的百年历史,首先要解决好历史观的问题”,然而管控不力的网络环境复杂多变,网络信息真假难辨、泥沙俱下,青年学生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诱导;网络上总有居心不良者通过发表不当言论混淆视听,曲解我国历史文化,散布历史虚无主义,恶意诋毁英雄人物;有些影视作品曲解历史、贬损亵渎经典传统、篡改已形成共识和定论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3]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思想混乱,引发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动摇大学生理想和信念,荼毒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给青年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的树立增加了难度在教学方面,大部分年轻教师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从多方面刺激大学生的感官,改善党史课堂教学的效果;有些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重视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使得课堂教学更加趣味化、多元化但有部分老师年龄较高,对新鲜事物不能及时掌握,没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导致课堂呆板,传统的党史教育灌输式模式依旧占据主导;还有些老师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深,对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能力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育技术图文并茂的优点,学生参与度较低,使得思政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效率不高,作用发挥不明显,导致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

      因此,如何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使其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以党史学习教育引领铸魂育人,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三、构建多维立体互动的党史育人模式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如果还只是采用传统的知识灌输和教学的单一途径,没办法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教学目的为了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效果,当下党史教育工作应当深入思考如何让党史学习教育适应新的发展阶段,并突出青少年群体、贴近青少年需求,切实达到党史育人的目的实践证明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新阵地在新时代充分利用好新媒体不只是推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从理念到实践的改革创新,也是增强高校党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举措,更是加快构建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为此,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善于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既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又要结合理论,以成果为导向构建多维立体互动的党史育人新模式,即“教学载体多维,呈现立体教学效果,师生朋辈共同进步”的育人模式,激发大学生主动学党史的内在动力,增强大学生学习党史的获得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深入大学生内心并外化为行动力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具有思维创新、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强的“党史宣教群”未来教育的发展要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支撑进行改革创新,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以必须加强培养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新媒体背景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创建互动社区必须依靠一支思维创新、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强、具有完善的党史知识体系的“党史宣教群”[4],为党史教学提供人才支撑,“党史宣教群”是整合党史专家、思政名师及技术人员等资源组成的师资队伍,是一支党史教学骨干队伍,其成员主要包括思政教师、员、技术人员、专业课教师党史宣教群”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能够运用新媒体手段,用好“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等网络学习平台是基本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利用动漫、视频、歌曲等可视化方式传播党史故事是较高层次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二)做好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效衔接,多形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第一,用好课堂主阵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研发具有时代感和吸引力的党史课件思政课是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化枯燥为有趣,让党史学习教育变得有意思、有温度是每一个思政教师应该思索并解决的问题讲好党史课不能靠“一篇讲稿走天下”,除了要因材施教,适当调整讲课重难点和授课方式,还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研发具有时代感和吸引力的党史课件调查显示,一个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多媒体课件,会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而独具匠心、精心设计的精美课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所以,为了增强党史的趣味性,设计多媒体课件除了要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之外,还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网络的优势,运用技术呈现主题内容,提升艺术效果,主要做到界面布局合理、新颖;色彩搭配协调,视觉效果好,符合视觉心理;视像、动画形象生动,声画同步,有感染力[5]为有效吸引学生眼球,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挖掘“学习强国”中所涉及的典型事例、历史人物事迹、红色故事,去粗取精,通过音频、视频、动漫等方式,将这些内容加入多媒体课件中,还可以提前准备好与主题相关的背景音乐,营造课堂气氛,让信息技术体现在多媒体课件的每一个小细节中,打造生动党史课堂,增强教学的实效性第二,借助多方教学平台,盘活碎片化时间,巩固教学成果信息化教学不只是会制作课件和使用幻灯片,还应当积极探索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创新载体、丰富形式,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接地气在课前,让学生主动学习“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等网络教育平台的党史教育精品课程,加强理论教育,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超星”“雨课堂”APP,通过“公告”“摇一摇”﹑抢答等方式加强课堂互动,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或是通过转发、点赞、留言了解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在课后掌握话语权,利用、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常态化推送党史教育引领类主题文章,引导广大学生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不断汲取继续砥砺奋进的智慧和力量。

      同时,要做到及时更新内容,丰富学习资源,充分利用好学生的“碎片”时间,将“微”学习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盘活碎片化时间实现“一键”随时看、随时学、随时检、随时查,打破线下学习的时空距离,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学习成果,形成课前、课中、课后具有延伸性的良好学习氛围第三,研发党史线上金课,构建线上综合教学资源体系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须立足实际、守正创新,不断研发打造党史线上“金课群”党史线上金课必须符合“金课”标准,以理念为先导,重塑课程目标,坚持思政课教学的“八个相统一”,着重解读好党的百年历史中的真理味道、传承好红色基因中的信仰力量,使学生有收获、有信仰除此之外,可尝试利用新媒体平台构建线上综合教学资源体系综合教学资源体系包含短视频、时事热点、案例、PPT课件、电子教案、电子教材、交流群、公众号等,把党史课打造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智慧课堂”,引导学生利用线上资源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增强学习党史课的主动性和获得感,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第四,多法并用,创新成果展示载体除了建设与合理利用线上学习资源,下也要同步进行学习成果展示,从而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展示学习成果时,鼓励学生创新展示载体,可以进行演讲,表演话剧,也可以采用制作短视频、微电影、动画、电子海报等方式,以一方法为主多方法并用,不断拓展党史课程深度与宽度,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素质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增强历史担当,从而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三)利用VR技术组织沉浸式学习,呈现立体教学效果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离不开守正创新,调查显示,63.97%的调查对象喜欢实践型教育形式[1],如走进革命圣地、重走长征路等除了组织社会实践,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充分运用VR、AI等前沿技术,建设虚拟实训室,打造一个可听可看、可读可感的立体党史学习教育新场景借鉴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旧址党史学习教育数字体验馆的先进做法:虚拟化再造和多媒体呈现实体展馆中的党史资料、教育素材、珍贵藏品,用“活”文物和遗产,以文字、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