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南普陀导游词.docx

27页
  • 卖家[上传人]:lj157****0132
  • 文档编号:265102541
  • 上传时间:2022-03-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72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年南普陀导游词 南普陀导游词 1  进入南普陀寺的大门,看到的第一座殿阁就是天王殿1981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  南普陀寺的第二座殿阁是大雄宝殿,这是南普陀寺的主体中心,是1932年由当时的南普陀住持转逢和尚重建大雄宝殿前的石庭平展舒广,正中宝鼎香炉巍立,两侧白石宝塔高耸,显出广庭崇殿的庄严肃穆大雄宝殿是寺院僧众早晚课诵和法会朝拜参修的殿堂,也是佛门钟磐长鸣法灯不灭的心脏主殿正中祀奉着  南普陀寺的第三座殿阁就是大悲殿,这座高20米的殿阁原建于明代,是木质结构,1920x年因香火过盛而被烧毁1930年太虚法师住持南普陀时重新修建1962年又进行了一次大翻修,主体改用钢筋水泥建造,又保持木构斗拱作为装饰殿内祀奉四尊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神态文静自若、和善可亲其余三面为48臂观音每支手臂掌中各雕一小眼,手上各执神物,神器各不相同,姿态也各不一样,表现观音有不同的渡众悲愿三重飞檐,如龙腾空;彩绘装饰,图案优美殿顶的剪瓷、嵌瓷、彩塑,有的象征吉祥如意的仙女驾鹤,麟凤朝阳;有的象蛟龙吐珠,昂首欲飞附属的斗拱雕画人物、莲花、走兽、飞鸟等等,都以朱红为底,以绿、黄和金箔点缀,艳而不俗。

        南普陀寺的最后一座殿阁,就是两层的藏经阁这座藏经阁建于1936年,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建筑上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重檐双层阁楼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二楼有宽敞的天台,三面台廊护围,依栏远眺,巍峨的前三殿尽收眼底仰首后顾,层峰叠翠,意境深邃在藏金阁的二楼,首先就会看到一尊玉雕卧佛,是用缅甸白玉雕塑的释迦牟尼的涅磐像,长四尺五寸,神态自若,姿态柔美,实为稀世珍宝藏金阁内文物众多,反正有很多我不认识的宝物就是了,可以说南普陀寺藏经阁内的无价之宝是不胜枚举  南普陀寺的素斋独具特色,素斋因南普陀寺而闻名,素斋又为南普陀寺吸引了更多的信众和游客,素斋变成了南普陀寺的一宝南普陀寺的素菜以其清纯素雅的独特风味驰名中外厨师烹调制作严守素菜素料素做的工艺,革除素菜仿制荤腥模样的传统,以素菜素名而独树一帜,既讲究色、香、味,又讲究形、神、器,一道菜一个雅名,神韵高雅,诗情画意南普陀导游词 2  各位团友,大家好再过五分钟,我们便可以到“千年古刹”南普陀寺了  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它的沿革南普陀寺最初建于唐朝初名普照寺,五代时,改名“泗洲院”,宋时称“无尽岩”清康熙二十三年由靖海侯施琅再次重建大家也许都知道,在浙江省有座普陀山,那它与南普陀寺有什么联系吗?对,有的。

      因为南普陀寺与普陀山普济寺同祀观音,又在它的南边,故称南普陀寺南普陀寺位于五老峰下,为子午坐向,依山面海以中轴线为中心,主体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依次层层托起,相互呼应东西两侧建筑物钟楼鼓楼对称排列,显得雄伟壮观各建筑物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带有明显的民族建筑风格  各位团友,南普陀寺已到了,请大家下车  各位团友,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南普陀寺的山门,这边是西山门,在东边还有东山门请大家招头看,“鹭岛名山”这是原中国佛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山门两边对联为明书法家虞愚所书广厦岛连沧海阔,大心量比五峰高”这道出了南普陀寺依山面海,佛境清幽的情致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往佛塔和莲花池参观  在我右手边现在大家可以远远看见的是莲花池,夏日荷花盛开时,蓝天、白塔、绿叶、花海,展示出这里清净的佛门净地  池后为七座汉白玉如来佛塔和两座万寿塔万寿塔高18米,11层高为印度佛教建筑风格,顶端层层托起,高耸入云,中部四面有佛法修行的种种雕像,底部为须弥座,又名金钢座如来佛塔高5米,整齐有序地排列于万寿塔前在塔的中间为放生池善男信女在此放生以表自己的慈悲为怀,那么,为什么庙前要设一个放生池呢?其实,放生原为我国的一项风俗习惯,后与佛教“慈悲”教义相结合,成为一种佛事话动,流传至今。

        各位团友,现在请随我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又称弥勒殿天王殿是1925年,会泉法师任方丈时重建的它正中供奉弥勒佛,两侧四大天王,背后供护法天神韦驮,这种格局和全国寺庙都是一样的  这便是弥勒佛它盘坐正中,倚着布袋,袒胸托膝,十分可爱相传弥勒为五代梁朝明洲奉化人,号长汀子他常常杖着一布袋,云游四方,自由自在,劝人信佛,而且总是眉开眼笑,和善待人,因此人们称他为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圆寂时,口含一偈“弥勒真弥协,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人们这才酌情其为弥勒的化身,在我国,常有“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楹联来形容其皆大欢喜的形象  各位团友,现在请往两侧看,这是四大天王,中国俗称“四大金刚”据印度佛教称,世界中心为须弥山,四方有四大部洲四大天王住在须弥山山腰的犍陀罗山,山有四峰,各住一天王,各护一方天下,河、山、森林,都是他们的庇护范围中国的“天王”是依照《封神捞演义》所塑造的,这是东方持国王、雪白的身躯,身着甲胃,手持无弦琵琶,意为“弦弹破苦”,修生养性,南方堵广天王,身青,手持宝剑,意斩尽妖魔,佛法不可侵犯;西方广目天王,身红,右手绕龙或蛇,有的左手还持珠,意即吉祥如意;北方多闻天王,身绿,右手持宝伞,又称宝幡,用来制伏妖魔;右手握银鼠,意为苦海慈航。

      四大天王的法器是各有含义的;剑;锋利也,谐喻“风”;琵琶,暗指调;伞,隐喻雨;龙,有通的含义,暗:指顺  这样一来,四样法器合起来便是“风调雨顺”,四大天王成了护国安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佛教天王,吉祥的象征  弥勒菩萨后面,是护法天神韦驮佛教相信他是南方堵广天王的八神之一,居三十二将之首相传在释迦牟尼湿后,希释天手持七宝瓶准备取下佛牙舍利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邪魔将舍利夺走韦驮奋不顾身,奋起直追,夺回了舍利佛教传入中国后,韦驮为少年武将形象,身着甲胃,驱矣除魔传说如果韦驮手持着地金刚杵,表示寺庙并不富裕,对外来云游俗人不开放,不可留宿;假如金刚杵是横放在手臂上,刚表示寺庙较为富裕,是十方丛林,可免费食宿;若韦驮左手卡腰,右手持金刚杵过额,则说明对游要适当收费  南寺原为世袭制子孙庙,韦驮的金刚杵为看地的,改十方丝林制后金刚杵仍保持原样但按十方丝林制规定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各位团友,两侧的廊院,是对称排列的种楼和鼓楼值得一提的是在五老峰上有钟鼓两山钟鼓山与钟鼓楼两两相对,堪称一绝各位团友,这是寺院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又称大殿大家可以看到大庭平展舒广,正中为一宝鼎香炉,两侧白石宝塔耸立于两侧,显示出大殿的肃穆。

        大雄宝殿主要供奉“三世佛”莲花座上的为佛祖释迦牟尼大家可以看到佛祖眼睛向前凝视,左手置于盘脚,右手微招至胞前,仿佛正在给人们讲经布道,造型生动释迦牟尼原名乔达多·急达多据说,他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从小善于沆思,深感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种种苦难,他认为只有出家才能拯救人类所以,释迦牟尼29岁便出家苦修6年,后来又在菩提伽耶静思人生真缔,最终大彻大悟,得到后,他便开始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后来传教45年,在那迦羽化升天,这便叫“涅”  大家请往后边走,殿后供的是“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边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观音菩萨为大乘教菩萨她能解救众生,每当遇难时,只要含中名,观音便会来解救,所以叫“观音”从唐朝开始,观音便开始摆脱印度模式,形成中国化女神形象大势至菩萨所到之处,可以息火、血、刀、光之灾  各位团友,大家还可以看到大雄宝殿建筑颇具园林色彩有“清风摇影”“禅河淋浴”等山水连环画大家抬头看,大殿屋背里卷棚式弦形,燕尾式飞檐,如弯月起翘这与墙身平实稳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更为庄重秀丽,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大家请跟我来,这便是大悲殿大悲殿屹立于石阶之顶,高约20米,呈六角形的建筑风格,三重飞檐,殿顶正中立一葫芦宝塔,宏观伟壮观。

      大悲殿正中祀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三面为48手观音,各臂执物各有不同,表示观音有不同的渡众愿望  各位团友,最后一殿是藏经阁,建于1936年,上层为经堂,下层为法堂这里有中外佛书经典数万卷其中较珍贵的有《明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各位朋友,下面我们前往素菜馆用素斋  这是普照楼,它作为素食馆,迎接海内我嘉宾南普陀寺的素食独具一格,以清纯素雅而闻名,被誉为“素菜瑰宝”  各位团友,南普陀的介绍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合作南普陀导游词 3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南普陀寺,它历史悠久,始于唐朝,但由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所以整个寺庙的建筑还是比较新因与浙江普陀山一样与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又处于五老峰下之南,所以称其为“南普陀寺”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厦门的南普陀寺有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佛教在闽南一带的传播基地南普陀的几任住持,在中国佛学界都享有盛誉/1920x年起任南普陀住持兼闽南佛学院院长的太虚法师,曾到南洋、欧美各国讲学、传道,影响很大而且他提倡的佛教改革,团结教派,也很有成效,为佛教作出了极大贡献,这也使南普陀寺的声名在海内外广为传扬  南普陀寺坐子向午,依山面海,全寺的整个建筑,布局匀称,结构严谨,富有民族风格,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

      站在远处眺望,从无尽岩到五老峰山腰,在南北的中轴线上,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金阁四落建筑层层托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左右厢房、庑廊、钟鼓楼对称排列,回护着三殿,形成一个整体,显示出南普陀寺的雄伟壮观的气势,有一种佛法无边的威严  在南普陀寺院的门前,屹立着七座汉白玉的如来佛塔和两座11层高的万寿塔,塔前是放生池塔间的放生池,是专门为施主放生而设立的放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种风俗习惯,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佛事活动这里池子里有着许多的鲶鱼和乌龟,可是也是因为大家都太乐于积善德吧,而导致池子里面的鱼和乌龟超出了池子所能承受的范围了,而寺庙也不会把这些动物拿来杀生,所以导致里面的荷花(根茎)都吃掉了,所以现在放生池已经限制放生了南普陀导游词 4  南普院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而建,规模宏大,气势庄严,中轴线主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乐途殿、大悲殿、藏经阁;其中,天王殿位于寺院中轴线的最前端前殿正中供奉笑容可掬的弥勒佛,两侧立有怒目环视的四大天王,殿后有韦陀菩萨覆掌按杵而立,威武异常殿阁依山层层升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东西两侧依次升高的回廊,回护三殿两侧,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大雄宝殿是整个寺院的中心,具有典型的闽南佛殿的特点,大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高大的塑像,殿后供奉西方三圣。

      大悲殿呈八角形三重飞檐,中间藻井由斗拱层层迭架而成,无一根铁钉,构造极其精巧;殿内正中奉祀观音菩萨,其余各面为48臂观音,造型优美、姿态多样;又因闽南信众均崇奉观音菩萨,所以此殿香火异常鼎盛  天王殿前有广场,广场前为长宽均约30米的正方形放生池,和约百米长七八十米宽的莲花池莲花池外围盖有琉璃瓦顶的矮墙,东西设对称重檐牌坊式山门,题额为“鹭岛名山”,系原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所题  寺内所有建筑,一律采用古代宫殿式的重檐飞脊大屋盖,饰以杏黄琉瓦,使之统一协调再以石构围墙将全寺建筑群环抱起来,如散珠承盘,形成一个整体藏经阁是中轴线上的最高层建筑,为歇山重檐式双层楼阁,一层为法堂,是僧人讲经说法的地方,二层为玉佛殿,内供28尊缅甸玉佛,并藏有数万卷古今中外的佛典经书及一些珍贵的文物南普陀导游词 5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面临碧澄海港,该寺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0万平方米,  始建于朝末年,称为泗洲寺,宋治平年间改名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芜,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到重建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