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产士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与对策.docx
3页基层医院助产士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与对策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人民医院郑新军【摘要】目的:调查助产士的工作压力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 对14名助产士进行自行设计压力源问卷调查结果:所感压力源依次为:高风险职业压力、 工作量太大、感觉社会地位低、晋升及深造机会少、职业暴露机会大、专业局限发展空间少 于护士、专业知识技能缺乏、噪声影响讨论:缓解助产士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保障助产 士的身心健康亟待社会特别是卫生行政部门的充分重视改善助产士工作环境,调动其心理 健康自我调节防御机制,帮助助产士减轻心理压力并从容面对工作压力关键词】助产士;压力;心理健康2009年6月,对我院14名助产士进行工作压力问卷调查,分析压力的来源和程度, 并探讨相应的对策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均为女性,22-48岁,主管护师4名,护师4名,助产士 6名大专3名其余均 为中专,工作20年以上4人,10-20年4人,10年以下6人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填 表前有调查者统一指导并向被调查者解释说明,要求如实填写量表,填写完毕由专人检查以 防漏评或重评,共发出问卷14份,收回14份,回收率100%2 结果助产士的工作压力原因分析,见表1。
表1助产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n=14) 压力源n(%)高风险职业的压力13(92.85)工作负荷重10(71.42)社会地位低、晋升及深造机会少9(64.28)职业暴露机会大8(57.14)专业局限、发展空间少于护士6(42.85)专业知识技能缺乏6(42.85)噪声影响4(28.57)3讨论3.1工作压力相关因素分析 3.1.1高风险职业压力产房是一个技术要求高、风险大、事故发生率高、产妇和家属期 望最高、容易发生纠纷的科室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病人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产伤引起民事诉讼的案例日益增多,这无形中加重了助产士工作的心理负荷孕妇入院检 查胎位正、胎心好,孕妇及家属认为顺利分娩一个健康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任何母婴不 良结局都可能引起民事诉讼「1」助产士在这种高度紧张的环境中工作,心理压力必然加大 3.1.2工作量大助产士工作有大量平凡、繁重琐碎、重复的生活护理内容所组成助产 士不仅要完成陪产、助产、各种治疗护理工作,护理文件、部分医疗文件的书写,还要做待 产病区所有未进入产程病人的治疗护理工作,维护产房的工作环境、家属的探访秩序等同 时,编制人员又相对不足长期的超负荷工作、生活无规律、睡眠质量差,扰乱了助产士的 生物钟节律,易产生身心疲劳,表现为心理压力大,情感脆弱、焦虑、疲乏等,是导致心理 压力的另一个来源。
3.1.3社会价值认同不足 社会上重医轻护的倾向仍很明显,部分人对助产工作持有偏 见,认为助产士工作技术含量低,在医护中属于陪衬地位使助产士为孕产妇、为社会付出 的艰辛劳动得不到社会的公平认可医疗系统内部对助产士不够重视,存在着重使用、轻培 养的现象,忽视助产士的发展要求,晋升和深造的机会少,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偏低,这种 不公平的现状进一步加重了助产士的焦虑、抑郁等症状「2」,影响了助产士的工作热情和积 极性3.1.4职业暴露机会大助产士是直接为母婴服务的职业,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接触孕产妇的血液、羊水、体液,或被锐器损伤,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目前 相当一部分孕产妇不重视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而不愿做化验检查,或一些急诊抢救 或宫口开全的病人来不及做传染疾病的检查,如乙肝、性病等,使助产士经常暴露于危险环 境中,对助产士的身心健康直接造成威胁3.1.5专业局限、发展的空间少于护士由于专业特点,助产士工作永远被局限于产房, 没有其她护士流动性大,也就失去了很多发展的空间,有些有才能的助产士得不到提拔的机 会自尊心和上进心受挫造成心理压抑、焦虑3.1.6专业及工作方面问题随着产科不断发展,新的仪器设备不断出现,助产士工作范 围也日益扩大,这对助产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助产专业的教育起点一般偏低,现实工 作中助产士又很少得到进修及在职培训的机会,造成知识相对匮乏导致助产士自尊心及成 就感受挫,使助产士承受极大的压力3.1.7噪声的影响产房的噪声主要来源于产妇宫缩时的大喊大叫、婴儿啼哭、电动吸引 器、胎儿监护仪等当噪声超过90分贝时,会影响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引起血压升高、 心率加快,长时间可导致助产士产生一系列症状,如焦虑、烦躁恐惧、精力不集中等,严重 影响工作程序及注意力,工作效率降低「3」,容易造成助产士心里压抑3.2心理压力对助产士的影响3.2.1积极影响正确认识和评价各种压力因素,不断完善自我,能促使助产士加强理论 修养和言语行为修养,强化业务知识水平,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心理卫生知识的学习, 注重培养自身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加强心理素质,适时调节心态,保存乐观的精神状态,更 好地工作3.2.2消极影响 压力过度会使助产士对工作产生疲倦感,情绪低落,对服务对象冷淡, 心理、生理行为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长期持续的心理压力可导致抑郁、厌倦、焦虑、失眠等 状态结果导致助产士抱怨增多、心理不平衡、烦躁易怒在工作中即不能耐心倾听,也不 能敏捷地做出反应,对患者态度冷淡,甚至逃避与患者接触,从而造成助产士责任心不强, 工作效率差。
3 .3应对措施3.3.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社会的进步和护理模式的转变要求护士不断提高充 实自己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坚持学习不断钻研业务知识,拓宽知识面熟悉掌握各种 先进仪器性能及操作规程,提高业务技术和理论知识水平助产士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 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信心,树立职业光荣感、责任感和幸福感从而自觉勤奋 努力地工作,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改变助产士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得到产妇及家属的工 作认可3.3.2合理安排工作减轻工作强度 助产工作风险大,体力和脑力劳动付出大是不可争议 的事实为此,建议管理者根据助产士实际工作强度,适当增加助产人员的编制,缓解助产 人员不足现状保证助产人员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减轻助产士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使她们 能在适宜身心健康的环境中发挥出更大的工作潜能3.3.3领导给予足够的重视 助产士存在诸多心里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医院管理者理解、 关心和重视设法缓解助产士心理压力,提高产科护士助产士的待遇是解决心理问题的一 个重要因素「4」首先从物质上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让其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其次,加强 对助产士的继续教育,提供相关的在职培训项目,努力使她们的知识、技能始终处于一种动 态的不断更新的状态。
有条件时适当增加晋升及深造的机会3.3.4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助产人员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知识,加强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意 识,减少职业暴露,接触产妇血液、分泌物时戴手套,操作后消毒双手对助产人员身体造 成危害的各种因素要及时登记上报,定期健康检查,注射疫苗等3.3.5自我调整人文关怀 增设心理学、行为学等培训课程,定期组织助产士学习心理健 康知识,增强其调整心理压力的心理素质护士长要经常与护士谈心,帮助解决工作、思想、 生活上的压力,向助产士征询管理制度中的漏洞和不当之处积极组织一些活动,加强助产 士之间沟通与交流,要善于发现每位助产士身上的闪光点,并因人而异分配给她们一定的工 作任务,鼓励她们顺利完成,从而获得成就感3.3.6改善工作环境利用隔音设备,营造一个轻松、洁净的工作环境参考文献[1] 王翠欣.助产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7).[2] 刘士霞.助产士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中国现代医药,2005, 4(3).[3] 郑菊伟.助产士在产科工作中的安全防护.社区医学杂志,2006, 4(6).[4] 韩翠存.产房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的防护.现代护理,2007, 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