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论--材料的结构课件.ppt
44页材料物理化学(原无机材料物理化学) (硅酸盐物理化学) 2 2 是无机材料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 介绍了材料领域内各种材料的基础共性规律(尤其是无机材料) 是研究材料组分、结构与性能之间相互关系和分析理论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范畴* *3 3 组成与结构组成与结构 合成与制备合成与制备 性能性能 使用效能使用效能 决定材料性质决定材料性质决定组成结构决定组成结构满足使用要求满足使用要求指导合成制备指导合成制备是认识无机材料制备、结构、性能、服役、变化乃至全过程的钥匙是攀登无机材料科学工程的阶石为专业学习和材料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4 4MSEMSEProcessingProcessingPropertiesPropertiesperformanceperformanceCompositionCompositionStructureStructure 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效能与其结构,包括微观结构和显微组织,密切相关而组成和性质相同的原料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结构的材料,因而其性质和使用效能也不同所以材料的结构是材料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按研究尺度的不同,材料的结构一般分为微观结构、显微结构和宏观结构三个层次。
其中微观结构的尺度上限为晶胞常数;宏观结构的下限为日常生活所接触的尺度,约为0.1毫米以上;显微结构位于两者之间,约为1nm100m 微观结构 由原子到结构单元 在晶胞常数尺度以内,原子按一定的原则来排列,原子之间以化学键相结合,因此化学键的种类以及原子的排列方式是决定晶体结构的主要因素,同时二者也决定了材料的性质以及其应用 化学键对性质的影响 金刚石中碳原子通过sp3共价键键合,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而石墨通过sp2共价键键合,在石墨中,sp2键构成二维共价键片状结构,这些片状结构通过范德华键相结合构成三维石墨网络,这种层状结构具有高的层内强度和非常低的层界强度 C60分子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因此又名足球烯 石墨烯厚度只有0.3354 nm,安德烈海姆 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热导率约5000 J/(mKs)、杨氏模量(1100 GPa)和断裂强度(125 GPa)Novoselov K, Geim A, Morozov S, et al. Electric field effect inatomically thin carbon films. Science, 2004, 306(5696): 666669.(被引用24379次) 又如在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相互作用力产生高硬度和脆性。
部分共价键能够改善脆性和硬度,提高强度的同时,也提高硬度在金属键晶体中,金属离子被嵌入在电子气中,在晶体发生部分位移后,引力仍然保持作用,因此金属能够变形而不会破裂 材料键改性原子排列方式对性质的影响钙钛矿型矿物由立方相变为四方相时,原子排列发生少许畸变,材料即由顺电体转变为铁电体 随着温度升高,离子位移导致石英由对称性发生变化,由-石英(Si-O-Si键角137),转变为-石英(Si-O-Si键角150),相应地材料也由有压电性变为无压电性 高温型-石英(a)和低温型-石英(b)的结构差异示意图组成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组成对材料的结构有重要影响 如白云母向高岭石的局部演变通过质子交换,使前面1020nm的硅酸盐层发生剥离,将21型的层状硅酸盐白云母转变为11型的高岭石 又如硅酸盐矿物的晶体结构以硅氧骨干为主体硅氧骨干中Si-O-Si的键角可以在180109之间变动,即硅氧骨干有可变形性质由于硅氧骨干的可变形性质,其连接方式具有晶体化学自由性,即硅氧骨干只是要求形成近程规律,并没有形成远程有序的内在要求,因此容易形成玻璃质 而大多数硅酸盐矿物之所以并非玻璃质,其原因是阳离子配位多面体的存在。
阳离子配位多面体由于配位数较大,既有形成近程规律,又有形成远程规律的倾向在硅酸盐中,硅氧骨干只是与阳离子配位多面体相配合,对硅酸盐矿物结构起主导作用的是阳离子配位多面体而不同的阳离子,对硅氧骨干的形成和起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导致硅酸盐矿物结构和性质的多样化 通过人工设计改变材料的晶胞结构 材料的结构设计已成为材料研究热点1969年美国IBM实验室江崎和朱兆祥提出了由两种不同的半导体薄层构成超晶格、量子阱的概念后来借助分子束外延等制备技术,使这一设想得以实现这一概念开辟了人工设计低维材料并对其能带结构进行人工裁减的先例20多年来,从量子阱到量子线、量子点的研究,一直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前沿领域之一 超晶格材料 超晶格材料是两种不同组元以几个纳米到几十个纳米的薄层交替生长并保持严格周期性的多层膜,事实上就是特定形式的层状精细复合材料 蒙脱石是一种层状粘土矿物,层间结合力较弱可以通过离子交换的方式将其它分子或离子团插入层间,使c轴膨胀如果插入的分子或离子团是金属羟基阳离子,通过热处理的方式脱水,金属原子团留在层间,象支柱一样将层状结构撑开,称为柱撑蒙脱石 显微结构从结构单元到材料 我们实际使用的材料很多属于非均质材料,非均质材料是由许多具有不同几何特性和性质的均匀微域(单相颗粒)所组成。
典型的非均质材料包括陶瓷、复合材料等非均质材料的宏观性质强烈依赖于其显微结构 显微结构与性能例1 微晶玻璃 微晶玻璃是以玻璃为基体,控制其结晶化制成的,材料中含有9598体积的尺寸小于1微米的微小晶粒,具有低膨胀,高强度,易加工的特点,在机械零件、电子材料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微晶玻璃的 显微结构 例2 透明陶瓷 一般的陶瓷材料是不透明的,其原因是陶瓷材料内部含有的微气孔等缺陷对光线产生折射和散射作用, 使得光线几乎无法透过陶瓷体1959年通用电气公司首次提出了一些陶瓷具有可透光性,随后美国陶瓷学家RLCoble制备得到透明氧化铝陶瓷证实了这一点这种透明氧化铝陶瓷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而且在力学、光学、热学、电学等诸多性能方面优于不透明陶瓷,在光学、照明技术、高温技术、激光技术及特种仪器制造等领域具有特殊的用途Transparent AluminaTransparent Alumina No dopants 1700oC, 10 min in H2Chromium Oxide doped1700oC, 10 min in H2 Vanadium Oxide doped 1700oC, 10 min in H2透明陶瓷与普通陶瓷的显微结构 例3 纤维增强材料 通过纤维的引入来改善玻璃、陶瓷的本质缺陷脆性已成为研究热点。
由于纤维的引入而使复合材料韧性提高主要是通过负荷传递,裂纹偏析与分叉、裂纹尾流与纤维的分离,以及纤维拔出等机理来实现的因此目前这类复合材料不仅可以作为功能材料而且作为结构材料在航天、汽车、能源、微电子、石油化工等领域加以使用,具有很大的潜力纤维增强材料的显微结构及断裂面材料的制备与显微结构的形成 材料显微结构形成于其制备过程,可以想象制备过程对材料显微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boehmite precursors and their topotactical transformation to alumina micro-crystals with mesoporous structure(a)、(b)、(c)为同一水泥熟料在不同冷却制度下所得的显微结构的对比情况慢冷时(a)阿利特受熔蚀,边棱呈圆钝不规则形状,黑色中间相可长大成片状用水淬冷(b)时,中间相玻璃体增多,贝利特有裂纹形成而用风冷时(c)基本接近正常煅烧熟料的显微结构 以Y2O3和La2O3为添加剂的氮化硅材料,通过组成设计和工艺条件控制,制备具有不同晶界宽度的氮化硅材料其中(a)的晶界宽度约为1nm,(b)的晶界宽度约为2.5nm,它们具有不同的高温蠕变性能。
高温蠕变量在相同蠕变条件下(1300、250MPa、100h)(b)的蠕变量是(a)的2.4倍 材料显微结构设计 根据性能的需要设计非均质材料的显微结构是材料研究的前沿课题如人们发现珍珠、贝壳等生物矿物与天然的碳酸钙矿物相比,其力学性能(包括断裂韧性、断裂伸长率等)可提高几个数量级,而化学成分的差异仅仅是前者比后者增加了约0.15%的蛋白质、多糖等高分子物质经研究发现生物矿化材料所具有的优异力学性能与其独特的显微结构有密切的关系珍珠层结构示意图 在贝壳珍珠层中,霰石的含量高达99%,剩下的不到1%的主要是以蛋白质为主的有机质但是,正是通过这些有机质将不同尺寸的霰石晶片按特殊的层状结构联系起来,形成了层状结构的复合材料,其断裂韧性却比纯霰石高出3000倍以上可见通过“简单组成、复杂结构”的精细组合,可以获得高韧性和抗破坏性层状复相材料的人工设计 陶瓷基层状复合材料是目前陶瓷材料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主要是因为层状结构极大地改善了陶瓷材料的性能如:在保持陶瓷材料高强度的同时提高了它的断裂韧性、抗热震性能以及材料的损伤愈合能力,改善了陶瓷材料的脆性断裂行为,克服了陶瓷材料的灾难性破坏等多层 Al2O3/SiC 陶瓷陶瓷-金属-高分子复合的“三明治”层状复合材料13500C烧结的3mol%Y2O3-97mol%ZrO213500C烧结的10mol%Sc2O3-90mol%ZrO213500C烧结的3mol%Y2O3-97mol%ZrO2目前力学性能最好的结构陶瓷 13500C烧结的10mol%Sc2O3-90mol%ZrO2是新型中温固体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 有效离子半径: Zr4+ 配位数6 0.072 nm Y3+ 配位数6 0.090 nm Sc3+ 配位数6 0.070 nm课程教学安排(授课75学时,实验8学时)授课内容学时数授课老师绪论3饶平根第1章 晶体结构14符小艺第2章 晶体结构缺陷8符小艺第6章 表面与界面5符小艺第3章 熔体与玻璃6饶平根第5章 热力学应用 3吕明第7章 相平衡 12吕明第8章扩散、第10章相变12张志杰第9章固相反应、第11章烧结12吕明晶体结构建模、固相反应2次实验课实验室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