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项馈赠-来自自然2500字.docx
3页20项馈赠:来自自然2500字 我们带孩子去户外踏青时,更多是一种观光的姿态:泥土太脏、树叶带刺、爬树太危险,我们只能在安全的地方,允许孩子看一看 毕业 我的家乡,四周环山 小时候,最大乐趣就是和同伴一起冒险――去地里捡豆子,摘番茄,找各种颜色的小花有一种野花的汁特别鲜,但很稀少,我们总是找得不亦乐乎,像寻找宝藏一样 家附近还有一个池塘,我很爱去那儿玩夏天的时候,可以闻到阵阵荷香;冬天虽是萧条,却也别有滋味有事没事,我常去池塘边赶鸭子,捉鱼,听水声有一回,正玩得开心,一条水蛇突然窜出来,把我吓了一跳,但很快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水蛇那么小…… 还有的时候,挨了大人骂,我也会跑到池塘边抹眼泪不过只要闻着花香,看到满眼的绿,愁苦很快便消失了 这些童年太美好,我希望我的孩子们也能体验到所以,我会和他们一起玩泥巴,看蚯蚓在土壤里蠕动,看蚂蚁搬家,捣花瓣闻桂花香……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里,这样子的机会,越来越难得 如今大部分的孩子,都停留在“观光客”阶段我们带孩子去户外踏青时,更多是一种观光的姿态:泥土太脏、树叶带刺、爬树太危险,我们只能在安全的地方,允许孩子看一看甚至,孩子自由玩耍的时间,也被大量的课外和各种比赛占据。
你有没有意识到,这种“自然缺失症”不仅会让孩子在身体方面错过很多发展的机会,更有甚者,在精神方面也会有损失――如今的孩子打不得也骂不得,动不动就离家出走,动不动就跳楼闹自杀,你相信吗?这也是“自然缺失症”的表现之一 我们的生活,被钢筋水泥围绕我们的孩子,日日在方寸斗室里上学做功课、看电视、玩电脑他们既没有能够倾诉的秘密空间,也没有办法到田野里撒个野;一旦有了压力,孩子只能堆积在心,直到心里再也装不下 也许不是现在的孩子太脆弱,而是太多孩子离大自然太远,压力无处消解 大自然可以给予孩子什么? 我们日常所说的大自然,太观光客和旅行团了;对孩子有帮助的,应该是以冒险和非结构式为载体的,将自己视为巨大开放式的大自然实验室 我们的孩子可以是科学家,通过实践来学习和思考如何开发好奇的头脑比如这一系列针对孩子智力发展的大自然活动: 观察云朵/闻青草香/跳石头/找蚯蚓/用树枝建造东西/识别鸟的叫声 我们的孩子也可以是疗愈者,利用大自然天然的让人情感安定的治愈能力,通过无限制的愉快的探索方式,跑、跳、爬、摇……减少紧张和焦虑不安比如这一系列针对情绪稳定的大自然活动: 在海滩边挖洞盖城堡/观看一只瓢虫的爬行/听20分钟海浪的声音/放慢脚步踩沙石/在泥泞的水坑里玩游戏 我们的孩子也可以是运动员,维生素D大多来自于户外的日照,我们也可以通过户外活动帮助孩子整体探索和增强自己的体魄。
比如这一系列针对体能锻炼的大自然活动: 在草地上翻滚/爬树/在户外追逐/单脚跳房子 我们的孩子还可以是社交家,当孩子们在户外玩耍时,会有更多机会跟不同的玩伴互动,他们需要合作、制定规则、并且学习解决和探索对于有两个孩子的我来说,任何一个与大自然相关的游戏,都可以延伸出团队合作的项目在这些游戏的熏陶下,懂得比较多的哥哥,??温柔地引导弟弟去思考答案,而不是轻率地代替弟弟去解决问题,并且会在弟弟伤心受挫的时候,放慢脚步来安慰弟弟 这份大自然清单,你实现了多少? 我特别想分享美国作家理查德在《丛林中的最后一个孩子》中列出的大自然活动清单书里总数是100项,我选取了我最感兴趣的20项分享给大家 大家到底有没有带孩子真正地亲近过大自然?到底我们的孩子缺失了多少的大自然的滋养?这份清单能让大家沉思 1.给孩子用泥土搭建城堡的机会 2.在家里养一些动植物 3.父母跟孩子谈谈小时候的事情,包括童年最特殊的地方,那个地方可以让你一个人安静地待着,并且是你感觉和自然有最紧密联系的地方 4.和孩子一起找一个隐藏的世界,可以将废纸板放在泥土上,过一两天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小生物在废纸板下安家了,辨别一下是什么生物,做好记录。
过一两个月再来看看,有什么变化 5.和爷爷奶奶一起玩户外游戏,因为他们曾经生活的时代更接近自然 6.至少露一次营找一个好的机会露营,一天、一星期或一个暑假 7.看云彩,建立孩子的气象观测站 8.在户外读书 9.天气好就要带孩子出门 10.选择好线路与孩子一起徒步 11.发明自己的自然游戏 12.保留一个“探索之碗”,将孩子在户外捡到的石头、蘑菇、橡子之类的东西都放在这个碗里 13.让孩子用小的数码相机在户外拍摄 14.可以很脏用从海里捞出来的海带装饰房子或当衣服穿 15.写一本自然日记 16.水上活动划独木舟,扬帆,或游泳 17.养蝴蝶观察从虫卵到毛毛虫到蝶蛹到蝴蝶的过程 18.收集石头很小的孩子都会喜欢收集岩石、贝壳、化石等 19.学会发现动物的痕迹在土路上,小溪边,或后院里寻找动物的痕迹 20.和大一些的孩子一起变成公民科学家,到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当志愿者 如果要给大自然带来的快乐计价,我相信一定无价 那个观察蚂蚁一下午不弃不舍的童年,那个为了捕捉小蝌蚪跳下池塘的童年,那个追逐彩蝶在花园里水坑里的童年,也都不应该成为被生活遗弃的部分 孩子,本应该在大自然里,如同一颗种子,生根、发芽、慢慢长大。
他们的双眼能看到大自然的色彩斑斓,他们的鼻子能闻到大自然的芬芳,他们的小手能感受到砂石的粗糙和细腻,他们的嘴巴能品尝到大自然馈赠的甘甜 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带着孩子一起去感知,去走近自然的美好和灵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