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灯光设计概要.ppt
32页舞台分类舞台分类 如以舞台和观众席分:镜框式和开放式;1〕镜框式:这种舞台设有一个舞台框,根本特征是以舞台口为界,把演出场所〔舞台〕和观众席分割成两个不同的区域;2〕开放式舞台:这种舞台不设舞台框,舞台和观众席同处于一个空间根据舞台和观众席的分布形式不同,又分:中心式、伸出式、终端式、多功能式; 一、舞台灯光各灯位及其功能介绍 序号名称定义装置及用途配用灯具1面光装在舞台大幕之外,观众席顶部的灯,有第一道、第二道面光灯,后面的楼厢面光灯、中部聚光灯等也有类似作用面光是舞台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投向舞台前部表演区(如大幕线后8-10m),供人物造型用或构成舞台上物体的立体效果多用聚光灯、可调焦距和光圈,少量采用回光灯,并有装置追光灯的可能2侧面光在剧场楼上观众席两翼所装设的部分灯具,光线从两侧投向舞台前表演区作为面光的补充同面光3耳光分左右耳光、装在舞台大幕外左右两侧靠近台口的位置,光线从侧面投向舞台表演区与面光相似,呈左右交叉地射入舞台表演区中心,用于加强舞台布景、道具和人物的立体感是舞台必不可少的光,尤其是可作为舞蹈的追光,随演员流动耳光应能射到舞台的每个部分聚光灯、回光灯4顶光在大幕后顶部的聚光灯具,一般装在可升降的吊桥上,也可装在吊杆上,主要投射于中后部表演区,从台口檐幕向后顺序安装为:一顶光、二顶光、三顶光、四顶光;投射于中后部表演区,用夹具装在管子上,在所需处定位,也可吊在吊杆上(如跟踪机构),主要用于需从上部进行强烈照明的场合。
可分别由前部、上部和后步投射,根据不同时间要求,决定方向、光柱、孔径聚光灯5顶排光舞台上部的排灯,装在每道檐幕后边吊杆上,形成一排排条灯,成为一排光、二排光、三排光等给整个舞台以均匀照明,用于表演区或布景,为使照明均匀布置,其与顶光灯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舞台灯,开会、报告、演出均需要,一般剧场装3-4排,特深舞台可增加1-2排泛光灯6柱光在舞台大幕内两侧的灯具,装在“伸缩活动台口”上面或装在立式铁架上,光线从台口内侧投向表演区按顺序向里可称为二道柱光、三道柱光等也称为梯子光、内侧光、内耳光弥补面光、耳光不足其作用与前两者相似,可更换色片或作追光使用灯的投射距离较近,功率较小,一般用聚光灯、也可用少量柔光灯7脚光装在大幕外台唇部的条灯光线从台板向上投射于演员面部或照明闭幕后的大幕下部可弥补面光过陡,消除鼻下阴影,也可根据剧情需要,为演员增强艺术造型的投光,弥补顶光、侧光的不足闭幕时投向大幕下方,也可用色光改变大幕色彩;歌舞剧可用来照射演员下身服装与足部以增强效果采用球面、抛物面或椭球面反射器的成排灯具均匀照明功率为60-100W或200W8侧光在舞台两侧天桥上装的灯,光线从两侧高处投向舞台。
天桥由低向高顺序称为可分一道侧光、二道侧光、三道侧光,并有左侧光、右侧光之分,有时也称为桥光照明演员面部的辅助照明,并可加强布景层次聚光灯9天排光装设在天幕前舞台上部的吊杆上,是专门俯射天幕用的灯具作天空布景照明用,设在特制的天幕顶光桥上,一般距天幕水平距离2-6m,因作天空布景用要求有足够的亮度,灯的功率较大,光色变换也要多(4-6色)、色别回路数多,照明要求平行而且均匀可装为一排、二排,排内还可分上下层泛光灯,要求照明均匀,投光角度尽可能大10地排光设在天幕前台板上,或专设的地沟内,是仰射天幕的灯具如天幕用塑料,也可将灯具放在天幕后地面上打逆光成排灯具均匀地摆在舞台后面地板上或装在地板沟槽内,距天幕1-2m用来表现地平线、水平线、高山、日出、日落等在天空和地平线(水平线)之间用地排灯照明,能显现出“无限距离”的效果泛光灯具,如表现白天、黑夜、早晨、黄昏、四季、云彩变换等,还应使用云灯、效果灯、幻灯等自下部照向天幕11流动光指放在台板上带有灯架,能随时流动的灯具位于舞台侧翼边幕处,目的是加强气氛,其角度可临时调动灯高约2m,一般功率较大从侧面照射演员,如太阳光照射一样因此,需在舞台两侧靠边幕处设置一定数量的插销,装在舞台地板内,并加盖采用聚光灯、回光灯、柔光灯等二、常用灯具及特点 1、聚光灯:是舞台照明上使用最广泛的主要灯种之一,目前市场有1KW、2KW,以2KW使用最广。
它照射光线集中,光斑轮廓边沿较为清晰,能突出一个局部,也可放大光斑照明一个区域,作为舞台主要光源,常用于面光、耳光、侧光等光位 2、柔光灯:光线柔和匀称,既能突出某一局部,又没有生硬的光斑,便于几个灯相衔接,常见的有0.3KW、1KW、2KW等多用于柱光、流动光等近距离光位 3、回光灯:它是一种反射式的灯具,其特点是光质硬、照度高和射程远,是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强光灯,常见的主要有0.5KW、1KW、2KW等,以2KW使用最多 4、散光灯:光线漫散、均称、投射面积大,分为天排散光和地排散光,常见的有0.5KW、1KW、1.25KW、2KW等,多用于天幕照射,也可用于剧场主席台的普遍照明 5、造型灯:原理介于追光灯和聚光灯之间,是一种特殊灯具,主要用于人物和景物的造型投射 6、脚光灯〔又称条灯〕:光线柔和,面积广泛主要作为向中景、网景布光、布色,也可在台口位置辅助面光照明 7、光柱灯〔又称筒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如PAR46、PAR64等型号可用于人物和景物各方位照明,也可直接安装于舞台上,暴露于观众,形成灯阵,作舞台装饰和照明双重作用 8、投景幻灯及天幕效果灯:可在舞台天幕上形成整体画面,及各种特殊效果,如:风、雨、雷、电、水、火、烟、云等。
9、电脑灯:这是一种由DMX512或RS232或PMX信号控制的智能灯具,其光色、光斑、照度均优于以上常规灯具是近年开展起来的一种智能灯具,常安装在面光、顶光、舞台后台阶等位置,其运行中的色、形、图等均可编制运行程序由于功率大小不同,在舞台上使用要有所区别一般小功率电脑灯,只适合舞厅使用在舞台上小功率电脑灯光线、光斑常被舞台聚光灯、回光灯等谈化掉,所以在选用上要特别留意 10、追光灯:是舞台灯光的灯具,特点是亮度高、运用透镜成像,可呈现清晰光斑,通过调节焦距,又可改变光斑虚实有活动光栏,可以方便的改换色彩,灯体可以自由运转等目前市场品种较多,标注指标方式也不一样,以功率为标准的如:1KW卤钨光源、1KW镝光源、1KW金属卤化物光源、2KW金属卤化物光源等,也有以距离为标准的追光灯〔在特定距离下的光强、照度〕,如8-10m追光灯、15-30m追光灯、30-50m追光灯、50-80m追光灯等,并且在功能上区分为:机械追光灯,其调焦、光栏、换色均为手动完成;另一种为电脑追光灯,其调焦、光栏、换色、调整色温均通过推拉电器而自动完成,所以在选用时一定要对各种指标认真选用1、演出空间1〕舞台根据演出场景的特点以及剧场演播室等演出环境中发现可以利用客观条件进行灯光设计。
2〕剧场、演播厅等演出空间的状况 *空间环境:调查了解剧场,测量绘制或索取演出环境空间的平面图、剖面图资料,剧场台口的高度、宽度、舞台深度的数据和比例尺单位设备状况:吊杆的数量长度、排列间距、顺序编号、平面位置等用电负荷:主干线额定负载容量、支线回路的额定负载容量等•历史开展过程/光源/钨丝灯/HMI光源/氙灯•设置位置•灯具特点/根据实际需要•氙器光源/亮度/寿命/演色性/色温6000K•氙灯适用远距离投射•应用色温•特点:光闸/变焦/切光器/调光器/•操作培训三、演出空间构成 造形象、渲染色彩、变化节奏等方式参怀演出并形成有视觉语汇的特舞台演出空间气氛,从而影响观众的情绪变化,构成情景、演员、观众相互影响的与舞台演出内容吻合的特定空间1、演出空间1〕舞台根据演出场景的特点以及剧场演播室等演出环境中发现可以利用客观条件进行灯光设计 2〕剧场、演播厅等演出空间的状况 *空间环境:调查了解剧场,测量绘制或索取演出环境空间的平面图、剖面图资料,剧场台口的高度、宽度、舞台深度的数据和比例尺单位设备状况:吊杆的数量长度、排列间距、顺序编号、平面位置等用电负荷:主干线额定负载容量、支线回路的额定负载容量等。
2、研读剧本及创意构思 剧本是进行灯光设备,创作设想的依据,其中可以了掘与创作相关的表现空间加以提炼加工1〕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特点、情节变化、矛盾冲突、设想所需的环境2〕对时代、时间、季节、场景环境、光源方向以及色彩等方面的描述进行设想和定位3〕确定与相适应的演出表现方法和表现手段思考用何种灯具可以创造与剧情相吻合的舞台视觉效果4〕剧本提示的场景、舞台装置3、时间与空间转换的表现1〕天候:日出日落、黄昏至夜晚、夜晚至黎明、季节变化、月夜星空、地点与地域的变化等2〕地域空间、心理空间、场景空间、虚拟空间、局部和整体空间的转换等4、从平面到立体的空间造形设想 对于每个形体外表视觉效果的制作加工和组合以及前景空间、中景空间、后景空间的平面构图表现应用上、中、下部空间的里面组织安排以及实现的方法预测 例如:逆光位置的设定:水平方向、垂直角度、位置高度、灯具数量等5、局部与整体的画面构图 控制灯光和色彩和照明区域以面积大小、形状、数量来表现舞台视觉画面的构图6、表现形式选择 根据创作的整体风格确定恰当的表现表式 过去 现在 将来 连想 幻觉 梦境 回忆 憧憬 感觉 印象 抽象与写实等。
7、在有限空间中表现无限空间 在演出中存在着千差万别的巨大的空间效果变化 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表现:特定的舞台空间与特殊的舞台表现形式话外音:对白:独白等 对实际的空间环境进行改造和拓展,或进行夸大或进行缩小的描绘 对剧中人物角色心理空间的描写和表现8、灯光变化的方式1〕以情节变化是空间变化的契机2〕以台词确定的灯光变化契机3〕以动作确定的灯光变化契机4〕以音乐或音响效果确定的灯光变化契机5〕以时间确定的灯光变化契机9、不同风格流派的空间处理古典、浪漫、自然、现实、象征、立体、未来、构成、表现、超现实与音乐、音响效果相关的时空转换:曲调、旋律、节奏四、空间表现手段1、对灯光器材设备的特点性能的调研*泛光灯:天地排灯、脚光灯、顶排泛光灯等聚光灯:凸透镜聚灯、柔光聚光灯无透镜聚光灯:回光灯、PAR灯及封闭灯泡包括:平行、集光型、柔光型、散光型等成像聚光灯:造形灯以及成像插片、追光灯幻灯效果灯具:水波纹幻灯、跑云幻灯、PANI幻灯及其它效果灯具等 *电脑灯:灯体旋转形式、镜面运动形式、集换色、成像造形、运动变化为一体的照明灯具。
特殊投映灯具:效果器材、换色器、烟雾器、数字电脑投映设备等操作控制系统:可控硅调光器及调光操作台各局部功能彩色灯光滤色片:各种滤色,色温,减光,反光片,柔光片等演示激光:以各色低功率激光发生装置在计算机控制下完成对画面的扫描辅助效果器材:烟雾发生器及排风、送风装置下雪发生装置、肥皂泡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烟雾、液氮、炒烟、纸花炮、干冰等2、灯光与被照明物体材料材质特点的研究运用表现材质——反射 漫反射 透光 半透 不透 软硬柔 吸收反射规律材料——纺织材料——棉布 绸缎 丝绒 麻布 纱布金属材料——金 银 铜 铁 铝合金 不锈钢自然材料——木 石 土 砖 植物合成材料——尼龙 塑料 发泡材料 PVC 板材烟雾材料——乙二醇烟雾 油性滞留型烟雾 干冰低层烟雾 炒烟 液氮 表现效果——正投、反投、平面、立体、浮雕、肌理、点、线、面、层次、透空、光晕剪影、半剪影等表现特点——网状、绳状、条屏、柱石、纱幕、条屏、框架、灯箱等 3、布光造型的研究及根本概念:感受与表现A布光根底——静态人物布光的研究. 布光四要素 1〕主光:以主题和视点需要确定主光方向,主光强于其它光,使用聚光灯等硬光照明。
2〕辅助光:是对主光的辅助和补充,起修饰作用以软光灯照明模拟自然环境的反射光3〕逆光:在主光根底上加光可强于主光,也可低于主光而强于辅助光,起装饰造型作用4〕光比:型体对各方受光的明暗比例可根据创作需求作光比调整,从而获得理想的效果布光角度研究:90/120/180/270度等B投光实验投射位置 受光效果 视觉印象 剧场照明设备 1〕正前上方——安定 自然感 面光2〕前斜上方——立体 有生气 耳光3〕正前水平——平淡 表情淡化 平射追光4〕正前下方——异常 不安感 脚光及低角度投光5〕正上方向——形象失真 无表情 顶排光及顶部投光6〕正侧上方——比照强烈 阴阳脸 侧天桥及顶侧投光7〕正侧水平——强硬 冷酷感 侧流动灯及平侧光8〕正后上方——轮廓鲜明 装饰感 顶排逆光及顶逆光!4、体验观察生活a、观察自然环境的变化—日光、月光、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环境影响b、观察生活—光与人物情景—日光:顺光、逆光、侧光、半侧等效果表现c、应用—确定主题内容的布光练习:人物画面的布光练习相关因素—明暗 强弱 色彩 色调 光影 光质 媒体 运动 语汇视觉效果—空间区域 变化节奏 时空转换 表现形式 环境处理 设计组合舞台布光—小剧场 大剧场 伸出式舞台 三面舞台 四面舞台布光 剧场投光实验5、剧场布光实验:包括剧场照明设备、投射位置、照明效果、视觉印象TEST—1 泛光排灯:舞台整体均匀的照明,画景幕的照明,效果分散而匀称。
TEST—2 脚光地排:模拟自然地面反射光,近距离描写演员,但天幕乱影较多TEST—3 泛光排灯与脚光地排:演区,天幕得到均匀照明,清描淡写,立体感缺乏TEST—4 天排灯:均匀渲染天幕的上关部及色彩变化TEST—5 地排灯:天幕下部的明暗色彩变化:日出日落时的剪影效果描写等TEST—6 天地排灯:上下部同一色光时,可获均匀背景照明可表现昼夜朝幕等场景TEST—7 泛光排灯、脚光、天地排光:消除了杂影,高调淡化效果,人物的主次关系不清楚 TEST—8 泛排灯:自舞台上方投射,被投形象表现突出,色光效果更为艳丽TEST—9 泛光排灯、脚光、天地排、顶排灯:观众视线更为集中,人物造型光缺乏TEST—10 舞台流动灯:可增强人物景物的立体感,但台面常出现影子TEST—11 面光照明:自观众席上方约450角投向舞台,模拟自然光效果 TEST—12 耳光照明:自舞台前两侧投出,增强演员的立体感效果TEST—13 泛光排灯+脚光+天地排+面光+耳光:在获得充足的亮度时要注意色调关系TEST—14 泛光排灯、脚光、天地排、顶排、流动、面光、耳光:通常采用较多的照明方式比较周全的方位的投光,根据演出实际需要,通过调光手段,从而获得理想的立体空间效果。
TEST—15 追光:通常设置于观众席前方或所需位置时局部空间照明,如人物半、全身TEST—16 地排、顶排、面光、流动、追光等:通过调光处理表现立体感获得有创意的环境气氛TEST—17 天地排蓝色、顶排白光、及浅蓝、流动白光:天地排蓝色光造成整体色调,顶排蓝光铺满舞台,其中三台聚光灯分别强调三个局部人物造型,一台流动灯强调圆球形后景TEST—18 地排灯绿色、蓝色、顶排灯白和蓝色、流动灯浅紫色:天幕由下向上形成蓝色到深蓝色过渡,顶排灯蓝色铺满台面,顶排单灯白色压光后投向人物,两侧流动浅紫光补充舞台中部,形成冷色调的柔和的比照色气氛TEST—19 聚光脚光浅紫浅蓝两台、顶排光白光浅蓝、流动灯深蓝色:用聚光脚光有意将人物光影投映在天幕背景上,顶排灯蓝光铺满舞台,顶光单灯强调中心形象,加之流动灯深蓝光,表现出梦幻般的冲击效果气氛 TEST—20 地排灯红色、顶排单灯白光、两侧流动灯橙色和黄色、面光浅橙色、重点加强流动浅黄:地排灯造成红色过度背景,顶排白光作重点强调,面光投出柔和橙光的舞台,加强流动灯使立体感空间感更为凸出 TEST 1—20 注释文字出自松下电工?STAGE & ENTERAINMENT LIGHTING?。
6、体育场、馆,人文景观等临时舞台布光a、光源特性:——可见光 自然光源 人工光源b、五要素:——1〕主光2〕辅助光3〕轮廓光4〕背景光〔环境气氛〕5〕修饰光〔光比反差〕c、视觉感受:——眼睛的视觉直观效果;感光胶片效果;电视屏幕效果 d、演出灯光的造型元素: 1〕光源*日光:时间与色温的变化及造型规律—从黎明日出到日落黄昏的过程灯光:〔泡形,管形〕钨丝灯,白炽灯,碘钨灯,镝灯,闪光灯,氙灯,荧光灯,卤钨灯,金属卤化物灯,激光〔钠灯,汞灯〕等在演出灯光设计中重要的是选择那种灯具表现舞台空间效果,灯具光源、功率、灯种、镜头以及型号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供演出选择 2〕光强*视觉感受的明暗效果—利用眼睛的生理特点进行设计,眼睛从明视觉进入暗视觉状态需要时间大约为15~30分钟,而从暗视觉进入明视觉状态所需时间那么比较短因此演出灯光场景设计可以根据剧本内容情节,有意区分各个场景的明暗强度了解实际亮度与比照亮度的客观存在,是把握舞台空间画面的重要因素灯具种类及功率不同发光强度不同所造成的效果也不同,根据演出空间的尺度距灯具种类及功率不同发光强度不同所造成的效果也不同3〕光质) R% ?' ]2 L" S: I1 H. p*各种灯具的投光特点;均匀度,光束角,柔硬度,光学性能。
柔光纸、减光纱、反光板的应用效果 4〕光比*同一视觉空间画面中的明暗比照视觉感受的明暗效果—利用眼睛的生理特点进行设计,眼睛从明视觉进入暗视觉状态需要时间大约为15~30分钟,而从暗视觉进入明视觉状态所需时间那么比较短因此演出灯光场景设计可以根据剧本内容情节,有意区分各个场景的明暗强度注重整体;强调局部舞台整体越亮演员越暗在同一空间画面中明暗与色彩面积大小的比照可产生不同的视觉变化人物造型主光与辅助光的明暗与色彩比照:以演出的视觉欣赏需要设定2:1、5:1、10:1、30:1、50:1、100:1不等 *主要人物光与非主要人物光的比照:同一环境中要根据空间层次和表现意图区别主次关系,以2:1、3:1、5:1不等 *人物光与环境光的比照:以2:1、5:1、10:1不等) \ W/ j" H. Y2 r*前景、中景、后景的光比:以2:1~10:1不等演出中场景与场景空间画面的明暗和色彩比照:利用剧情开展的时间变化;季节变化;场景变化:明暗变化;色彩变化的比照 5〕光区 *灯光投射到舞台或演出空间内的区域分布以及光区内外区别以舞台表演区前中后,左中右的划分为根据所设计的照明区域。
演出情节开展所需的局部或整体被照明区域表演区照明以及景区照明 6〕光位灯光投射方位:指在三维空间中灯具所处的具体位置其中包括,面光,耳光,台口柱光,脚光,台口顶光,顶排聚光,顶排泛光,天排光,地排光,侧桥光,流动光,侧光,〔吊笼台架〕追光等情节开展所需的方向表现:逆光光影,日出日落,天明天亮等演出光区所需的特定灯位设计例如:单灯照明;多灯照明灯光投射方向:侧面光效果:1/2〔明暗效果〕来自侧桥光,流动光,侧光,顶侧光;半侧面光效果:3/4耳光,台口柱光,相应方向顶光;正面光效果:面光,顶排光,追光 7〕光色*色温及演色指数:色温调整加色法,减色法,光色与物色相加的规律,光色的吸收和反射规律滤色片及种类:上海伟康、常熟春花、日本LEE ROSCO滤色片和色温片色度图研究:实际颜色与比照颜色心理情感色彩对人的影响色彩比照:原色比照,间色比照,色温比照,明暗比照 8〕光影*投影造型:光源投影,光斑效果,关透明光影,正面反面投影成像幻灯投映:幻灯,造型灯,电脑灯,追光,数字投映设备,电影机投映等造型影物外表粗糙或平滑程度人物的剪影、关剪影效果与媒体作用半透反投、低角度正透和反投,逆光、侧逆光效果。
侧光光影效果媒体:烟雾、水雾 9〕光的运动*舞台演出时空中光色的转换和延续过程以及灯光变化演出空间中所使用的动态灯具及照明效果Cue—Q程序编排变化的时间,节奏,数量等 e光的的造型功能〔1〕照明:——无光那么无形体,以控制光的明暗作为手段呈现形体〔2〕塑造形象:——描绘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表现不同景物的空间效果〔3〕光比调整——追求良好的视觉效果;实际效果比照;视觉效果比照〔4〕时空环境气氛:——表现归定情境所需的时空气氛〔5〕表现主题内容:——与之相关的灯光色彩等视觉语汇〔6〕沟通观演关系:——促成演员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7〕照度〔直射光〕:——促成演员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 〔8〕亮度:亮度表示物体外表发光的强度值不管这一外表是自己发光还是反射光线,或是透射光线,只要从它外表上“发出〞光来看,就可以称它为发光的外表在单位面积上的发光强度既是该物体外表的亮度在同一发光面,方向不同亮度值不同亮度的测量一般在垂直于视线的方向进行,发光面在单位面积中发光的强度叫做亮度如光强不变,发光面投影面积越小,那么亮度越高,发光面投影面积越大,那么亮度越低亮度单位是尼特〔nt〕1尼特=1坎德拉/1平方米。
其次,物体的反射度越高,亮度越高同一光照下,白色与黑色的被照物体反射率不同,反射和吸收光线能力不同,其外表亮度不同另外,亮度中还存在着实际亮度概念与视觉亮度概念视觉亮度所指的是视觉感官上的亮度,在低照度条件下力求使观看演出的观众感受到舒适的视觉亮度,即利用人们的视觉生理特点,造成高于实际的物理亮度的效果 水平照度与垂直照度:舞台水平照度的上下决定舞台台面的亮度;垂直照度的上下决定观众所看到的人物和场景视觉效果的明亮程度通常在演出应用中重点测量被照物体的反射光亮度〔9〕色温:色温是以“完全辐射体〞的温度来表示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它是以“凯.尔文〞标度的绝对零度〔-273℃〕为基准,以K〔或K〕为符号随着温度的提高,辐射黑体颜色发生变化,先从暗红转为黄,最后转变为兰白色完全辐射体〞在不同的温度辐射出的光谱成分,会产生一系列的辐射光色变化随着温度的变化“完全辐射体〞所发射出来的波长和光谱光色相一致时,就是此时“完全辐射体〞的色温色温是把光源的光色以物理的客观数字概念来表示,不是指光色的温度光源色温越低,光色越偏向暖色的视觉效果光源色温越高,光色越偏向冷色的视觉效果 〔10〕演色性:是指光源照射物体时呈现色彩的视觉效果质量上下的评价。
这种评价的数值是以基准光下所看到的色彩指数为依据的,物体在全色光谱的照射下所反映的色彩最真实日光是演色性最好的等比例的全色光源,舞台及影视照明光源除发光效率要求要高,而且要求光源显色性能好,被照射物体的颜色失真少 例如:1kw~2kw卤钨舞台照明灯的演色指数可以到达100的评价,而水银灯的演色指数只到达50的评价直射光:或叫做直接照明光反射光:光线经过反射面所获得的亮度漫射光:或叫做间接照明光透射光:光通过不同的透光材料所获得的亮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