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湖北省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考试知识点.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280973560
  • 上传时间:2022-04-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74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湖北省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考试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教育本质:教育本质是教学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集合,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原因和依据,是由教育自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构成的 书院:我国古代特有的高教机构,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 中世纪大学:欧洲封建社会(5世纪到17世纪)的大学,具有行会性、自制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雏形阶段的标志 赠地学院:1862年国会通过“赠地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历史上称之为“赠地学院” 院系调整:以苏联模式为蓝本,始于1952年秋改造文理工医农学科齐全的综合大学为文理综合大学,设置其它科类的单科和多科学院,且以单科学院为主 大众化: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

      民主化:一是涉及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另一含义体现在高等教育管理上 终身化:终身教育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在世界范围得到认可并传入我国 国际化: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即高等教育所应有的国际意识、国际交流、国际合作和国际理解 教育目的:它是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前提,对整个教育过程起着导向和控制的作用,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上皆有重大意义 高级专门人才:是一种复合型的概念,具有多层含义,应作全面的理解高级专门人才具有全面性、专业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全面性是基础,专业性是在全面性的基础上的定向发展,创造性的培养渗透于全面性、专业性之中,同时,又是全面性、专业性的最高表现 开放大学: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英国,随成人教育兴盛、教育广播电视兴起和教育民主化运动三种趋势聚合演化而成的 教育适应性:教育适应性指主动的创造性的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本位:主张根据国家利益与社会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育,是以教育的社会价值为取向的 个人本位:主张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育,是以教育的个人价值为取向的。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 层次结构:反映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民经济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与社会结构所决定的 科类结构:指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和层次结构不同,它是一种横向结构,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社会分工状况决定的 形式结构: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根据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可分为公里和私立两种形式;根据授课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全日制、半日制、业余制高等教育;根据授课凡是的不同,可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函授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夜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过、考试、管理干部学院等 能及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见的比例关系我国目前的高等学校大致可分三个能及:1设有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与科研兼顾的重点院校;2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3以培养应用性、技艺性人才为主的专科院校 地区结构:指高等教育结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 高校在各地的数量等不状况,不同形式的高校分布,不同登 记高校的分布,不同搞专业点的分布等则构成高等教育的整 体布局。

      高等学校定位:指高校确定自身的位置 院校研究:把现代管理科学和高等教学研究成果应用于 高等学校管理,旨在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一门学科和一个实 践领域 教学: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 习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人为的可以控制 的系统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与发展统一实现的过程,或者说, 是在学生认识基础上的发展过程其本质为教学条件下学生 认识与发展的过程 课程:即“教学内容和进程体系”,是空间(内容)与时 间(进程)的统一 显性课程:是经过组织的教学内容,是有目的有计划实 施的课程,目前在教学计划中所安排的课程即是这种课程 隐性课程:包含学生在计划的教学内容之外,通过课外 活动,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等各种渠道所获得的知识、经验、 情感、态度等 课程结构:指课程设置各门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组合方 式,其涵义:一是课程设置的门类,二是各门课程间质的关 系与量的关系,三是组合方式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 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

      自学法:是学习者通过独立学习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 自学能力:指独立地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 计算机辅助教学:以计算机为主要教学媒介,利用计算 机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 和技能训练 多媒体终身体教学系统:通常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 础上,为开展网络多媒体教学所提供的控制系统 学生评教: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估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指体系化的高等教育管理组织制度, 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 分 终身教育:教育从一次性的过程转变为一个持续不断的 过程,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需要在培养学生时,不仅要服 务于学生的谋职和胜任现有工作,更要着眼于他们一生更好 的生存和发展,重视其终身受用的素质培养及其构成,使之 充分融入21世纪的全球知识社会它是高等教育在时间上 的拓展 教学评估:广义指对影响教学活动的所有因素的评估 狭义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教师的教进行系统检 测,并评定其价值及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

      教学: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活动, 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人为的可以控制的系统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突出“现代” 二字是为了更多地注意探索那些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关的课 题,吸收现在科技成果和系统思维方法,是教育技术更具有 时代的特色 问题研究:围绕着具体问题展开,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最终能全部或部分解决问题就是问题研究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 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 CIPP模式:美国的斯塔弗尔比姆提出的教育评价模式 包括北京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4个方面 学习产出:指学生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参与和他们在大 学里取得的收获之间的关系,专注的重点是学生对学校资源 的利用情况和他们从大学经验里得到的收获,侧重于学生发 展只是、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变化 二、简答题 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理论? 答:1、高教实践需要高教理论的指导掌握教育规律, 用以指导教育实践,不断将教育实践推向前进。

      2、是大学 教师专业化的需要必须掌握教育规律,具有教育理论与教 学技能方面的修养 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 答:高等教育在于其他类型的教育进行比较中所表现出 来的特殊性①高等教育的高级性;②高等教育的专业性; ③高等教育的学术性;④高等教育的公益性;⑤高等教育的 主体性 简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 答:①培养高级专门人才;②推进科学技术发展;③服 务社会发展需要 简述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 答:教育目的即是对教育条件下人的发展的预期结果的 规定教育目标是由多种发展要素,多种发展层次所构成的 具有可检验性的指标体系共同点都是对学生发展预期结果 的规定;区别在于教育目的是对学生发展终极结果的原则规 定,教育目标则是根据国家总的教育目的,在培养时间与学 生发展状态上作出的具体规定 简述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答: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及其基本属性的发展和完善 在现有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 系是既相一致又相矛盾,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将日趋走向 统一。

      1、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一致性在人类进化与 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其一,两者互为存 在的条件其二,两者互为发展的条件其三,两者是在互 动中发展的其四,使每个个体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是 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这是认识两者一致性的根本出发点和 归宿2、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矛盾性等社会历史条 件不能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时,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就 会产生矛盾这种矛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机会的矛 盾,二是发展取向上的矛盾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矛盾, 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二是社会制度的制约,三是传统观念的束缚 教育方针的内容:一是规定了教育的服务方向,即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明 确规定了培养人的素质要求,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有着丰富 的内涵:首先,观念的现代化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 状况出发,乐意从两个方面提出这个问题,其一,继承和发 扬经典大学理念,包括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统 一、教授治校等。

      其二,要认真研究20实际下半叶以来世 界范围内产生的新的高等教育理论和思潮,包括大众化、多 样化、终身化、私营化、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等等,从中吸 取营养,从国情出发,为我所用其次,至此的现代化最 后,观念和制度的现代化最终要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尸 体的现代化 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在两个 主体地位:一是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 校的一切工作首先是为学生服务的,要把学生培养成受社会 欢迎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当前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德 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解决好贫困生生活、学习问题,做 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二是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办 学的主体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要尊重 教师关心教师教师也要为人师表,注重师德修养,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