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出错的地方――学生发展的天地.doc
3页教室,出错的地方一一学生发展的天地教室,一个古老的概念传统意义的解释是教师教书,学生听课的场所教室,又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可以作出新的解释:教室是阅览室,飘荡着 书香充溢着阅读的自由,教室是工作坊,学生可以观察,实验,用各种工 具操作,飘荡着问题,充溢着探究;教室是游戏间,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游戏就是学习,飘荡着欢乐,充满着智慧,当然教室还可以是聊天室谈心 屋,等等新的时代,新的课改,赋予其新的内涵,新的功能,新的理念! 最近,我看了一篇《我们要什么样的孩子》的文章,说有个中国孩子在日 本上学,这个孩子的日语不好,但上课发言非常积极孩子的父母问他怎 么就不怕出错,孩子拍拍胸脯信心十足回答说:不怕,老师说教室就是出 错的地方教室,出错的地方,多好的理念!回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课堂,教师对“错误”惟恐避之不及,尤其在大型的观 摩教学活动中,追求的效果是“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稍有闪 失便自责不已那样的课堂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他们所充当的角色无疑 是一个个演员,而那些听课者自然就是观众了那样的课堂,学生的认知 如何提高,个性如何张扬,身心如何发展?教室,出错的地方,这是对传统教室和教学的深刻反思和批判,是对 现代教室和教学功能的重新认识和提升,是对教师最实在最严厉的挑战。
其一,教室,出错的地方,是因为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甚至是从错误开 始的,可以说没有错,也无所谓正确,无所谓比较,无所谓研究,也就无 所谓发展出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让出错,不让出错,本质上就是不 让其发展和成功其二,教室,出错的地方,是因为我们的学生还不成熟, 容易出错,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才是不正常的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 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巨大宽容, 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和保护其三,教室出错的地方,说到底是 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关怀和尊重,并且是一种超越对于学生来说, 好奇心是第一要素允许学生出错,实际上是让学生永远有神圣的好奇心, 进去创造而"神圣的好奇心,,有两大敌人,一是习惯,二是功利之心,让 好奇心在“出错”中发出神圣的光彩,那么,人文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 理念,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和体现,那么学生才会有神圣的创新的意识这不禁使我想起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次课上,我正在给大家上《月 光曲》这篇课文,大伙儿正被我的配乐朗读吸引住了忽然,教室里飞 进了一只不速之客一一蝙蝠它嗡嗡地到处乱飞乱撞!这下,原本安静地 教室沸腾了,霎时间,尖叫声、拍打声、吵嚷声、桌椅的咯吱声汇成一团, 我努力地壮着胆子,平静下来,试图接上我那没读完的课文。
可是,我发 现,班里没有人在意我神情的变化我灵机一动,随即在黑板上提出了几 个问题:猜猜蝙蝠怎么会飞到我们的教室?蝙蝠是一个怎样的一个小动 物?等等这一招还真灵,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我这儿来了,他 们有的说:“它是来和我们一起来听课的有的说“它可能迷路了众说 纷纭,连平时作文没话说的小于这下也有了表达的欲望!于是,我让他们 动笔把要说的话写下来,一时间,只听见笔在纸上摩擦时的“沙沙”声…… 课后,我发现他们有的写的《小蝙蝠历险记》,有的写的蝙蝠的生活习性, 有的描述的课堂上同学们各异的神情,有的小家伙竟然还窥探出我一丝紧 张和恐惧的心理……可以说,这节课,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心灵得以充实,同时也让他们难 以忘怀......有时我常想:我们教学不要刻意去求顺,求纯,求完美,其实,出错了, 课程才能生成记得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靳家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3+2=5的老师是差老 师,教3+2=?的老师才是优秀老师,显然,靳老师话表达一种教学思想, “错误”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它将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意识, 推动学生主动的建构和发展这种思想无疑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一句话: 只有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 学生的生命也才是最有价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