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囊导尿管的留置护理.docx
4页气囊导尿管的留置护理 R472B1672-5085(2012)38-0312-02导尿术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临床基础护理操作之一,亦是肛肠科手术前后的常用技术随着导尿管的不断更新,气囊导尿管因操作简便,无需胶布粘贴,内固定稳定不易脱出,临床效果较好,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但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带来不良的后果,甚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下面浅谈个人临床护理操作经验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1气囊导尿管留置方法1.1首先做好操作前的准备工作,认真执行医嘱,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备齐用物,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说明其目的性,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治疗1.2气囊导尿管的选择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型号适合的,粗细适宜的导尿管目前临床较常使用的是14cm、16cm、18cm三种型号过细则造成尿液外渗,达不到充分引流的目的;过粗则可导致尿道疼痛不适及出血等尿路急性刺激症状1.3气囊导尿管的插入深度气囊导尿管插入深度应比普通导尿管深,气囊导尿管的结构有别于普通导尿管,离导尿管头约2.5cm处有气囊,气囊长约2cm,气囊进入膀胱注水膨大起到固定作用,故插入深度应是尿道长度加管端侧孔及气囊的总长度。
普通导尿管插入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在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下,将适合型号的导尿管插入(男性插入18-20cm,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2cm,女性插入4-6cm,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1cm),而气囊导尿管头部到气囊的距离为5-6cm,要使气囊安全进入膀胱,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6cm以上才能避免气囊损伤尿道向气囊注入无菌液体以固定尿管,如患者清醒应向其询问插入时的感觉,如感觉胀痛,应重新调整深度,注入量以10-15ml为宜,过多导致气囊破裂,过少易脱落,达不到固定的目的2气囊导尿管的留置护理2.1一般护理患者应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勿剧烈运动,以防导尿管气囊破裂尿管脱出每日清淡饮食多饮水,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肥厚食品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每天用安尔碘棉球清洁尿道口1-2次,保持尿道口清洁,避免逆行感染,尿袋应固定放置,位置低于盆腔,保持尿管有一定长度供患者活动,避免患者翻身时牵拉尿管,引起气囊嵌入尿道内,致尿道粘膜损伤长期卧床或留置时间过长的患者,每日可用0.9%氯化钠250ml+庆大霉素8万单位进行膀胱冲洗,预防尿路感染2.2导尿管和尿袋更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越长,发生尿路感染的机会越多,故应根据病情尽量缩短留置时间,每周更换一次导尿管,每日更换一次尿袋。
2.3膀胱功能的训练肾脏连续不断生成尿液,而膀胱排尿是间断进行的,目前对留置尿管的患者多采用开放引流及定时开放,开放引流违背了正常排尿模式,使本应间断进行的排尿活动,变成膀胱贮存功能使用,定时开放则为非个体化的放尿方法,如在预定放尿时间,膀胱内尿液尚少,不足以引起尿意,开放尿管则尿液随压力差的作用流出,患者难以产生排尿感觉,因而不能充分训练膀胱功能目前我们对患者实行个体化放尿方法,根据患者的尿意和膀胱的充盈度确定放尿时间,使患者的排尿模式与正常排尿与正常排尿相似,膀胱的贮尿及排尿功能得到继续发挥如患者能主动参与膀胱功能的训练,拔管后可尽早恢复膀胱功能2.4拔管方法拔管前一定要用无菌注射器抽尽气囊内的液体,切忌强行拔管,护士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用力过猛造成尿道粘膜损伤2.5故障处理2.5.1漏尿1)膀胱受刺激后痉挛的患者易出现尿管周围漏尿,处理在不使尿管脱出又有最佳尿量效果的原则下,减少注入气囊内的液体2)尿管堵塞或漏尿时应更换导尿管3)气囊内注入液体太少漏尿时,根据气囊大小或尿管粗细注入15-30ml无菌液体,观察漏尿的情况2.5.2拔管困难1)发生尿管无法拔出时向气囊内不断注入气体或液体使其破裂,只适用于无尿潴留的患者,也可在无菌技术操作下,在近尿道外口处剪断尿管,使气囊内的液体流出,在剪断后一定要固定尿管前段,以防尿管滑出尿道。
2.6预防尿路感染1)保持尿道口清洁,在无菌技术操作下进行导尿,每日用安尔碘棉球消毒尿道口及会阴部一次,便后及时清洁会阴,尿道口及肛门,保持会阴部清洁2)严格掌握导尿指征,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减少感染的机会鼓励患者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肥厚之品2.7拔管后的护理2.7.1流水声诱导法让患者精神放松打开水龙头听流水声,稍加腹压,这样小便就会自然滴流出来了2.7.2小腹热敷按压法可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患者下腹部,并伴按压抚摸,让患者精神放松,小便就会慢慢流出2.7.3指压穴位法可用拇指按压气海、中极、关元、三阴交等穴位各数分钟,这时患者精神放松,意念小便排出,这样通过穴位的刺激小便即可顺利流出结论:护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及遵守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并要掌握解剖学基础知识,还要有严格的无菌观念,了解插管的注意事项,才能提高导尿术的成功率同时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