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应用作业治疗的效果研究.docx
5页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应用作业治疗的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时使用作业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共63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30例对照组和33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作业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上肢疼痛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上肢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作业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缓解患者患肢的疼痛,改善患者预后,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关键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作业治疗治疗效果R742A2096-0867(2015)-09-066-01脑卒中指的是由于脑部的血管阻塞或者突然破裂而导致血液循环出现障碍,从而引发的一系列脑组织损伤,该病具有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并发症严重等特点,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1]而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降低患者的手功能,对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造成严重影响[2]在本次研究中,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了作业治疗,旨在探讨这种治疗方式对患者手功能的影响和价值,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共63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30例对照组和33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在44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2±10.8)岁;病程为24天-69天,平均病程为(39.7±4.1)天。
观察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在46岁-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9±10.5)岁;病程为23天-72天,平均病程为(40.5±3.7)天35例患者是由于脑梗死导致的偏瘫,28例患者是由于脑出血导致的偏瘫排除精神疾病患者,排除意识不清醒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职业、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患肢体位正确摆放、避免腕屈曲、压迫性向心缠绕、间歇气压治疗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作业治疗:通过木钉板训练、盖章训练、推球训练等使健侧上肢带动患侧进行运动在痉挛期主要通过推巴氏球、滚筒训练等进行双侧上肢的训练,主要对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进行组合运动恢复期主要通过推磨砂板训练锻炼患者上肢关节的活动能力,并结合夹豆、串珠、拧螺丝帽等练习锻炼患者手部的精细功能1.3评价指标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上肢疼痛评分进行统计和对比上肢功能评分通过Fugl-Meyer运动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66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越好上肢疼痛评分通过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定:0分为无痛;1分-3分为轻度疼痛;4分-6分为中度疼痛;7分-10分为重度疼痛,分数越高表示患肢的水肿和疼痛程度越高[3]。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其中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卡方和t值进行检验,差异性用p值进行判定,p值小于0.05表示本次试验数据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值大于0.05代表无统计学研究意义2结果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和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上肢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具体如下表1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上肢疼痛评分对比(x±s,分)3讨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增高的趋势[4]脑卒中属于严重的脑血管疾病,而且常常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同时发生,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群的健康和生命相关的研究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脑卒中存活者会出现肩手综合征,因此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5]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了作业治疗的方式,研究的结果证实,观察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上肢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由于上肢的运动具有灵活性、技能性和协调性,因此不容易获得代偿,而在作业疗法当中,针对患者康复的不同时期进行了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从而有效恢复了患者上肢的精细功能,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通过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患者上肢的关节活动度得到了扩大,加强了共同运动,并提高了上肢的机能和伸肌的活动性,从而能够促进静脉回流更重要的是,通过作业治疗,患者肩胛带肌肉能够在训练中逐步恢复和提高稳定性,因此有效加强了肩部肌肉附着于肩关节的能力,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综上所述,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作业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缓解患者患肢的疼痛,改善患者预后,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夏隽晖,夏文广,郑婵娟等.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3,28(06):454-455.[2]冯晓东.综合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1(04):76-77.[3]林桦,胡永善,顾亚萍,范嘉琪等.针刺结合个体化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单侧忽略康复疗效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20(15):141-142.[4]姜从玉,胡永善,吴毅,孙丽敏等.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11(06):573-574.[5]席艳玲,朱琳,邓晓雪,库尔班乃木·卡合曼等.加拿大作业表现量表在和汉族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02(01):49-50.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