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王安忆《长恨歌.doc
7页浅析王安忆浅析王安忆《《长恨歌长恨歌》》中的女性意识中的女性意识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中的女性意识本文以小说《长恨歌》的内容为主线,以王琦瑶这一典型人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适当地扩展延伸开来,对女性意识作了一些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王琦瑶身上具有浓厚的女性意识,女性意识对成功塑造王琦瑶这一形象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关键词: 王安忆 ; 长恨歌 ; 王琦瑶 ; 女性意识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s the feminine consciousness of Wang Anyi’s novel of Chang Hen Ge. It mainly relates to the novel’s substances, researching on the typical model of Wang Qiyao , and it also has talked about the Feminism. From the paper we can discover that Wang Qiyao is a typical woman with full conscious of Feminism. And this character has put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shape the model of Wang Qiyao successfully.Keywords: Wang Anyi ; Chang Hen Ge ; Wang Qiyao ; Consciousness Of Feminism1 引言作家王安忆在当代文坛的地位无须赘言,其主要作品之一《长恨歌》从一出现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许多读者和文学评论家讨论研究的对象,尤其是小说中的王琦瑶这一女性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女性作家塑造女性形象虽然不是由王安忆首开先河,但是她对女性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 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女性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现女性意识王安忆在一篇谈女人的文章中曾经说过:“女人由于那种与生俱来的柔韧性,使得她适应转瞬万变的生活比刚直的男人更为容易见效 ”[1]本文就以王琦瑶一生的悲剧性命运为出发点分析《长恨歌》中的女性意识,探讨女性意识在王琦瑶命运发展历程中所起到的作用2 女性主义背景下的女性文学及女性意识“女性主义既指女性主义理论,又指女性主义运动,两者经历的过程不尽相同它关心女性的地位,追求女性的权利和性别平等,并对“女人” 、 “女性”重新定义早期的女性主义的目标是消除妨碍女性作为个人获得完全发展的一切障碍,争取男女平等权利 ”[2]文学作为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在其包容万象的内容中势必表现这一社会生活内容而且,文学作品似乎比其他诸如女权运动有着更为深广而潜移默化的影响,一部好的反映女性主义的文学作品更是如此相对于西方的女性主义,中国的女性主义萌芽更晚,发展的进程也更为缓慢在中国,没有类似西方国家的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没有激进而张扬的女性主义女性主义在中国只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支暗流缓慢地流淌着。
“自晚清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次社会运动和思想启蒙,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等,传统的妻子角色已得到较大程度的改造与重塑,主从型夫妻关系逐渐让位于平等型夫妻关系 ”[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革,女性逐渐有了独立自主的意识一直以来,东西方国家的女性都生活在男权社会的笼罩之下, “一篇谈美国妇女历史的文章提到,直到 19 世纪才有人意识到妇女也应该属于历史的一部分,而即使到那时所谓的记录下的妇女也只是相当有限的一些要人,大量的妇女仍然处在历史之外 ”[4]在民主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的同时,男权受到冲击,越来越多的女性要求获得解放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也越来越多的要求受到肯定和彰显尤其是女性文学,在这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 “当代女性文学在书写,反拨不平等的两性关系,争取女性应有的地位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它完成了现代文学中女性写作没完成的任务(唤起女性意识的全面觉醒) ”[5]伴随着大量女性文学作品的出现,社会对女性有了更多的关注,这也正是它需要达到的目的不仅如此,女性作家更希望突破传统的男性作家的写作方式来表现女性,使女性形象更多地带有女人“自己的味道” 。
正如 Mary Coleridge 说的,“No one so feminine can ever have longed more to be a man. In her fantasies again and again she takes this part, and in her novels it is always the portraits of young men which are attempted from within, and the very few women are merely sketched from a man’s point of view.”[6]那么女性文学应该如何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女性主义,表达女性要求呢?“女性批判主义文学认为:一方面,应该注重女性独特的经历和感受,尽力超越男权社会的种种价值标准,专注于开掘为以往历史所忽略而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妇女题材,女性作家没有理由回避这一点而与男性主义文学准则相同;另一方面,女性作家应尽力避免直白、简单的宣泄型创作方式,而深入挖掘女性经历和感受中最本质的东西,开阔自身视野,使其创造成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部分。
”[7]“20 世纪的中国女性文学写作,犹如艰难的涉渡之舟,从冰心、卢隐、丁玲、萧红、张爱玲到杨沫、茹志娟、张洁、王安忆、铁凝、陈染、林白、池莉……一代又一代女作家背负历史和传统的重负奋力前进20 世纪 90 年代的中国女性作家开始鲜明地从女性的观点和文化视域进入生活和历史,她们通过对女性生命经验和身体欲望的书写,使“我的自我” 、 “我的身体” 、 “我的欲求”成为女性写作自觉选取的主题 ”[8]在女性主义发达的西方社会,女性文学写作也遭遇了同样坎坷而多变的命运,尤其是在 19 世纪,西方的女性文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波折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women really did sweep into the market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monopolize the writing of fiction we must first concede the impos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abolute lists and numbers. More than forty thousand titles in fiction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Victorian period, and anyone who turns to the publishers’ advertisement at the back of a Victorian novel will soon be aware that scores of books have disappeared along with their authors.”[9]我们可以毫不怀疑地认为,女性文学在反映女性意识、体现女性价值,表达和诉求女性要求上起到过并将继续起着巨大的作用。
虽然在许多作品中不乏堕落、愚昧、虚荣、贪婪等不良的女性形象,但这正是对真实生活中的女性的客观反映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光要有真、善、美的一面,同时也应该把假、恶、丑揭露出来,放到读者面前“晒一晒” 3 王琦瑶的“女性意识”20 世纪 40 年代的中国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社会发展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一方面旧的社会制度“困兽犹斗” ,依然做着最后的努力;另一方面,新的社会时代即将到来,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新生力量正蓬勃发展于是, “新”与“旧”两股社会力量交织并存,互相斗争,社会局面动荡不安上海这样一个特殊的城市正是这种社会背景的一个缩影王琦瑶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城市之中旧中国贫穷落后,在西方列强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的冲击面前不堪一击上海与其他城市相比,经济文化水平更高,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也更早和更明显西方女权运动、女性解放思想使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上海越来越多的女性企图解脱自己的束缚,获得独立自由的人格她们渴望社会给予她们更多的关注,渴望像男性一样在社会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 “上海小姐”便应运而生了 “上海小姐”使极少数的女性通过这种独特的成名方式受到社会人士的关注,使她们从默默无闻到声名大噪,极大地满足了女性天生的虚荣心。
虽然参加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选美比赛只能成全极少数女性的成名梦,但是许许多多的女性依然趋之若鹜王琦瑶就是其中之一王琦瑶参加“上海小姐”的选美使自己突然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三小姐” ,并因此得到了社会上众多人的关注在“三小姐”身份的笼罩之下,她当然不甘心像传统女性一样经媒人介绍嫁给他人从此过上“家庭主妇”的生活有了这一身份她对于男性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和决定权但是她原本拥有的对自己爱情和婚姻的主动权却并没有给她带来真正的幸福李主任的出现改变了她生命的轨迹,使她年轻的生命经历了普通女性不可能经历的沧桑和巨变可以说,李主任在王琦瑶波荡起伏的一生中扮演着特殊的作用李主任既是她悲剧性命运的开端同时也是她悲剧性命运的结束王琦瑶很清楚自己与李主任的关系,但是她并不顾及他人的眼光她依傍李主任,住进爱丽丝公寓,成为了一只名副其实的金丝雀 “入住爱丽丝公寓标志着她心理上的成熟和被书写的女性命运正式开始而这既是她一生的巅峰,也是命运的重大转折 ”[10]王琦瑶与李主任的交往既没有爱情的牵绊,也没有婚姻的束缚李主任的贪恋美色和王琦瑶的爱慕虚荣使二人相结为伴王以第三者的身份出现在李的生活中,凭借李的社会身份地位频繁出入旧上海的上流社会。
灯红酒绿的上层社会促使她的思想进一步“解放” 如果说刚委身于李主任时王琦瑶的内心还有一丝纯洁的羞耻感,一种良心的不安,但是在上流社会见的世面多了,对自己的这种身份角色见得多了也就自然而然地见怪不怪,慢慢地就处之泰然了 “对权力、对荣华富贵的向往使王琦瑶放弃了有尊严有爱的生活,在人生的道路上走歪了方向,以致于她的一生都在这条歪路上抗争 ”[11]李主任的突然身亡使王琦瑶一下子从天堂掉回人间,除了一箱冷冰冰的金条,她一无所有她只能回到乡下外婆家过着乡村妇女的平凡生活这对她来说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旧上海虽然繁华,充满了各种诱人的欲望,但是也有太多的世俗眼光束缚着一个人的生命回到乡下外婆家不仅让她成为了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女性,也让她看到了繁华过后的平淡和真实 “在同样是被抛弃之时,与杜十娘坚定果断的死不同,王琦瑶选择了坚忍不拔的生,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一如既往地保持着生活的优雅和情调,体现了女作家赋予理想女性那种极其顽强的女性生命意志 ”[1]在王琦瑶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女性所没有的顽强而独立的精神品质重新回到大上海这个曾经给过她迷人梦境的城市,她已经找不到当年的自己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生存姿态,这是女性意识的自我张扬。
在重回上海后,几个男人先后出现在她的生活中王琦瑶在生活上是独立的,然而作为一个女性,她也同时感到孤独和寂寞中年的她虽然没有了青春时的容颜,但是她的优雅和内在的涵养使她一直富有一种独特的女性魅力对于几个男人的先后闯入她并不排斥,但她是个有理性的女人,对自己的内心里的私人空间留有足够的余地王琦瑶并不缺乏爱情,只是在爱情面前她从未真正享受到爱情所带来的幸福深谙情场之道的老克腊使她重新唤起性的欲望,享受到性的快乐然而这只是肉体上的交易,并没有多少精神上的交流和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