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读浴血荣光读后感.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379****76
  • 文档编号:207554853
  • 上传时间:2021-11-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读浴血荣光读后感篇一:读《浴血荣光》读后感 心得体会读《浴血荣光》心得体会通过认真学习《浴血荣光》——大视角解读第一代领袖人物的命运沉浮,我切实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为了解放新中国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慷慨精神,老前辈们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建立了新中国看如今繁荣、稳定、富强、和谐的美好生活,有这么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有带领我们科学创新、求真务实的领导队伍,把革命的那种“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去,真诚的面对工作,勇于承担起工作中的职责和使命《浴血荣光》中提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太多苦难、太多挫折,太多失败,最缺乏的就是胜利也写到了李大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的领导不为官、不为钱、不畏苦、不惧死的革命精神,他们年纪轻轻就干大事,他们只为主义、只为信仰,他们以自己的一腔热血,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命运,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洗礼我们今天的条件同革命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革命精神都不能丢大力弘扬革命精神,使革命精神成为我们的强大动力革命精神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更需要我们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务实之风,从身边的先进学起,从小事做起,继承我们党和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

      作为我们虽然没有经历过烟火弥漫的岁月,虽然这一切已经过去,但我会铭记,通过我们使革命精神继续发扬光大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革命精神有了更全、更新、更透的认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县政府办公室的一员,做好、做细每一项工作,是长期不变的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本次学习为契机,将所学、所感、所悟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恪尽职守,扎扎实实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篇二:读《浴血荣光》有感——读《浴血荣光》有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历史总在不经意间触动我们曾经感怀的心,岁月的烟尘淹没了那中华大地上传奇式的过往,却带不走我们中华民族奋起的激昂,从外族侵略到割地赔款,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中国从沉睡中觉醒,成为屹立在东方巍峨的巨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革命指明了光明的道路,那是一个热血澎湃、狂飙突进的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一批批为了光荣和梦想前仆后继,为了国家与未来浴血奋斗,为了信仰和忠诚无怨无悔金一南教授的《浴血荣光》运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重述历史,以激情洋溢的大散文笔法再现历史真实,以一种崭新的视角来重新还原和探究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作品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浸满了对我党我军创建初期那些不为人知的革命往事和在艰难与困苦中九死一生革命先驱的激扬赞颂。

      和平的年代里,我们的确生活的很安逸,忙忙碌碌的工作,潇潇洒洒的生活在一切看似周而复始的循环之下,我们或许更应该回过头来看一看那段曾经的历史在那“恰同学少年”时,活跃着一批又一批的为着信仰而斗争的人们,他们不图回报,只为信念的执着便奋不顾身地抛头颅、洒热血我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也是和平年代一名中国军人,或许同很多人一样,我无法身临其境的感知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但当我怀着敬仰的心研读《浴血荣光》里党的革命发展史时,我还是被那波澜起伏的历史画卷震撼了——从1921年党组织成立到1949年赢得政权,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4年红军被迫长征,从1921年成立之初的50多名党员到1949年夺取全国政权,而中国革命的闪光之处正在于无数共产党人艰苦卓绝、不怕牺牲、勇于奋斗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奋斗给中华民族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使国人的精神面貌也发生非常大的改观,这种大国崛起的自信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讲过的:“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这就是我们神州大地回荡的震天撼动的声响,也是我们13亿中国人共同的心声。

      中华民族从1840年以来,从林则徐的“禁烟”以来,从抗日战争以来,从解放战争以来,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所获得的胜利是把“民族救亡”的百年命题最终打了个结中国革命的胜利,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更是中华民族的胜利而这样的胜利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精神洗礼,这是任何说教、任何精神财富都不可比拟的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富强,是多少代共产党人的追求!多少代铮铮铁骨的共产党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是那个时代的标杆和旗帜,更是中华民族傲然于世的脊梁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军队都是一所大学校军营,磨砺了我们的意志,军营,增添了我们的胆识,军营,锤炼了我们的品格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军人,我们穿着这身军装,它意味着我们必须少一点庸懒,多一份追求;少一点私情,多一点忠诚;少一点索取,多一份奉献!个人的价值体现必须融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千秋伟业之中,我们是中国梦的践行者,我们也是未来青春中国的缔造者,因为我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热忱;我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情怀或许有人会说,在和平年代里,军人不会像战争年代里那样产生轰轰烈烈的英雄,更谈不上什么使命什么奉献。

      在当今和平年代里,军人顶风傲雪,从喀喇昆仑边防哨所到寸草不生缺乏淡水的海岛,都有军人献身国防,坚守自己的信仰还记得2021年,在那场四川汶川地震救灾抢险中,几十万救灾大军为了废墟下那危在旦夕的兄弟姐妹们,不分昼夜寻找和抢救着每一个生命,他们用一个生命尊严来捍卫另一个生命的尊严,这种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感人场景,这也是和平年代军人对职责使命的完美展现吃苦,不一定非要艰苦磨砺才叫苦,奉献,不一定非要生离死别才叫奉献,我在广州军区疗养院门诊部工作,在一个繁华都市里守住职责,守住寂寞,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也同样践行了一名军人的职责,我为来疗养的首长和一线归来的优秀军人进行保健理疗,治疗他们因工作劳累和损伤造成的身体不适,让他们早日康复回到现役部队驻守边防、保家国我用我们的真诚和热情让他们在疗养院静心休养,康复自己身体,并给予他们更大的信心和动力,为我们祖国建设奉献更大的力量,无形之中我们给军区疗养院增添光彩和荣誉岗位无贵贱,职责无大小,奉献无多少,不管你身在何处,什么岗位,干好本职工作其实就是奉献,就是自己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军人不光是这身衣服,更多是一种信仰,一种保家卫国的责任,一种五湖四海兄弟姐妹团结互助,为了祖国明天而无私奉献的战友情谊,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逝去的是时光,留下的是辉煌。

      成功的道路就在脚下,让我们携手奋进,紧跟时代步伐,用实际行动忠诚践行革命战士听党指挥的铮铮誓言,以青春和热血续写当代革命军人忠诚于党的时代篇章,让忠诚闪耀在我们平凡的岗位上篇三:读浴血荣光有感前几天读了金一南今年的新书《浴血荣光》读《浴血荣光》心中始终有一种莫名的激情澎湃和亢奋说实话我对红色历史读本的阅读非常匮乏,是受到潜意识中一种愤青或叛逆情绪的影响吧,总之,我对那些类似与官方的政治上的革命简史有点干系的文本,都有一种莫名的排斥不过,在读过了《浴血荣光》之后,我的这个看法彻底改变了这是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金一南先生继《苦难辉煌》、《走向辉煌》之后又一鸿篇巨制这样一部以党史和革命史为主题的作品在这个喧嚣浮华、光怪陆离的时代背景下推出,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但是事实是他的作品竟然能够成为畅销书,而之所以能够使这样一部貌似枯燥刻板而索然无味的作品成为畅销书的主要原因,应该是金一南先生具备了让那些早已湮灭在历史深处的人和事重新恢复生机的能力吧虽然,历史学的不好的我只是在脑海中留下了自己感兴趣的几个故事,但是,其中谈到的一段不争的历史让我印象极深:从世界政党史上你很难找到,甚至根本找不到,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领导层像割韭菜一样,一批一批被对方屠杀。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批伟人,一批真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艰难成长起来,同时也付出了极大的艰辛书中详细讲述了红色政权毛泽东利用白色政权之间的矛盾,周旋其中在失去根据地后的万里长征下,仍旧坚持着期间讲白崇禧与蒋介石的矛盾、斗争与分裂又在蒋介石那学会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蒋介石、孙中山、鲍罗廷、周恩来、朱德、博古、张国焘、林彪、王开湘等等人物的人物命运沉浮在历史中都那么鲜活,成与败都是那样个性鲜明那是一个年轻突飞猛进的时代,中国共产党激情澎湃地浴血奋战、国民党、共产国际也都在拼命奋斗在书中你可以看出这些年轻干大事的人物命运沉浮,也是丢掉性命的时代,足见血腥与残酷,也足见浴血奋战的领袖们的荣光来之不易的今天,在安逸生活中不该忘却,是他们的艰苦卓绝,不怕牺牲的精神使国家独立、自由与富强就让那些可鄙的人物,静静地躺在历史中,永远地逝去让那些浴血荣光的领袖们在人们心中永存在祥和的今天,更要懂得如何珍爱我们的家园和继续发扬与捍卫领袖们打下的江山一个民族,没有苦难,就没有坚忍、没有积聚一个民族,没有胜利,就没有激情、没有尊严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太多的挫折、太多的失败,最缺乏的就是胜利。

      而为中华民族带来胜利的正是中国共产党这是什么力量驱动他们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前赴后继不屈地站在斗争的前沿?是什么力量造就了这些年轻的英雄?是什么力量带着被苦难裹挟着的他们最终成就了辉煌?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了民族救亡和民族复兴,他们倾注自己的一腔热血,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命运,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洗礼在任何时期,我们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莫言获得了诺贝尔奖,了却了诸多国人的一桩心愿,我也为之欢欣记者问他,为什么能获诺奖他表示:“我的作品描写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的独特的文化和民族风情,我一直站在人的角度上,立足于写人另一记者问:“写文章和做电视有什么不同?”莫言:“我倒觉得从事的是相同的的工作,关注人和表现人我幡然醒悟,信之,仰之第 5 页 共 5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