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study.ppt
89页LOGO病病例例对对照照研研究究Case-control studyCase-control study1流行病学的研究任务流行病学的研究任务提供措施提供措施u描述疾病或健康描述疾病或健康相关事件的三相关事件的三间分分布布u提出假提出假设找出原因找出原因揭示揭示现象象u探索分布内在探索分布内在规律律——影响因素分影响因素分析析u检验假假设u提出策略和措施提出策略和措施u 评价有效性价有效性u进一步一步验证假假设2病因的流行病学定义病因的流行病学定义l那些能使那些能使人群人群发发病病概率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认为是是病因病因(也叫危也叫危险险因素因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时,人群疾病,人群疾病频频率就会下降率就会下降特点特点ü适用对象:人群,而非个体ü预防医学角度—降低人群发病率ü因果联系:病因与疾病间概率性联系3群体观点和概率论的观点群体观点和概率论的观点•偶然中孕育偶然中孕育“必然必然”u一定条件下,在个体(或一次观察)中表现的结果各不相同(或事前不能确定)——偶然性u在大量、重复观察中(人群),结果的出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必然性4概率论概率论/ /统计因果观统计因果观•因果因果联联系具有不确定性,本系具有不确定性,本质质上是概率性上是概率性的:的:ü原因是使结果发生概率升高的事件或特征ü原因不是决定性的,结果也不是必然性的5病因研究的过程病因研究的过程因果推断验证假设检验假设提出假设实践检验实践检验分析:同因同果,异因异果分析:同因同果,异因异果分析:同分析:同果果同同因因,异果异因,异果异因描述分布、找出规律:偶然性描述分布、找出规律:偶然性现况研究:况研究:发现问题病例病例对照研究:比照研究:比较分分析析结果差异的原因果差异的原因队列研究:列研究:观察不察不同原因同原因结果的差异果的差异实验性研究:排除干性研究:排除干扰、明确因果、明确因果联系系6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病例病例对照研究概述照研究概述1病例病例对照研究照研究设计实施施2病例病例对照研究偏倚及控制照研究偏倚及控制3病例病例对照研究的照研究的优缺点缺点47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l以确以确诊诊患有某特定疾病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的病人为为病例病例组组,以不,以不患有患有该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为对照照组组,回,回顾调查顾调查研究研究对对象象既往既往(发发病前病前)某个或某些因素的某个或某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暴露情况,,测测量并比量并比较较两两组组中中暴露比例和暴露比例和/或暴或暴露水平露水平的差异,研究的差异,研究该该疾病与疾病与这这个个(这这些些) 因素因素的关系的关系基本原理:基本原理:相似的果,有相似的因;不同的果,有相似的果,有相似的因;不同的果,有不不同的同的因因8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u目的:探目的:探讨讨疾病和所研究因素疾病和所研究因素(暴露暴露)之之间间的因果关的因果关联联u基本思想基本思想:病例:病例组组的暴露情况一定高于的暴露情况一定高于对对照照组组u比比较的内涵:的内涵:l比较的对象:病例组和对照组l比较的前提:可比性l比较的变量:既往暴露情况9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设计模式设计模式10v属于属于观观察研究察研究::未施加干预措施v分分析性研究:析性研究:设立对照组v回回顾性研究:性研究:由果及因v可用于分析暴露与疾病的可用于分析暴露与疾病的联系系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特点特点11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用途和分用途和分类类v病因学研究:探病因学研究:探讨讨致病因素或危致病因素或危险险因素与疾病的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关系Ø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广泛探索疾病的可能危险因素Ø验证性病例对照研究:深入检验某个或几个病因假设12阴道腺癌患者及配阴道腺癌患者及配对对照者母照者母亲的部分的部分资料料13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14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病例病例对照研究概述照研究概述1病例病例对照研究照研究设计实施施2病例病例对照研究偏倚及控制照研究偏倚及控制3病例病例对照研究的照研究的优缺点缺点415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设计与实施设计与实施v研究目的和研究假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v研究研究设计方案方案§研究类型§研究对象§样本含量§研究指标§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v常常见偏倚及其控制偏倚及其控制16(一)(一) 研究目的与假研究目的与假设v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广泛探索疾病的可能危险因素§检验病因假设,即暴露与疾病间的因果关联v研究假研究假设§查阅文献§既往描述性研究基础eg::探探讨讨原原发发性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的关系性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的关系17(二)(二) 研究研究设计方案方案研究研究类型型v匹配,或称配比匹配,或称配比(matching)(matching):使:使组间某些已知的、某些已知的、对研究研究结果有影响的非研究因素果有影响的非研究因素( (匹配因素匹配因素) )在病在病例例组和和对照照组尽量相同的措施。
尽量相同的措施v目的目的ü提高研究效率ü控制混杂因素v分分类§不匹配或频数匹配(frequencymatching)§个体匹配(individualmatching)18v病例与病例与对对照不匹配照不匹配§对照无特殊的要求§随机选择一定数量非病例作为对照§对照的数量一般等于或多于病例v 频频数匹配数匹配§匹配因素的构成比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一致§对照的数量一般等于或多于病例§狭义的匹配不含此形式(二)(二) 研究研究设计方案方案研究研究类型型19(二)(二) 研究研究设计方案方案研究研究类型型v个体匹配,也叫配个体匹配,也叫配对对或配伍:或配伍:给给每一个病例按照每一个病例按照匹配因素匹配因素(如年如年龄龄、性、性别别等等)相同或相近相同或相近选择选择一个或一个或几个几个对对照,照,进进行行1:1或或1:R匹配匹配v对对照数目照数目R:按:按Pitman效率效率递递增公式增公式20 匹配法注意事项匹配法注意事项 (一)(一)u慎重选择匹配因素慎重选择匹配因素 u不不应应作作为为匹配因素的特征匹配因素的特征ü可疑病因决不能作为匹配因素 ü研究因素与病因链上的中间环节ü与研究因素有关但与疾病无关的特征(二)(二) 研究研究设计方案方案研究研究类型型21u匹配的因素不宜过多匹配的因素不宜过多u比例一般为比例一般为1:1,最多不超过,最多不超过1:4ü增加工作的难度ü匹配过度(overmatching)匹配过度匹配过度n在病例在病例对对照研究匹配照研究匹配设计设计中,造成的研究因素被中,造成的研究因素被间间接匹配,接匹配,则则研究因素的效研究因素的效应应被低估被低估。
eg:吸烟、血脂、心血管疾病:吸烟、血脂、心血管疾病匹配法注意事项匹配法注意事项 (二)(二)22(二)(二) 研究研究设计方案方案研究研究对象象v确定目确定目标人群人群————研究研究现场§研究目的§代表性§可行性v确定研究确定研究对象:从目象:从目标人群中抽出的具有代表性人群中抽出的具有代表性人群人群§病例人群§对照人群23v来源来源 §医院病例医院病例资资料料§社区人群社区人群资资料料v类类型型§新新发发病例病例 新近新近发发生,回生,回忆忆准确,首准确,首选选§现现患病例患病例 回回忆忆易受到影响,但数量多易受到影响,但数量多 §死亡病例死亡病例 误误差大,极少利用差大,极少利用v病例的病例的确定确定§诊诊断明确,尽量使用金断明确,尽量使用金标标准准 ,,统统一一诊诊断断标标准准研究研究对象象病例的病例的选择24v对对照的照的选择选择:目:目标标人群中未患研究疾病的人人群中未患研究疾病的人v原原则则ü范围明确:非病例=健康人+患其他疾病病例ü代表性:最好与病例的人群来源一致ü可比性:非研究因素与病例组相同或相近v注意事注意事项§排除已知与所研究危险因素有关的病种§排除患有多种疾病的病例§病种不要局限于一种研究研究对象象对照的照的选择25v条件:§未患此病的人(可以是其它疾病);未患此病的人(可以是其它疾病);§不能不能为为有共同危有共同危险险因素的疾病病人;因素的疾病病人;§除研究因素外其它条件一致;除研究因素外其它条件一致;§来自同一人群;来自同一人群;v来源:§从医院病人中从医院病人中选对选对照;照;§从全人口中从全人口中选对选对照;照;§从从亲亲属、同事、属、同事、邻邻居中居中选对选对照。
照研究研究对象象对照的照的选择26样本含量的估本含量的估计l样样本量本量过过大大ü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的浪费l样样本量本量过过小:抽小:抽样误样误差大差大ü代表性差ü假设检验时检验效能过低ü随机分配均衡性差l估估计计的基本原的基本原则则ü足够代表性和检验效能前提下的最小样本量27样样本含量的估本含量的估计计l需考需考虑虑的的问题问题ü抽样方法:完全随机抽样ü无应答率:不超过10%或20%ü比较指标总体参数的估计及统计学要求ü设计方法l不匹配不匹配(频频数匹配数匹配)ü两组例数相等ü两组例数不等l个体匹配个体匹配(1:R)28样样本含量的估本含量的估计计已知条件已知条件u对照组暴露率π0u病例组的暴露率π1,或相对危险度RR或ORuα值及单双侧:一般取0.05双侧u检验效能(把握度)1-β:一般要求不低于75%,常取80%或90%29不匹配不匹配(含含频频数匹配数匹配)u两两组组例数相等例数相等样样本含量的估本含量的估计计u两两组例数不等例数不等30样样本含量的估本含量的估计计1:1匹配:两匹配:两组间组间暴露的不一致率暴露的不一致率进进行估行估计计31研究内容研究内容/ /指指标l调查调查目的目的转转化成具体可化成具体可测测量的指量的指标标或或项项目目l原原则ü相关性:少而精ü客观性:客观指标优先ü可行性:具体、可测量ü可接受性:测量方法简单、可靠、易被接受32指指标内容:内容:Ø研究因素Ø可能的混杂因素:一般人口学特征等调查表的内容表的内容v调查表的名称、编号v一般项目:姓名、性别、民族等v研究项目:研究变量,混杂因素v结尾部分:调查员签名、调查日期等研究内容研究内容/ /指指标33资料的收集方法料的收集方法问问卷卷调查调查::对对对对象或知情人象或知情人询问调查获询问调查获得得直接直接观观察察 查阅记录或档案 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 环境调查与检测34资料的整理料的整理资资料的核料的核查查清理:保清理:保证证数据的完整、准确数据的完整、准确人工抽人工抽查→→逻辑错误→→修正修正→→验收收→→归档档l资资料料编码编码,形成数据,形成数据库库l资资料的料的归纳归纳、分、分组组35资料分析料分析v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分析方法::比比较较病例与病例与对对照照组组中研究因素暴中研究因素暴露的比例,估露的比例,估计计研究因素与疾病研究因素与疾病发发生的生的关关联强度度v分分类§不匹配、频数匹配资料§匹配(配对)资料v基本步基本步骤§一般特征描述§均衡性检验§两组暴露情况比较§关联强度的度量§分层分析36对对象一般特征的描述象一般特征的描述v对对两两组组人群特征人群特征进进行描述,从而了解行描述,从而了解资资料的一般料的一般情况情况ü两组的入组人数ü调查对象的一般特征分组描述 年龄、性别、民族、地区等3738均衡性分析均衡性分析l对对除研究因素、匹配因素以外的其他特征、因素除研究因素、匹配因素以外的其他特征、因素在两在两组间组间的构成情况的可比性的构成情况的可比性进进行行统计统计学学检验检验u若假设检验P>α,认为两组在该特征上可比u若假设检验P≤α,认为两组在该特征上不可比,应结合实际意义,考虑该因素为混杂因素v在暴露率比在暴露率比较较及及OR的的计计算算时进时进行控制行控制ü分层分析ü多因素分析39资料分析资料分析组间可比可比两两组暴露情暴露情况的比况的比较及及统计学学检验计算关算关联强度度OROR值估估计总体体OROR组间不不可比可比多个因多个因素水平素水平多因素多因素分析分析单个因个因素水平素水平分分层分分析析各各层OROR值相同相同计算算总的的OROR各各层OROR不不同(同(齐性性检验))总体体同同质总体不体不同同质交互交互作用作用回回归分析分析4041l资资料分料分组组整理,形成整理,形成统计统计表:根据暴露情况表:根据暴露情况(是否是否暴露或暴露分暴露或暴露分级级)和疾病状和疾病状态态(病例、病例、对对照照)进进行交行交叉分叉分组统计频组统计频数,形成列数,形成列联联表表两两组组暴露情况的比暴露情况的比较较42两两组组暴露情况的比暴露情况的比较较43两两组组暴露情况的比暴露情况的比较较l建立建立检验检验假假设设,确立,确立检验检验水准水准H0:病例:病例组组与与对对照照组组暴露率相同,即暴露率相同,即ππ1= ππ0H1:病例:病例组组与与对对照照组组暴露率不同,即暴露率不同,即ππ1≠≠ ππ0αα=0.05l计计算算检验统计检验统计量:量:Tmin=40,,n=141844两两组组暴露情况的比暴露情况的比较较ü确定确定P值值,作出,作出统计统计推断推断üX X2=19.13 ,, 查查卡方界卡方界值值表,表, P<0.001 ,, 故按故按αα =0.05水准,可以水准,可以认为认为病例和病例和对对照的暴露率不同,照的暴露率不同,病例病例组组暴露率暴露率较较高高45疾病与暴露关疾病与暴露关联联强强度的度量度的度量RRRR与与OROR相相对对危危险险度,度,RR 暴露组的暴露率与非暴露组的暴露率之比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不能得到比比值值比比OR:病例:病例对对照研究中关照研究中关联联强强度度量指度度量指标标l比值(Odds):是指事件发生的概率与不发生的概率之比,也叫暴露优势l事件事件发生生率小于率小于5%时时,,OR是是RR的极好近似的极好近似值值46OROR值的意的意义v与与RR一一样样,反映暴露者患某种疾病的危,反映暴露者患某种疾病的危险险性性较较无无暴露者高的程度暴露者高的程度OR=1,,认为认为暴露和疾病无关暴露和疾病无关OR>1,,认为认为暴露是疾病暴露是疾病发发生的危生的危险险因素因素OR<1,,认为认为暴露是疾病暴露是疾病发发生的保生的保护护因素因素48OROR值的估的估计当研究当研究为为抽抽样样研究研究时时,所,所计计算的算的OR为为根据根据样样本信息本信息计计算的算的样样本本统计统计量,由于抽量,由于抽样误样误差的差的存在,外推到存在,外推到总总体体时时,需,需对总对总体体OR进进行估行估计计。
区区间间估估计计 Miettinen法Woolf法49OR95%OR95%可信区可信区间的解的解释l在一次抽在一次抽样样研究中,研究中,总总体体OR落在所落在所计计算的算的区区间间可能性大小可能性大小为为95%u若可信区间包含1,则尚不能排除总体OR=1u若可信区间不包含1,则可以认为总体OR≠150资料分析资料分析组间可比可比两两组暴露情暴露情况的比况的比较及及统计学学检验计算关算关联强度度OROR值估估计总体体OROR组间不不可比可比多个因多个因素水平素水平多因素多因素分析分析单个因个因素水平素水平分分层分分析析各各层OROR值相同相同计算算总的的OROR各各层OROR不不同(同(齐性性检验))总体体同同质总体不体不同同质交互交互作用作用回回归分析分析51l把研究人群根据某非研究因素的把研究人群根据某非研究因素的类别进类别进行分行分层层后后分析暴露与疾病关分析暴露与疾病关联联的方法的方法ü发现分层因素与暴露间的交互作用(Interaction)ü识别并控制可能的混杂因素(Confounder)分层分析分层分析52分层分析分层分析53分层分析分层分析①①各各层OROR接近或接近或一致一致②②假假设检验各各层总体体OROR一致一致③③计算算总OROR及其及其可信区可信区间分分层分析分析a)a)各各层OROR值相差相差较大大b)b)总体体OROR齐性性检验差异有差异有统计学学意意义c)c)分析交互作用分析交互作用54混混杂杂因素的因素的识别识别u必必须须是所研究疾病的独立影响因素是所研究疾病的独立影响因素u必必须须与所研究暴露存在与所研究暴露存在统计统计学关学关联联u不不应应是暴露与疾病因果是暴露与疾病因果链链中的一个中的一个环节环节或中或中间变间变量量——专业专业上判定上判定eg:eg:性性别:口服避孕:口服避孕药与心梗与心梗55混混杂杂因素的因素的识别识别混混杂杂因素的因素的识别识别:性:性别别在未服用在未服用OC组组考察年考察年龄龄与与MI的关的关联联 X X2=7.27,,P=0.007,,OR=0.4856混混杂杂因素的因素的识别识别混混杂杂因素的因素的识别识别:年:年龄龄l是所研究疾病是所研究疾病(MI)的独立影响因素:在非暴露的独立影响因素:在非暴露组组考考察混察混杂杂因素与疾病的关因素与疾病的关联联57混混杂杂因素的因素的识别识别:性:性别别在在对对照照组组混混杂杂因素与暴露的关因素与暴露的关联联 X X2=8.98,,P=0.003,,OR=3.91混混杂杂因素的因素的识别识别58分层分析分层分析 合并合并OROR的区间估计的区间估计ORMH的区的区间间::Miettinen法法60资料分析资料分析组间可比可比两两组暴露情暴露情况的比况的比较及及统计学学检验计算关算关联强度度OROR值估估计总体体OROR组间不不可比可比多个因多个因素水平素水平多因素多因素分析分析单个因个因素水平素水平分分层分分析析各各层OROR值相同相同计算算总的的OROR各各层OROR不不同(同(齐性性检验))总体体同同质总体不体不同同质交互交互作用作用回回归分析分析61交互作用交互作用l两个或多个因素同两个或多个因素同时时存在存在时时,其共同效,其共同效应应不等于不等于单单独效独效应应的和或的和或积积ü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随着分层因素层(水平)的改变而改变ü客观存在的真实效应,与设计无关,不能通过限制、匹配等消除考察考察:各:各层层OR的同的同质质性性检验检验((WoolfWoolf齐性性检验))62分分级级暴露暴露资资料的分析料的分析各暴露分各暴露分级级OR的的计计算:以未暴露或暴露最低水平算:以未暴露或暴露最低水平为为参照参照组组,,计计算其它暴露算其它暴露级别级别的的OR。
男性每日吸烟支数与肺癌的关系63分分级级暴露暴露资资料的分析料的分析lOR的的趋势趋势性性X X 2检验检验::说说明明OR是否随着暴露分是否随着暴露分级级的改的改变变呈呈现线现线性性剂剂量反量反应应关系关系l暴露分暴露分级级的定量化:的定量化:设设从最低分从最低分级级开始有开始有c个等个等级级,从,从0到到c-1对对暴露分暴露分级进级进行行编码编码得得Xi641:1配配对资对资料的分析料的分析形成形成统计统计表表→→暴露率的比暴露率的比较较→→OR的估的估计计配对四格表资料整理格式651:1配配对资对资料的分析料的分析66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病例病例对照研究概述照研究概述1病例病例对照研究照研究设计实施施2病例病例对照研究偏倚及控制照研究偏倚及控制3病例病例对照研究的照研究的优缺点缺点467科研结果的真实可靠影响研究影响研究结果的因素果的因素68偏倚及其分偏倚及其分类v定定义::又称又称偏性,是指流行病学研究偏性,是指流行病学研究过过程中,由一些已知程中,由一些已知或可控制的因素引起的、使研究或可控制的因素引起的、使研究结结果或推果或推论论系系统统地偏离真地偏离真实实情况的系情况的系统误统误差差。
v分分类::入入选观察察对象象————选择偏倚偏倚收集信息收集信息————信息偏倚信息偏倚资料分析料分析————混混杂偏倚偏倚69(一)(一)选择选择偏倚偏倚l由于由于选选入的研究入的研究对对象与未象与未选选入的研究入的研究对对象某些特象某些特征上存在差异而引起的征上存在差异而引起的误误差差ü入院率偏倚ü现患-新发病例偏倚ü检出症候偏倚ü时间效应偏倚70入院率偏倚入院率偏倚又称伯克森偏倚又称伯克森偏倚(Berkson’s bias)− 利用医院住院病人利用医院住院病人为为研究研究对对象,根据是否患有象,根据是否患有所研究疾病分所研究疾病分为为病例病例组组和和对对照照组组− 不同疾病及暴露水平不同不同疾病及暴露水平不同导导致入院率差异而造致入院率差异而造成的偏倚成的偏倚71现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患病例-新病例偏倚l也叫奈曼偏倚也叫奈曼偏倚(Neyman bias),,用于研究的病例一般用于研究的病例一般为现为现患典型病例,其暴露特征往往不同于未患典型病例,其暴露特征往往不同于未选选用的用的病例病例ü不包括某些不典型病例、痊愈病例、潜伏期病例ü不包括死亡病例对对研究研究结结果的影响果的影响ü只能说明暴露与是否存活的关系,而非与发病的关系ü某些病人患病以后可能会改变其原来某些因素的暴露情况,从而低估了这种危险因素的作用72检检出出(征候征候)偏倚偏倚某因素在病因学上与某疾病本无关某因素在病因学上与某疾病本无关联联,但可,但可引起所研究疾病的症状或体征,从而促使患引起所研究疾病的症状或体征,从而促使患者及早就者及早就诊诊,提高了早期病例,提高了早期病例检检出率,从而出率,从而过过高地估高地估计计了了该该因素的暴露程度因素的暴露程度73时间时间效效应应偏倚偏倚l对对于慢性疾病,从开始暴露于危于慢性疾病,从开始暴露于危险险因素到出因素到出现现明明显显的的临临床表床表现现,往往,往往经历经历一个一个较长较长的的时间过时间过程,程,造成造成临临床表床表现现不明不明显显者被者被归归入入对对照照组组,从而造成,从而造成危危险险因素被低估因素被低估ü暴露后即将发生病变的人ü暴露后已发生早期病变而但因缺乏早期检测手段未被诊断者74选择选择性偏倚的控制性偏倚的控制关关键键是是认识认识偏倚,完善偏倚,完善设计设计,,预预防其防其发发生生Ø合理选择病例和对照,严格研究对象纳入或排Ø除的标准Ø调查时明确规定纳入标准为新发病例Ø尽可能减少无应答和失访,提高应答率Ø采用多个对照组75(二)(二)信息偏倚信息偏倚l在收集整理信息在收集整理信息过过程中由于程中由于测测量暴露与量暴露与结结局的方局的方法有缺陷造成的系法有缺陷造成的系统误统误差差− 回回忆忆偏倚偏倚− 报报告偏倚告偏倚− 调查员调查员偏倚偏倚76回回忆忆偏倚偏倚l由于研究由于研究对对象不能准确、完整地回象不能准确、完整地回忆忆以往以往发发生的生的事情和事情和经历时经历时所所产产生的差异生的差异产产生原因生原因ü调查事件或因素发生频率低,未给研究对象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被遗忘ü调查事件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研究对象记忆不清或已经遗忘ü研究对象对所研究的事件或因素关心程度不同,回答问题的多少及准确性有所不同77报报告偏倚告偏倚l由于研究由于研究对对象有意象有意扩扩大或大或缩缩小某些信息造成的偏小某些信息造成的偏倚,也称倚,也称说谎说谎偏倚偏倚l产产生原因生原因ü临床防治试验中,研究对象知道自己的分组情况ü研究涉及到被调查者的隐私以及不愿公开的敏感问题ü调查涉及劳保、福利等问题,夸大ü某些职业人群的进行健康调查时,缩小78调查调查者偏倚者偏倚l在收集在收集资资料的料的过过程中,由于程中,由于调查员调查员不恰当的不恰当的调查调查方式、方法、方式、方法、态态度等度等带带来的偏倚来的偏倚ü对同一问题不同调查员的理解不同ü同一调查员对不同对象不统一,为取得有利结论,诱导不同调查对象做有倾向性的回答79信息偏倚控制信息偏倚控制尽量尽量选择选择客客观观性指性指标标u认真做好调查技术培训u提高调查技巧,减少回忆偏倚和敏感问题不应答率u检查条件尽量一致u校准测量工具80(三)混(三)混杂偏倚偏倚l研究某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关研究某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关联时联时,由于某,由于某个个既与既与疾病有制疾病有制约约关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关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联系的系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与疾病的联联系系l特征特征ü必须独立影响因素ü必须与所研究的暴露在统计学关联——在不同暴露水平下不均衡ü不应是中间变量8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病例病例对照研究概述照研究概述1病例病例对照研究照研究设计实施施2病例病例对照研究偏倚及控制照研究偏倚及控制3病例病例对照研究的照研究的优缺点缺点482病例病例对对照研究照研究 优点点特特别别适用于罕适用于罕见见病的研究病的研究Ø省人力、物力,容易组织实施,短期获得结果Ø探索一个或多个因素与疾病的联系(一果多因)Ø不仅用于病因研究,也可用于其它因果研究Ø未施加外来干预措施,对研究对象无损害83病例病例对对照研究照研究 缺点缺点ü不适用于暴露率低的疾病研究不适用于暴露率低的疾病研究ü实际实际研究中,研究中,选择选择偏倚常偏倚常难难以避免以避免ü信息准确性和真信息准确性和真实实性性难难以保以保证证,回,回忆忆偏倚偏倚难难以以避免避免ü由因及果,暴露与疾病的由因及果,暴露与疾病的时间顺时间顺序常序常难难以判断以判断ü不能直接不能直接计计算算发发病率和病率和RR84衍生的研究衍生的研究类类型型巢式病例巢式病例对对照研究照研究(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病例病例-队队列研究列研究(Case-cohort study) 病例交叉研究病例交叉研究(Case-crossover design) 病例病例时间对时间对照照设计设计(Case-time-control design) 单纯单纯病例研究病例研究(Case only study)85病例交叉研究病例交叉研究1991年年Maclure提出提出− 如果暴露与某如果暴露与某(急性急性)事件的事件的发发生有关,事件生有关,事件发发生生前一段前一段时间时间内内(危危险险期期)的人群暴露率的人群暴露率应该应该高于更高于更早早时间时间内内(对对照期照期)的暴露率的暴露率 同一病例不同时期比较,可比性强 要求暴露、外环境在两个时期不变86病例病例时间对时间对照照设计设计1995年年Suissa在病例交叉在病例交叉对对照基照基础础上提出上提出− 针对针对暴露、外暴露、外环环境在两个境在两个时时期存在期存在变变化的情况化的情况87单纯单纯病例研究病例研究n1994年年Piegorseh、、Begs等提出,也称等提出,也称单纯单纯病例病例研究或病例系列研究,研究或病例系列研究,评评价价遗传遗传与与环环境境对对疾病的疾病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n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确定某一患病人群作为研究对象ü以有某基因型的患者作为病例组ü以无该基因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回归调查既往的环境暴露情况88LOGO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