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pdf
100页人教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教学讲官表周次时间教学内容13.13.5混合运算 两 步计算应用题23.8-3.12三步计算应用题33.1-3.19三步计算应用题 简单的数据处理43.2-3.26求平均数整理和复习53.294.2十进制计算法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64.54.9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减法的意义74.11-4.16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除法的意义84.19-4.23除法的意义 整理和复习94.26-4.30计量的产生 名数的改写105.15.7休息115.1-5.14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小数的性质、大小的比较125.1-5.21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135.2-5.28小数和复名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145.316.4整理和复习 角的度量156.7-6.11角的度量 垂直和平行1 66.1-6.1 8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 76.2 1-6.2 5整理和复习1 86.2 8 7.2总复习1 97.5 7.9复习、考试学期整体教学设计教学总目标:1 .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2 .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4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5.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6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7.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的主要知识及结构: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法及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向:1.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3.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4.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5.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6.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7.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
教学的重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书的一个重点第一单元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体感知第一单元内容分为三节,第一节:混合运算;第二节:应用题;第三节: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混合运算中的三步试题是在第五、六册已学过三步试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三步试题,是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式题,通过学习,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三步式题与两步计算式题间的联系,强化运算顺序,让学生在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独立计算,并逐步提高运算的正确率与运算速度三步计算文字题是在两步计算文字题的基础的扩展,以提高学生理解数学语言并用算式表达的能力和列综合算式的能力,进一步强化运算顺序计算三步文字题时,要着重从分析文字叙述人手,先确定最后一步是什么运算,再根据数量关系向前推导,确定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哪一部分在前,哪一部分在后,以及括号怎样使用等,直到列出综合算式应用题是本单元的重点,其中两步计算的连乘和连除应用题与第六册学习过的连乘和连除应用题有所不同,特点是未知量可以随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教学时,要从求未知量与两个已知量的联系人手,分析数量关系,得出两种解题思路,进而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与连除应用题从解题思路上是互逆的,教学时,应加强两种类型题的联系,通过对比练习强化数量关系,并要求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能列综合算式解答。
应用题部分还安排了比较容易解答的三步计算应用题,这是原来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发展这部分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近,数量关系简单,学生利用两步应用题的基础,通过类推,可以比较容易掌握三步应用题的分析解答方法教学时,可以从两步应用题引入教学,让学生利用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来分析主要数量关系,从与两步应用题的对比中确定运算步骤应用题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同时,教材还介绍了检验的方法,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但检验方法只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不要求写检验过程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是统计的初步知识教材在以前渗透统计思想的基础上,从本册开始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数据整理包括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数据整理有初步认识,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把不完整的简单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填写完整求平均数是一种统计方法,耍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注意与平均分的区别,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据的方法本单元的统计知识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学生理解即可在本单元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去探究,要多动手、多讨论、多交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要调动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特别是学习应用题的乐趣此外,在知识学习的同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计算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综合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初步掌握括号内含有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2.能够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及计算能力三)德育渗透点教育学生计算和做事要仔细认真四)美育渗透点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美,提高审美意识二、学法引导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2.教学难点:准确计算三步运算式题四、教具学具准备卡片、课件五、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练习:(卡片)30+304-3 42X3 804-16+212X5-604-2 8X5X10 1204-4X5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同桌各选一题,互相说一说:题中含有哪些运算,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说出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进行计算?订正并强调: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含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
3,计算:3 2+5 4 0 4-1 8 1 0 0 (3 2+3 0)同桌互说运算顺序,并口算出结果二)探究新知1 .引入新课:观察刚才的两道题,能不能把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式题呢?(教师边提问边用色笔在3 0和5 4 0+1 8下面画上线)学生组题,老师板书:1 0 0 (3 2+5 4 0+1 8)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混合运算的例题l o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例1(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知识迁移类推,学会知识)2 .对 照 例1与复习题,讨论:例1与以前我们学习过的混合运算题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结论:例1的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教师引导:这道题中的小括号内含有除法和加法两级运算,应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3,学生自己直接试做例题,做完后同桌对照,并互相订正4.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过程,形成板书:例 1 1 0 0 (3 2+5 4 0+1 8)=1 0 0(3 2+3 0)=10062=385.讨论: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讨论汇报,进一步明确:(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学会学习方法6.教师指出:像这样的题目,计算时可以把括号内的两步计算省略一步,直接写出括号内的计算结果即可。
教师在“100(32+30)”外围画上虚框,表示计算时可以省略7.反馈练习:第 1页“做一做同桌同学每人选一题,先用铅笔在第一步运算的算式下画横线,再与同桌互相说一下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然后计算集体订正三)巩固发展1.完成练习一第2 题板演订正)2.判 蚯通过订正,强调:在计算时,除要注意运算顺序外,还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3.变式练习;(通过变式练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强化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体会括号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注意什么问题?六、布置作业练习一第1题,左右两组中任选一组,课堂内完成七、板书设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连乘应用题)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及 第7页“做一做”,练习二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理解两步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用两种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2.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三)德育渗透点渗透事物间互相联系的思想四)美育渗透点使学生感悟美源于生活,美来自生产和时代的进步,提高审美意识二、学法引导1、指导学生观察线段图,感知算理2、指导学生试算,感知计算方法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用两种方法解答。
2、教学难点:分析理解数量关系四、教具学具准备:卡片、课件五、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 .练 习卡片)8 1 4-2 7 1 6 X5 X4 (2 5 X3 1 5)+52、口 答 下 列 各 题(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使学生感知到,利 用“每人每天能 编1 6个筐”这个已知条件,既可求出“5个 人1天能编几个筐”,又可求出“1个 人4天能编几个筐”,已知条件既能与人数相联系,又能与天数相联系o)(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刚才我们练习的这两道题都是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2、教 学 例1:(1)出示例1:(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3)、组织学生讨论:例 1 与刚才两道复习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联系两道复习题,思考:要想求出5 人4 天能编多少个筐,我们应该先求出什么?(4)、根据学生汇报的讨论结果,教师画出线段图(学生先汇报哪种,教师就先画哪种)根据线段图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回答:要想求5人 4天编多少个,我们第一步先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小标题再引导学生分步列式解答指名板演,形成板书:1 个人1 天编1 6 个 5 个人1 天编?个 5 个人4 天编?个第一种解法:5 个人1 天编多少个?1 6 X5=8 0(个)5 个人4 天编多少个?8 0 X4=3 2 0(个)1 个人1 天编1 6 个,1 个人4 天编?个 5 个人4 天编?个第二种解法:1 个人4 天编多少个?1 6 X4=6 4(个)5个 人4天编多少个?6 4 X5=3 2 0(个)(两次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从直观到抽象,使学生初步感知理解。
5)、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并在书上第6页和第7页的空处填空指名同学板演列综合算式、解答的过程第一种解法:1 6 X5 X4=8 0 X4=3 2 0(个)答:5个 人4天一共编3 2 0个筐第二种解法:1 6 X4 X5=6 4 X5=3 2 0(个)答:5个 人4天一共编3 2 0个筐6)、对比两种解法,讨论:这两种方法的不同点是什么?(7)、教师归纳小结:已知每人每天编几个筐,求5人4天编多少个,所求的结果既与人数有关,又与天数有关解答时,可以先从人数人手求,也可以先从天数人手求,两种方法都正确,我们都应该掌握3.反馈练习:第7页“做一做”先读题,找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组织同桌讨论,要想求3台8小时铺路多少平方米,可以先求什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请同学说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三)巩固发展1.练习二第1 3题2.补充条件或问题,并口头列两种算式3.依照练习题的形式,组织学生分组编题,要求数目尽量小一些,能直接口算出结果编完后请其他组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