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科学金属.doc
3页4.4金属 教案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金属有光泽、易导热、有延展性的特点2.了解常见金属的种类和性质3.知道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二、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金属,通过猜测、操作实验来研究金属的性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情分析 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普遍不强,学习科学的兴趣不是很浓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金属的共同特征难点:探究金属具有延展性,即能变形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金属教学设计 一、导入:1.谈话引入2.教师事先准备一些学生平时容易看到的物品(塑料尺、竹筷、橡皮、铜丝、铝丝、铁丝、硬币、易拉罐、钉子等)讲述:老师给每小组同学准备了一些平时很常见的物品,请你们帮老师将他们分分类让学生进行分类)3.学生分类,教师巡视4.学生汇报分类的情况为什么这么分?5.讲述:刚才同学们帮老师把物品进行了分类,找出了都是金属制成的物品既然都是金属制品,那么它们一定有相似的地方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找一找它们的相似的地方板书课题:金属)(出示课件标题画面)二、研究金属的性质一)研究金属的光泽度。
1.讲述:同学们,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视频猜猜那位工人叔叔在干什么?2.学生回答,引出打磨即可3.指名学生上台演示打磨上锈了的铁钉老师给你们的准备铁钉也上锈了,你认为怎么做比较好呢?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砂纸,谁愿意上来演示一下给同学们看学生打磨前老师提示观察一下没有打磨前是什么样的,打磨后又是什么样的?)4.学生动手操作打磨上锈了的铁钉5.学生汇报6.总结:同学们所说的有亮度,人们把它叫做有光泽板书:有光泽)(二)研究金属的导热性1.讲述:同学们,刚才的这个活动,我们知道了金属都有光泽,通过下面的这个实验我们来发现他们其他的特征2.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实验材料,简单说明3.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在等待的过程中,让学生猜一猜:会出现什么现象?然后进行验证4.学生汇报塑料棒有一点热,木筷没有感觉,铜丝、铝丝很烫)说明了什么?5.总结:铜丝、铁丝最容易导热板书:容易导热)(三)研究金属的延展性1.讲述: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金属制品都有哪些形状?这跟金属的性质有关系吗?我们再来做个实验,看看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2.用铁锤敲打铝丝,观察铝丝的变化3.学生汇报:铝丝被敲扁了,形状变化了4.总结:金属在受到外界的压力时(敲打),形状可以发生变化,具有向外扩散的延展性。
板书:有延展性)(四)总结金属的性质1.通过刚才上面的实验活动,同学们知道金属具有哪些相同的性质?2.对金属的性质进行汇总3.汇报:有光泽、容易导热、具有延展性三、拓展应用1.师:金属的性质可以从很多方面来描述,除了我们刚才探究发现的光泽、导热性能、延展性等外,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性质,比如硬度、轻重、价格等等不同金属各方面的性能也是有差别的指导阅读书上表格)2.讨论: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些什么?(哪种金属硬度最高?哪种金属最重?哪些金属导热性比较好?哪些金属延展性比较好?哪种金属价格比较昂贵?哪种金属价格比较便宜?)教师发放记录表完成并汇报我的观察记录表我观察的这些金属中:硬度最高最重导热性比较好延展性最好价格最昂贵价格最便宜3.讨论:根据上面的资料想一想,制作下面这些物品你会选择哪种金属呢?为什么?(出示炒锅、易拉罐、戒指等物品的图片)4.总结: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同它的性质和价格紧密联系的性质决定应用合理选用金属可以为生活带来方便,当然,如果选择不正确,则很有可能带来麻烦四、全课总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拓展1.回家调查一下,你家中的哪些物品是用金属做成的,它利用了金属的哪个性质?板书设计: 金属 有光泽、容易导热、具有延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