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史,各时代画家,流派,特点.pdf
18页中国美术史·画家流派 风格特点1 壹.魏晋南北朝1、 曹不兴 :三国吴人,最早享有盛誉的画家(落墨为蝇的传说)2、 卫协:西晋画家,谢赫评价“古画皆略,至协始精 ” ,他的绘画趋向精细和注意风范气韵的追求他对六朝中气韵的画风形成最有影响以下为六朝三杰,顾、陆卫密体,张僧繇为疏体,唐代阎立本,吴道子深受他们影响3、顾恺之 :东晋绘画理论家以“画绝、才绝、痴绝”驰名于世,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风貌,认为“传神写照,尽在阿睹中”,同时也擅长以绘画艺术语言来着意刻画对象的心理特征与精神风貌他一反魏晋古拙之风,专重传神,点睛最妙顾恺之所作人物画,善用淡漠晕染增强质感,运用线描勾勒出劲挺有力的细线,人物五官描绘细致入微,动态处理自然大方并以人物丰面部复杂的表情,来隐现其内心丰富的情感衣服线条流畅而飘逸,优美生动,充满艺术魅力其晚年笔法如春蚕吐丝,似拙胜巧,微加点缀,而神采飘然,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传世模本有《洛神赋图》、 《女史简图》 、 《列女仁智图》 《画论》主要论点:传神论,强调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即他认为要“迁想”才有“妙得”,也就是说要不断的观察,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想象才能达到传神的目的写形”是手段, “传神” 是目的, 就是要是艺术达到神气活现的状态。
著作《魏晋胜流画赞》 、《画云台山记》 4、陆探微 :南朝宋明帝时杰出的画家,擅长人物 他运用草书的体式,形成气脉连绵不断地“一笔画 ” 的笔法, 而画人则能 “精利润媚”“笔力劲力如锥刀焉” 他创造 “ 秀骨清像 ”的人物形象,清秀隽永,是对崇尚玄学,重清淡六朝文人形象的生动概括5、张僧繇 :南朝萧梁画家,以绘饰佛寺笔画为主画风“笔才一二,而像已应焉” “张家样 ” 6、曹仲达 :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以画梵像著称,能将佛像头、面、手、足、肩、背等人体比例画 的与真人一样,被誉为“曹家样 ” 所画人物以稠密的细线,表现衣服褶纹贴身,“ 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 ,似刚从水中出来,人称曹衣出水他概括理佛教艺术在最初传入的几个世纪里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被誉“佛像之祖”,对佛教东渐起到一定推动作用《维摩诘图》 《释迦摩尼说法图》等7、杨子华 :北朝,阎立本认为他“自象人以来,曲尽奇妙,简易标美,多部可减,少不可逾”《北齐校书图》是北朝极少的传世作品之一8、刘宋之际的宗炳和王微,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以山水知名的画家 宗炳《画山水序》“卧游”、 “畅神” “畅神”即认为自然山水形象能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畅神”说丰富的中国的绘画理论 王微《叙画》( 《叙古画品录》 ) 9、谢赫:南朝齐梁间画家,理论家《古画品录》( 《画品》)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绘画理论著作六法论:“气韵生动....” :是对人物画的整体要求生动的反映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骨法用笔....” :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应.物象形...” :准确地描绘对象的形状随类赋彩....” :按照对象的固有色彩来填色经营位置....” :指构思、构图传移摸写....” :指绘画的临摹和复制中国美术史·画家流派 风格特点2 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绘画者,莫不明劝解,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指绘画可以通过图绘历史故事,作为成败得失的鉴戒,也可以通过绘制功臣肖像作为臣僚励志的楷模强调了绘画的教育感化作用· ·魏晋南北朝绘画形式以长卷式...为主形成了传统,这一形式在《洛神赋图》中有明显体现书.法.: “钟王 ” :钟繇,王羲之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的典范二王 ”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有“书圣 ”之称楷书: 《黄庭经》、 《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 《快雪时晴帖》 、 《乱丧贴》、 《初月帖》、 《兰亭集序 》 ( “天下第一行书”) 。
王羲之兼善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各体,精研体式,心摹手到,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逼疯自成一家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其子 王献之 王珣,字元琳,小字法护东晋书圣王羲之堂侄因获封东亭侯,故被人称为王东亭工书法,传世书法作品有《伯远帖》等· · ·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山水画的萌芽期:⑴魏晋以前的绘画,收到侧重于社会功能性的制约,题材内容主要是先贤圣哲、孝子烈女及神仙鬼怪到魏晋时期,绘画艺术自身的功能觉醒因玄学的兴起,在艺术上人们积极提倡自然本性的回归,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画家们对自然山水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这个时代开始,人们的视线开始转向自然山水的描摹⑵从现存的文字资料来看,山水画的理论著作在魏晋时期就已经产生,如宗炳的《画山水序》、王微的《叙画》这个时代的画作虽然没有留存下来,但通过一些文字记载可知,在魏晋时代已经有山水画家⑶山水画在魏晋时期虽然还只是人物画的附属物,但是是现实,山水画在这个时期已经萌芽并产生中国美术史·画家流派 风格特点3 贰.隋唐五代美术隋唐五代是人物画的鼎盛时期1、 阎立本 :初唐,善画道释、人物、山水、鞍马,尤以画道释画著称阎立本按真人写真,图其形貌,画卷中对每个人的身材、相貌、服饰、年龄及神情等特征都有生动而具体的刻画。
曾在长安慈恩寺两廊画壁画,颇受赞誉《宣和画谱》 (道释题材占半数以上)现存作品(或摹本): 《历代帝王图》 、 《步辇图》、 《职贡图》等绘画特点继承发展了“ 以形写神 ”的艺术传统 ,用线劲健结实 ,色沉浓重 ,人物形神兼备2、 尉迟乙僧:初唐,善画宗教故事、人物肖像、神话风俗、花鸟走兽等,大都取材西域各民族人物他善于处理复杂多变的画面,构图布置宏伟奇异,匠意独特,颇有奇处他所画人物画人物,生动传神,身若出壁代表作《降魔变》,人物姿态千怪万状壮,被称为奇踪表现手法上,他将西域和中亚艺术的表现形与中原地区传统绘画技法相结合,使唐代绘画艺术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其人物画“小则用笔紧劲,如铁曲盘丝,大则洒落有气概” 又长于色彩晕染,沉着浓厚,而具有立体感,被称为“凹凸画法”3、 吴道子 :唐,吴道子绘画具有独特的风格,其山水画有变革之功,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 莼菜条描 ” ,具有天衣飞扬, 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 吴带当风 ” 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 ” ,作画线条简练, “笔才一二,像已应焉”,有 疏体 之称吴道子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他被人们尊为“画圣 ” ,被民间的画工尊为祖师。
苏轼曾称赞他的艺术: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吴家样 宋代摹本《送子天王图》, 《朝元仙仗图》 , 《道子墨宝》等摹本4、杨惠之 :先曾学画,和吴道子同师张僧繇笔法初与吴道子同学绘画,师法张僧繇笔法,号为画友后见吴名声渐重,于是焚毁笔砚,后专攻雕塑,当时有“ 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 之说佛教造像至唐代已到达完美境地,杨惠之是有记载的雕塑家中代表人物惠之还著有《塑决》一书,惜已不存被人们尊称为“ 雕圣 ” 5、张萱:他善画人物、仕女他善画仕女和婴儿他画仕女尤喜以朱色晕染耳根,画婴儿既得童 稚形貌,又有活泼神采他是周昉仕女画的先导,直接影响晚唐五代的画风,对后世人物画的影响极为深远作品有《虢国夫人游春图》卷和《捣练图》卷(即传说为宋徽宗临摹) 6、周昉:唐代宗教画家兼人物画家,他所创造的佛教绘画形式“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曾成为长期的流行标准,被称为“周家样 ” 周昉作品的特点,据当时人记载是“衣裳劲简” “色彩柔丽”,所描绘的妇女形象都是“以丰厚为体 ” 《挥扇仕女图》 (描绘一群怨妇的形象), 《簪花仕女图》 7、孙位:晚唐,号会稽山人擅画人物、鬼神、松石、墨竹、所作皆笔精墨妙,雄壮奔放,情高格逸,尤以山水画著名,与张南本擅画火并称于世。
《说法太上像》 、 《维摩图》、 《神仙故实图》、 《四皓弈棋图》等 27 件著录于 《宣和画谱》 传世作品 《高逸图》卷,为《竹林七贤图》残卷,四人为山涛、王戎、刘伶、阮籍无印款,卷前隔水有宋徽宗赵佶题“孙位高逸图” ,是晚唐人物画开五代画法先路志珍品8、 顾闳中 :五代南唐画家工画人物,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丰富,善于描摹神情意态现唯一传世作品《韩系载夜宴图》卷(或为摹本),是一幅由听琴、观舞、休闲、赏乐和调笑等五个既可独立成章,却又相互关联的片段所组成的画卷,无论是造型、用笔、设色方面,都显示了画家的深厚功力和高超的绘画技艺9、周文矩 :五代南唐画家,周文矩工佛道、人物、车马、山水,尤精仕女图他学北齐曹仲达、唐 代吴道子,不堕曹、吴习气,却能自成一家,他的仕女画,继承了唐代周昉的传统,在面部造型上, 得其“闺阁之态” ,但也有他独创的地方:型比较用多瘦劲的“战笔” (颤中国美术史·画家流派 风格特点4 动的线条)来表现衣纹,以憋于周昉的“秀润匀细”的画法;设色上不同于周昉的“秋艳” ,而是“不施朱傅粉,镂金佩玉,以饰为工”他善于深入观察和体会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物,把我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因此塑造出来的人物各不相同,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摹本《宫中图》 、 《太真上马图》 、 《琉璃人物图》 、 《苏武李陵逢聚图》...... . ....... . . ...... . . ........ .10、展子虔 :隋朝,《游春图》是中国大陆现存最古老的一幅青绿山水,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逐步成熟在此之前,山水画大多作为人物背景出现的,基本上是“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画法 《游春图》则能: “写江山远近之势,固咫尺有千趣美史家将其与顾恺之,张僧繇、陆探微并成为唐以前杰出的四大画家《游春图》表现了阳光和煦的春天效原,远岫葱翠、水波荡漾,人们或在堤上策马纵游,或漫步林间,或泛舟碧波情景在画法上勾线甚细,随以色晕,是青绿山水的先驱11、大小李将军 :唐代青绿山水的代表画家 李思训(父),唐代最享盛名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特点是描绘精工,青绿设色,注意情趣的表达, 富有装饰趣味,被后人奉为“青山绿水的典范”,代表作《江帆楼阁图》 ; 李昭道(子) 《明皇幸蜀图》 、 《春山行旅图》 12、王维:被董其昌称为“南宗画派鼻祖”,他的山水画技法特点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在山水画中首先采用“破墨”山水技法13、荆浩:五代时期,善化北方山水《匡庐图》。
其所著山水画论是《笔法记》14、三家山水 :五代北方山水画派关仝的“峭拔”、李成的“旷远” 、范宽的“雄杰” ,历来被称为“三家山水” ,他们都因为各具个性而自成一体,而三家都又来源于荆浩,表现雄威峻厚,风骨峭拔的突兀巨壑,用硬性的“钉头皴”、 “雨点皴”、 “条子皴”描绘出北方石质坚凝的山体,是他们共同的特色关仝:《山溪待渡图》 、 《关山行旅图》 ,具有“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壮15、董源、巨然 :五代南方山水画代表他们表现得是江南一带的丘陵坡峦,尤以南京一带的风景为依据1、董源创立的“披麻皴”技法对后世影响巨大,可谓是江南山水画的开山祖《潇湘图》 、 《龙宿郊民图》 、 《夏山图》2、巨然是董源的弟子,他多用长披麻皴,善于表现野逸之景《万壑松风图》 董源为代表的南方山水画的风格特色:(1)主要表现江南丘陵土质山,山势平缓2)山间多画杂树,灌木丛生,山下平沙浅渚3)采用密密的线和点表示山的凹凸,并不突出山石的外轮廓线4)画风平淡天真,显示一种抒情性的优美16、唐代花鸟鞍马:花鸟、禽兽画到唐代以独立成科,艺术上也逐渐成熟薛稷,擅长画鹤;殷仲 容,擅书画;边鸾,花鸟画祖师;刁光胤,攻画湖石、 花竹、猫兔、 鸟雀。
韩干(自谓“臣自有师, 殿下内厩之马皆臣之师”,他笔下的马突出了唐朝尚“肥” 的特点 《照夜白图》、 《牧马图》) 、曹霸擅画马;韩滉, 画牛“曲尽其妙”“落笔绝人”( 《五牛图》) 17、黄家富贵 :五代西蜀时期黄荃、黄居寀(cai)父子的花鸟画华美逼真或称“黄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