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友兰哲学的两个主题.pdf
2页冯友兰哲学的两个主题冯友兰哲学有两个主题, 一个是中国哲学的现代化, 第二个是西方哲学的生 活化中国哲学的现代化是一个大问题,它的背景是什么?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中 国社会由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 农业社会是以家庭为本位, 人们的衣食住行、 生产生活全在家庭里面 农业社会的农耕不用说了, 手工业、商业也是家庭式的 师傅带徒弟, 爸爸带儿子 工业社会是大生产,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从生产 工具、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着手 以社会为本位, 家庭还存在, 但仅是生活的单位, 工作挣钱干事业是在社会上, 这就是转变 其次是思维方式的转型 我们过去看 中国的书有好读的,有不容易读懂的,为什么?看《易经》,“天行健,君子以 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感到很玄乎,其实只是类比,比如讲,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 人为什么往高处走? 其实人往低处走倒是省劲了 这些中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只是些比喻和类比, 不 是逻辑论证而西方思维方式是由前提到结论的逻辑论证,中间不能随便加前提 西方说我们中国没有哲学, 因为没有论证的东西不叫哲学, 系统地有逻辑体系地 才叫哲学冯友兰先生用西方的逻辑分析方法来梳理中国的传统哲学,形成自己 的体系,形成我们思维方式的变化, 这正是他伟大之处。
现在谈中国的 《论语》、 《孟子》,再看《四书》、理学这些东西,很多人看不明白,就是因为它们缺乏 逻辑分析冯先生用西方逻辑分析的方法把这些梳理了一遍,所以《哲学简史》 容易接受并且,通过这种梳理,使得我们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不仅有从农业 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实现社会的变化,还有思维方式的变化, 还有哲学内容的变 化而《新世训》 则是要实现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转换,我们传统的伦理学讲不 是善,就是恶,不是是,就是非这中间找到一个中性不在道德领域之内的区间, 把它发掘出来发扬光大,为我们安身立命、成家立业提供一种指导和生活方法 实现哲学的现代化这是第一个大问题西方哲学生活化, 从泰勒斯特开始, 就是讲与社会没有关系的东西一次他 只顾思考天上的问题,不小心掉到坑里一个女仆笑话他说,你不能老看天,也 要看地上 就是讲哲学不能老考虑天上的,也要考虑地上的 冯先生在美国讲学 期间,宗教势力抬头 现代西方哲学有一个传统, 就是人文哲学和分析哲学分离 美国是分析哲学的大本营, 他们只讲哲学上的细节问题和跟我们人生有关系的问 题,人生的大问题并不涉及所以,哲学不谈这些问题,宗教就要谈了40 年 代冯先生去美国讲学时, 基督教抬头了。
人生的大问题哲学家不关心, 宗教家就 关心我们哲学不关心你的人生哲学,那就没有什么内容了哲学好多领域已被科学、 宗教、心理分割, 那么哲学剩下还有什么?就是关 注人生,讲人生哲学冯友兰讲哲学最终关注人生,是对西方哲学是一个提醒 在方法上面, 哲学不能光靠逻辑论证, 虽然这是西方的强项, 还要分析论证这是 正的方法这点我们都感受很深,但这个东西不好说清,你的语言、思想、感情 说不清,只能用其它的方法表达, 正的方法是逻辑分析方法 研究方法使用完了,还要有负的方法,就是体悟、顿悟西方好多人说哲学不仅要看重逻辑分析,还 要看重生命体悟哲学是干什么的,不是过去论证党的政策的合理性正确性,虽然这个也重要, 但这个和我们离得很远 哲学也不是增加实际知识和实际才干的哲学什么也不 能干,但能提高我们的境界,这个境界找到以后,我们能过富日子,荣华富贵, 我们能过穷日子,饥寒交迫;我们能过安逸的日子,我们能经的风平浪静,也经 得起惊涛骇浪根据我们对宇宙,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不一样、理解不一样, 冯先生把哲学分为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渴了 就喝,饿了就吃,困了就睡,这是自然境界,动物本能的境界。
功利境界,是为 我的境界,什么是围绕我,纯粹为我的,这是自私的境界道德境界,是为社会 或者人民或者国家的境界, 这是党中央号召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境界还有 一个高的境界是天地境界,不但为社会做贡献,社会上科长、处长、省长等称为 代表的是人的位置和地位,我堂堂一个七尺之躯,生活在天地之间,顶天立地, 是宇宙的分子,是天民要有什么错误什么差错被免官,这都没关系我还是堂 堂一个汉子,在社会中作为一员是“人民”,在天地之间作为一员是“天民” 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是“人爵”,在天地间的地位是“天爵”我们知道,社科 院副院长李慎之在1957 年被打成右派,很苦闷过去在延安,26 岁时那年开国 大典时上过天安门观礼台,是很高的肯定后来却被打成右派,他想不通,我这 么先进这么跟党走, 怎么打成右派了?他看了冯先生的书,很受启发, 尽管被打 成右派,但还堂堂立于天地之间,于是把自己名字改为“李天爵”要让哲学提 高境界西方哲学社会化最近有一次上网我看了一下,这个书到现在半个世纪过去了,西方怎么评 它?最新一代的书迷在这个书后发表评论,“早知道哲学可以这样读的话,我们 早就选哲学专业了” 这是因为他们读西方哲学读不到这些东西。
但读这个英文 版,看这个跟贴却非常有意思,现在年轻人该读这个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