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美术 图像与眼睛教案.doc
3页1图像与眼睛图像与眼睛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拓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使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包括具象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三大类 2、让学生理解具象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辨析和欣赏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理解具象、意象和抽象三类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并初步掌握辨析和欣赏的方 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对意象和抽象艺术如何理解和欣赏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 导入导入 1 1、、 [ [活动一活动一] ]:听音乐欣赏图片 [提问提问] ] 在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 ][ [小结小结] ]:刚才的图片,如果专注它的生长发育和食用那是实用的眼光;如果观赏它的姿态、形状、色彩则是审美的眼光,他能够通过这双审美的眼睛产生思维和发现美感,并能够在此作用下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启迪,这就是审美的结果 2、[ [活动二活动二] ]:听音乐欣赏毕加索《公牛》演变视频 [ [提问提问] ] 公牛形象给我们的视觉感受前后有什么不同? [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 ][小结小结] ]:画面公牛形象由看得懂变化到看不懂 ,因此我们根据画面图象反映物象的不同,可以将美术作品分为具象、意象和抽象三类。
二、新授二、新授 21 1、具象作品、具象作品 [ [ 重点分析 ] ] [ [观察观察] ]::李自健油画《南京大屠杀》和罗中立油画《父亲》等作品 [ [提问提问] ]:对于具象美术作品,你的印象是什么?请同学们思考并发言 [ [小结小结] ]:具象作品的图像对应于客观物象,其特点是符合视觉比例,形象很“象”很真实,表意直接它们表现的形象来自于现实世界,但高于生活刚列举的二幅作品,它们在人物神态、气氛渲染、质感或空间的暗示和历史的再现上都显得很真实,仿佛我们可以走进画面,在这里艺术家所追求的就是“真实”另外这类作品具有较强的认识和教育功能,欣赏它可以从作品形式和社会因素等方面入手重点从创作背景、构图、画面组成、形象刻画等方面分析《南京大屠杀》,加深学生对具象美术作品的理解,丰富学生对生命、祖国、爱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2 2、意象作品、意象作品 [ [ 学生分析 ] [ [表情游戏表情游戏] ]:愉快、痛苦、不安 、 [ [学生上台表演学生上台表演] ] [ [小结小结] ]:实际上,美术作品中的图像除了可以表现我们眼睛所见的事物之外,还可以表现我们的幻想、梦境乃至我们的内心感受。
[ [观察观察] ] ::意象作品:《荷石水禽图》、《圣维克多山》等作品 [ [提问提问] ]:对于意象美术作品,你的印象是什么? [ [提问提问] ]:朱耷《荷石水禽图》、塞尚《圣维克多山》、摄影《狐狸的游戏》你觉得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哪些手法?并说出你的理由 [ [小结小结] ]:意象它是客观实象与情感融合的产物,是象与意的揉合,其结果是象因意而改变、而新生象主要的是把艺术家从现实世界中获得的形象进行主观化、情感化的处理,艺术家创作这类作品的时候常采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手法欣赏它可以从意境和社会因素等方面入手.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表意含蓄,但意象多是具体的,因此我们可以辨认画面上的形象,但它们跟实际生活中的形象有一定的距离 33、抽象作品3、抽象作品 [ [ 简单分析 ] ] 美术作品可不可以不表现具体的形象?如果有请举例说明引出抽象作品 [ [观察观察] ]::俄国画家康定斯基和唐代书法家张旭的作品 [ [提问提问] ]::对于这类美术作品,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 [小结小结] ]:抽象美术没有具体的物象,重事物之间的联系图象主要来源于美术家的主观世界,强调个人对作品形式独立的审美价值和情感的表达,抽象艺术要看作品某种形式所体现出来的平衡、对比、韵律、节奏等是否让人舒服。
[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将下面图片进行三大类的区分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作答并说明理由 三、总结:三、总结: 美术作品 具象美术 意象美术 抽象美术 图像对应于客观物象,手法写实具有较强的教育和认识功能 不拘泥客观物象的真实,重主观情感和意境,手法夸张变形 图像不能对应客观物象,重作者主观世界的表现,强调形式独立的审美价值 具象美术作品以真实再现为准则,给人印象是“象”,欣赏时可从神态、气氛、空间、质感等方面入手;意象作品是象与意的揉合,象因意而改变,欣赏时可从形体、线条、色彩、手法等方面入手;抽象作品从色彩、形、空间等的角度出发,表达艺术家的情感与思想,欣赏时要注重“第一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