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沉沦》中的浪漫主义思潮.docx
7页浅议《沉沦》中的浪漫主义思潮 董雪萍(湖北民族学院,湖北 恩施445000)作者简介:董雪萍(1987-) 女,汉族, 湖北潜江人,湖北民族学院,研究方向:文艺学Reference: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思潮之一,在五四运动中达到了高潮,具有深远的影响郁达夫的小说大多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其代表作《沉沦》中也包含着浪漫主义的思想本文试分析《沉沦》这部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思潮的表现方式,即为自叙体的模式、忧郁的感情基调以及浓郁的抒情气息Keys:浪漫主义文学思潮;郁达夫;《沉沦》I207 :A:1673-2111(2012)09-0019-02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的欧洲其时正值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在政治上反抗封建主义的统治,在文学艺术上反对古典主义的束缚,促使浪漫主义应运而生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理想主义,按照作家认为生活中应该有的方式来反映生活,因而总是理想的描绘对象或者描写理想化的对象作家为了表达热烈的情感,经常借助于幻想、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来描绘他们所“臆造”的世界中国的古典文学中一直都不缺乏浪漫主义的元素,如庄子的田园诗梦,屈原的千古离骚,李白的浪漫洒脱,《西游记》的奇思异想等。
但是古典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思潮与现代的浪漫主义的思潮却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为缺乏对人的自由、个性解放的清醒认识和不懈追求等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则传承古代浪漫主义于 20世纪初产生,并在当时成为最重要的文学思潮之一 “五四”时期,“追求自由与个性解放”的思想让中国的浪漫主义思潮紧跟时代的步伐,从而发展到了高潮阶段,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影响了中国文坛的无数作家中国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浪漫主义的延续,而是“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一个横向移植,是西方浪漫主义在遥远的东方所激起的一次巨大的回声”高举浪漫主义大旗的是“异军突起”的创造社,其中摇撼浪漫主义大旗最有力的一位代表是郁达夫,他不注重描写客观的大千世界,而是倾向于描写个人的主观情感天地;他擅长于解释内心情绪最微妙的情感,而不会在他的作品中展现社会关系的复杂纠葛他以“浪漫主义的感伤颓废”小说风靡中国文坛1 郁达夫与浪漫主义文学郁达夫最早接触到浪漫主义文学是在日本留学期间,他接受了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并潜移默化的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在高等学校了住了四年,共计所读的俄、德、英、日、法的小说共有一千部内外”[1]这些作品对郁达夫早期的创作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郁达夫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必然联系缘于创造社创造社较多的受到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新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其中包括艺术无目的论、情感至上观、想象观等主要观点郁达夫说:“艺术虽然离不了人生,当我们在创作的时候总不该先把人生放在心里艺术家在创作之后,并非作家在创作的时候,先把结果评量定了,然后再下笔郁达夫十分推崇文学创作中真与美的情感运用,“若一本小说写得真,写得美,那这小说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社会的价值,及伦理的价值,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尽可以不管”朱光潜先生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点归纳为三个方面,包括“突出的主观性···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地位···在题材方面,内心生活的描述往往超过主观世界的反映,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特别多,自传式的写法比较流传由于当时作家个人大半和社会处于矛盾对立···浪漫主义的作品一般富于感伤忧郁的情调···”这段话恰好反应了郁达夫作品中的特点,可见郁达夫的创作是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的倾向,也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2 《沉沦》中的浪漫主义思想郁达夫创作了许多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比如以“自叙传”模式的小说,包括《血泪》、《青烟》、《过去》、《迷羊》等,作品中“我”的言行举止、个性经历都是作者的影子;比如以描写青年的苦闷,追求个性和自由的作品,如《银灰色的死》、《南迁》、《胃病》等;比如回国后反映经济的压迫、社会环境的黑暗的作品,如《茫茫夜》、《在寒风里》等等,但《沉沦》是郁达夫浪漫主义文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沉沦》是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作品,是在“寂寞”、“荒凉”的背景之下产生,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大胆的自我暴露、浓重的抒情气息”,震动了整个文坛《沉沦》的问世为当时中国的小说创作开辟出了一种新的写作形式,同时也奠定了郁达夫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开创了我国新文学运动中浪漫主义小说的先河第一、 “自叙传”的写作模式所谓“自叙传”的写作模式是指作者以自己的生活、情感经历、自己的内心困惑为写作题材的一种写作模式作者的生活应该和作者的艺术紧抱在一块,作品中的indviduality是决不能丧失的”[2]《沉沦》是以一位留日学生的苦闷、孤独、内心的压抑与忧伤为主题,展现的是20世纪二十年代初期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所感受到的“生的苦闷”、“性的压抑”,反映他们对获得“自我解放”的渴望,对爱情的向往以及希望祖国早日强大的爱国情绪这部作品中的主人公“他”其实就是郁达夫自己的影子当时的郁达夫还在日本留学,作品中主人公的苦闷真是作者本人的内心感受,他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素材,在作品中鲜活的展现了自己小说中的主人公正在各种困惑中前行,“他”不断的思考、质问自己,甚至会产生各种抱怨的情绪他”的各种压抑正是当时郁达夫在日本留学时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而这正是郁达夫在日本留学生活的真实写照。
郁达夫非常赞同将创作者自己的经历写入作品中,他曾经多次提到过“我觉得‘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句话,是千真万确”从《沉沦》这部作品开始后,郁达夫以后的[来自www.lW5U.coM]创作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自传的元素,从此“自叙体”的模式成为郁达夫作品的特点之一第二、感伤、颓废的浪漫主义气息五四”时期,受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影响的除了郁达夫之外还有郭沫若在中国文学史上,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歌与郁达夫的浪漫抒情小说堪称创造社的双壁郭沫若的诗歌采用了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用高昂热情的浪漫主义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流淌自然而郁达夫的浪漫主义却表现出截然相反的风格:颓废、感伤,笔尖流淌的是一个悲观、自我力量渺茫、对现状不满的无奈者在阅读《沉沦》这部作品时,一开篇给读者的感受就是悲凉:“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接下来“他”的心情异常的复杂,“世间的一般庸人都在那里妒忌你,轻笑你,愚弄你”、“他觉得自家可怜起来,好像有万千哀怨,横亘在胸中,一口说不出来的样子”、“他的忧郁症愈闹愈甚了”···这些情绪的宣泄恰恰反映出作者当时心境《沉沦》中最后“他”忍受不了世间的孤独,选择了自我逃避,走向大海,走向死亡现实中的困苦记忆让郁达夫不能得到释怀,只有在作品中去表达自己的感情。
而正是这些苦难的心理感受恰恰成为了他创作的源泉,一个性格忧郁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主调一定是感伤颓废的郁达夫一直是“感伤、颓废”浪漫主义的领舞者,他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直到现在来说仍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第三、 浓烈的抒情气息郁达夫不管是最初的创作《沉沦》,还是最后的封笔之作《出奔》,都保持运用抒情的表现手法,运用抒情的笔调奠定整片文章的布局他的作品中很少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总是用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来“塑造”整篇文章,唯独留给读者是浓郁的感情许多学者将它的作品称作“抒情小说”或者是“情调小说”《沉沦》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作者对主人公抱有极大的同情,鲜明的表现出浪漫主义文学对情感的推崇主人公的苦闷、压抑、激愤的心情在文章中显现的淋漓尽致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怕只要一个能安慰我、体谅我的心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出来的同情!从同情而来的爱情!我所要的就是爱情!”关于作品中感情的流露,郁达夫都发表过自己的看法他曾说:“艺术的最大要素是美与情感艺术中间美的要素是外延的,情感的要素是内在的···美与情感,对于艺术,犹如灵魂肉体,互相表里,缺一不可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的是行云流水般的感情流露,是作者直抒胸臆、内心独白的的抒情。
《沉沦》中主人公没有压抑控制自己的感情,而是如洪水猛兽般奔流而出;当“他”遇到矛盾或陷入纠葛之中时,没有选择逃避,作者也没有采用轻描淡写的方式,相反是任笔锋回旋流转,浓墨重彩,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喊:“祖国啊祖国,你快富起来啊!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沉沦》是作者在主观世界里的一种感情宣泄,是现实的不如意在臆造世界里的自我超越虽然最后“他”选择了结束生命,但是正是这样的结局掀起了一股轩然大波,也许这样能减轻作者的压抑的思想、紧绷的神经3 结语创作是作家借用艺术形式而表达对世界对生活的一种对话,也许是一种孤独的言说远离尘嚣与现实社会的黑暗,向着心中诗意的世界挺进是浪漫主义作家无限的追求郁达夫的浪漫主义思潮是以抒情为主要基调,带有颓废、感伤色彩的浪漫主义,是糅合了现实主义、夹杂作者个人人生际遇的浪漫主义郁达夫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是固守中的无限超越,为当时浪漫主义思潮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注释:[1]郁达夫.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201[2]郁达夫.郁达夫研究资料(上) [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204[3]钱杏邨.<达夫代表作>后序[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342 -全文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