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独处之乐新编.doc
4页独处之乐独处之乐 肖赣贞 科学家达尔文指出,“幸福的真谛在于宁静和大量独处的时光 自由选择身心活动自由选择身心活动 独处指个体与外界无互动或意识上与他人分离的状态,能够自由选择个人身心活动与孤独感只能体验到消极情绪不同,独处是一种能够容纳不同情绪体验的开放性客观状态,对个体有积极的建设性意义自古圣贤爱独处,从俄罗斯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到美国前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从法国浪漫主义画家欧仁德拉克拉瓦到美国音乐人克里西海特和作家爱丽丝沃克,他们都曾提及自己对独处时光的需要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美国演员艾米舒默、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法国数学家笛卡尔等艺术家和科学家,很多时间都是在独处据纽约时报的报道,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遗传学家芭芭拉麦克林托克 84 岁前一直坚持不用 加州大学圣何塞分校的创造力心理学专家格里高利菲斯特对创造力的定义是“具有原创性和有用性这两种基本特征的思考和行动”,与创造力有关的性格特征包括开放性(即愿意接受新观点和新经验)、自信、独立、不关注社会规范以及喜欢独处他通过研究发现,那些具有创造力的人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对社交活动不感兴趣,投入大量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许多艺术家高度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内心感受,并且会尝试通过艺术手法将其表达出来。
科学家达尔文指出,“幸福的真谛在于宁静和大量独处的时光他婚后与妻子感情和谐,家庭生活温馨幸福尽管他会时常和孩子们在院子里嬉闹,但依然会给自己留出独处的时间,回到无人打扰的书房,每天待上近 6 个小时英国女演员奥黛丽赫本这样告诉生活杂志的记者:“我必须经常独自待着,如果从周六晚上到周一早上都能独自待在我的公寓里,我会非常开心那是我给自己充电的方式 美国科学家比利巴尔就职于落基山生物实验室,因不愿忍受城市带来的压力,独自来到了科罗拉多州气候严寒、荒无人烟的哥特镇隐居,观测并记录当地的气候数据他在落基山脉一个废弃的采矿棚里独自生活,之后又修建了自己的全太阳能小屋1973 年,还是学生的巴尔第一次来这里,刚开始仅仅是为了在附近的落基山生物实验室做水化学研究,却没想到被这里的环境深深吸引了他毅然放弃繁华的城市生活定居这里,开始每日记录他周围的环境状况:最高、最低温度,总降雪量,雪的深度、含水量、密度,动物何时出现、消失、迁移,并自创了一套测算气温、雪的厚度、风力和云量的体系40 多年过去了,他收集到的总共 1.2 万条数据简直就是气候学家的宝库,被大量的学术论文引用,对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尤为有用。
如今比利年近七旬,长须长发皆白,在冰天雪地荒无人烟的小镇生活了这么些年,养成一种善于自嘲的坦率性格在接受美国国家地理专访时,他坦言道:“我以前感到压力很大,并不是一个开心的人在镇上生活了这么多年后,确实觉得平静了许多有时候也会感到孤单,但比大多数人要满足我虽是独自一人,但不用担心我,如果我想回去自然就会回去,但我现在并不想那么做 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心无旁骛脚踏实地 几十年来,不少学者坚持认为人们有必要适当地独处在独处的时间里,不会受到他人影响,有机会去深入探索,独立思考,发现自己到底是谁正如法律学者、隐私专家艾伦威斯汀在隐私和自由中所说,“独处给了大脑自由想象的空间,有助于解决难题此时灵感的拾取就像沙滩上捡贝壳这么简单,可以輕松捡起,细细观察如果好就存放起来,不好就扔了再拾” 有益的独处和危险的孤独之间的界限很难划定,任何事物都有可以适应和不可适应的一面,这取决于极端程度的高低比如,一个人完全拒绝关心他人,并切断所有联系,这意味着他对社会关系有一种病理学忽视不过,如果没有偶尔独处的经历,就不可能去内省、认识自我,并完全放松性格内向者的朋友虽然较少,但友谊却更为牢固,从而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一项新研究称,每天只需独处 15 分钟,就能让人减轻愤怒和压力,感到宁静平和,无论是安静沉思,还是阅读,都能达到好的效果研究结论基于四个独立的试验得出,有约 400 人参与了这项试验在第一个试验中,114 人被要求独坐 15 分钟与对话 15 分钟相比,这些人的兴奋、兴趣等积极情绪有所减弱,但同时易怒、悲痛和不安等消极情绪也减弱了在第二个试验中,108 人进行 15 分钟沉思、阅读等独处,他们感到更平静,更放松第三个试验发现,独处 15 分钟有可能令人感觉孤单悲伤,但如果进行积极的正能量思考,人们不会感受到上述负面情绪在针对 173 人的第四个试验中,那些有意识选择独处的人压力水平轻微降低,且对生活满意度更高 “火星 HISEAS”项目由美国宇航局(NASA)资助,夏威夷大学主导,旨在了解人类如何应对独处,这样在真正执行航天任务时就不会因为有人感到孤独而失败自 2013 年初以来,已经有 6 组准宇航员参加训练,任务持续 4 个月到一年不等作为首个“火星 HISEAS”项目团队的副指令长,作家、物理学家凯特格林 2003 年搬进夏威夷火山顶上的球形穹顶,在那里待了 4 个月,把自己当作火星上的宇航员。
楼上的阁楼有 6 个小房间连同半间浴室,总共占地不到40 平方米,布置得像车轮上的辐条每个房间都有一张窄窄的床,少数房间还有一个小桌子或床头柜人在每个房间的入口处能够站直,但当走向后墙的斜坡时必须弯下腰发送给朋友和爱人的每条信息都需要延迟 20 分钟才能到达,而回复同样需要 20 分钟,甚至加载网站也要花 40 分钟(互联网服务器收到请求需要 20 分钟,服务器回复需要 20 分钟)这些延迟导致即时通信信息、流媒体以及打都成为不可能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格林承认,由于与亲人分开,加上被混乱的任务信息所困扰,因此在“火星 HISEAS”项目营地的日子很不好过刚开始时,她度日如年,怀疑自己难以完成任务然而在最终坚持下来后,发现一切都变得不同了,她深有体会地写道:“独处球形穹顶的这几个月,使我明白了成功独处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有明确的使命感一想到正在做的事情有益于人类的未来,终将成为历史性事件的一部分,便觉得沉重和困顿无法阻止自己飞起来,而且想飞的时候依然脚踏实地在为他人做一些可能很伟大的事情时,很了不起的一点是专心致志 沉淀内心享受生活沉淀内心享受生活 人们不喜欢独处的一个原因是常常分不清“独处”与“孤独”的概念。
实际上独处不等于孤独,喜欢独处的人未必孤獨,相反内在很可能是丰富的而喜爱喧闹的人,即便身处繁华,内心依然可能空虚寂寞,这才是真正的孤独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我们不善于在房间里独处独处是一种能力,而孤独是一种感觉在独处过程中,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得到释放和成长懂得享受独处的人,能找到通往幸福人生的“钥匙”,对生活的满意度也更高独处的能力不是人人都具备,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才有可能获得如果某段时间觉得情绪低落,感受不到生活的幸福,不妨每天给自己留出独处的时间,关掉所有的通信设备,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小事,让自己的心灵重归平静,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 通过独处提升幸福感,还需要我们去做一些从未做过但更有挑战性的事保持幸福感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做喜欢的事情,还需要成长与冒险史蒂芬妮罗森布鲁姆是纽约时报的一位资深专栏作家,在完成了一次名为“独行巴黎”的任务后对这座大都市印象深刻,依依不舍她想念的并非当地的风土人情,美味佳肴,而是当时的另一个自己她百思不得其解,自己为什么在巴黎的时候会变得把时间掌控得更好,感官更加敏锐,内心更加充盈?为了找到答案,作家决定重返巴黎,另外还选了自己非常喜欢的伊斯坦布尔和佛罗伦萨以及自己的家乡纽约。
她认为只要通过这次旅行能够找到独处快乐的答案,就可以在今后的生活里采用类似的方法,获得同样美好的感受 这四段旅程收获满满,罗森布鲁姆有感而发,从文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完成了精致的独处这本书的写作她在书中提到“每日假期”品味练习,即连续一周每天安排 20 分钟或者更长的时间做喜欢的事,比如,散步、读书、观影等整个过程全情投入,努力让自己进入到“心流”的状态,专注当下,享受每一刻这不仅是一部关于旅行的感想之作,同时也是一封情书,专门写给那些喜好独处,并且愿意在独处时思考、创造、学习技能和解决问题的人们作家表示,“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展开思考之路,明确独处之于自己的乐趣,并且找到自己想在独处中获得的东西 编辑:夏春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