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虫》教学过程设计.doc
5页《昆虫》教学过程设计(一)、 从猜谜入手,引起昆虫的话题 身穿彩色衣,翅膀扑扑飞,飞得真美丽,也把花蜜采 猜一昆虫【蝴蝶】师: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已知种类超过100万种在地球上,只要动物能存活的地方,就能找到昆虫的踪影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多媒体展示)昆虫多样性图片(多媒体展示)蝗灾图片有些昆虫也会让我们闻之色变比如:几千年来,危害农作物的头号害虫——蝗虫 (二)、播放新闻片《内蒙古蝗灾》 (三)、让我们以蝗虫为例来了解昆虫多媒体展示)蝗虫图片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观察课本90页的蝗虫结构图出示:问题 ①蝗虫的身体分为几部分? ②蝗虫的头部有哪些结构?胸部有哪些结构? ③单眼和复眼的数目各是多少? ④蝗虫有几对足,哪对足较发达,适于跳跃? ⑤蝗虫有几对翅? ⑥蝗虫用什么器官啃食植物的叶片? 下面我们就以“蝗虫”为例,让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昆虫为什么要选取蝗虫呢? 一是因为它的个体较大,其外形具有昆虫的典型特征,便于观察;二是因为蝗虫是较常见的农业害虫,在我国历史上曾造成严重的蝗灾 1、学生自主观察:学生2人一组,将准备好的材料拿出来:蝗虫浸制标本、放大镜、镊子、小蜡盘等。
填写观察记录表: 头部 胸部 腹部器官作用器官作用器官作用触角 前、中足 气门 单眼 后足 复眼 前翅 口器 后翅 学生交流观察,讨论身体各部分的作用,2、教师总结指正: 头部:感觉和取食中心 触角——1对,有触觉和嗅觉功能 单眼——3个,只能感受到光线 复眼——1对,真正的视觉器官 口器 ——1个,取食器官 胸部:运动和支持中心 前胸:前足——1对,适于行走 中胸:中足——1对,适于行走 前翅——1对,坚韧狭长革质,覆盖在后翅上,起到保护作用 后胸:后足——1对,适于跳跃 后翅——1对,很薄,适于飞行 腹部:生殖和呼吸中心 气门是气管的开口用于呼吸,蝗虫的呼吸器官 想一想:如果给你一个不知名的小动物,你能快速准确的判断它是不是昆虫吗?说出你的依据3、你还熟悉其他昆虫吗?请你跟大家介绍你熟悉的一种昆虫 家蚕、蜜蜂、蝴蝶、苍蝇、蚊子、马蜂等 给学生以肯定的评价,师生总结 昆虫的特征: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触角复眼各一对,口器一个4、思考:蜘蛛和蝎子不是昆虫,那么,它们是哪类动物呢?(四)、有人认为昆虫对人类是有利的,有人认为昆虫对人类是有害。
那你的观点是什么? 下面我们就“昆虫对人类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这个问题进行一次辩论正方认为昆虫对人类是有利的,反方认为昆虫对人类是有害教师组织辩论进行评价阐述观点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创造和控制辩论气氛有益—蜜蜂酿蜜,家蚕吐丝,蜂和蝶能传粉,紫胶虫和白蜡虫的分泌物可以做工业原料,地鳖虫等可以做药材此外,从虫体获取的蛋白质已成为动物饲料和人类食品蛋白质的丰富来源 有害—很多昆虫是农林害虫,有些昆虫不但吸人的血还家畜的血,还能传播疾病 教师总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些昆虫对人类有利,有些对人类有害的很多时候,害虫之所以有害,也与人类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有关举例:昆虫一般都有很强的繁殖力和极强的适应性,只是由于它的天敌的存在,才限制了其种群数量如果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任何昆虫都可能成为“害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