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神奇的蝴蝶.doc
8页绢蝶科 Parnassiidae本科与凤蝶科很接近,多数为中等大小,白色或蜡黄色 绢蝶科触角短,端部膨大成棒状;下唇须短;体被毛翅近圆形,翅面 鳞片稀少(鳞片种子状),半透明,有黑色,红色世黄色的斑纹,斑 纹多成环状 前翅 R 脉只有4条,A 脉2条,无臀横脉;后翅无尾突,A 脉1条雌性腹部末端在交 配后产生各种形状的角质臀袋,经避免再次的交配 本科种类均产于高山上,耐寒力强,有的在雪线上下紧贴地面飞翔,行动缓慢,容易捕捉 仅少数种类分布在低海拔的山 顶均一年1代斑蝶科 Danaidae本科蝴蝶多属中型至大型的美丽蝶种常以黑、白色为基调, 饰有红、白、黑、青蓝等色彩的斑纹,部分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紫蓝色金属光泽斑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前足 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胸部侧面常具有多数白斑;雄性腹部末端有可伸缩的长毛撮前后翅近似三角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 R 脉5分支,R3 至 R5共柄;M1与 R脉共短柄;前翅 A 脉基部呈分叉状(3A 并入2A)后翅圆三角形,肩区具短小肩横脉(h);A 脉有2条(2A 及3A);部分种类的雄蝶有香鳞斑或突出的香鳞囊环蝶科Amathusiidae本科蝴蝶多属中型至大型的蝶种。
常以灰褐、黄褐色为调,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环蝶成虫触角较短,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两翅面积较大,虫体较小;前翅近似三角形;中室为闭式,后角向外突出;前翅 R 脉4至5分支,R2至 R5共长柄;M1与 R 脉不共柄;A 脉只有1条(2A) 后翅近圆形;中室为开式;肩区具肩横脉(h) ;内缘臀区很发达,A 脉有2条(2A 及3A),两翅反面近亚外缘常具多数环状斑纹眼蝶科 Satyridae本科蝴蝶多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常以灰褐、黑褐色为基调, 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眼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 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前翅呈圆三角形;中室为闭式;前翅 Sc 脉基部常膨大,部分种类的 Cu 脉及 A 脉的基部也有膨大;R 脉5分支,R3至 R5共柄;M1与 R 脉不共柄;A 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圆形;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较发达的肩横脉(h) ;内缘臀区较发达, A 脉有2条(2A 及3A),两翅反面近亚外缘常具多数眼状斑纹蛱蝶科 Nymphalidae本科蝴蝶种类较多,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少数为大型种。
色彩丰富,形态各异蛱蝶科成虫的下唇须特别粗壮;触角端部明显加粗;部分种类的中胸特别粗壮发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本科蝴蝶的翅形丰富多变,属间的差别较大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开式或闭式;R 脉5分支,R2至 R5共柄;M1与 R 脉不共柄;A 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圆形或近三角形;部分种类边缘呈锯齿状;中室开式或闭式;肩区具较发达的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 脉有2条(2A 及 3A)粉蝶科Pieridae本科蝴蝶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常以白、黄色为基调,饰有黑、红、黄等色彩的斑纹,多数种类的翅膀表面如被粉状粉蝶科成虫的前足端部两爪间具有一个中垫 (吸盘 ),因此它们能够停留在竖立的玻璃等光滑的垂直物体表面前后翅近似有隋圆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 R 脉3至5分支,多数种类前翅的 R2与 R3常合并,部分种类的 R4与 R5也有合并;M1与 R 脉共柄;A 脉只有1条(2A) 后翅具有肩横脉(h);两翅外缘较钝圆;静止时侧面看不见腹部,后翅内缘较发达,A 脉有2条(2A 及3A)粉蝶科 Pieridae本科蝴蝶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常以白、黄色为基调,饰有黑、红、黄等色彩的斑纹,多数种类的翅膀表面如被粉状。
粉蝶科成虫的前足端部两爪间具有一个中垫 (吸盘 ),因此它们能够停留在竖立的玻璃等光滑的垂直物体表面前后翅近似有隋圆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 R 脉3至5分支,多数种类前翅的 R2与 R3常合并,部分种类的 R4与 R5也有合并;M1与 R 脉共柄;A 脉只有1条(2A)后翅具有肩横脉(h);两翅外缘较钝圆;静止时侧面看不见腹部,后翅内缘较发达,A 脉有2条(2A 及3A)灰蝶科 Lycaenidae本科蝴蝶属小型蝶种翅正面以灰、褐、黑等色为主,部分种类两翅表面具有灿烂耀目的紫、蓝、绿等色的金属光泽,且两翅正反面的颜色及斑纹截然不同,反面的颜色丰富多采,斑纹变化也很多样灰蝶科成虫的触角具多数白环;前足退化,但仍能用于步行,雄性前足多为一跗节,一爪,极少分节;雌性前足为2至5跗节本科蝴蝶的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闭式或开式;R 脉3至4分支,R4 至 R5共柄;M1与 R 脉共柄;A 脉基部有或无分叉 (3A 并入2A 或无), 后翅近卵圆形形;中室为闭式或开式;肩区无肩横脉;内缘臀区较发达,A 脉有2条(2A 及3A)弄蝶科 Hesperiidae本科蝴蝶种类较多成虫属小型蝶种,是蝶类中形态及生活习性最特殊的种类。
弄蝶科成虫的触角端部呈尖钩状;雌雄成虫的前足均正常成虫前翅呈窄长三角形;中室开式或闭式;R 脉5 分支,各支均直接自中室平衡伸出;A 脉有2条(2A 及3A)后翅多呈三角形;中室开式或闭式;M 脉2至3条;肩区具肩横脉(h);内缘臀区发达,A 脉有2条(2A 及3A) 喙蝶科 Libytheidae本科蝴蝶种类较少,全世界只有十种属中小型的蝶种,是至今发现在地球出现最早的蝶种喙蝶科成虫的下唇须特别长,达头长的两倍以上;雄性前足退化,收缩不用,端部为一跗节,爪全退化;雌性的前足正常前翅呈三角形;中室端部为弱横脉封闭;R 脉5分支, R3至 R5共柄,M1 与 R脉不共柄,M2 脉明显突出,超过顶角; A 脉基部有分叉(3A 并入2A) 后翅呈多边形;中室端部为弱横脉封闭;肩区具肩横脉(h) ;内缘臀区较发达,A 脉有2条(2A 及3A)中国一级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翅展雌性80-100mm,雄性75-95mm ,体翅被金绿色鳞片前后翅均有褐色斜带把把分为基部和端部两部分雄性最显著的特点的是后翅中部有一块金黄色斑,雌性最显著的特点是后翅有5-6条尾突,其中有2条较长中国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国际列为 K 级保护对象。
中国二级保护动物三尾褐凤蝶东川亚种 二尾褐凤蝶翅展雌性80-95mm,雄性75-90mm体翅褐色,翅面具有多条浅黄色条纹,后翅有尾突3个,臀角红色斑明显,雄翅展65-75mm,雌雄差异不大体翅黑色,翅面具有较宽的黄色横带,后翅尾突有2个,第二尾突呈锤状臀突性为鲜红色,雌性为暗红色中国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国际列为R 级保护对象明显,但较宽臀斑中红色部分明显,雄性较雌性艳丽中国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国际列为R 级保护对象中国蝴蝶估计在1600种左右,目前已命名的有1300余种,分别隶属于12科368属其中以云南、海南、广西三省产蝶最为丰富,均在600种以上;其次为台湾、广东、福建、贵州、四川,产蝶在400种以上;北京、河北、山西等中西部省区产蝶在250种左右;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北部省区产蝶较少,约200种斑蝶科Danaidae Hempson中型或大型蝶类;触角细长,端部只微微加粗;前足退化缩在前胸下,没有步行功能;翅面主要以黑色、橙色、青白色为主径脉R3、R4、R5共柄前翅臀脉1条,后翅臀脉2条,无尾突受惊时,腹部末端外翻,放出有毒的气体,有特殊的臭味产于热带和亚热带,我国产于长江以南,共有26种。
绢蝶科Parnasiidae Swainson中等大小的蝶类,体表密被长鳞毛,触角短,棍棒状,翅面多为白色或蜡黄色,半透明;多数种类翅斑纹为黑色斑纹和白心的红色斑前翅臀脉(A)2 条,后翅臀脉1条无尾突三对足发达多数种类在高寒地带才能采到我国的四川、青海、新疆、西藏、甘肃等高山地带约有30余种;北方其它地区约有3-5种,南方低海拔区很少分布环蝶科Amathusiidae Schatz大型的蝶类;触角细长,端部膨大不明显;翅面多为黄色、黑色、褐色,翅面有一列大大小小的环状纹前翅臀脉1条,后翅臀脉2条,无尾突前足退化,缩于胸下,不适于步行产于热带,我国主要产于南方各省,有14种灰蝶科Lycaenidae Leach体小型,翅色多美丽,复眼周围有一圈白毛,触角每节有白色环,锤状部明显雌蝶前足正常,雄蝶前足多退化,翅面颜色多为红、橙、蓝、绿、紫、黄等色,翅反面多为灰、白、褐色雌雄异型,正面斑纹往往不同,而反面却相同后翅有细小或细长的尾突全国均有分布,有种类260种以上,南方种类较多蛱蝶科Nymphalidae Swainson该科是蝶类中最大的科体中型至大型,少数小型,色彩变化较大,多为美丽的种类。
该科种类体翅强壮,飞翔速度快,静止时翅不停地扇动或展开或竖立于体背面头部触角长,端部明显膨大;胸部前足退化,无作用;前翅径脉(R)分5支,多在中室外分出,臀脉(A)前翅1条,后翅2条全国均广泛分布,南北优势种类不同,南方种类较北方种类多,全国有300余种凤蝶科是一类大型和中型的美丽种类,多为黑色,少数黄色、白色,翅面常有蓝、绿、红等艳丽的斑纹触角较长,典Papilonidae Leach 型的球杆状;三对足均发达;前翅臀脉(A)2 条,后翅臀脉只1条;后翅多数有尾状突起,少数无尾突或尾突很短小多产于热带,我国长江以南有90余种,黄河流域产10余种,再往北仅产5种左右弄蝶科Hesperiidae Leach为小型的蝶类,体粗,触角端部钩状,翅色较深,多数为黑色、褐棕色或橙色,少数为白色或黄色径脉(R) 均从中空分出;前后翅臀脉均为2条,三对足发达全国均有分布,中国有种类200种左右,大部分分布在南方蚬蝶科Riodinidae Grote小型蝶类,复眼边缘在触角位置凹入触角细长,端部膨大明显雄蝶前足退化,缩在前胸下无作用雌蝶正常后翅肩角加厚,肩脉发达,通常无尾突中国产26种,分布在南方眼蝶科Satyridae Swainson小型或中型的种类,常颜色发暗,多呈灰褐色或褐色,只少数色彩较美丽。
翅面上除少数几种之外大多有很明显的眼状斑纹触角端部明显较粗前足退化,无爪前翅翅脉基部常有膨大本科种类多活动于林内或光线较暗的场所全国均有分布,但南北种类差异较大,全国220种以上珍蝶科Acraeidae中型种类,体、翅棕黄色或褐黄色,下唇须圆柱形,前足退化, 中后足的爪不对称胸部还可分泌出有臭味的黄色液汁,以驱避敌害,有迁移习性和聚集习性中国仅有2种,分布在南方。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