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博物馆讲解工作的创新_工作计划范文.doc
2页浅论博物馆讲解工作的创新_工作计划范文_论文关键词:博物馆 讲解工作 语言艺术 表情艺术 讲解观念 论文摘要:随着时代 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博物馆的讲解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让讲解工作有所创新, 本文从语言艺术、表情艺术、讲解观念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博物馆的讲解 工作是博物馆最日常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那么对讲解工作的涵义、其重要性的认识需要 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能更好地创新讲解工作 一、博物馆讲解工作的概述 (一)讲解工作的涵义 博物馆讲解工作实际上是以博物馆陈列品为依据,由讲解人员对 讲解词进行提炼、选择,运用语言艺术、讲解技能和真挚的感情,直接向观众有针对性的传 播知识和信息的一种教育活动①其目的在于揭示文化与自然资源的意义,强化我们对历史 古迹和自然奇观的了解与欣赏,并进一步的去保护它 (二)博物馆讲解工作的重要性 讲解工作是包括熟悉陈列内容、了解观众需求、确定讲解重点、推敲表达方法、引导观众参 观、收集反馈信息等工作程序,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因此,作为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 成部分,讲解工作的好坏是衡量博物馆的标准之一同时,从一定意义上也说明了讲解工作 对博物馆的重要性,而博物馆讲解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1.使观众在较短的时间里 获得较多的知识和信息; 2.可以弥补不同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的观众的不同需要; 3.通过介绍陈列的展品,引导观众把通过直观视觉初步获得的不连贯的感性知识,上升为对 陈列主题思想的正确理解,以至成为系统的理性知识,从而使博 ①《中国博物馆学基础》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物馆陈列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4.通过讲解工作,还能得到 观众或游客中的专家、博物馆事业爱好者和关心者学习知识并获得对博物馆的建议和批评, 使其成为博物馆改进工作的参考 二、博物馆讲解工作的创新 博物馆讲解 工作的创新要求讲解不照本宣科,而是在充分研究博物馆、纪念馆的陈列藏品、历史、文化 和观众的基础上,对所宣传的内容、表达方式等进行提炼、升华、突破和创造,站在思维分 析的角度来研究和处理,因人施讲地进行宣传下面从语言艺术、表情艺术、讲解观念上进 行阐述: (一)语言艺术的创新 1、讲解语言的创新 讲解工作的直接效果就是 能向观众介绍陈列的展品,并传递展品的外在和潜在的信息与知识;其潜在效果能促成讲解 员与观众产生情感交流那么,在讲解工作时,要重视讲解语言的表达,学会创造性的使用 讲解语言 首先,善于使用开场白的技巧简明扼要的开场白能让观众对接下来的观赏 活动有个清晰的过程,并能形成初步观赏印象 其次,要善于根据特定的讲解内容进行 语言的“再创造”,在语言的表达上要打破常规,把一些原本看来不能作为讲解切口的话题 能自如、合理地展开 再次,要摒弃讲解词的书面表达形式,提倡运用口语化的语言, 使表达方法更灵活,让讲解语言不断变化,话题不断拓展,帮助观众立刻领会讲解内容,拉 近与观众的距离。
2、肢体语言的使用 优美和谐的肢体语言就像一幅画,更像一道 风景线,让人回味无穷,喜爱不已因此,讲解过程中贯穿一些必要的肢体语言,能促使讲 解效果更好地发挥 下面,列举几个比较引人关注的肢体语言: ①眼神 http://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对人们沟通交流有着很深的影响同样,眼神作为讲 解的形体语言之一,更是与观众交流的重要工具 ②手势 手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 情达意,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加深观众对讲解内容的理解所以,在讲解过程中为了配合 讲解内容的需要,可以适当的使用手势动作,以便起到提示性的作用手势的运用也不是随 便使用的,在指向展品时,要注意指的位置应该在展品的一角,手势的幅度应该尽量小并且 不能遮挡住观众视线,使用手势的次数也应当减少到最少此外,还要学会根据讲解内容的 需要,科学、准确、适度地运用讲解手势 ③立姿 站立时要自然、挺拔、端庄,身 体微前倾,要挺胸收腹,保持人体的曲线美,给人一种稳定感,给观众以昂扬向上的感觉此外,也可以两脚自然并立,这种站姿能使人显得精神抖擞 (二)表情艺术的运用 在讲解工作中,还要适当利用表情在进行讲解活动时,头要端正,口型不要变化过大,不 能过于严肃、生硬,不应表演性过强;表情要亲切、自信、放松,应与感情流露保持一致, 这样才能实现与观众之间的双向交流。
此外,我们还应该学会细心地捕捉观众的眼睛, “窥探”他们所做出的反应,在目光碰撞的瞬间,寻求一种情感的共鸣与交融 (三) 讲解观念的转变 博物馆讲解工作的目的并不在“讲”,而是在帮助观众能真正地去“接 纳”博物馆转变讲解观念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改变长期以来单一的讲解模式, 进行多渠道、开放式的互动讲解以往,主要以“讲”为主,观众被动地“听”这是一种 机械地陈述,不利于激发观众的兴趣和调动观众思考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讲解工 作的价值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单一的讲解模式,使观众参与其中,由被动的“听”转变 为主动的能“讲”,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讲解工作的功能 其次,要转变观念,求主动 长期以来,大多数认为只要把讲的工作做好就行,有没有人能倾听是另一回事所以,要提 高讲解水平,就要求我们要转变这种错误观念,力求主动,通过讲解工作把我们的展览推出 去,从而使更多的观众受惠 总之,讲解工作中如果没有做好讲解工作的创新,那么, 讲解只是一种重复机械性劳动的模式只有做好了讲解工作的“再创造”,才能让观众真正 受益,促进与观众的交流 参考文献: [1]张文彬.中国博物馆国际化的进程 回顾与展望[J].中国博物馆,2006,3. [2]马自树.面对博物馆发展热潮,需要一点冷 静思考[J].中国博物馆,2007,1. [3]成建正.博物馆研究论文集[M].陕西人民出版 社,2006. [4]汤家庆.关于博物馆事业创新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2001,2:17-21. [5]游蓉.意识引导的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ht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