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pdf
212页2017(新审定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 一 单 元 长 方 体 和 正 方 体.1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1).1第二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6第三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1 1第四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1 5第五课时:体积与容积.1 8第六课时: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2 1第七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2 4第八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2 7第九课时:体积单位的进率.30第十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练习.34第十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1).37第十二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2).4 0第十三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3).4 2第十四课时: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探索规律).4 5第二单元分数乘法.4 7第 一 课 时 分数与整数相乘(1).4 7第二课时:分数与整数相乘(2).5 0第三课时:分数与整数相乘(3).5 3第四课时:分数乘分数.5 6第五课时:分数连乘及实际问题(1).5 9第六课时:分数连乘及实际问题(2).62第七课时:“倒数的认识”.64第八课时 分数乘法整理与复习(1).67第九课时 分数乘法整理与复习(2).7 0分数除以整数.7 3整数除以分数.7 6分数除以分数.7 9第 三 单 元 分 数 除 法.82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82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练习.86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88比 的 意 义.9 2比的基本性质.9 6“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练习课.9 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1 0 1按比例分配问题练习.1 0 4整理与练习(1).1 0 7分数除法整理与练习(2).1 1 0树叶中的比.1 1 3解决问题的策略(一).1 1 5解决问题的策略(二).1 1 8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1 2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 2 5第一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 2 5第二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1 2 8第三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1 30第四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1 33第五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练习.1 36第六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练习.1 39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一).1 4 2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二).1 4 5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一).1 4 9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二).1 5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1 5 5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1 5 7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1).1 5 9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2).1 61与纳税有关的实际问题.1 63与利息有关的实际问题.1 65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1 67纳税、利息、折扣练习课.1 7 1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1 7 4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2).1 7 7练习十七.1 80整理和练习(1).1 83整理和练习(2).1 86互联网的普及.1 89整理与复习(1).1 9 1整理与复习(2).1 9 5整理与复习(3).1 9 8整理与复习(4).2 0 2整理与复习(5).2 0 7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1)第1页 共212页教学内容六 上 第 1-2 页 例 1、例2,“练一练”以及练习一第 14 题。
课型新授执教日期年 月 日星期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难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学资源学情分析: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材分析:本册教材适当丰富和充实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内容,首先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直观认识找出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接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明确:从不同角度观察它们,最多能同时看到3 个面让学生由浅入胜,由表及里地探索长方体特征,自主归纳正方体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和区别教学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实物和PPT预习作业设计预习先学一般放在课中进行,本环节不用第2页 共212页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修 改 调 整一、复习旧知(2分钟左右)1.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学过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学生仔细观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生活中还有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和正方体二、自学例1(15分左右)1.明确例1中的自学要求提纲每人准备一个长方体纸盒,仔细观察,自学书本第12页例12.自学导学单(1)长方体有()面从不同-1.导入:回忆我们已经学习的平面图形出示课题:长方体的正方体的认识)-2.导入: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1.提醒:浏览自学要求,明确自学流程-2.导学要点:什么叫棱?什么叫顶点?什么叫长方形的长、宽、高?长方体的棱有几组?上来指一指每组4条棱长度一样吗?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面2)长方体的各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相对的两个面有什么特点?(3)长方体有()条棱相对的棱长度().(4)长方体有()个顶点.(5)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量一量你准备的长方体,长、宽、高各是多长?3.小组交流交流内容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导学单上)第3页 共212页4.全班交流分析黑板上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的点评1)得出结论(2)结合实物同桌互相完整地说说长方体的特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面 棱 顶点6个面都是长方形 有3组棱每组相对的面 4条棱的 8个完全相同 长度相同(可能有一组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5 .自学例2。
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并在小组里交流:导学单: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6.比较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联系和区别三、练 习(1 3分钟左右)(一)适应练习1、判断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正方体的6个面一定是正方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一总结:(1)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3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2)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3)长方体有8个顶点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一导入要点:1.结合实物,完整地说说正方体的特征,量一量它的棱长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面 棱 顶点6个 面 都 是 完 全12条 棱 长 度8个相同的正方形 都相等3.请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第 4 页 共 212页 1个长方体中如果有2 个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长方体i定是正方体1 个长方体中如果相邻的2 个面都是正方形,那么这个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2.做练习一第1题让学生说说第三个图形这个长方体的面的形状有什么特别之处二)对比练习做练习一第2 题三)强化练习1.做 练 习 一 第 3 题。
2.做 练 习 一 第 4 题四)创编练习1.用铁丝焊成一个长2 0厘米,宽1 5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多少厘米?一点拨:找准相对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注意单位f点拨:1.第(1)题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进行判断2.第(3)题通过讨论明确:这个长方体前后的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的4 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f点拨:让学生根据图中标注的数据有条理地写出有关面的长和宽,以强化对长方体面和棱特征的认识f点拨:判断出摆出的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指一下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再说说分别是多少厘米一点拨:棱长总和就是4 个长+4个宽+4个高第5页 共212页2.焊接一个正方体框架,一共用去铁丝2 4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框架的棱长是()分米四、课 作(1 0 分钟左右)完 成 补充习题第1页上第1、2、3、4、5题 提高题一个正方体的8个顶点被截去后,得到一个新的几何体(如图),这个新的几何体有多少个面?多少个顶点?多少条棱?五、家作1.课课练第 页 第 题2 .数学阅读一点拨:铁丝的总长就是正方体总棱长(1 2 条棱长的总和)一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全对 的 做“提高题”。
教后反思】第二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教学内容六上第3页例3,“试一试”、“练一练”以及练习一第59题课型新授执教日期年 月 曰星期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增强空间观念教学资源学情分析:通过前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本节课主要以此为知识基础通过操作,及时展开想象和思考教材分析:1、例题主要教学正方体展开图,让学生认识到展开图是由6 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组成的平面图形2、在沿着其他的棱剪一剪,并在小组交流,进一步理解3 组对面之间位置关系3、自主活动把一个长方体展开,并在对不同展开方法的交流中,获得对长方体展开图的深刻印象教学准备:长、正方体模型,长、正方体形状的纸盒,PPTo预习作业设计预习作业:(1)找一个正方体纸盒,沿着一些棱剪开(参照第3 页例3),再沿着其他棱试着剪一剪2)准备一个长方体纸盒和剪刀3)将第117页的图形剪下来。
第6页 共212页(4)将 第1 1 9页的图形剪下来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修 改 调 整一、复 习 旧 知(3分钟左右)1、学生上讲台,拿着长方体、正方体的模型介绍各自的特征2、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二、自主学习例3 (1 5分左右)1、学生拿出剪好的正方体展开图,在小组里交流,并熟悉其他同学的剪法,再通过把各种展开图复原成立体图,以及进一步展开、复原的操作,从而使学生逐步熟悉正方体展开图中的位置2、自学导学单1、说一说,指一指正方体展开图哪2个正方形是原来正方体中相对的 面(编 号),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能对着模型再来介绍一下?出示:(1 )正 方 体 的 底 面 面 积 是()平方厘米I Z _ _ _ _厘米4厘米(2)要焊接一个长方体框架长1 0厘米、宽8厘米,高4厘米,一共需要多少铁丝?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出示正方体纸盒:课前我们已经沿着这个正方体的棱把这个正方体纸盒剪开了要求:剪的时候要沿着棱剪,并且各个面要互相联在一起一点拨:展开时,正方体的面两两相连,并用折一折的方法或把正方体复原等方式加以说明哪2个面是相对的面。
第7页 共212页2、想一想,试一试按其他棱去剪,看能看到怎样的展开图3、观察正方体的展示图,说一说它的特点3、全班交流,上台展示L介绍找到正方体的各个面在展开中的位置的好办法2.分析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4、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根据刚才展开正方体的步骤,独立操作展开,再看看长方体的展开图,想想有什么发现,最后找一找3组相对的面!全班交流,找各种不同剪法的相对的面三、练 习(12分钟左右)(一)适应练习1.完 成“练一练”第1题f总结:把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可以得到各种不同的展开图,但无论展开图的形状怎样变化,它们都是由6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组成,都可以通过折叠找到3组相对的面f针对出现错的情况,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一导学:学生观察交流出示长方体纸盒,这个长方体纸 盒 你 也 能 够 沿。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