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
16页2023- -2024学年海原县第一中学高一第一学期第三阶段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一、 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幼稚(zhì) 靶子(bǎ) 莫名其妙 量体裁衣B.蹩脚(pié) 庸俗(yōng) 事实求是 对牛弹琴C.檄文(xí) 瘪三(biē) 言之无物 枯躁无味D.乳臭(chòu) 胆怯(qiè) 祸国殃民 壹贰叁肆2.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读书①______靠几分钟热度就能完成的,②______应该是一种长期坚持的行为真正的读书人不会太在意读书的形式,③______遇到一本好书,④______何时何地,都会品读,在他们看来,天天都是“读书日”A.不仅 还 因为 不管 B.不必 就 如果 不论 C.不是 而 只要 不论 D.并非 可 只有 尽管 3.下列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B.终岁不闻丝竹声C.秦时明月汉时关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古诗词中,有时为了押韵,或为了强调某一点或为了协调平仄,常存在语序颠倒的情况,下列诗句中不存在这种现象的一项是(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B.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C.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5 .下列有关《乡土中国》1—3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 )A.大多数中国人至今依然有着“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这些都是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表现B.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这说明土地限制了人口的流动C.中国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原因是:文字不是人们生活的必要媒介;人与人是面对面接触,有语言等传情达意的方式;人的生活是定型的,不需要文字帮助记忆D.维持乡土社会行为准则的是道德和法律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B.金就砺则利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或师焉,或不焉7.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劲疾,大B. 吾子病甚笃,将为迎良医治 甚笃:十分的沉重,非常的深C. 得罪于宋君,出亡之卫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足:善于奔跑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吾从而师之③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⑤而耻学于师⑥不耻相师⑦孔子师郯子⑧于其身也,则耻师焉A.①③④/②⑦/⑤⑥⑧ B.①③④/⑧⑦/②⑤⑥C.③④/②⑥⑤/①⑦⑧ D.③④/②⑥⑦/①⑤⑧9. 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B. 吾尝跂而望矣 跂:踮起脚后跟C.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致:反而 D.小学而大遗 遗:放弃10.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或师焉,或不焉B.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士大夫之族C. 其皆出于此乎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 吾尝终日而思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11. 下列句子中,与“而耻学于师”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𫐓以轮C. 不拘于时 D.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2.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B. 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为人治病C. 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左传》六种经书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D. 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
古书没有标点,所以要学习句读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揭穿这种老八股、老教条的丑态给人民看,号召人民起来反对老八股、老教条,五四运动时期的一个极大的功绩B.中国在阻击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方面的努力和成效,充分彰显了中国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C.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很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D.根据客户多样化需求,我们进行“定制化”加工、种植和包装,保障农产品质量,赢得市场的认可,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农产品市场供需不匹配的问题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航天技术专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冷门专业,不仅因为它枯燥无味,而且学起来还是比较难的,学生需要有强大的理科思维以及构建模型的能力②其实,依我看,拖延根本不是什么“症”,而是一种逐渐养成的坏习惯,坏习惯根深蒂固,就形成了愚性,即顽劣的本性③生活中不乏“家电盲”,一旦使用电器,胆小的莫名其妙,胆大的就盲目操作造成用电事故④席勒的创作诞生于传统与现代分裂、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展览中的160幅水彩画和素描,展现了他以生命孤寂为核心的艺术创作,以及与装腔作势的社会观念的冲突。
⑤对于这样的意见,也要加以分析,不可以生吞活剥地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⑥随着这档电视节目越来越火,加在各个学员身上的谣言也开始风生水起横行网络,对此节目组表示将要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鲁迅几百万字的遗著,其中很大一部分必将永远受到读者的喜爱,后世读者将以一种赞叹和欣赏的态度阅读它 ①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这形象,这精神,必将永世长存②比起文章来,更重要的是鲁迅这个人,他的入世的态度,他的爱国心和正义感③更有若干篇在写作的当时就并不正确,就只能作为一种研究资料保留下去了④他对强暴的反抗和对弱者的同情,他为了中国进步不懈的努力⑤还有一部分时过境迁,不再使人感兴趣⑥他身上那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传统的骨气,用他的话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A.④⑥①②⑤③ B.④①⑥⑤③②C.⑤③①⑥②④ D.⑤③②④⑥①二、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材料,完成小题回家马兰莲火车像一条长龙,穿行在连绵不断的山脉中,雪花零零散散地从天空飘落下来,像飞絮,像蝉翼,清澈洁净,晶莹剔透肖锦云坐在靠窗的座位,怀里抱着一个大大的包裹。
她表情淡漠,甚至有些木然,她的眼睛里流出一种奇妙的神色,说不上是喜悦还是忧伤她一动不动,静静地坐着,像一尊雕塑她的对面坐着一对年轻夫妻,好像刚结婚不久,女人依偎在男人的怀里,甜甜地睡着了从她嘴角露出的微笑,足以证明,她正做着美梦男人一手搂着女人,一手拿着,拇指不停地在屏幕上滑动着,女人动了一下,盖在身上的衣服掉了下去男人放下,捡起衣服盖在女人的身上肖锦云看着他们,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说不出是羡慕还是嫉妒,男人抬起头,刚好与她的目光相撞,便问道:“大姐,你去哪?”肖锦云显然没想到男人会跟她搭讪,怔了一下,淡淡地说:“回家男人还想说话,肖锦云把目光移向了窗外火车转过一个弯儿,“呜呜”地鸣叫着,钻进一个隧道里,闹哄哄的车厢里安静了许多肖锦云的脑子里开始翻江倒海了……六年前一个飘雪的日子,肖锦云接到男朋友打来的,筹备了大半年的婚事又要推后这已经是第三次了肖锦云知道男朋友的工作性质特殊,她决定自己去南方把婚事办了下了半个月的雪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肖锦云被两家的父母送上了南下的火车……“呜——”火车发出一声长鸣,咣当咣当地跑出隧道,外面的雪似乎有些大了,山坡上、树枝上落满了白茸茸的雪花女人醒了。
她揉了揉眼睛,惊喜地叫道:“老公,雪下得好大,雪花真美男人轻描淡写地说:“这算什么,老家的雪比这漂亮多了女人撒起娇来,搂着男人的脖子说:“老公,我想吃鸭脖你就是个馋猫男人从背包里拿出一个袋子,又拿出两瓶冰红茶女人像饿狼扑食一样自顾自地吃起来男人抬头看了看肖锦云,试探着问:“大姐,你喝点儿水吧肖锦云摇摇头说:“谢谢,我不渴喝点儿吧,坐了几个小时了男人把水硬塞给肖锦云肖锦云推辞不过,只好接住她没有打开瓶子,只是怅然地望着窗外女人吃了几口,好像要吐的样子,男人急忙拍着她的后背问:“老婆,怎么了?是不是吃得太猛了?”女人喝了口水,娇嗔地说:“傻瓜,你要当爹了真的?!”男人高兴得有些忘乎所以,一下子紧紧地抱住女人肖锦云听着他们的轻声私语,闭上了眼睛男人紧握着女人的手,温柔地说:“你说,咱儿子长得像谁?取什么名呢?”女人说:“我生的,当然像我,姓也得跟我的男人不服气地说:“凭什么?孩子都跟爸爸的姓既然跟爸爸的姓,那爸爸怎么不生呢?”女人一副蛮不讲理的样子男人气呼呼地说:“真是不可理喻小两口儿争吵完,都噘着嘴,相互不理睬肖锦云听他们吵完了,问道:“刚结婚吧?”男人说:“是的,结婚半年媳妇还是个孩子,挺任性的。
肖锦云看着女人男人笑了笑,问道:“大姐,你怎么一个人?”肖锦云长长地叹了口气说:“我跟先生一起来的我先生是一名缉毒警察,常年奔走在边境线上,我们结婚六年,先生第一次回家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可以好好地陪我了男人好奇地问:“那你先生呢?”肖锦云指着怀里的包裹说:“在这里他太累了,睡着了男人瞪大眼睛怔怔地看着肖锦云半天:“大姐,对不起肖锦云微微一笑说:“没什么老公”女人紧紧地抓住男人的胳膊,眼眶里溢满了泪水男人把她揽进怀里火车进了一个小站,缓缓地停下了肖锦云说:“我到站了肖锦云抱着包下了车不远处,两位老人等在风雪中有删改)16.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列车上的年轻夫妻,生活中虽有小小的争吵,更多的却是宠溺与关爱、温馨与甜蜜,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B. 肖锦云眼睛里流出一种不知喜忧的奇妙神色,脸上呈现出不知羡慕还是嫉妒的复杂表情,是因为丈夫的牺牲让她感到生活无助,人生茫然C. “女人紧紧地抓住男人的胳膊,眼眶里溢满了泪水这里既写出女人深切感受到肖锦云内心无法言说的痛苦,也暗含着她对自己幸福生活的重新认知D. “回家”一词意蕴丰富,既指肖锦云带着牺牲的丈夫回家,也暗示警察的牺牲换来了无数人能够回到温馨的家庭,拥有幸福的生活。
17. “雪”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它的丰富内涵6分)18. 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从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主题表达三方面进行分析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