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不同视野位置下聋人与听力正常人注意捕获的眼动研究.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3744757
  • 上传时间:2021-10-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6.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不同视野位置下聋人与听力正常人注意捕获的眼动研究摘要:木研究使用眼动记录仪,通过记录和分析聋人与听力正常人 行为和眼动指标,试图考察不同视野位置下被试注意捕获机制的异同研 究结果表明:(1)颜色干扰刺激产生了注意捕获效应,但其影响程度受视 野位置的调整,更多地表现在中央视野的信息加工上2)聋人虽然使用 了与听力正常人相同的眼动模式,但从加工能力和?知绩效来看,可能存 在一定的中央视野加工劣势关键词:聋人听力止常人视野位置注意捕获眼动研究分类号:G7621 •问题提出由于加工能力的限制,尽管周围充满了各种外界刺激,但却只有少量 的信息能进入到个体视觉系统,并得到进一步加工在这一过程中,视觉 系统的注意机制需要从复杂的信息中选择与当前任务有关的刺激进行加 工,同时抑制其他无关刺激的干扰,从而保证有限的?知加工资源分配给 目标刺激一般说来,注意的信息选择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个体当前 的任务,主要是指自上而下的目标驱动(goal-directed)加工过程,强 调个体预设的期望和冃标对个体选择信息的影响;另一个是外界信息的性 质,主要是指自下而上的刺激驱动(stimulus-driven)加工过程,强调某些与当前任务无关,但具有特异性的刺激对注意的吸引。

      在自下而上的 刺激驱动加工过程中,某些具有奇异特征的刺激,如在颜色、形状或明度 等维度上具有不同于其他客体的显著性特征,不受当前冃标任务的约朿而 自动吸引个体的注意力,这种现象被称为注意捕获 (attent i onalcapture)有关注意捕获的加工机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以Theeuwes等 人为代表,强调注意捕获是一种纯粹的刺激驱动加工过程采用额外奇异 刺激的研究范式和视觉搜索任务,Theeuwes等人在90年代做的一系列实 验研究表明,注意捕获是一个刺激驱动的加工过程,不受个体当前任务戸 标的影响,能独立丁个体当前注意定势的影响Yantis等人采用无关特征 搜索范式,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其研究结果支持了 Theeuwes等人的理论 而在近期‘Theeuwes的研究亦发现,高显著性的奇异刺激(如颜色、运动 等)能更多地捕获注意另一种观点?为,注意捕获并非是一种完全的刺 激驱动加工过程,它受自上而下的注意控制影响使用线索化范式进行了 一系列实验研究,Folk等人提出了有条件注意捕获假说(contingent capture hypothesis),并对Theeuwes等人的刺激驱动注意捕获理论提出 了质疑。

      研究中,Folk等人在被试进行搜索任务之前,通过“注意控制设 置” (attention control set)来调节其注意分配,即自上而下建立一种 与当前目标任务相关的注意设置结果表明,在这种注意设置的控制Z下, 只有与注意设置中目标刺激特征相匹配的刺激才能捕获注意,而那些与注 意设置不相匹配的但特征显著性高的T•扰刺激却不能口动捕获注意 Eimer等人的研究显示,当某一干扰刺激的特征与目标刺激特征相匹配时,即便该干扰刺激特征不具显著性也同样会捕获注意,支持了 Folk等人的 有条件注意捕获理论而从被试的群体特异性来看,聋人由于其听觉通道的受损,对视觉的 依赖程度与使用经验可能与听力正常人有所不同关于聋人视觉能力是否 得到加强的问题,“缺陷假说” (deficiency hypothesis)与“补偿假说” (compensation hypothesis)都有着各自的实验支撑有研究表明,聋 童的视觉注意技能较听力止常儿童的注意技能差,聋童的视觉搜索速度要 慢于听力正常儿童;但也有研究表明,在序列加工中,聋人的搜索效率要 优于听力正常人,聋人较听力正常人有更高的视觉图像识别敏度,聋生在 视觉搜索任务难度较大时的表现较听力正常学生好。

      此外,从视野位置对 冃标搜索任务完成的影响来看,有研究发现,在中央窝(1视角)、副中 央窝(6视角)、边缘视野(11视角)等不同的视野位置上,视觉搜索 过程受目标状态和刺激特征的影响程度发生了变化而有研究显示,与听 力正常人相比,聋人更多地把视觉资源分配到边缘视野,边缘视野的注意 能力得到了加强调和“缺陷假说”与“补偿假说”的争论,有研究者? 为,聋人比普通人会将更多的视觉注意资源分配到边缘视野信息的加工 上,而普通人比聋人则会将更多的视觉注意资源分配到中央视野信息的加 工上由此,本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是,聋人是否会因为其特殊的视觉经验的 使用而表现出异于听力正常人的注意捕获加工?聋人在不同视野位置下 所产生的注意捕获效应与听力正常人是否相同?本研究引入视野位置变 量,采用眼动技术,通过记录和分析被试的行为和眼动指标,试图考察不 同视野位置下聋人与听力正常人注意捕获机制的异同,以此揭示聋人视知 觉信息的加工特点,从而为聋人的发展与教育问题提供实验研究依据2. 研究方法2. 1被试实验被试共46名聋人被试23名,来自西安市某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其中男12名,女11名,年龄在18-25岁之间;听力正常人被试23名, 来自西安某大学,男10名,女13名,年龄在18-25岁之间,听力止常。

      以上被试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色弱或色盲现象2. 2实验设计采用2X2X3多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三个因素分别是被试类别(聋人、 听力正常人)、颜色干扰(有颜色干扰、无颜色干扰)、视野位置(1视 角、6视角、11其中,被试类别为被试间变量,颜色干扰、视 野位置为被试内变量2. 3实验仪器与材料使用EyeLinkll眼动记录仪记录眼动指标,仪器有主试机与被试机 该仪器的采样率为250Hz,被试机屏幕为17寸彩色显示器,屏幕分辨率为 1024X768像索,刷新频率为120IIzo被试与屏幕之间的距离约为75cm, 实验中记录被试右眼的眼动数据实验材料分两类,一类是无颜色干扰刺激图形,由方形和小圆组成, 均为绿色(见图1,图中白色代表绿色);一类是有颜色干扰刺激图形,其 中的一个方形为红色,为颜色干扰刺激,其余均为绿色(见图2,图中白 色代表绿色,灰色代表红色)实验材料具体由4个图形构成,其中一个 为小圆,其余为方形,每个图形中有一条小线段,或水平,或垂直,4个小图形同时分布在半径为16、11视角的假想圆环上,并处于四个 不同的象限刺激材料中,小圆是冃标刺激,红色方形是干扰刺激被试 的任务是判断目标刺激小圆中线段的方向。

      参照以往研究注意捕获的刺激 材料的设置,本实验中,小圆直径视角为1・4方形边长视角为1・4o 每个图形里的线段的视角为0. 5所有线段为黑色,图形的边缘为灰色, 指导语和刺激材料呈现在黑色背景的屏幕上,图形颜色明度一致,线段方 向“水平”或“垂直”的频率相等 2. 4实验程序正式实验有三个组块,每个组块为一种视野位置,包含32个试次, 整个实验共有96个试次每一组块中,有无干扰刺激各占50%试次,且随 机化呈现实验程序如图3所示实验中,先让被试阅读指导语,待被试真正理 解指导语后方进行实验每个试次首先呈现一个注视点“ •”,注视点呈 现的时间为500毫秒,然后,注视点消失呈现500毫秒黑色空屏,最后, 空屏消失立即呈现刺激材料,让被试乂快乂准地对目标刺激进行判断,刺 激材料呈现的最长时间为4秒,被试做出按键反应后会出现答对或答错的 反馈,反馈呈现的时间为200毫秒反馈消失以后即为下一个试次开始2. 5分析指标本实验分析的行为指标为反应时(reaction time)、正确率(rnteOf accuracy),眼动指标为总注视时间(totalfixation duration)、注视次 数(fLxation count )>首次眼跳潜伏期(saceade latency )o总注视时 间指被试观看刺激时所有注视点停留时间的总和,反映个体对刺激加工的 时间;注视次数指被试观看刺激时的注视点个数,反映个体对刺激加工的 范围;首次眼跳潜伏期指从刺激呈现到被试做出第一次眼跳之间的时间间 隔,包括了信息的传人、传出所需要的时间和由所经通路的复杂程度决定 的中枢加工时间。

      在数据分析中,行为指标的反应时为被试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完成判断 任务所需时间的平均值,正确率为被试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正确判断次数占 总次数的百分比;眼动指标的总注视时间、注视次数、首次眼跳潜伏期均 为被试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完成判断任务的平均值2. 6数据处理使用SPSS17. 0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3. 研究结果与分析3.1行为指标分析3. 1. 1反应时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被试类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 (1, 44) =2. 17, p>.05);颜色干扰的主效应显著(F (1, 44) =6. 26, p<.05),有颜色干 扰的反应时高于无颜色干扰;视野位置的主效应显著(F (2, 88) -6.41, P<.01), 11视角、6视角的反应时高于1视角;被试类别与视野位置 之间的交互效应显著(F (2, 88) =3.24, p<.05);颜色干扰与视野位置 之间的交互效应显著(F (2, 88) =3.27, p<.05);其他变量之间的交互 效应均不显著被试类别与视野位置之间的交互效应的简单效应分析发现:(1)对于 聋人被试,不同视野位置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F (2, 44) =0.23, p>.05);对于听力正常人被试,不同视野位置的反应时差异显著(F (2, 44)=28.81, p.05); 11视角时,两类被试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F (1, 44) =0.01, p>. 05 )o颜色干扰与视野位置Z间的交互效应的简单效应分析发现:(1)有颜 色干扰时,不同视野位置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F (2, 90)=2.17, p>. 05); 无颜色干扰时,不同视野位置的反应时差异显著(F (2, 90)=8. 13, p. 05); 11视角时,有无颜色干扰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F(l, 45)=1. 66, p>.05)o3. 1.2正确率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被试类别的主效应显著(F (1, 44)二10.77,P. 05);视野位置的主效应显著(F (2, 88) =11.21, p<.01), 11视角、 6。

      视角的正确率高于1视角;被试类别与视野位置之间的交互效应显著(F (2, 88) =4. 27, p<.05);其他变量之间的交互效应均不显著被试类别与视野位置之间的交互效应的简单效应分析发现:(1)对于 聋人被试,不同视野位置的正确率差异显著(F (2, 44) =9. 79, p. 05)o(2) 1视角时,两类被试的正确率差异显著(F (1, 44)二10.85, p. 05)o3. 2眼动指标分析3.2. 1总注视时间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被试类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 (1, 44) =0.159, P>.05);颜色干扰的主效应显著(F (1, 44) =9. 44, p<.01),有颜色干 扰的总注视时间高于无颜色干扰;视野位置的主效应显著(F(2, 88)=3. 33, P<.05), 1视角、6视角的总注视时间高于11视角;颜色干扰与视野 位置之间的交互效应显著(F (2, 88) =3.23, p<.05);其他变量之间的交互效应均不显著颜色干扰与视野位置之间的交互效应的简单效应分析发现:(1)有颜 色干扰时,不同视野位置的总注视时间差异显著(F (2, 90)=4. 27, p. 05)o(2) 1视角时,有无颜色干扰的总注视时间差异显著(F(l, 45) =9. 97, P.05); 11视角时,有无颜色干扰的总注视时间差异不显著(F (1, 45) =1.27, p>. 05)o 3.2.2 注视次数多因索方差分析显示: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