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民族中学2020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
9页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民族中学2020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亚洲国家地区贸易发展情况预测表明,到2030年,亚洲的经济将会超过美国和欧盟的总和,所占世界GDP的份额将从30%增加到40%以上区域内贸易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再加上GDPG(实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高增长率,可能会使这个地区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区域集群亚洲仍然引领着整个世界经济的复苏全球危机凸显了地区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于亚洲太平洋而言,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支持国内需求从而保证区域内的持续增长中国以及亚洲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如在设施改善、政府激励方面进行投资来提升国内消费、进口量,进行财政改革,以及进一步促进交换率的灵活性在2013年,中国已经超过了日本,并成为了区域内最大的第三方物流市场中国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亚洲内贸以及国内活动导致的贸易增长摘编自《2014年全球物流市场报告》罗兰贝格)材料二: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材料三:我国快递业呈飞速发展态势,农村电商潜力巨大,国务院提出“快递下乡”战略,快递企业向下向西发展在农村电商和政策助力下,农村快递量将迎来较快增长。
另外跨境电商有望成为快递行业增长的新动力当前国内的消费结构进入了改革升级的关键阶段,从标准化、大众化进入到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国内部分商品的供给端无法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这种国内外需求缺口会保持下去,成为推动跨境进口增长的内在动力跨境电商中出口的比例超过80%,成为拉动国内商品出口的动力之一,获得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电商依旧是驱动快递增长的核心动力,在消费碎片化、农村网购渗透率提升以及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下,预计未来三年快递行业仍将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长 (摘编自《2017年中国快递行业前景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材料四:当前我国快递业迅猛发展,已经连续6年保持约50%的爆发式增速但高速发展带来了企业管理及行业治理能力水平跟不上行业发展速度的问题,离消费者的期望和现实需求尚有差距比如,春节过后,圆通快递公司在北京的个别末端网点出现运营异常、包裹积压无人派送等情况,造成消费者不满目前快递发展过程中暴露的诸多问题,反映的深层次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末端服务问题有待系统性解决,快件延误、投递服务不规范等问题仍然存在;信息科技应用水平不高,智能终端、自动分拣、机械化装卸、冷链快递等技术装备研发应用不足,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行业人才建设相对滞后,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升,快递员流动性大。
群众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粗放式发展的快递业已经到了亟须转型升级的时候了一方面,稳步推进快递条例立法,积极参与电子商务立法,推动快递服务纳入立法内容同时,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认真开展快递服务质量评价,积极化解消费纠纷矛盾,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国家邮政局已建立包括局长信箱、消费者申诉、满意度调查、舆情监测等多种手段在内的用户反馈体系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02月28日《快递行业发展快问题多,多举措推进行业治理》)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球危机凸显了各地区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保证区域内的持续增长,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B.跨境进口增长的内在动力是国内部分商品的供给端无法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而形成的国内外需求缺口C.我国快递业呈飞速发展态势,预计未来三年快递行业仍将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长,增长率超过美国D.我国快递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说明粗放式发展的快递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16年我国快递行业收入近4000亿元,2006年到2016年十年间,收入逐年上升,增速平稳。
B.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5.4万亿,2016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2.6万亿元,同比增长30% C.从材料二的数据统计看,2016年快递业增长态势强劲,行业增长仍有较大空间,完全因为农村电商潜力巨大 D.国家邮政局已建立了多种手段在内的用户反馈体系,这就完全能解决消费者对运营异常或包裹积压等情况产生不满的问题9.根据材料,请简要谈谈面对快递行业暴露的问题,今后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参考答案:7.C(“增长率超过美国”于文无据8.B (A项,增速2012到2013年下降,2014到2015年也下降,不平稳C项从材料二的数据统计看不出因为农村电商潜力巨大,材料二只提供了跨境电商的数据完全因为”说法片面D不能完全解决消费者不满的问题,说法太绝对9.①设施改善、政府激励方面进行投资来提升国内消费、进口量,进行财政改革,以及进一步促进交换率的灵活性②提高信息科技应用水平,重视技术装备研发应用,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也有待提升③稳步推进快递条例立法,积极参与电子商务立法,推动快递服务纳入立法内容同时,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认真开展快递服务质量评价,积极化解消费纠纷矛盾,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每点2分,酌情给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漫谈“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品格赵建成 孔子在后世被尊为圣人,享有至上的尊荣,然而在其所生活的时代,他却是处处碰壁,甚至发出了“知我者其天乎”的感慨《论语》记录了时人对孔子的评价: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这个晨门与《论语》中其他的隐士都是勇于避世、果于忘世的知其不可而不为者晨门对孔子的评价虽在一定程度上含有一些讥诮的意味,是对孔子的否定,但对孔子的认识却十分深刻,非常准确地概括了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即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又具有悲剧美的意蕴孔子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为的是实现他的政治理想而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时代,他的政治主张并不为各国当政者所采纳,因此这只能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伟业但孔子并没有放弃,靠的就是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孔子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原因之一也正是这种精神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它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原始先民时期,是对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神话的一些著名篇章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可以看作这种文化品格的最早源头。
这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反映的却是中国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质,可以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先声 然而,这种文化品格的确立是由孔子完成的,是他为之注入更为深厚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具体的行动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一种文化自信孔子为匡人所困,他说,文王去世后,周代的文化不都体现在我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后来的人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若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可见,孔子是以文王、周公的继任者自居的,这既为他提供了自信的力量,也使他的内心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于孔子而言,他的一切行动不是建立在预判了结果的基础之上的,而是从他所信奉的道德标准出发,去做他该做的事当然在做之前,他可能已经预见了事情的结果,但这并不会影响他应有的行动陈成子弑其君齐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鲁哀公而请讨之哀公命其告夫季孙、孟孙、仲孙三子孔子又告夫三子,不可两次“告”的结果,孔子是早就知道的,但“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子路也曾经说过,君子出仕,要尽其应尽之职责,而其政治主张行不通,早就知道了这种对于形势的认识,应来自孔子 为与不为,都是一种人生选择,但孔子所确立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是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
朱熹《论语精义》曰:“……夫可不可在天,而为不为在己圣人畏天命,故修其在己者,以听之天,未尝遗天下圣人亦不敢忘天下虽知其不可,得不为哉?”宋钱时《融堂四书管见》卷七亦云:“知其不可而不为者,晨门之所以贤;知其不可而不可以不为者,夫子之所以圣晨门但知晨门,而不知夫子之为夫子者也他们都看到了这种文化品格的可贵之处与重大意义 孔子之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众多优秀的代表人物身上集中体现出来屈原和文天祥便是其中尤为特出者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诗句是他们高洁品格、高尚人格的光辉写照他们的言行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突出表现,尤其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亡的重大关头,起到了重大的精神支撑作用,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影响深远 今天,“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摘自2014年9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1.下列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确立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这种品格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B.“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他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重大的影响,靠的就是这种精神C.孔子之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被众多优秀的代表人物继承,特别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亡的重大关头,起到了重大的精神支撑作用 D.“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起源于上古时代,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正是这种文化品格的前奏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晨门讥诮孔子,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孔子;但他说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也褒奖了孔子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B.“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反映了上古时期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质,是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因而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C.孔子在做他认为该做的事情前一般都能根据形势预知最后的结果,但在“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内驱下,他也绝不退缩D.宋代钱时认为晨门“贤”在“知其不可而不为”,但晨门不了解也不可能像孔子那样“知其不可而不可以不为”,因而晨门成不了“圣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直到今天,仍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B.孔子在其所生活的时代处处碰壁,主要原因是他总以文王、周公的继任者自居,他的自信使各国的当政者感到了威胁,从而不敢接纳他C.对于“为”与“不为”,孔子不是站在个人得失上所作出的功利性选择,而是“听命于天”,“不敢忘天下”,因而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 D.孔子的一切行动都不计后果,只要符合他所信奉的道德标准,即使在做之前明知会失败,他仍会毫不动摇,这也正是其人生悲剧所在参考答案:1.B(原文说孔子不放弃其政治伟业“靠的就是这种精神”;而题目中表述的对象是“孔子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这种精神”则只是原因之一2.D (A“也褒奖了孔子……的精神”错,原文是“非常准确地概括了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B项“因而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强加因果关系C项是孔子在做之前,可能已经预见最后的结果,而不是一般都能预见3.C(A“仍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错,应为“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B“使各国的当政者感到了威胁,从而不敢接纳他”错,应为“他的政治主张并不为各国当政者所采纳”D“孔子的一切行动都不计后果”错,孔子行动不预判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