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残疾人观念的调查报告.docx
7页对残疾人观念的调查报告摘要:本次调查在我国残疾人数目众多的背景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人们对残疾人的观念进行了综合性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人们总体上对残疾人抱有理性和包容的态度,但是由于缺乏特殊教育知识以及社会上对残疾人的刻板印象,导致人们对残疾人的观念存在误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尝试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 残疾人 观念 调查一、调查背景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残疾人总数为 8500 多万人其中视力残疾 1263 万人,听力残疾 2054 万人,言语残疾 130 万人,肢体残疾 2472 万人,智力残疾 568 万人,精神残疾 629 万人,多重残疾 1386 万人这庞大的残疾人群体,理应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然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残疾人的观念又是如何呢?著名的残疾人作家、福利事业家海伦·凯勒曾经说过:最使盲人感到重压的并不是目盲本身,而是明眼人对他们的态度诚然,如果人们对残疾人抱以歧视的态度,那这种态度将直接影响残疾人的成长与社会生活,同时也无形地压抑着残疾人自强、自立与社会参与意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扶弱、济困、助残的传统美德 《周礼》中有“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的思想。
儒家思想主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孟子提出“仁爱” ,墨子提出“兼爱”的思想观点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残疾人观的宝贵思想财富但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残疾扔被看成是“天意” ,是“前世作孽”的“因果报应” ,残疾人往往被视为“废人” ,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在这种观念统治下,广大残疾人备受压迫和歧视,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尽管历朝、历代都曾有过某些救助残疾人的举善,但这些并非是社会的主流新中国建立,苦难深重的残疾人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救,开始走向新生活社会对残疾人的认识也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开始得到承认和尊重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残疾人主要被视为同情和照顾的对象,平等参与社会的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二、调查对象与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在网上发放问卷收集资料,然后使用 SPSS 进行基本统计分析本次调查共收集问卷 86 份,其中有效问卷 76份(有效率为 88.4%)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为:男 28 人(36.8%) 、女 48 人(63.6%) 其中学生 55 人(72.4%) 、公司职员 7 人(9.2%) 、专业人士(如教师、医生、律师等)3 人(4%) 、自由职业者 3 人(4%) 、其他 8 人(12%) 。
三、调查分析(一)在“您心中的残疾人是什么”这一问题中,53%的人认为残疾人是指身体上有残疾的人,42%的人认为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人是残疾人,3%的人认为心理有缺陷的人是残疾人而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 1990 年 12 月 28 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条的规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所以大部分人对残疾的看法还是存在误解的二)而在“您对残疾人生活是否了解”这一问题中,63%的人表示只在新闻中了解过,22%的人不了解,只有 11%的人专门了解过,2%的人表示不关心无所谓反映出政府在残疾人相关知识宣传力度方面的不足,而且人们也没有接受跟特殊教育相关的知识三)48%的人“您是否认为正常人做的事残疾人大部分做不来”对这一问题表示不一定,23%的人表示肯定,27%的人表示否定说明人们对残疾人存在片面的认识,对残疾人了解不足四)由下图可知,50%的认为残疾人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而 13%的认为残疾人没有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36%的人表示不清楚,反映出人们对残疾人的态度是理性和宽容的,对残疾人自身能力表示肯定。
选项 比例是的 50%不是的 13.16%不清楚 36.84%(五)在“如果有机会您是否愿意和残疾人做朋友甚至结成恋爱关系”这一问题选项 比例十分愿意,认为残疾人与正常人并无区别 9.21%可以做朋友但不会谈恋爱 40.79%视情况而定 44.74%一定不愿意 5.26%据上表数据可得,只有 9.21%的人们的回答是十分愿意,认为残疾人与正常人并无差别;有 40.79%的人觉得可以和残疾人做朋友,但不会和他们谈恋爱;还有一些人认为要视情况而定,占 44.74%;而坚定地不愿意者只占5.26%由此可知,人们在对是否愿意和残疾人做朋友甚至结成恋爱关系这个问题上的态度还是很宽容及理性的六)在“如果有时间您是否愿意每周或每月到特殊学校或福利院等地方做义工”这一问题选项 比例十分乐意 38.16%愿意却不会每月都去 57.89%不愿意 3.95%由表可知,有 38.16%的人表示十分乐意;只有 3.95%的人不愿意;而有超过一半的人都表示愿意去特殊学校或福利院等地方做义工,但并不会每月都去,这可能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有关,使人们没有过多的空闲时间4、结果与讨论首先有部分人专门了解过残疾人的生活,大多数人认为残疾人还是有一定的自理能力,认为他们还是在为自己的生活在努力改善,并且他们还是会有一定的社会贡献,其次部分人表示愿意去关注残疾人,在大街上碰到了残疾人也有人愿意去伸出援助之手,如果有时间也愿意去做志愿者帮助他们,认为他们应该接受教育,并且教育程度越高,对就业更有帮助,但是自身的积极性也有大的影响,并且愿意和他们一起创业。
但是认为他们的生活环境并不尽人意,来源也仅仅靠政府的补贴或者亲友资助最后,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第一人们对残疾人的正确认识存在误解,大部分人认为身体残疾就是残疾人,但是一些听力,智力残疾的也属于残疾人第二,由于缺乏相关残疾人的知识,大部分人认为残疾人不能或不一定像正常人一样做事情,反映出我国相关教育知识的缺乏第三,大众对于社会对残疾人的看法存在片面认识,主要原因可能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残疾人群体有刻板印象,忽略了残疾人受到的来自国家政策和社会公益团体的支持和帮助,反映出社会对此方面宣传的欠缺5、建议第一,正确认识残疾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残疾人与全国人民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至关重要, “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缩小残疾人事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使残疾人参与机会增多,参与范围扩大,自身素质提高,生活状况改善 ”这是我们时代的要求因此,政府对残疾人相关知识宣传的越深入,越有利于思想认识问题,所以,政府在这方面要做更多的事情,以便更好地解决人们对残疾人的歧视、偏见和陈腐观念问题第二,数树立正确残疾人观念,帮助健全人与残疾人形成良好社会关系。
政府通过对残疾人观的宣传和教育,可以使健全人和残疾人彼此间沟通思想,建立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个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附录:1:您的性别?○ 男○ 女2:您的职业是?○ 学生○专业人士(如教师,医生,律师等)○自由职业者○工人○公司职员○商人/雇主○小商贩/个体户○事业单位/公务员/政府人员○家庭主妇○农民○无业○其他3 您心中的残疾人是指?□ 身体上有缺陷的人□ 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人□ 心理上有缺陷的人4:您对残疾人生活是否了解?○ 专门了解过○ 只在新闻中了解过○ 不了解○ 不关心无所谓5:您是否认为正常人做的事残疾人大部分做不来?○ 是○ 否○ 不一定6:您觉得您需要去关心关注残疾人吗?○ 需要○ 不需要○ 与我无关○ 无所谓7:您认为残疾人士的经济来源有哪些?(多选)□ 政府补贴□ 公益慈善组织□ 亲友资助□ 社会募捐□ 其他8:您觉得他们的生活环境大多数是怎样的?○ 简陋脏乱的房屋○ 旧楼破房○ 远离人群的地方○ 繁华市区的漆黑角落○ 干净明亮的屋子○ 装饰温馨的屋子○ 装饰华美的屋子9:当看到大街上的有肢体残缺,衣衫不整的人,您会怎样做?○ 赶紧走开,避开他们○ 走上前去,给点吃的或者钱○ 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保持距离,拨打社会救助10:您觉得残疾人是在很努力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吗?○ 是的○ 不是的○ 不清楚11:如果有机会您是否愿意和残疾人做朋友甚至结成恋爱关系○ 十分愿意,认为残疾人与正常人并无区别○ 可以做朋友但不会谈恋爱○ 视情况而定○ 一定不愿意12:如果有时间您是否愿意每周或每月到特殊学校或福利院等地方做义工○ 十分乐意○ 愿意却不会每月都去○ 不愿意13:您认为现在的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大多数是怎样的?(多选)□ 对残疾人包容度不够□ 残疾人正当权利受到侵犯□ 对残疾人不冷不热□ 无视残疾人的存在□ 对残疾人关心照顾□ 其他14:您认为受教育程度对残疾人就业有怎样的影响?○ 影响很大,受教育程度越高、知识越丰富,越容易找到自己满意且高薪的职业○ 有一定影响,但残疾人自身是否积极就业影响更大○ 有一定影响,但整体就业形势是否良好对残疾人就业有更大影响○无太大影响,残疾人受自身条件所限,即使受教育程度再高,也有不能做的工作15:如果有条件,您愿意和残疾人一起创业打拼或帮助残疾人创业吗?○非常愿意,他们和我们一样可以创业○愿意,可以试试○不愿意,感觉不靠谱16:您有什么看法关于残疾人(如法律,政策,福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