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12页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模拟测试卷答卷须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想,下列对宏观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间间隔增大B.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C.氧化汞受热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分三层,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B.金属都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为金属C.在化学反应中。
CO和H2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CO和H2都具有还原性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一定是中和反应4.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下列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丁烷具有可燃性B.丁烷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C.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5.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铜 B.氦气 C.氯化钠 D.金刚石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硫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7.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病症是( )A.贫血 B.夜盲症 C.骨质疏松 D.甲状腺肿大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锰的有关信息,其中认识错误的( )A.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B.锰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锰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5个电子D.锰原子质量为54.949.北京是极度缺水的城市,下列做法在生活中应该大力倡导的是A.用流水洗碗、洗菜 B.少喝水以节约用水C.使用节水龙头 D.用大量自来水冲厕所10.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B.由图a可知,火柴头斜向下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由图b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CO2灭火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11.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C. 加热液体 D. 滴加液体12.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环保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只有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B.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是储量较少的非金属的统称C.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水能、太阳能、地热能、可燃冰等D.废旧电池中含有铅、镍、镉、汞等,如果将其随意丢弃,这些金属渗出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有关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1为简易净水装置,其中活性炭起_____________作用。
2)比较图2和图3两个实验中水的变化,用分子的观点分析其不同点:____3)水和双氧水(H2O2)都含有相同的元素,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___14.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选填序号),你对此发生装置应做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装置B 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若选用装置C代替B,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进行铁丝燃烧实验常选用排水法收集O2,选择这种收集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和________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当装置中装满水后,氧气从____________(填“b”或“c”)端通入4)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二氧化碳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②实验室用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
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_(选填序号)15.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图I中和图E中仪器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2)E试管盛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3)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4)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②_____5)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任写一点)16.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1)A中现象: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______;(2)B、C两实验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燃烧过程中,火焰颜色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3)D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______________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可能存在的原因是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碳酸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补钙剂其化学式为(CaCO3)请计算有关的问题1)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3)250克碳酸钙能补充多少克的钙元素_____?18.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化学式)就会患坏血病,哥伦布探险时的许多船员就因此而死亡,如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你回答:维生素C(白色)化学式: 每片,含一日**次,每次2片,饭后服用若发黄请勿食用!(1)“”中含有________种元素;(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许多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回答下面的问题:(1)写出红磷、镁带和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①红磷燃烧:___________;②镁带燃烧:___________;③石蜡燃烧:___________2)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比较上面三个反应,写出它们的相同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两点即可);上面三个反应也有一些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反应与另外两个反应的不同之处: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两点即可)。
2022-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答案解析】A、水变为水蒸气分子间隙变大,正确;B、干冰升华是分子间隙变大,体积不变,错误;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组为新分子,正确;D、花香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在远处才能闻到花香,正确2、B【答案解析】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A不正确;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B正确;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分三层,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C不正确;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D不正确3、C【答案解析】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中子也不显电性,错误;B、溶液也可以导电,错误;C、在化学反应中.CO和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CO和都具有还原性,正确;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可以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错误4、B【答案解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别从宏观及微观进行分析解答。
题目详解】A、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为丁烷(C4H10),故丁烷具有可燃性,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丁烷为分子构成的物质,应该说每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故B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C、C4H10中含有C、H两种元素,故从宏观上来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一个C4H10含 有4个C,10个H,故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式的意义的掌握,属于识记类知识,但应该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分别从宏观与微观及组成与构成的区别上去进行理解当描述分子由原子构成时一定要注意分子与原子的数量对应关系5、C【答案解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题目详解】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6、C【答案解析】A、铁丝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木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7、C【答案解析】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A错误;B、人体缺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故B错误;C、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钙会使人患骨质疏松,故C正确;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D错误8、D【答案解析】A. 锰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为25,选项正确;B. 由锰元素的名称带“钅”字旁可知,锰属于金属元素,选项正确;C. 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锰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5个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