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 预习单.docx
45页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一、长度单位1 认识厘米和米(1)预习指南: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在zài最zuì长chánɡ的de后hòu面miàn画huà“”2.教jiào材cái第dì2页yè例lì1(1)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例如:石头有( )庹宽 这块布有( )拃长 竹竿有( )个脚长(2)用拃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我的发现:量的都是课桌的长,测量的结果( )3)操作感悟:不同人的拃的长短可能不同,用它作为长度单位去量物体的长度,就会出现不同的测量结果要想得到同样的测量结果,就需要统一( )3.教jiào材cái第dì3页yè例lì2(1)( )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上的( )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如图:厘米可以用( )表示2)食指宽大约 田字格宽大约 图钉的长大约 我发现: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作单位4.教jiào材cái第dì3页yè例lì3测量纸条的长度时,把尺的刻度( )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 ),说明纸条的长度是( )厘米。
6.填tián一yi填tián每日口算25+30= 56+4= 78-9= 43+8= 58-40=96-70= 50-7= 64+7= 25+5= 32-8=2 认识厘米和米(2)预习指南: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米和厘米间的关系是:1米=100厘米1.在zài括kuò号hào里lǐ填tián上shànɡ合hé适shì的de答dá案àn ( )厘米 ( )厘米2.教jiào材cái第dì4页yè例lì(1)用厘米尺量黑板,引出米尺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 )作单位米可以用( )表示2)生活感知1米的长度上二年级的小朋友,两臂伸开的长度大约是( );一把米尺的长度是( )3.教材第4页例5观察米尺可以发现,米尺上共有( )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 ),一共有( )个1厘米,所以1米=( )厘米4.想xiǎnɡ一yi想xiǎnɡ,填tián一yi填tián一条彩带长1米,小丽用一把长20厘米的尺子量,量了5次正好量完,这条彩带长( )厘米,也就是1米=( )厘米5.量liánɡ一yi量liánɡ,填tián一yi填tián。
大约( )拃是1米 大约( )步走1米6.圈quān出chū合hé适shì的de答dá案àn比1米长比1米短 比1米高比1米矮 比1米长比1米短 7. 在zài( )里lǐ填tián上shànɡ合hé适shì的de长chánɡ度dù单dān位wèi马高约2( ) 蜜蜂身长约2( ) 字典约厚3( ) 房子约高3( )每日口算45+4= 45+20= 7+52= 30+24= 35+4=42+30= 32+9= 25+60= 52-7= 83+6= 3 认 识 线 段预习指南: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1.下xià面miàn的de物wù体tǐ分fēn别bié长chánɡ多duō少shao厘lí米mǐ?铁钉长( )厘米 树叶长( )厘米2.教jiào材cái第dì5页yè例lì6(1)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 )2)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 )3)如下图,像这些图形都是( )观察可以发现:线段都是( ),有( )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4)量出上面三条线段的长度,写段下面的括号里3.教材第6页例7画法一:先确定一个端点,再把尺子的刻度( )与端点对齐,从刻度0开始沿尺子画到刻度( )的地方,标出右端端点画法二:先在纸上对应刻度( )和刻度( )各画一个点,再沿尺子把这两个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一条( )厘米长的线段4.下xià面miàn哪nǎ些xiē是shì线xiàn段duàn?在zài括kuò号hào里lǐ画huà“” ( ) ( ) ( ) ( )5.画huà一yì条tiáo比bǐ9厘lí米mǐ短duǎn4厘lí米mǐ的de线xiàn段duàn6.我wǒ来lái判pàn一yi判pàn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1)线段有一个端点 ( )(2)线段不能测量出长度 ( )(3)凡是有两个端点的线都是线段 ( )(4)数学课本封面上的4条边都可以看作线段 ( )每日口算56+40= 4+53= 43+40= 51+20= 5+21=60+11= 35+7= 66-30= 4+54= 32-4=4 解 决 问 题预习指南:选择长度单位时,可以利用数据和单位相结合的方法来判断;也可以借助参照物以及自己身边的一些“尺子”做标准。
1. 量liánɡ出chū下xià面miàn线xiàn段duàn的de长chánɡ度dù ( )cm ( )cm ( )cm2.教jiào材cái第dì7页yè例lì8(1)要解决什么问题?判断旗杆高13( )还是13( )?(2)怎样解答?方法一:结合身边的“尺”进行判断大拇指的宽度大约是1( ),一拃的长度大约是13( ),旗杆不可能这么矮,所以旗杆的高度应是13( )方法二:借助参照物判断看图可知,小朋友的身高大约是1( )多一些,( )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所以旗杆的高度应是13( )高3)解答合理吗?验证上面结果的合理性,可以根据身边的事物来推理一支新铅笔的长度都不止13( )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 )3. 根ɡēn据jù生shēnɡ活huó实shí际jì在zài括kuò号hào里lǐ填tián上shànɡ厘lí米mǐ或huò米mǐ1)教室的长大约是( ) (2)一本书长约是21厘米还21( )4.在zài括kuò号hào里lǐ填tián上shànɡ厘lí米mǐ或huò米mǐ宽60( ) 长1( ) 长28( )5.下xià面miàn的de长chánɡ度dù单dān位wèi对duì吗mɑ?把bǎ不bú对duì的de改ɡǎi正zhènɡ后hòu写xiě在zài括kuò号hào里lǐ。
1)数学书长26米 ( )(2)灯管长50厘米 ( )(3)房间高3厘米 ( )6.小山羊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新房子,爸爸量得新房的门高78厘米小山羊的身高是60厘米,妈妈比小山羊高10厘米,爸爸比妈妈高10厘米请你帮它们算一算,新房子的门合适吗?每日口算27+8= 85+9= 42-5= 63+6= 26+40=56-6= 42+8= 90-5= 73-8= 82-50=二、100以内的加法(二)1 不 进 位 加预习指南: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或两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的结果就写在得数的那一位上1.直zhí接jiē写xiě得dé数shù20+70= 60+20= 50+40= 30+50= 20+60=30+20= 60+30= 30+40= 10+60= 20+40=2.教jiào材cái第dì12页yè例lì1(1)已知信息:二(1)班有( )人,还有( )位带队老师所求问题: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2)要求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就要把学生人数和带队的老师人数合起来,用( )法计算,列式是 。
(3)探究35+2的计算方法方法一:口算 35+2,先算( )+( )=( ),再算( )+30=( ),所以35+2=( )方法二:借助小棒,用竖式计算计算时,( )数位对齐,从( )位加起 → 3 5+ 2 → 3 5+ 2 (4)解决问题: 3.教材第13页例2(1)已知信息:二(1)班有( )人,二(2)班有( )人所求问题: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2)要求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就要把二(1)班的学生人数和二(2)班的学生人数合起来,用( )法计算,列式是 (3)探究35+32的计算方法方法一:口算 35+32,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 )=( ),再把十位上的数相加( )+( )=( ),最后算( )+( )=( ),所以35+32=( )方法二:借助小棒,用竖式计算计算时,( )数位对齐,从( )位加起 → 3 5+ 3 2 → 3 5+ 3 2 (4)解决问题: 4.列liè竖shù式shì计jì算suàn。
32+6= 5+43= 24+3= 24+61= 53+22= 37+42=每日口算23+40= 34+23= 32+3= 42+35= 56-7=52+35= 24+61= 34+35= 21+56= 70-5=2 进 位 加预习指南: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法加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1.列liè竖shù式shì计jì算suàn 8 6+ 3 4+5 3 2 4+4 0 5 2+4 62.教jiào材cái第dì14页yè例lì3(1)已知信息:二(1)班有( )人,二(3)班有( )人所求问题: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2)要求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就要把二(1)班的学生人数和二(3)班的学生人数合起来,用( )法计算,列式是 (3)借助小棒,用竖式计算35+374)总结竖式计算方法计算时,( )数位对齐,从( )位加起,( )位相加满十,向( )位进( )5)解决问题: 3.用yònɡ竖shù式shì计jì算suàn。
56+37= 46+24= 29+5= 5 6+3 17 ( ) 4 6+2 14 ( ) ( )+( 1 ) ( )4. 下xià面miàn的de计jì算suàn对duì吗mɑ?对duì的de在zài括kuò号hào里lǐ画huà“”,错cuò的de画huà“✕”并bìnɡ改ɡǎ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