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生因奋斗而精彩.doc

27页
  • 卖家[上传人]:wt****50
  • 文档编号:33311740
  • 上传时间:2018-02-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2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报告文学)人生因奋斗而精彩引 子人生之路,是自己用双脚对全部生命历程的艰难丈量每个人留在身后的深深浅浅的脚印里,都蕴藏着许许多多的故事,蕴涵着许许多多的欢乐与艰辛也许对于一个年仅 40 岁的人谈人生之路,似乎有点过早或者有点肤浅,然而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往往会把一些特殊的人早早地推向社会的舞台,于是蹒跚学步的脚印,艰苦创业的脚印,奋力拼搏的脚印,便也堪称人生经历了今天,当我把这支秃笔直指一个人——一个在当地颇有影响的农村支部书记,去探索他艰苦创业、报效家乡的心路历程的时候,我被他身后那些雄浑激越而又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打动了,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看到了一个拼搏人士披荆斩棘的超凡胆略一)在共和国的版图上,有一个不到万分之二的北方小县,2但它却因为拥有闻名遐迩的释迦木塔而弛名中外,这个小县就是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在应县木塔东南两公里处,有一个叫龙泉的村庄1963 年 4 月,我们的主人公——刘建银就出生在着这里刘建银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在兄妹 5 人中排行老大他的父母亲和兄妹们都是顽强、刻苦、勤奋的人,在那多灾多难的日子里,他们没有被生活的重压所折服,而是挺直腰杆,辛勤操劳。

      刘建银虽然出身贫穷,但生性刚强、聪颖、能干正是这一点成就了他日后的事业和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人生托尔斯泰说过,生活环境的清寒对于一个有理智的人来说是没有任何坏处的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一个最终取得成功的人,大多有一段常人没有过的经历刘建银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但他“历经苦难、痴心不改”刘建银读书时,正是文化大革命的后期,由于家里很穷,勉强读完了高中1980 年,当他以 2 分之差,噙着热泪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应县一中的时候,家里已经是债台高筑,补习就读成了他想都不敢想的奢望于是,他和父亲一道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那几年,放牛、耕地、锄草、扬场、砍柴、掏粪,一个贫困地区农民一生要经历的所有苦力活,过早地降落在他柔嫩的肩上超强度的体力劳动压得他透不过气,却也磨练了他一名将军后人不灭的意志挥汗之余,他面对苍3茫大地细想;星夜之际, 他凝视万籁星空深思终于他琢磨通一个道理,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摆脱贫困唯有自己那个时候,在刘建银心中就凝聚起一股冲劲,他发誓要改变家乡、改变贫穷,这就是他取之不尽的人生动力1981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东风让广大农民的精神为之振奋,刘建银也仿佛看到了光明。

      他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四处探索寻找出路他说:“条条大道通罗马我就不相信,天下如此之大,就没有一条属于我刘建银自己的路 ”这就是刘建银,一位逐渐成熟起来的青年创业者的崇高理想和人生追求1984 年,刘建银一边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一边筹借资金办起了应县第一个青年“食用菌试验基地”为了这个食用菌试验基地,刘建银披荆斩棘、跋山涉水,到外地学习取经;为了这个食用菌试验基地,刘建银一整天一整夜地在大棚里蹲守观察就在这一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苍天不负有心人刘建银的食用菌栽培终于取得了成功第一批蘑菇上市了,毛收入 1082.53 元这就是刘建银淘得的“第一桶金”,相当于当时 12000 斤玉米的产值,相当于一户农民三年的总收入也许“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4就在“平菇开伞”、 “香菇上市”食用菌栽培喜获成功、初见成效的时候,一场肆虐的暴雨,摧垮了原本就不太坚固的栽培棚面对眼前的一片狼籍,刘建银落泪了本钱、资金,资金、本钱,在他的脑海里一个劲地打转擦干眼泪,他毅然告别年迈的父亲,扛着破旧的行李,顶着霏霏冷雨,来到了远离家乡 100 公里外的左云县小煤窑打工自古英雄多磨难,不经风雨无彩虹。

      在小煤窑打工,刘建银啥活累他干啥,为的是多挣几个钱拉煤,拉着千余斤一车煤,行走在坑洼不平的坑道上,两腿直打哆嗦,豆大的汗珠一瓣一瓣四下里溅……运坑木更是艰辛,踩着坑里齐膝的积水,扛着小脸盆粗、超过体重近一倍的木头,一趟又一趟地往下运手上打起了血泡,血水、汗水、还有坑道滴落的井下水浸透了全身,累得精疲力竭,却又不能停下来歇息因为一歇下来,就会被井下嗖嗖的冷风冻僵那冷风就像鞭子一样,抽得人必须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转苦力钱尽管万分难挣,但他终于有了自己的一点积蓄这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左云县城关乡食用菌厂的筹建工作,并被聘为厂长于是,他带领全厂员工,艰苦创业,使食用菌厂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上升就在食用菌厂生意兴隆、如日中天的时候,他毅然辞去了厂长职务,5决定南下广州、深圳闯天下当时,有不少人对 他的举措不理解,特别是 他的父亲,听说 他辞了厂长职务,把 他大骂了好几天但是, 他的心里最清楚,厂长虽是个“官”,但终究是个“工仔头”,食用菌厂生意再兴隆,但终究难以惠及家乡的人特别是在担任厂长期间, 他有机会接触到四面八方的客商,也看到了南方沿海地区的兴旺与发达于是, 他才决定:南下打工,偷取真经,完成积累,造福乡亲。

      在南下的三年里, 他是个不受欢迎的“打工仔”,每到一处, “偷经”成功后,就再也不愿干下去了总是“跳槽”、炒老板的“鱿鱼”,这期间, 他进过 12 家企 业,搞过建筑、也做过电器,还摆过地滩,搞过推销吃的苦自不必说,单就受人嘲弄、上当受骗的经历,就足够他琢磨一辈子、谨慎一辈子1993 年, 刘建银毅然返回家乡,在县城开了一家“水产行”,他本着“服务第一、信誉第一、质量第一”的经营宗旨,把生意越做越大到 2000 年, 他的“ 同风水产行”已成为全县以及周边地区人人皆知的“金字招牌”一些他上学时的同学、朋友先后被 他领进了企业,或自己搞起了经营后来,他的资产达到一百多万,拥有了自己的楼房和小汽车二)6沧海桑田,大浪淘沙;强兴弱衰,优胜劣汰刘建银是个“不安分”的人,在经营水产行的同时, 他又先后到“伊利”、“蒙牛”集团、寿光、华西等地考察,力求想寻找一条让全村乃至全县人民共同富裕起来的金光大道2001 年, 他将 2万余字的考察报告及发展设想呈送给县、镇两级领导,引起了县、镇领导的高度重视,同时得到了全村群众的赏识生命轮回,万物在风雨中得到升华;真情似火,党性在实践中接受历炼2002 年,新年的钟声刚刚敲过,这钟声对刘建银来说,分明是家乡的呼唤,分明是催征的战鼓。

      这年春天,他重返故土,担任了龙泉村党支部书记说起龙泉村,那可是个让人欢喜让人愁,让人感慨让人忧的复杂村,龙泉村的人敢爱敢恨、敢干敢闯五十年代,龙泉村曾被国务院授予“太阳村”的光荣称号,周恩来总理亲自为他们村授过匾然而前几年,由于种种原因,村子瘫痪了、人心痪散了、风气搞乱了,打架斗殴杀人的、告状上访闹事的层出不穷那几年,龙泉村告状是“大告三六九,小告天天有”,从镇告到县、从市告到省,一告就是十年,十年告状不止龙泉成了远近闻名的告状“专业村”、领导头疼的“大乱村”干部没人想当、没人敢当,有四年,竟然没有支部书记 人生,在每一个转折点都需要选择,因为机遇和命运需要把握刘建银之所以在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了重返龙泉,用他的话来说:“我的根在龙泉,我发誓要让这片土地改变面7貌 ”刘建银担任村支部书记,虽然镇领导放心,村群众欢迎,但也有反对派当时最大的反对派是“两老” “两老”是谁?一个是他老子,一个是他老婆他老子和他老婆结成统一战线,老婆哭,老子骂,非让他辞职不可他老婆骂他是个“铜货”, “放着这么好的买卖你不做,放着那么多的票子你不赚,非要当那个什么破支书现在咱们村里是穷得叮当乱响,你回村没有一疙蛋的贴,才日怪了”。

      他爹说:“你千万别回来当村支书,咱村的情况爹最清楚 ,村委 穷得好像懒哈蟆进了羊圈 ——招毛没毛,攒粪没粪你当这个村支书图个啥?再说,那些告状头头都不是省油的灯,个别‘ 灰人’不是和你要权,就是和你要利,你拿啥顶挡这些灰人?”也有个别人说风凉话,说:“这个家伙大概城里的买卖不好做了,想回村捞一笊篱稠的哇 ”思,责任的使然;行,事业感驱使面对“两老”的责难,面对各种风凉话,刘建银没有退怯他在日记中写道:“人是故乡的亲,月是家乡的明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就是把头掖在裤腰带上,也要带领父老乡亲们走出泥沼,奔上文明富裕的小康之路”他坚信,只要相信党的领导,充分依靠群众,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地上一定能写出“争气篇”,龙泉村一定会走出“泥沼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刘建银爱龙泉这片土地,更爱8这里纯朴、憨厚、豪爽的群众刘建银担任龙泉村支部书记的第一天晚上,辗转反侧,彻夜未眠他苦苦思考龙泉上访成风,村民贫穷落后的症结所在,寻找改变这种落后状况的妙计良策第二天,他就“祁大爷家”、 “孙叔叔家”地“串门”,召集老党员,老干部开座谈会,向群众问计问策娃呀!你能回来,咱全村人高兴着哩这几年,大家伙盼呀盼,盼的就是能站出一个人,把大家伙聚起来,领着大家伙往富处走,往好处走。

      ”老支书刘望泉的话更坚定了刘建银的信心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刘建银意识到龙泉人越告越乱、越闹越穷已经尝到苦头,干群之间缺乏沟通的不理解、村务管理日积月累的不规范,只是告状的“导火线”,根源还是一个“穷”字如何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如何带领群众走上共同富裕之路,让群众看到希望,才是打开局面的“金钥匙”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容易和群众沟通的切入点呢?刘建银认为,发展是龙泉最大的政治,稳定是龙泉最大的先进性关键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思路,改变发展方式而撬动龙泉经济社会发展的支点,就是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经过深思熟虑,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花钱向群众买点子当时,村里实在是太穷了,背负着 120 万元的外债为了搞好这次活动,刘建银自掏腰包 3000 多元,购买回了彩色电9视机、高级饮水机、铁锹等各类奖品 100 余件他亲自登门向群众发放有奖征集意见卡 700 多份2002 年 3 月 11 日这一天,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的龙泉村,终于迎来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好日子虽然时令已经是春天了,但依然春寒逼人,而村里却到处飘荡着春天的气息装点一新的村中央大舞台,红旗飘飘,人头攒动。

      一幅红底白字的会标横挂在舞台中央,上面写着“振兴龙泉有奖征集好建议活动”,格外醒目文艺演出队伍演奏着欢快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令人鼓舞的乐曲在这次征集意见活动中,群众把积淀在心里多年的想法、看法和许多好建议、好点子都毫无保留地写在了上面,共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 1000 多条刘建银采取现场抽奖的办法对评出的好建议进行了奖励在这次活动上,刘建银把群众特别关注的“财务公开、机井承包问题、学校问题、村务公开问题、宅基地问题、计划生育问题、干部不廉洁问题和水利设施、治安恶化”等九个群众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并对群众作出了公开的承诺妙棋一着,满盘皆活有奖征集好建议活动,不仅征集到了好意见和好建议,更重要的是心和农民贴近了、沟通了,还了农民一个明白,给了群众一个希望通过这次活动,群众气顺了,干部腰硬了10(三)刘建银说:“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不为人民谋利益,就不配当共产党的干部 ”手中的权力干什么?人生的哲学是什么?刘建银用自己的言行回答了这个严肃的命题他用燃烧的生命实践着那份崇高,用自己的形象塑造着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2002 年的春天,正赶上国家环京津风沙源的治理项目全面启动,刘建银把第一个目标锁定在建设“万亩生态森林公园”上。

      他说:“不仅要把万亩生态森林公园建成生态工程,更要建成国家得绿、群众得利的增收工程 ”思路确定了,实施时却遇到了困难要实现大面积的退耕还林,就必须得到群众的同意认可,而现实中,有的群众愿意退,有的群众不愿意退,部分群众的思想一时转不过弯面对这种情况,刘建银想:农民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最有效的办法就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进行实实在在的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