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重庆市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46767.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ha****o
  • 文档编号:110716750
  • 上传时间:2020-02-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0.73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铜梁一中2020级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考试 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第一卷一、选择题:在备选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并涂在机读卡上每题2分,30*2分,共计60分1.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据此得出结论: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实施的是“重商抑农”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A.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正确并有创新B.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C.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D.统治者抑制或重视特定的人群而非特定行业2.1656年,清政府颁布法令,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规定“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并严惩一切“私下诸番互市者”这一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A.沉重打击了海外航运业的发展 B.直接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C.使我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D.导致沿海商民的经济收入锐减3.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B.“率天下……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C.贵金属货币的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4.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

      这反映宋代( )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手工艺的提高和专业市镇兴起C.商帮势力崛起 D.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5.《吕氏春秋·重己篇》记载大力士乌获“疾引牛尾,尾绝力勯(尽),而牛不可行,逆也使五尺竖子引其棬(牛鼻环)而牛恣所以之,顺也”与之大致同时代的是( )A.田庄手工业发达 B.铁农具的使用 C.曲辕犁得到推广 D.郡县制普遍确立6.以下是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 )A.州县集市的密集度北方超过南方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7.“它是自然造化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晶,堪称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瑰宝……为川西平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里的“它”是指( )A.郑国渠 B.井渠 C.都江堰 D.灵渠8.《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天仙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材料(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表达了自耕农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下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东汉 B.南朝 C.隋朝 D.南宋10.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

      这一“工程”是指( )A.隋唐大运河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灵渠11.《唐六典》记载:“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这反映了唐代手工业者( )A.地位优越 B.职业世袭 C.遭受歧视 D.地位低下12.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下列哪个事件的出现( )A B C D13.《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文中的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 B.私田的数量日益增多C.封建生产方式具有优越性 D.私有制兴起14.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说明( )A.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 B.明清官窑的瓷器大量投放市场C.官窑瓷器工艺制作水平越来越高 D.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15.南宋初期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

      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末江南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材料表明从南宋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A.集约经营的出现 B.精耕细作的传承 C.单位产量的提高 D.勤俭精神的发扬16.“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即“商”)皆其末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该言论反映的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是( )A.农商并重 B.农本商末 C.重商主义 D.闭关锁国17.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帛、丝、桑等字,并由此辟生出从“桑”、从“糸”等与蚕丝有关的文字100多个从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商代( )A.种桑养蚕现象开始出现 B.丝织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C.丝、帛等成为主要衣料 D.丝织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18.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的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他们改变原有的轻商观念,涉足商业谋利,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材料中 “角色” 的定位最准确的是( )A.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阻碍者 B.学而优则仕的典型C.明代中后期的早期资本家 D.“离经叛道”的进步思想家19.在世界步入近代时,中国日益落伍的直接原因是( )A.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C.明清时期的闭关政策 D.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20.“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行语。

      如果这一土豪生活在唐朝,不可能成为他显摆资本的是( )A.灌钢法制作的钢刀 B.精美的青铜酒器C.艳丽柔和的粉彩瓷 D.胎质细洁的白瓷21.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 转瞬灰烬, 惟有田者, 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 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 赢十百金, 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B.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D.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2.“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重农抑商 B.土地兼并严重 C.闭关锁国 D.井田制瓦解23.《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唐景龙元年(707年)十一月敕:‘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这说明当时( )A.市都集中于州县所在地 B.“草市”不是法定的正式之市C.市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D.“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24.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25.“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锋利), 櫌(耙地工具)欲再。

      ……初耕欲深,转地欲浅,耕不深,地不熟;转不浅,动生土也这体现出古代农业的特征是( )A.集体劳作 B.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 D.个体经营26.东汉人王符说:“(洛阳)资末业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什于末业……天下百郡千县,市邑万数,类皆如此以下理解正确的(  )①洛阳成为工商业者聚居的城市 ②当时商业城市已超过一万 ③市的发展已突破政府的管辖 ④王符的记载有夸张的成分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7.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唐宋变革说”认为,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以下关于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商品货币在经济中影响增大                    ②文化生活明显出现市民化趋势③经济重心转移逐渐完成                     ④中枢机构分权制约了君主专制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28.东汉末服虔撰《通俗文》描述古代某一农具曰: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垅,横恍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

      据此判断此农具应为( )A B C D29.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该记载反映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封建土地私有制C.均田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0.英国学者简·迪维斯在其所著《欧洲瓷器史》中写道:“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道地的欧洲风格的器皿……有时欧洲主顾订购的器皿带有盾形纹徽这说明中国瓷器( )A.吸收了欧洲瓷器的风格 B.生产和经营方式非常灵活C.在欧洲市场上非常畅销 D.影响了欧洲的政治和文化第二卷二、非选择题(第31题22分,第32题18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吕氏春秋·上农》材料二 今背本而趋末,…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贾谊《论积贮疏》材料三 苏州东城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

      ——清《长洲县志》请回答:(1) 材料一反映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主要特点是什么?这种生产模式最早产生于何时? (9分)(2)据材料二分析,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统治者的目的是什么?(6分)(3) 材料三反映出手工业部门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这种新的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7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高祖刘邦曾采取重农抑商政策但至惠帝、高后时,以“天下初定为由”“弛商贾之律”从古至今,谈到“重农抑商”时总是将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认为统治者颁布减轻徭役政策即为重视农业,商业就受到抑制;统治者颁布限制商业发展的政策就是重视农业发展笔者认为重农抑商是对立统一的中国古代社会……从争夺资源这个静态角度讲,农业和商业是对立的重农则商业得到抑制,抑商则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决定古代社会发展状况的两大条件就是人口和土地——《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再析——以西汉为例》材料二 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中国古代真的“重农抑商”么?》(1)结合材料一,分析为什么历代封建政府重视农业。

      10分)(2)如果你是材料二中关于古代商业的观点的提出者,请说明你的依据8分) 答案1.C【解析】我国古代实行的一直是重农抑商政策,虽然有些时候放宽了对商业的限制,但是一直是抑商,所以材料并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中考语文总复习八上诗文名句课件.ppt 2019年高中地理地理图表完全解读 专题20 中国区域图练习 新人教版.doc 重庆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生物(附答案)$728406 (2).doc 重庆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历史(附答案)$728405.doc 2019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doc 2019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文明旅游 第三节 旅游常识和导游基础知识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doc 2019年高中地理地理图表完全解读 专题05 平面直角坐标图练习 新人教版.doc 2019年高中政治 专题三 现代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 3.2 凯恩斯革命精练 新人教版选修2.doc 2019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doc 2019年高中地理地理图表完全解读 专题13 关联图练习 新人教版.doc 2019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概述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doc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二古诗鉴赏精练六把握古诗思想感情题的两个关键点课件.ppt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思想和文化艺术成就达标演练课件 川教版.ppt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五写作训练精练十七审题拟纲二课件.ppt 2019年高中地理地理图表完全解读 专题12 演变图练习 新人教版.doc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b案课件 新人教版.ppt 重庆市部分区县2016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理综试题$582006.doc 三大法学流派以及代表人物观点的 整理.doc 2019年高中政治 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检测A 新人教版选修2.doc 2019年高中地理地理图表完全解读 专题19 世界区域图练习 新人教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