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传统文化信篇.doc

23页
  • 卖家[上传人]:E****
  • 文档编号:118280279
  • 上传时间:2019-12-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50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传统文化 (信篇) 说文从人从言是知人言之不可不信也言必有信可以践交游之然诺可以化伦类之猜嫌可以孚州里蛮貊之心意信、则民任焉故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古帝王之治天下上信下行而人民崇之则民莫敢不用情可以去兵可以去食而不可以去信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一,展禽轻鼎   周鲁展禽不假岑鼎君请言之弃信不肯   【原文】   周鲁展禽、名获鲁君以他鼎往齐侯反之曰、必令柳下季来言鲁君请于季君之欲以为岑鼎也以免国也弃臣之信以免君之国亦臣之所难也公乃以真岑鼎往    鲁君之以他鼎与齐为重鼎也然国之不存鼎亦何有欲免其国复免其鼎二者不可得兼柳下惠若言之则既免其国又免其鼎似可一举两全乃以不肯弃信为辞其直道事人可见矣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鲁国里有一个展禽名叫获的表字叫做季住在柳下的地方所以人家把他叫做柳下季有一年、齐国里的人来攻打鲁国要求那一只宝器岑鼎鲁国里的国君就把别的鼎送了去齐侯把这只假岑鼎回了转来并且说道一定要叫柳下季来说、这是真的岑鼎我才相信了鲁国的国君就向柳下季那儿去请求柳下季就对答道我君上所以要把假岑鼎充作真岑鼎。

      是因为要避免国家的灾祸可是丢掉了我的信用来避免我君上国家的灾祸这也是我所为难的呵鲁公听了才把真的岑鼎送到齐国里去     二,季札挂剑   延陵季子不负初心徐君已死挂剑坟林   【原文】   周吴季札、封于延陵故号延陵季子徐君好季子剑口不敢言季子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徐君已死挂其冢树而去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始吾已心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    人之所贵者心言者、心之声也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季札之赠徐君以剑未有言在先也况徐君已死乎乃竟割爱挂剑于墓树而去且曰始吾已心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落落两言千古不朽矣    【白话解释】   周朝时代吴国里有一个公子名叫季札的因为封在延陵地方所以大家称呼他叫做延陵季子他奉了吴国国君的命令聘到鲁国里去路过徐国地方徐国的国君心里很喜欢延陵季子身上挂着的一口宝剑可是嘴里不敢说延陵季子的心里也知道了但是为了要出使到上国去所以不能够献上等到延陵季子回转来又路过徐国的时候徐国的国君已经死了延陵季子就把这口宝剑解了下来挂在徐君坟里的树枝上去了跟随他的人说徐君已经死了你还把这口剑给那个呢延陵季子道以前我的心里已经答应把这口剑送给徐君了那里可以因为徐君死了来违背我自己的心呢     三,魏斯冒雨   文侯魏斯。

      与虞人期冒雨而往身自罢之   【原文】   周魏斯、本为晋大夫威烈王廿三年命为诸侯是为魏文侯尝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文侯将出今日饮酒乐公将焉之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身自罢之  文侯之德尚矣当韩借师于魏以伐赵则曰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对亦如之二国皆怒后知其讲于己也皆朝于魏观其当乐不忘期冒雨而赴野于虞人且如此况兄弟乎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有一个魏斯本来是做晋国里的大夫官的在周朝威烈王二十三年的时候才命他做魏国的诸侯就是后来叫做魏文侯的是了有一次、魏文侯和那职掌苑囿田猎的虞人约下了日期去打猎到了约定日期的那一天魏文侯喝酒喝得很欢乐天又下着雨魏文侯将要出去了他左右的人说今天喝酒喝得很欢乐天又下着雨请问国君将要到什么地方去呢魏文侯道我以前和虞人约下了日期打猎虽然喝酒喝得很欢乐那里可以丢掉会期呢就出去、亲自打罢了猎才回来的     四,季布一诺   季布平生不负人托黄金百斤不及一诺   【原文】   汉季布、无二诺为河东太守时诋曹邱生于窦长君曹邱生请见曰楚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何拒仆之深也由是名益著    子路无宿诺。

      恐其偶忘失信故不敢宿诺也季布无二诺盖其言必有信故不至二诺也无宿诺难无二诺则更难黄金百斤之重尚不及其一诺其一诺之重可知矣子路之后当首屈一指    【白话解释】   汉朝初年间的时候有一个姓季名叫布的生平对人家请求他的事情只有一次应许、就给人家办好从来没有等到第二次应许才做的在河东地方做太守官的时候在窦长君那儿、说着曹邱生的坏话曹邱生就去求见季布楚地方的俗语说、得到了一百斤的黄金不如得了季布的一声应诺你怎么能够在梁楚地方得到这种名声呢况且我是一个楚人你也是一个楚人为什么要这样地拒绝我得很呵季布听了非常欢喜就把很丰厚的物品送给曹邱生从此以后季布的名望愈加大了      五,刘平期贼   刘平避乱贼欲烹之乞归食母诣贼不欺   【原文】   汉刘平、扶母避乱平叩头曰今为母求菜愿得归食母贼哀而遣之义不可欺尝闻烈士今乃见之吾不忍食子    平之将烹也哀求饿贼愿归食母贼哀而遣之是其孝之化贼也既食母竟禀明而诣贼贼义而还之乃其信之化贼也孰谓盗贼尽丧其天良哉孰谓盗贼终不可化哉亦自问德行何如耳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刘、名字叫做平的扶了他的母亲逃难有一天、出外去寻求食物遇见了一班饥饿的强盗。

      就要把他煮熟着吃了刘平叩着头说道现在我为了母亲去寻些野菜让我把那野菜给母亲吃了再回过来就死强盗们听了也很可怜他就把他放了刘平回到家里把野菜给他的母亲吃了禀告他的母亲道儿子和强盗们约下了是不可以欺骗他们的就到了强盗那里强盗们看见了大大的吃了一惊大家互相说道从前听见人家说烈士现在才眼见到了我们是不忍来吃你的呵于是才得保全了性命     六,郭伋亭候   郭伋归早止于野亭候期乃入不欺童龄   【原文】   汉郭伋、字细侯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迎拜于道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伋恐违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上以贤良太守称之年八十六卒    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先归一日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虽守信不仅在然诺间而即此小事推之其开布大信可知宜其有数百童儿迎拜之雅事也    【白话解释】   汉朝时代有一个姓郭名叫伋的表字叫做细侯是茂陵地方的人在并州地方做太守官对待百姓们素来广结恩德后来因为巡视部下所属的到西河地方去有几百个小孩子各人骑了一根竹竿做的马在道路上迎着郭伋朝他拜着问他什么日子才可以回来郭伋就计算了一下把回来的日子告诉了他们郭伋既然回来可是比较从前告诉小孩们、预定的日子早了一天。

      郭伋恐怕失了信就在野亭里住着等到约定的日期才走进境里来光武皇帝称赞他是个贤良太守后来郭伋的年纪到得八十六岁才去世的     七,朱晖许堪   朱晖信心以待知己张堪既亡赡其妻子   【原文】   汉朱晖、字文季张堪于太学中见之把臂语曰欲以妻子托晖不敢对妻子贫困晖自往候视晖子撷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何忽如此堪尝有知己之言吾已信于心也    许止净谓古人于一面之交一言之托终身不忘如此无他、重自心之信义轻身外之货财耳按晖又尝与陈楫交善有遗腹子友及南阳太守召晖子骈为吏晖辞骈而荐友焉附录以志之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一个姓朱名叫晖的表字叫做文季老早的就没有父亲了可是他的做人却很有气节有一个名叫张堪的人在太学里见到了他非常的欢喜就把着朱晖的手臂对他说我想把妻子拜托着你照管朱晖听了这句话因为责任很重大所以不敢对答等到张堪死了家里妻子们穷苦得很朱晖就亲自去看望并且很丰厚地周济他们朱晖的儿子名叫朱撷的问道父亲往日不曾和张堪做着朋友为什么忽然这样的周济他们呢张堪曾经说过知己的话我的心里已经相信他是我的朋友了     八,张劭待式   张劭信友必不失期二年以后鸡黍候之   【原文】   汉张劭、与范式游太学。

      告归后二年某日过拜尊亲具鸡黍候之千里约言尔何信之审耶巨卿信士必不失期是日果至后劭临终范巨卿可托式为营葬护至临湘    距千里之遥积二年之久定一日之期无怪劭母之未敢信之也而劭则信之深可为式之知己亦由式之信德足以孚之耳卒能如其约后复葬其身劭之信知己可谓至矣尽矣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两个很重信义的朋友一个叫做张劭一个叫做范式两个人同住在太学里头读书张劭要回家去的时候范式对他说道后两年的某一天我要到府上来拜见你的尊亲后来到了这个时期张劭告知了他的母亲等候范式到来他的母亲说远远地隔开了一千里路的期约来不来是不得一定的你为什么这样的相信呢范巨卿是一个有信义的人必定不失期约的到了这一天范式果然来了后来张劭将要死的时候对他的妻子说范巨卿是可以付托的张劭死了范式替他经营丧葬一直保护他们到了临湘地方     九,韩康卖药   韩康卖药不二其价女子皆知避名山下   【原文】   汉韩康、字伯休卖药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时有女子买药康守价不二女子怒曰公是韩伯休耶乃不二价我本避名今女子皆知何用药为遂隐霸陵山中屡征不起桓帝聘之中道遁去    口不二价三十余年女子皆知其名其言必信、为何如耶今之经商者自夸真不二价。

      童叟无欺独不及女子若遇佼好妇女辄选其货以诱之廉其价以悦之以视韩伯休其亦有愧于中否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韩单名叫一个康字的他的表字叫做伯休在长安地方的市面上卖着药口里不说两样的价钱这样地卖了三十几年有一次、有一个女子向他来买药韩康守着价值不肯让价那个女子生了气你难道是韩伯休吗为什么不二价呵韩康听了叹着一口气说道我本来因为了要避去名声所以做着卖药的现在连女子们也晓得我了还要做什么卖药的生活呢就在霸陵山里的地方隐下了朝廷里屡次去征召他他也不肯出去桓帝用了礼物去聘请他出来他到了半路里竟暗暗地逃走了     十,陈寔期行   陈寔与友预订行期日中不至舍而去之   【原文】   汉陈寔、与友期行过期不至时元方七岁问尊君在否待君久不至与人相期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史称公行成乎身而道训天下故凶邪不能以权夺王公不能以贵骄所以声教废于上而风俗清乎下也陈公道高德厚今古同钦子元方亦以至德称即此一事观之亦足见家教之莫及也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一个高士姓陈名叫寔的有一次、和他的朋友约定了同走过了约定的时期他的朋友还没有到陈寔就不等朋友独自去了那时候、他的儿子叫陈元方的、年纪才只得七岁。

      立在门外忽然陈寔的朋友来了就问陈元方道尊大人在不在家里陈元方回答道等候尊驾好久不到已经独自去了陈寔的朋友生了气说这个不是人呵和人家约定了又把人家丢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