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对水上救生的几点思考.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35733087
  • 上传时间:2018-03-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 1 —浅谈对水上救生的几点思考浅谈对水上救生的几点思考[摘要]:新的《消防法》和《勤务规程》出台,水上救生已成为消防部队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必须开展相应的训练,熟练的掌握水上救生器材的性能和操作使用,本文结合实际救助战例,针对救生中的救助措施、安全保护、器材的使用、注意事项、现场急救等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以供参考[关键词关键词]:水上救生 思考 救助 措施 近年来,民众娱乐、休闲、探险等活动日益频繁,水上发生危险的机率大大增加,而北方人水性较差,此类情况尤甚,因而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新的消防法规《勤务规程》随之出台,水上救生也开始成为消防部队的一项主要任务以我们宝鸡支队为例,2006 年以来参与救助人员溺水事件 76 起,人员被困水上 74 次,成功救助 72 次,成功救助 145 人,有 14 人因各种原因救助失败而死亡水上救生往往情况复杂、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如何加强和做好水上救生工作,笔者结合自己一些救助经历浅谈以下几点思考:1.水上救生的涵义水上救生指人们在水上进行各种活动时,因人员在水中发生险情,被困水上需要救助或因突发山洪、上游放水等原因被水围困,需要救生人员渡水方能实施的救生行动。

      水上救生往往因为报警晚,人员心理素质差,装备不足等原因,救生难度很大2.水上救生的特点— 2 —2.1 发现时间晚,报警时间晚 ,救生时间紧迫人员在水上发生危险时,周围的发现者最初往往会开展自救或呼喊他救,到发现已无法救出时方才报警,贻误战机或者发生危险的地域偏僻,无人发现,在开展自救的同时报警,等消防队员赶到时人员已岌岌可危,时间紧迫、情势危急2.2 情况复杂,救生任务艰巨水上险情发生情况各异,一般在湖泊、水池、水库坡塘、鱼塘、蓄水池(水井)、拦水堤等地,被困的情况各不相同,需要现场观察,并迅速作出正确决策,科学施救,尤其是在突发山洪、上游放水等情况下发生情况往往更加复杂,被困人员的情况更加险恶,救生难度进而增加,救生任务亦更加艰巨2.3 人员心里恐慌,救生压力大落水者遇险后心中恐慌,全力挣扎导致体力消耗殆尽,完全靠施救者来进行救助,如果施救者本身体力弱就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加之发生地围观人员多,施救不成功就会损坏消防部队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声誉,因此施救人员心理压力很大2.4 装备不足,救生难度大就目前的装备而言,虽然消防局对特勤队的装备器材种类作了规定,但从总体情况来看水上救生器材少,大部分特勤队仅装备了空气呼吸器(正压)、安全绳、救生担架、救生衣和呼吸器,也有一部分装备了抛水中救生专用灯、潜水服、潜水手电筒、投器和橡皮筏或者冲锋舟,相对而言器材种类少,训练开展也少,经验不足,这些无形中增加了救生的难度。

      3.常见几种水上事故的类型— 3 —3.1 落水事故:在湖泊、水库、公园人工湖等水域活动时落水,由于这些地方人员多、救生设施齐全,应迅速调集水上快艇或橡皮艇快速救生,也可组织水性好的人员实施救助,同时做好人员疏散,确保现场人员全部获救及部队人员安全这种情况如果发现较早,抢救及时,成功几率很高3.2 溺水事故:人淹没于水中,由于呼吸道被水、污泥、杂草等杂质阻塞,喉头、气管发生痉挛,引起窒息和缺氧,称为溺水这种情况多因人员在水中游泳,体力耗尽或陷于淤泥等情况而发生险情,也有不少是因投河(井)溺水或不慎落水(井)的情况,等到发现报警,救生人员赶到并实施有效救生,需要很长时间,救生成功的几率不大3.3 暴雨引起山洪或突发性水灾人员被困:常见人们雨天和阴天在低洼地带参加探险活动或野营活动住宿低处时,因突发山洪或上游水库放水,而发生险情需要救助,这类事故常因发现晚,报警不及时,加之水流急,情况复杂,需要的时间长,使得救生难度很大4.水上救生的原则和顺序:4.1 水上救生原则: 岸上救生优于入水救生; 器材救生优于徒手救生; 协作救生优于个人救生4.2 救生四大顺序:抛、游、划、渡,即将可用的器材抛给溺水者,比如安全绳,抛投器等;要由训练有素的人员到水中进行施救,岸上人员要用安全绳进行保护;可用竹筏、橡皮艇、冲锋舟、木船、— 4 —汽车轮胎等划水救助;用班用安全绳、细钢筋等连于河上使用滑轮和绳索由战斗员横渡救人5.水上救生的几点思考5.1 水上救生过程中应依次作好的工作5.1.1 做好入水救助前的准备工作。

      救生者下水前做好热身运动(冬天时可考虑适当饮酒),身着救生衣并用安全绳保护,入水时要看清落水者位置,保持其始终在视线范围内对神智清醒者要大声告知,要其蜷缩身体漂于水上,节省体力、听从指挥才有生存希望在救助过程中一定要使落水者的头面部露出水面,同时还要防止被落水者抓住,避免在水中与其纠缠,使得救生无法实施甚至耗尽体力而丧命救助者可从落水者背后靠近,一手从落水者前胸伸至对侧腋下,肘部紧压其胸,将其头紧紧夹在自己胸前拉出水面,用髋部顶落水者的腰,另一只手划水,侧泳将其拖向岸边 5.1.2 现场急救: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溺水者被救助上岸后,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对于挽救其生命至关重要应采取下列方法抢抓最佳抢救时机:首先应清除溺水者口中、鼻内的污泥、杂草等异物,取下活动的假牙,以免落入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紧裹胸壁的衣物,使呼吸不受外力束缚,此过程应火速完成 对于尚有心跳呼吸,但有明显呼吸道阻塞的溺水者,先行排水处理,方法是:救助者一腿跪地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置于屈膝的大腿上,使其头部下垂,然后拍其背部使水排出排水处理应尽— 5 —可能缩短时间,动作要敏捷,不要因排出的水不多而耽误时间继而影响其它抢救措施。

      如判断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条件下,立刻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向溺水者肺内吹气时必须用大力,以便使气流加压进入灌水萎缩的肺内,尽早改善窒息状态同时迅速联系医务人员到场参与抢救经现场初步急救后,立即转送附近医院继续治疗在转送途中口对口人工吹气和心脏按压不应间断 经现场急救溺水者心跳呼吸恢复以后,应脱去湿冷的衣物以干爽的毛毯包裹全身保暖;如果天气寒冷或长时间的水中浸泡,在保暖的同时还应给予加温处理 5.1.3 救生过程中被救人员的食品补充如果时间允许,要先设法给被救者送去食品,使其恢复体力,以便实施救助实践证明,被困孤岛的救生,多要被救者首先恢复体力,否则,仅靠救助人员的力气,既要照顾被救者又要抵御洪水冲击,困难很大5.1.4 救生器材的使用,要按规定操作,尤其像抛投器的钢瓶气体压力不能超标,为了射程远可卸掉前面的三角发泡包,争取一次成功,防止 2 次绳索浸水,影响射程5.1.5 人员安全在实施救生时应视情况着救生衣或潜水服,并使用安全绳进行保护,对被救者同样要做好安全保护;在水上架设安全绳横渡救人时,应使用滑轮,并使用安全绳分别在两岸进行牵引和保护,告知相关注意事项,防止救助中的安全事故。

      5.2 应对薄弱环节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6 —目前水上消防救生训练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对此工作重视不够,训练开展少,融入的科技含量较少,水上救生演练更少;日常训练也多是熟悉一下器材,实战化水平不高,此外指挥员的水上救生经验匮乏,都是现在水上救生的薄弱环节要克服这个瓶颈就要坚持“练为战”的思想,紧紧围绕贴近实战练精兵,提高队伍水上救生战斗力为此,应当做好以下抓好三项工作:5.2.1 抓好指挥员的救生训练突出新知识、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做法四项的结合,突破旧模式,创新训练方法,加强实战性救生训练指挥员一方面要深入全面学习救生专业知识、人体知识、急救知识等;另一方面要在善于灵活运用,在实际救助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正确决策,科学施救5.2.2 抓好水上救生人员的训练突出智能、体能、技能和心理素质四项的结合,训练内容上要立足于实战、实用的原则,并结合新的装备,对训练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和更新,摸索高效能的训练方法挖掘潜能形成人与机械装备、技术与战术的最佳组合5.2.3 掌握大量消防救生知识、并能创造性将知识用于水上消防救生实际当中,是此项工作成败的关键这就要与时俱进地认真学习各项救生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战术水平,并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把科技渗透到现有的救生装备挖潜上来,最大效能地发挥装备的作用,以适应各类救生的需要。

      5.3 注意事项— 7 —5.3.1 及时了解施救水域及附近情况,并设立观察哨,参战人员应选用水性较好、心理素质过硬的官兵,并携带好个人防护用品,确保牢固,并实施交叉检查5.3.2 应尽量避免单兵作战,单兵作战不应超出指挥员视线,且系上安全绳,保证岸边或下游方向有人员随时进行接应 5.3.3 指挥员必须交待战前注意事项,参战队员必须明白准确受理指挥员下达任务,由指挥员下达命令后,以便其他人员做好保护措施,方可采取进一步行动 5.3.4 冲锋舟等小型船舶施救时,应限载人员,防止人员拥挤,踩翻船只,上船次序:幼、老、妇、青,最后为驾驶员或施救员,行船过程中禁止人员直立、跳船,靠岸时,严防人员争抢,下船时次序为:驾驶员或施救员、幼、老、妇、青,首名上岸人员第一任务为固定船只,其次为接应人员,船只未固定,不得下人5.3.5 在实施过程中要扬长避短,切忌盲目冲动,意气用事,要积极借用地方人才物力资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