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培训手册8 地暖新标准解读.ppt

127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55551289
  • 上传时间:2018-10-0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55MB
  • / 1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解读,【培训手册8 新地暖规程解读】,住房城乡建设部前不久正式批准的新行业标准《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编号为JGJ 142-2012),定于2013年6月1日起实施,原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 142-2004同时废止该标准名称由“地面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变更为“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体现出近年来辐射供暖供冷技术在国内的迅速发展◆ 该标准目录为:1、总则;2、术语;3、设计;4、材料;5、施工;6、试运行、调试及竣工验收;7运行及维护及附录其中第3.2.2、3.8.1、3.9.3、4.5.1、4.5.2、5.1.6、5.1.9、 5.5.2、5.5.7、6.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 与“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相配套发行的原国家建筑标准图集 “低温热水辐射供暖系统施工安装” 03K404进行重新编制,现为“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施工安装”、“辐射供冷末端施工安装”两本新标准图集己与近日报审一、《规程》的编制背景和适用范围,◆近年来辐射供暖供冷技术发展很快,已不再局限于地面辐射供暖形式,顶棚、墙面辐射供暖供冷系统及新型的辐射供暖供冷方式在国内都已得到应用。

      因此新行业标准《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的确立是一个必然 ◆该标准是在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实践经验、吸收近年来有关科研成果、借鉴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而出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为:增加了辐射供冷有关规定,并将标准名称改为“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增加了绝热层采用发泡水泥、预制沟槽保温板的地面供暖、预制轻薄供暖板地面供暖、毛细管网供暖供冷、电热膜供暖的有关规定;增加了辐射面有效供热(冷)量及其反向传热量的测试方法;对各章节技术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 ◆ 可以说,《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的确立,加快了地暖行业升级、转型的脚步,为辐射供暖供冷领域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权威的技术标准依据,对整个行业、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二、章节变化,◆第1、2、3、4章变化不大,第5、6、7章在原标准基础上有所调整 ◇第5章原标准与现标准调整对比,第6章原标准与现标准调整对比,◇第7章新增加的内容 运行及调试,三、供暖地面的分类及其构造,3.1分类和构造层 1、分类 1)根据热媒和加热元件分类,本规程分为热水地面辐射供暖和发热电缆、电热膜辐射地面供暖系统两大类 2)根椐现场施工或预制的程度、本规程分类示意如下:,2、基本构造层,3.2混凝土填充式地面供暖(俗称湿法施工) ◆泡沫塑料(挤塑板)绝热层 加热管或发热电缆敷设在绝热层上,需填充混凝土,再铺设地面面层。

      敷设热水加热管或发热电缆地面供暖形式泡沫塑料绝热层------豆石混凝土填充层,◆发泡水泥绝热层 加热管或发热电缆敷设在绝热层上,需填充水泥沙浆,再铺设地面面层 敷设热水加热管或发热电缆地面供暖形式发泡水泥绝热层------水泥沙浆填充层,3.2.2 发泡水泥分类 发泡水泥绝热层,现场浇筑工艺流程,物理发泡工艺与化学发泡工艺,宜采用物理发泡工艺, 应分别按以下顺序实施:,物理发泡施工设备,3.2.3 豆石混凝土填充层与水泥沙浆填充层比较 表1:混凝土填充式辐射供暖地面填充层材料和厚度,表2:混凝土填充层与水泥沙浆填充层材料,3.3预制沟槽保温板地面供暖(俗称干法施工) ★ 定义: ◇ 预制沟槽保温板在工厂预制,并具有固定间距和尺寸,将加热管或发热电缆敷设在带预制沟槽保温板的沟槽中,加热管或发热电缆与保温板沟槽尺寸吻合且上皮持平 ◇ 预制沟槽保温板厚度范围20mm~45mm,制成板块,现场拼装 ◇ 保温板材料可选用泡沫塑料板、挤塑板、PE塑料等 ★ 特点: 1、不需要填充混凝土可直接辅设面层的地面供暖方式干法施工之一(发热电缆),干法施工之二(加热管),干法施工之三(加热管),干法施工之四(带木龙骨),干法施工之五(均热层上辅加热管),,干法施工之六(均热层上辅发热电缆),,干法施工之七(电热膜供暖),干法施工之八(均热层上辅加热管、发热电缆),3.4判别预制沟槽保温板地面供暖(俗称干法施工),问题一:以上有四种称之为“预制沟槽保温板”,按定义区分哪一种为预制沟槽保温板?其它应称之为“地暖模块”。

      3.5预制沟槽保温板地面供暖(湿法辅装) ◆ 铺设石材或瓷砖时,预制沟槽保温板上应铺设厚度不小于30mm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和粘接层,与石材或瓷砖粘接干法施工之九(湿法辅装),,干法施工之十(湿法辅装),◆ 特别注意: ● 保温板不带金属(均热层)导热层: ○用于地砖、石材面层的热水地面供暖系统,不宜用于发热电缆 ◆ 保温板带金属(均热层)导热层: ○保温板上铺设有与加热管或发热电缆外径尺寸相同沟槽的金属导热层,用于木地板面层,宜用于发热电缆 ◆金属(均热层)导热层选材要求: ○ 预制沟槽保温板均热层材料常用铝箔和铝板,均热层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应小于237W/m.K ○ 发热电缆铺设地砖、石材等面层时,均热层应采用喷涂有机聚合物的,具有耐砂浆性的防腐材料表3 铝箔厚度对地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3.6预制轻薄供暖板地面供暖(俗称干法施工),★ 定义: ◆预制轻薄供暖板由保温基板,支撑龙骨、加热盘管、粘接胶、铝箔和二次分水器、集水器等组成,并在工厂制作的一体化薄板,供暖板成品厚度小于或等于13 mm,保温基板,内镶嵌的加热管外经小于或等于8 mm ◆保温板材料可选用泡沫塑料板、挤塑板等预制轻薄供暖板(二级分配器),,预制轻薄供暖板(供暖板平面图),,预制轻薄供暖板(二级分配器大样图),3.7预制沟槽保温板、预制轻薄供暖板的面层做法,◆直接铺木地板面层(干法施工) 俗称直接铺设(粘接)在预制沟槽保温板或预制轻薄供暖板上。

      ◆ 预制沟槽保温板或预制轻薄供暖板厚度 ◇预制沟槽保温板厚度(辅设不同位置保温板厚度有所不同),预制沟槽保温板厚度,◇ 预制轻薄供暖板厚度(辅设不同位置保温板厚度有所不同,参照预制沟槽保温板厚度) ◇预制轻薄供暖板厚度(标准层),预制轻薄供暖板厚度(标准层面,层木地板),◆地砖、石材面层做法 (俗称湿法施工) ◇ 预制沟槽保温板和预制轻薄供暖板上,铺设厚度不小于30mm的水泥砂浆和粘接层,与地砖、石材面层粘接 ◇ 水泥砂浆找平层应加金属网,网格间距不应大于100mm, 金属直径不应小于1.0mm预制沟槽保温板厚度(标准层,面层地砖),3.6预制沟槽保温板和预制轻薄供暖板设置绝热层时的做法,◆ 底层土壤上部的绝热层:应采用防潮层,宜采用发泡水泥绝热层◆直接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楼板及与不供暖房间相邻的地板,绝热层宜设在楼板下,绝热材料宜采用发泡水泥绝热层3.7 承载能力,◇原国家行业标准:如地面荷载大于20kN/m2时,应会同结构设计人员采取加固措施 ◇现国家行业标准:3.2.10 当地面荷载大于供暖地面的承载能力时,应会同土建设计人员采取加固措施 ◇供暖地面变形的最薄弱环节为绝热材料,使其发生变形的荷载为使用中的局部荷载。

      ◇绝热材料上如铺设有钢丝网的找平层、填充层、将起到保护绝热层均压,减少局部荷载的作用总结: 1.混凝土填充层优于预制沟槽保温板和预制轻薄供暖板; 2. 发泡水泥绝热层优于泡沫塑料板绝热层; 3. 带木龙骨预制轻薄供暖板优于预制沟槽保温板; 4. 预制型采用瓷砖面层优于地板面层结论:即使最易发生变形的供暖地面构造形式,一般民用建筑均可满足,当用于荷载很大的场合时,应选择能力较高的构造形式,必要时应进行试验确定是否进行加固四、采暖热负荷计算,,4.1 房间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 ◆ 辐射供暖室内设计温度可降低2℃;辐射供冷室内设计温度可提高0.5~1.5℃ ◆ 全面辐射供暖供冷系统的热负荷与冷负荷计算时,局部辐射供暖供冷系统的热负荷与冷负荷按全面辐射供暖供冷的热负荷与冷负荷乘以表3的计算系数 表3: 局部辐射供热负荷计算系数,◇间歇供暖附加和户间传热 ◇采用集中分户热计量或分户独立热源的辐射供暖系统,应考虑间歇运行和户间传热等因素对房间基本热负荷考虑一定的间歇供暖负荷修正 表4: 住宅间歇供暖热负荷修正系数,4.2 地面散热量和系统供热量计算 表5: 辐射供暖表面平均温度(℃),4.3辐射供冷和系统供冷量计算 ◆ 辐射供冷计算 辐射供冷地面向上有效供冷量应根据地面构造、供冷管敷设间距、供回水温度、室内空气温度等通过计算确定。

      房间所需单位地面面积向上的有效供热(冷)量应按下式计算:,,,,辐射供冷系统供水温度 ◇应保证供冷表面温度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1~2℃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5℃,且不应小于2℃辐射供冷时,辐射体的表面平均温度宜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辐射供冷表面平均温度(℃),4.4 辐射面供冷量计算依椐 ◆ 辐射供冷地面向上有效供冷量 ◇根据地面构造、供冷管敷设间距、供回水温度、室内空气温度等不同,按辐射供冷计算公式计算表5为采用混凝土填充式辐射供冷地面时,某工况下计算得到的地面向上有效供冷量 表5 地面向上有效供冷量(W/m2),4.5热媒供热量、发热电缆供电功率,◆热媒供热量 ◇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应由计算确定,供水温度不应大于60℃,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且不宜小于5℃民用建筑供水温度宜采用35~50℃ ◇毛细管网辐射系统供暖时,供水温度宜满足表7的规定,供回水温差宜采用3~6℃ 表7: 毛细管网供水温度(℃),◆ 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方式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 当铺设间距等于50mm,且发热电缆连续供热时,发热电缆的线功率不宜大于17W/m; ◇ 当铺设间距大于50mm时,发热电缆线功率不宜大于20W/m。

      ◇ 当面层采用带龙骨的架空木地板时,必须采取散热措施,且发热电缆的线功率不应大于10W/m,且功率密度不宜大于80 W/m² ◇电热膜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设置均匀分布的过热保护装置,且电热膜功率密度不宜大于200 W/m² 4.6几点规定 热水系统单位面积向上的有效散热量和向下层房间的热损失 PE-X管单位地面面积的向上有效供热量和向下传热(W/m2) (面层为水泥、石材或陶瓷热阻R=0.02(m2·K/W),应注意房间热损失计算,4.7 制沟槽保温板,热水供暖地面单位面积散热量,PE-X管单位地面面积的向上的有效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 (地砖石材类面层、加热管公称外径12mm),注:1.数椐来源参照北京市地方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范; 2. 制沟槽保温板散热量应根据产品样品确定五、输配系统,◆在3.5.1条中:户内系统的热媒温度、压力或资用压差等参数与热源不匹配时,应根据需要采取设置换热器或混水装置等措施换热器或混水装置宜接近终端用户 直接供暖系统,间接供暖系统,二通阀混水供暖系统,三通阀混水供暖系统,四通阀混水供暖系统,耦合罐混水供暖系统,六、温控与热计量,,6.1新建住宅热水辐射供暖系统应设置分户热计量和室温调控装置。

      ◆总体控制: 分水器或集水器总管上设置一个自动控制阀,控制整个用户或区域的室内空气温度分户热计量和室温调控装置,◆分环路控制: 分器或集水器处,分路设置自动控制阀,控制各房间或区域的室内空气温度自动控制阀也可内置于集水器中◆ 气候补偿的自动控制 6.2 辐射供暖系统供水温度应能实现气候补偿的自动控制;辐射供暖系统供水温度宜能实现气候补偿的自动控制◆ 温控器设置及选型应符合以下规定: ◇ 室温型温控器应设置在空气流通且能正确反映房间温度的位置上 ◇ 当需要同时控制室温和限制地表面温度的场合应采用双温型温控器 ◇ 电热辐射供暖系统仅负担一部分供暖负荷和做为值班供暖时,可采用地温型温控器 ◇ 开放大空间的房间温控器应布置在所对应回路的附近;当无法布置在所对应的回路附近时,可采用地温型温控器替代室内温度控制 ◇ 地温型温控器的传感器不应被家具,地毯等覆盖或遮挡,宜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的位置,且在加热部件之间 ◇ 浴室、带沐浴设备的卫生间、游泳池等潮湿区域,温控器的防护等级和设置位置应符合电气设计标准的相关要求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地温型温控器 ◇ 温控器的控制器设置高度宜距地面1.4m,或与照明开关在同一水平线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